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课程国际化的内涵及基本要素

2021-12-03黄家庆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国际化大学评价

尹 闯,黄家庆

(北部湾大学广西高校转型发展研究院,广西钦州535011)

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才和生源竞争的加剧、区域教育资源失衡等都在倒逼高校反思自身发展,提出新的战略规划,加快国际化进程。在《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这给新时期大学国际化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大学国际化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培养服务党和国家、具备国内国际大局观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是主要目的。

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核心要素[1],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发展的突出表现[2]。Knight & de Wit曾指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近20 个元素中,没有哪一个可以和课程的重要地位相提并论。”[3]而从现有文献看,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由于“课程”和“国际化” 关联的因素很多,学术界对课程国际化仍存在多种理解,尤其对课程国际化的基本要素未能清晰刻画,导致提出的策略比较笼统宽泛,不利于课程国际化工作的推进。新时期,大学国际化内涵不断丰富,推进工作愈加复杂,要实现国际化内涵发展,首先应厘清课程国际化的内涵和基本要素。

一、认识课程国际化的前提

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为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学习内容和有计划、有目的的课程及其进程的总和。可见课程与诸多因素有关,其内涵明确,但外延不易界定。课程要素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等,即课程建设可以从课程的定位、设计、实施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着手。课程可分为两个维度:一是课程体系维度,即人才培养方案;另一个是“门课”维度,即某一门具体的课程。所以把课程国际化理解为国际化课程的建设,那么课程国际化即建设课程要素的国际化。从课程体系和“门课”两个维度,从课程的定位、设计、实施、评价四个要素探寻课程国际化推进规律是本文认识课程国际化的基本前提。

事实上,课程改革是世界性的课题,任何一所大学都需要不断推进课程改革,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本土国际化”的视角看课程国际化并不是对原有课程改革的否定,而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更是对人才培养定位的改造升级,在学生毕业要求中增加了国际视野、国际素养、国际规则、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因此,课程国际化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原有课程改革的升级和改造。

另外,国际化课程本身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一种包罗万象的课程框架,我们希望它呈现国际性、多元化的教育氛围,故课程国际化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课程改革的思想或者开放的教育理念,类似于2000年澳大利亚提出的“全球化课程”,它不是一门具体课程,而是一种教育和课程的新理念,强调的是课程的全球观[4]。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了“开放课件”及发起开放课件联盟(OCWC),在互联网上免费共享教学大纲、课程讲义、课程表及考试等核心课程资源,逐渐在全世界范围重塑一种开放教育课程理念[5]。这些开放教育课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也属于课程国际化理念的范畴。

二、课程国际化的内涵理解

从学术角度看,课程国际化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名词,可以理解为通过“课程”载体的内容达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的。现有的文献基本上都是从大课程观视角诠释课程国际化。国际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课程国际化是课程发展或者变化的过程,目标是将国际因素整合到正式课程和课程操作中,所谓“正式”课程是指课程的内容和资料,而课程“操作”是指教和学的手段、学生群体、课程的时间地点等[6]。Van der Wende认为的课程国际化,即“建设带有国际化取向的课程,目的是为学生在国际或多文化职场/社交场做准备,针对本国/外国学生设计”[7]。这些课程国际化的界定已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对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作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高玉蓉认为课程国际化是将其他国家的相关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方法等知识和经验融入本国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的过程[8]。付俊薇等认为课程国际化不是课程“单一”的国际化,而是以课程为核心,并围绕课程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国际化[9]。事实上,上述学者或组织对课程国际化的界定,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在课程中添加国际因素或跨国文化因素,只是添加的方式在叙述上有所侧重而已,有“整合”“融入”“辐射”等区别,或者有些界定把实施对象明确化、具体化。从课程国际化目标看,将国际因素与课程原内容“融合”更能体现课程国际化的内涵。所以,我们认为课程国际化可以理解为:将人才培养目标中涉及的国际因素融入课程体系或者“门课”的定位、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基本要素中。

