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工金镶玉技艺的发展与创新
2021-12-03郭珺文吴问斌
郭珺文 吴问斌
一、金镶玉的由来
在历史悠久且纷繁复杂的玉器制作工艺中,除了各种不同方式的雕琢技艺外,还有另一较为名贵的混合材质门类,就是金镶玉。金镶玉,包含玉嵌金(银)工艺。相传,金镶玉及玉嵌金工艺首次出现,是王莽时期修复残损的“和氏璧”时所采用的工艺,传说修复时,采用黄金将其残损的部位及裂纹处补齐。这一传说的真假已经难以求证,但王莽确实在其货币改革中首次采用了“错金”工艺的货币,历史上的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其币制改革中币值最高的货币“一刀平五千”,就采用了错(嵌)黄金“一刀”字样的工艺。因此,王莽时期的货币工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笔者查阅文献资料和走访调研发现,迄今为止,已被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金镶玉实物是隋墓出土的玉包金口杯,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引周南泉古玉鉴赏)。最早的嵌金银丝玉器文字记载是宋代,1961年第6期《美术》杂志发表的一篇对老玉雕艺术家潘秉衡大师的采访录显示,19世纪末,潘秉衡大师在一家古董店里看到一件据说是宋朝“贡物”——一件“压银丝”玉笔洗(见《熟能生巧 若有神助》)。之后就是明代琢玉嵌宝大师陆子冈,故宫博物院出版物《紫禁城》记载:“陆子冈,擅长圆雕、镂雕、阴雕、嵌金银丝、嵌宝石等”。该技艺随后传入明宫廷(北京)御用监,为皇室专用。
二、嵌金银丝嵌宝石的发展历史
伴随金镶玉工艺的不断发展,其产生了分化与各种改良,其中主要可分两大类,分别是用金属镶嵌宝玉石和在宝玉石上镶嵌金属,简称:金镶玉、玉嵌金。嵌金银丝嵌宝石正是属于金镶玉工艺中的一种,其中嵌金银丝是指在制作玉器时,先用勾砣按纹饰刻出阴线,再用金银错技术,把金丝、银丝压入玉器的特定部位,并与被嵌入的宝石组合在一起,形成华丽的纹饰。嵌宝石是将各种宝石拼镶成纹样,然后镶嵌在玉器上。
我国古代玉行很少接触到宝石镶嵌,所以采用嵌宝石工艺的玉器很少。嵌金银丝嵌宝石工艺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一起源于周代青铜器上的工艺,在宋代就被苏州玉工运用在贡品玉器上,随后该工艺传入明宫廷御用监,为皇室所用。据载,明代琢玉嵌宝大师陆子冈也是这一工艺的代表匠人。明代中晚期,中国治玉中心苏州,对工艺的追求趋向玲珑剔透华贵繁复,并将玉器与其它工艺相结合,如玉嵌金银丝、贵金属镶嵌玉器等。《木渎镇志》记载:“陆子冈,其雕刻除玉外,如竹、木、石,以至镶嵌(镶玉嵌宝)无不涉及,都有成就”。故宫博物院出版物《紫禁城》记载:“陆子冈,擅长圆雕、镂雕、阴雕、嵌金银丝、嵌宝石等技艺”。到了清朝乾隆年代,受痕都斯坦玉器影响,嵌金银丝嵌宝石的纹样产生了一定变化。伴随清廷国力日减,造办处随之终结,最终导致该工艺逐渐衰微直至失传。直至19世纪末,受古董店中“压银丝玉笔洗”这一件宋代贡品宋代贡品的启发,玉雕泰斗潘秉衡先生在多番努力之下终于将该工艺复原,使得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技艺得以重现。
三、嵌金银丝嵌宝石玉器与痕都斯坦玉器的异同分析
清代乾隆年间“痕都斯坦”向清朝进贡了许多类似中国金银错嵌宝石工艺的玉器。由于痕都斯坦风格的玉器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其对清宫玉作和民间玉肆的琢玉技艺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因此使得嵌金银丝嵌宝石玉器,在嵌丝纹样风格上与痕都斯坦玉器存在着一定相似之处,但是嵌金银丝嵌宝石工艺也有着自身的独有特点,这与痕都斯坦玉器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从故宫藏痕都斯坦玉器看,其嵌金银丝或借用胶粘,为凸起状,或无磨错工序。而苏工嵌金银丝工艺,其金银丝不借助胶粘,全凭手工敲压,将金银丝嵌入玉槽,在通过磨错工序,使金银丝与玉槽水平,既美观,又牢固。
