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的声腔化
——以《皮黄》为例
2021-12-03张益超
张益超
一、作品简介
钢琴曲《皮黄》的作者张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早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校,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曲《皮黄》是从1995年开始构思,经过十年的不懈奋斗,终于在2007年中国第一届“帕拉天奴”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比赛中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获得了创作一等奖。在这首作品中,作者从京剧音乐的角度,通过对传统音乐语言和现代技法的结合表现出了自己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经历,属于一部自传体性质的作品,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中国传统国粹艺术的热爱和满腔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声腔化在钢琴中的作用
钢琴独奏曲《皮黄》选用了京剧中的西皮和二黄唱腔作为音乐素材,通过西皮和二黄唱腔的特点,表现出了不同的音乐形象以及情境。京剧是我国最具代表性、集中国戏曲大成的剧种,它与“国画”“中医”被誉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京剧是一种“板腔体”结构,由主题变化发展而产生出其他各种结构形式,它的板式打破了西方音乐的传统规律,以戏曲的“板”“眼”组合,形成能特别表现出京剧性格的节奏节拍规律。钢琴声腔化具体体现在乐曲通过运用节奏、和声、旋律、力度、音色等音乐语言体现出了钢琴音乐的声腔化。通过节奏和旋律线条模仿京剧中的伴奏乐器京胡、板胡、鼓等,运用踏板比拟人声的连续性。
钢琴作为一个西方乐器,在进入我国大众视野中,必须创作出具有中国音乐特点以及韵味的作品,才更容易被接受,才能更广泛地传播。这首乐曲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京剧板式化的结构,改变了西方传统的曲式结构,将西方乐器与中国传统的音乐元素相结合。本首乐曲与西方乐曲最显著不同的是,作品结构的不同,这首作品在结构上采用了京剧的板式结构。京剧的板式结构与西方乐曲的曲式结构大为不同,但是它将西方乐器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该乐曲融合了作者多年累积的灵性表达,表现出起伏跌宕、细腻深刻的情感,又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曲调浓郁的中国乐曲的韵律。
三、《皮黄》声腔化的表现
(一)旋律的体现
旋律是体现作品声腔化最重要的元素,在《皮黄》旋律的表现中,为了能在钢琴上体现出比较明显的声腔效果,作曲家考虑到了京剧板式的特点,因此在写作上,作曲家尽可能地模仿出了京剧角色演唱的特点。
钢琴曲《皮黄》在9小节、18、20、25小节等好几处的高声部旋律中都用la、mi来模仿西皮唱腔,这里作曲者所表达的音乐是轻快活泼的,并且情绪转换丰富多样,节奏也越来越快,还表达出了北方音乐的力量感。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通过钢琴的演奏、声音的传递给人以一种画面感,比如颤音的弹奏似乎是在模仿旦角。因此在弹奏颤音时,需要手指灵活,手腕放松,轻快地弹奏出来,要弹奏出声音统一、力度均匀的音乐,表达出旦角的细腻、柔软与轻巧。
在曲子中,垛板的部分,主要是体现京剧中情绪激动、亢奋的情景,作曲家借用垛板来抒发历史上一些英雄人物遭遇不公的愤慨。钢琴曲中,通过三次相同的旋律在不同音区不同位置的重复,将作品推上了写作和演奏的高潮。
在弹奏钢琴曲时,两只手的强弱对比要明显,右手强左手弱,需要注意的是双手单声部的复调元素,右手触键上要求指尖结实有力,情绪的表达主要以右手为主,左手的低声部要突出跳音,弹出来的声音要有颗粒性,左手弹奏的低声部单音旋律模仿的是京剧中的伴奏乐器板鼓的声音,因此要重点弹奏出跳音的效果。176小节处的两个手同时弹奏和弦并且要求使用突强力度,主要模仿的是伴奏乐器锣鼓齐鸣的声音。
(二)节奏的体现
节奏最能体现一个乐曲的特点,在《皮黄》这首乐曲中,最重要的特点是节奏、节拍变换很多,这也成了体现京剧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皮黄》这首钢琴改编曲中比较有特点的节奏类型是三十二分小附点节奏、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其中三十二分附点音符是最能体现中国作品特点的元素,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出现,在演奏过程中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觉和不同的色彩,在演奏过程中,弹奏十六分音符时会让人感受到京剧演唱者流畅的气息和平稳的音乐进行。在弹奏八分音符时,表现的是平稳的旋律感,十六分音符表现的是颗粒性的音乐。