另外,大学国际化的内涵在学术界至今未能达成共识。著名高等教育学者Knight认为,国际化是院校与国家层面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或传递的过程[10]。这种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我们在前期的研究中也发现,高校的办学目的是为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都可以包含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范畴中,因此大学国际化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和科学研究的国际化[11]。同时,我们在分析大学国际化的现状时发现,国内大学的国际化仍只是局部的,而局部国际化不利于国际化人才培养,不利于支撑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所以新时期真正的大学国际化不是局部的国际化,而是系统化推进、全方位参与的国际化[12]。而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人才培养,故课程国际化工作的核心仍然是人才培养。课程的实施主体是教师或者团队,所以优质的师资仍然是课程国际化的关键。课程国际化是大学国际化核心工作中的核心,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实现课程国际化内涵发展,需要全校性系统推进、全方位参与。课程国际化不只是教务处的事,人事处、国交处、二级学院,尤其是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系部(教研室)都是重要部门。

三、课程国际化的基本要素

课程国际化的基本要素,可以从课程定位、设计、实施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课程国际化的定位

人才培养是大学国际化的核心,课程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学习内容,所以课程国际化目标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才培养定位关系着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大学国际化的灵魂和导向,定位是否合理准确关系到国际化教育的成败,仅仅泛泛指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说法,不利于国际化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大教育活动中谈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问题,其中,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道:“广大留学人员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瞄准国际先进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成为堪当大任、能做大事的优秀人才”[13];在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中提道:“希望你们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14]。学术研究也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当今教育国际化所呈现的新特点高度契合”[15]。所以,从课程的知识目标看,课程国际化显然要培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等。而从情感目标看,“服务人类”“可堪大任”“报效祖国”仍是主要的目标。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大学国际化取得显著成效,国际化的意识和氛围不断加强,合作办学已由“引进来”为主逐渐发展为“走出去”“引进来”并举。但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情感目标定位仍不够清晰或不够重视,一些大学校园充斥着西方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观,一些学校以培养学生出国留学深造为荣,部分学生以出国留学为目标,以高薪和移民为骄傲。曾有学者公开批评,部分中国的“名牌”大学正在培养一批批“精致”“利己”的国际化人才。这显然违背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原则,违背了立德树人的初衷。所以课程国际化定位不仅要重视知识和能力,更需要引领学生的情感,让国际化课程承载更多的情感价值观,真正培养能为人类谋幸福、谋发展,能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课程建设应严格遵循“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使课程承载更多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将国际化课程中的价值理念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外化为学生的行为。

从课程国际化发展对大学国际化推进作用看,其定位不应局限在人才培养的范围内,还需在更高层面思考课程国际化的定位。课程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大学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开放、共享的课程国际化理念。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学向全球提供免费课程已受到高等教育界的广泛支持和好评,越来越多的国家(组织)或大学加入MIT发起的开放课件联盟(OCWC)[5];2020年4月20日,教育部吴岩司长在首批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发布会上提出:中国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建设要坚持“质量、开放、共享、责任、爱”,努力将平台建设成为具有中国质量、世界水准的国际化平台[16]。这些事实无不说明:开放、共享的课程国际化理念符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规律,符合全人类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和需求。

(二)课程国际化的设计

国际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构建是课程国际化设计的关键。国际化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很多,例如,在传统的课程中增加全球化或国际化的观点,增加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及时将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文化知识补充到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开设世界性研究课程等。另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学,通常把开设“新课程”作为课程国际化的首要战略。例如,香港科技大学为确保学生获得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社会对新兴人才的需求,于2008年成立了跨学科课程事务处,负责新课程的建设和管理,不断研究创新课程,仅2019年就开办了5个全球首创的本科课程。可见,在课程体系设计时,应考虑增加能够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素养的通识课程,引入国际著名的原版专业教材,并根据中国特色、校本特色打造一流的、传播中国文化的特色课程,建好课程资源库。

国际化课程设计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还体现在课程内容的构建方面。从全球范围看,非英语国家普遍把全英文课程作为推进课程国际化的重要选择。有数据显示,2000年,28个欧洲非英语国家的全英文课程项目仅725项,2014年底增长到8 089项[17]。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进一步深入,联合学位课程越来越多,学分互认、互换课程越来越普遍,各种短期交换项目的体验课程、实践课程也日益丰富。例如,近年来香港科技大学构建了不同类型的国际实践课程,如交换项目课程、国外培训课程、暑期项目课程、本科生研究计划课程、“科大侍学行计划”课程、首年住宿生活体验课程、国际化创新创业课程等。可见,国际化课程内容的构建宜多样化、多种途径尝试,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课程国际化的实施