以“乾隆御用”款白玉错金嵌宝石碗为例,其应是较具代表性的乾隆工嵌金银丝嵌宝石作品,其纹饰风格极具痕都斯坦玉器风格,但其器型、雕琢技法、嵌金丝与嵌宝石工艺,均与痕都斯坦玉器有明显差异,以下是故宫博物院专家发表在1981年《故宫博物院院刊》上的工艺论述:“白玉错金嵌宝石碗的纹饰,无疑是仿照了“痕都斯坦”玉器的风格,而形制与制作技法却明显地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的特征,为苏州专诸巷琢玉匠人的杰作。”
通过上述故宫专家的研究与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嵌金银丝、嵌宝石工艺不仅不是痕都斯坦玉器的独家技艺,而且苏州专诸巷玉工对此技艺的拿捏与掌控,远超过痕都斯玉工在嵌金银丝、嵌宝石的水平,只是嵌丝纹样风格借鉴了痕都斯坦玉器风格而已。
随着清朝国力衰退和造办处的终结,最终导致该工艺逐渐衰微失传。直至19世纪末,受古董店中一件宋代贡物“压银丝玉笔洗”的启发,玉雕泰斗潘秉衡先生在多番努力之下终于将该工艺复原,并发明了压金银丝技法与加工工具,使得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技艺得以重现。著名学者、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先生曾于1973年发表《我国古代的金银错工艺》一文,在第六章“金银错玉器”中写到,“潘秉衡老师傅利用传统的金错工艺技术,在制成的玉器上碾成细纹饰,然后嵌以金丝或银丝。这种玉器需要经过磨错,因此,虽然俗称‘嵌金’,实为‘金错’。金错玉器是雕玉和镂金的结合,是金错工艺的又一发展。”该文证明史树青先生认为嵌金银丝工艺,从最后的磨错工序判断,就是源自我国商代青铜器的传统工艺金银错。
四、玉器混嵌金银丝嵌宝石工艺的创新发展
清代文玩收藏家赵茹珍曾言,工艺美术界的创新发明,几乎没有凭空而来,都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更新或产生新的启发,从而创作出“全新”的作品。混嵌金银丝嵌宝石玉器的创新,正如赵茹珍先生所讲,是在对传统工艺的研习和传承过程中而来,在加之电力设备、生产工具的更新迭代,也成为该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例如,苏州子冈珠宝公司在传承传统嵌金银丝、嵌宝石工艺的基础上,由子冈珠宝金镶玉艺术总监(潘秉衡大师之子、技艺传承人)潘德珠大师与弟子郭忠华等师徒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研发的“混嵌金银丝、嵌宝石”新作工艺,该发明包括混嵌金银丝工艺和宝石镶嵌结构,即在一条玉槽内同嵌金、银丝,且外观无接缝,以及改良后的明式苏作玉嵌宝石工艺。金银、玉石、宝石的完美结合,古雅传神,独具一格,实现了嵌金银丝、嵌宝石这一传统艺术上的新突破。
一件精美的混嵌金银丝嵌宝石玉器,是多种材料与工艺的结合,所需材料三大类,分别是玉石、金银和宝石,玉石又包括和田玉、翡翠、玛瑙、岫玉(蛇纹石玉)、石英石,以及竹、木、角、牙、骨、珊瑚、漆器类等具有一定收藏和审美价值的材质。宝石包括绿松石、青金石、红蓝宝等宝石与半宝石。
混嵌金银丝嵌宝石工艺工序共10项,首先是设计,然后在雕器、拉丝、开槽、钻桩孔、金银丝塑形、熔、压、错、抛等。
工序一设计包含:玉器的器型设计和混嵌金银丝嵌宝石的纹样设计。
工序二雕器,即玉器的雕琢成型过程。
工序三拉丝,即将足金、银通过压、拉工序,将金银锭拉成镶嵌所需的丝线。
工序四开槽、钻桩孔,是混嵌金银丝的重要环节,在玉石表面所开玉槽既要顺畅整齐,还要避免造成跳丝现象的V形槽,而是内宽外窄的燕尾槽。
工序五桩孔是完全为了避免跳丝现象的出现,而加强丝线牢固的工艺处理。
工序六为金银丝塑形,即按照预先设计图案塑造成型。压丝工序需要一气呵成,是最需要耐心的一个工序之一,将金银丝均匀受力压入玉槽。
错、抛为嵌丝工艺的最后两道工序,即用错石将裸露在玉槽之外的金银丝留余错去,使得金银丝与玉石表面保持水平,最后在通过抛光,使玉石和金银丝的表面光洁、光亮。
混嵌金银丝嵌宝石玉器制作包含两种工艺:嵌丝和嵌宝石。嵌丝工艺的重点工序是开槽、熔、压、错工艺。嵌宝石工艺重点是盲孔爪镶环节,确保宝石镶口与玉石保持紧密结合,且美观、牢固。
2019年9月,”混嵌金银丝”工艺的《玉见江南》系列文创首饰,首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的“水韵江苏·相约澳门”嘉年华。2020年7月31日,“混嵌金银丝、嵌宝石”新作在第九届中国苏州创博会首次展出。新作古雅传神,独具一格,实现了嵌金银丝、嵌宝石艺术上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