在弹奏过程中,十六分音符的演奏要注意手指的跑动,要求演奏者手指灵活,指尖敏捷,触键迅速,因此要求演奏者的基础功必须扎实,这正好与京剧演员的音乐素养也有相互联系。在演唱京剧时,要注意到气息的平稳,为观众演奏出舒服平稳的声音线条。
(三)钢琴装饰音的运用
钢琴曲里面的装饰音很重要,体现了整个曲子的特色,在最开始的时候,钢琴的装饰音并不是演奏家们比较重视的技巧,但在后来,更多中国乐曲的涌现,装饰音作为一个独特形态,被赋予一个重要角色。很多的钢琴改编曲中都用到了装饰音,利用装饰音来模仿一些民族乐器。例如,王建中改编的钢琴曲《百鸟朝凤》模仿的声音是鸟鸣的声音,模仿的民族乐器是唢呐;储望华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中,模仿的是民族乐器二胡的声音;本首钢琴曲,《皮黄》中运用装饰音大多数是要模仿京剧唱腔的技巧。
对于装饰音在钢琴中的运用是由赵元任先生所开创的,除了和声、曲调之外,对于装饰音的使用又成为中国钢琴作品的一大特色,它突显出了旋法的独特性,也增加了不少民族元素。中国钢琴作品中,装饰音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在演奏《皮黄》中的装饰音时,需要结合它的背景音乐,在乐曲的引子部分,颤音和倚音以及琶音三种装饰音的一起出现,这样强调了乐曲的主题,也突出了乐曲的风格,开门见山式的给人以清晰的感觉,因此在弹奏过程中,就要想到京剧演出当中的伴奏乐器,颤音演奏的时候,不用演奏太长时间,但是要稍微快一些。在弹奏琶音时,要注意不能一个音一个音地弹奏,要弹奏出均匀流畅的旋律线条。
在演奏过程中,踏板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在弹奏钢琴单独的音符以及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装饰音,给作品增添了很多有趣味的东西,在加入踏板之后,更是将这些有趣味的东西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位著名的钢琴家说:“踏板是钢琴的灵魂”,他就是鲁宾斯坦。
可见,踏板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可以从鲁宾斯坦的这句话中读出来的是,钢琴的踏板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不止是对于演奏者有一定的重要性,对于观众、听众以及欣赏者来说也会不可或缺的。
在钢琴演奏中,踏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与演奏者的能力、水平高低没有关系,如果在表演的过程中,踏板的使用没有掌握好频率和节奏,就会直接影响到演奏效果以及这首作品的风格韵味。在钢琴曲《皮黄》中,使用最多的是切分踏板,需要演奏出干净的声音和悠长的旋律线条。
四、京剧韵味在钢琴上的体现
在钢琴曲《皮黄》中出现较多的是对京剧的模仿,由于采用的结构是京剧的板式化结构,在音乐表现上与京剧融合得恰到好处,所以这首钢琴曲中的戏剧色彩非常的浓厚,在作品的快三眼部分中,作曲家运用了比较复杂的节奏组合,与之前右手弹奏的滑音、刮奏相比较,它所展现出来的旋律线条更为流畅。这首乐曲中的摇板部分,采用的则是京剧中紧拉慢唱的表现手法,这种演唱形式在京剧中展现的较多,这也是京剧唱腔的一个突出特点。其实在紧拉慢唱中,拉二胡的人把胡琴的速度加快一些,节奏密集的音符弹走出来的效果,体现的就是紧拉,那么慢唱自然就是演唱者慢慢演唱,表现为演唱者自由延长演唱的拖腔。
京剧是板腔体结构,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诠释乐曲中的不同情感,板式变化的结构方式,是吸收梆子腔的音乐形式,并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结果,它以不同的板式变化,将人物不同的内心活动和语气,用不同的节奏和速度展示在观众眼前。
五、结语
钢琴曲《皮黄》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音乐语言对京剧板式化的结构都进行了详细的展示,演奏中通过对京剧演唱者演唱方法的模仿,展现了京剧的独特魅力,比如紧拉慢唱;通过对伴奏乐器京胡、板胡、鼓等的模仿,体现出了民族乐器的艺术渲染力。这些只是作曲家的创作,乐谱上的创作,但是在钢琴演奏或者其他各种演奏中,其实都存在着二度创作,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因此每个人表现出来的音乐也是不同的,不一样的人在演奏同一首作品时,当然会有不一样的呈现,就像人们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怎么说,这首乐曲都很好地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将西方乐器与中国的音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