课程国际化的实施主要与实施主体、语言工具、技术工具、管理与评价指标等四个方面有关。

1.教师参与

课程国际化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包括对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理论课程、活动课程的设置;也包括对“门课”中国际内容的渗透、国际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等,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直接参与。课程国际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国际化的态度、理念以及教师自身的国际化素养等因素直接影响课程国际化政策和计划的制订,所以如果没有更多教师的主动参与,课程国际化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国内大学国际优秀师资紧缺,本土教师的国际化意识不强,国际化知识与经验不足,尤其缺少课程国际化的源动力,所以如何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国际化是推进课程国际化的关键要素。

2.语言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外事技能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需要强化外语学习,所以一般的课程国际化需要引入第二语言,甚至第三、第四语言……尤其是非英语母语的国家,现阶段务必引入英语语言学习,更好地开展课程国际化。可以说,语言学习是课程国际化的基础。美国正是通过提高外语学习在课程国际化过程中的地位来强化外语学习与课程的整合。世界著名的高校无不把外语学习作为课程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如哈佛大学开设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类课程,耶鲁大学开设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类课程[18]。多年来,英语教育在国内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但大学生英语学习成效仍不够理想,“哑巴式英语”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蔡基刚曾呼吁:我国大学毕业生无法适应国家国际化战略需求,中国人英语能力明显弱于他国,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必须转型[19]。因此,英语教学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各专业应开设一定数量的双语课程或全英文授课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国际水准和国际沟通能力。另外,对比西方国家和拉美、非洲、亚洲的文化,结合现阶段的国际形势,我国的大学国际化也应注重小语种语言的学习。未来的大学课程国际化不仅需要英语学习,也需要其他语言学习来支撑。

3.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推进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加速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互联网+”教育模式正在引发教育体系的深刻变革。这给高校课程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15年,联合国在仁川宣言中提出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强调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个性化发展。2018年,教育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改变人生,网络改变教育,持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抢抓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先手棋”,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加速器”。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为国际化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构建提供了便利,有效缓解了课程资源不均衡的矛盾。国内大学,尤其是资源相对紧缺的大学,在国际化起步阶段更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课程国际化提供便利,推进课程国际化发展。

4.管理与评价

从推进课程国际化内涵的过程中可知,课程国际化不只是某一个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责,它需要大学全方位参与、协调推进,所以课程国际化的管理是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内大学的课程国际化推进一般采取理性推进模式[1],即集中地开发和落实国际化课程。这种理性推进课程国际化不仅符合社会主义集中优势力量办大事的传统,也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西方教育发达国家也多数采取理性模式,如加拿大和美国的高校精心设计国际化课程,有计划地把国际化内容整合到学校课程体系中。显然,课程国际化理性推进模式更需要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学者对比中英两国课程国际化管理时发现,中国大学的课程国际化仍然是以学术和文化驱动为主,国内大学对课程国际化的规划和管理缺乏系统性,在实施上缺乏多样性[20]。可见,国内大学应把课程国际化管理作为课程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效的课程国际化要依靠相应的高效管理和法规建设才能实现。

课程评价在历来的教学改革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课程国际化是一项复杂的课程改革,需要很强的驱动力,更需要评价的杠杆作用。根据笔者对课程国际化的认识和理解,课程国际化的评价主要是指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各二级学院(专业)在制定和落实国际化课程建设工作方面进行评价,与部分文献中认为的“课程国际化评价是指用相对统一的标准衡量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课程国际化”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是国际化课程评价的关键。二级学院(专业)需根据自身的国际化发展定位,制定相应的课程国际化评价指标,例如工科类专业课程国际化评价指标,主要依据国际工程专业认证的要求来制定;思政类课程国际化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其在推进学生“国际教育观”方面所起的作用来制定;语言类课程国际化评价指标主要依据“提高学生外语交流沟通能力、国际化文化认同能力”等来制定。其次,建立合理的国际化课程评价体系是引导和推动课程国际化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课程国际化评价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的评价、国际化师资的评价、国际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构建的评价、国际化课程管理的评价。由于课程国际化只是原有课程改革的升级和改造,所以课程国际化的评价也是对原有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它们之间是一种融合的关系,不需单独建立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国际化大学评价
聚焦港口国际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