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升杂技表演艺术的美感

2021-12-03马渝惟

艺术品鉴 2021年2期
关键词:杂技表演杂技演员杂技

马渝惟

中国是一座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历史文明古国,拥有着无数传统文化遗产,其中杂技艺术就如同宝石一样,作为我国的艺术珍宝,散发着璀璨明亮的光芒。杂技表演艺术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最初只是纯粹动作技巧的表演,最终演变成一种以杂技技巧和艺术核心的综合表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需求和观众素养的不断提升,杂技表演艺术也不断发展,从而适应现代化观众的审美意识。杂技表演艺术的美与众不同,舞台艺术的呈现形式也很特别,因此在表演者审美观念的进步和推动下,发展出如今别具特色的中国杂技之美。

一、杂技表演的艺术美

罗丹:“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是构成杂技艺术美的核心,任何高难度的技艺如果没有美的形式,那么它的价值往往就得不到人们的认可。精神优势的崇高感——壮美,与轻盈和谐的流畅感——优美是美的两种不同形态。我国把这两种美称之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在杂技舞台上,这两种美有明显的区别,当我们看到那婀娜多姿的《敦煌造型》、荷叶上似露珠滚动的《滚杯造型》、小巧玲珑的《扯铃》、似潺潺流水、翩翩彩蝶的《转蝶》,我们便会想到典雅、秀美、灵巧这样一些词。当我们看到那负重千斤的力量造型,那勇敢无畏的空中造型,我们又会用不同的感受来形容它,雄浑、刚健、豪迈!前者表现了一种柔性的优美,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刚强之美。这两种美的观念就如《美学概论》中所概况的一样:“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侧重于展示客体与主体在实践中经由矛盾对立达到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崇高则不同,它主要体现实践主体的巨大力量,并且在这一对立的冲突中,显示出客体与主体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我认为要把杂技进一步发展成为真正的艺术,就首先要在杂技创作中把人塑造成最有力量、最美的原则上使技巧艺术化,艺术本身是美丽的,是在生活和情绪上有意义的思想教育手段,是歌颂人的美丽和志向的形式。因此,杂技要成为美的教育手段,只有表演者所有的技巧要含有人的无限力量、才能和美丽相匹,才有可能。过去,不少杂技节目只要它是人的技巧就不管是否有美观之意。

可以说,这就是杂技过去长期被人所藐视的主要因素,使杂技处在艺术领域之外的因素。所以必须以充满人的勇猛气势和美丽的技巧动作创作杂技节目。

二、杂技艺术发展历史

据说20世纪70年代,杂技甚至先于乒乓球,成为中美外交的先导,这得益于杂技超地域、超时代、超人种的普适性。20世纪80年代对杂技艺术来说是一个变革的重要时期,杂技从传统的单一性肢体技巧,历经三千多年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多样化形式体现的一种艺术。

相对传统杂技,当代杂技的具体表现为:体能的开发与道具的应用相结合、动作技巧和杂技技术的难度同突出、杂技技术的表演和戏曲艺术表演的相互融合、传统动作杂技和现代话马戏团并存同生等。杂技的变革既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也体现出西方文化中马戏大篷的特色装置和照明、设计技术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今日杂技表演艺术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性,主要表现为时代特色的形态分类。传统的中国杂技主要形态包括空中表演和地面表演、幻术与滑稽的优戏这四类;而自马戏传入中国之后,杂技表演形式则新增出文活、马戏以及滑稽和技艺这四类艺术形式。“文活”即传统杂技的口技与幻术表演,“技艺”则包含形体、高空以及力技和耍弄这四部分。自近代以来,民间对杂技也有分为马戏、魔术、滑稽及把戏四类,其中的“把戏”是对我国传统中所有杂技的一个统称。当代的杂技表演艺术已具备更加完善的艺术体系,凸显出各个不同杂技项目的明显特征。此时,我们将中国传统的杂技表演艺术形态划分为平衡类、柔韧类、腾翻类、攀援类、操持类、魔术类、滑稽类和马戏类这八种,充分展现出中国传统的杂技艺术杂多及复合性特点。

三、杂技艺术的美的体现方式

(一)杂技表演艺术的形体美

杂技表演艺术的体现主要靠演员身体表现出来,在杂技表演的舞台上,演员通过借助各种杂技道具与自己身体相互融合,来表现出各种高难度和技巧性的杂技动作,从而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力量,表现出具有灵巧性、平衡性的艺术之美。因此杂技演员的形体外表十分重要,在杂技表演中演员的外表纤瘦或臃肿、动作无力或迟笨,都无法恰当地塑造舞台杂技所需要的力度与美感,因而会影响杂技表演的舞台效果。

反之,如果一个杂技表演者不仅具有优美的形体,更具备娴熟的表演技巧,就能充分体现出杂技表演的艺术性,给观众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对舞台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推进作用。因此,一场堪称“成功”的杂技表演,必定有触动观众审美神经,引发观众产生共鸣的美学效果。而演员的形体美,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

杂技演员要实现可以促进舞台艺术效果的形体美,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形体训练,逐步改变调整演员的原始身材。通过将形体训练内容纳入杂技表演的规范中,培养杂技演员对美的意识,从而帮助其逐渐注意和重视形体美的姿态,形成在杂技表演过程中自觉控制形体和姿态的意识。而杂技演员的形体美需要长期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塑造。需要注意的是,形体训练并不是单一的训练杂技表演技术,现代化的杂技演员需要更加系统和专业的学习。他们需要从学员开始,系统学习舞蹈课,包括中国古典舞、芭蕾和现代舞、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体操以及戏剧武术等各种类别的舞蹈。

在系统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杂技演员可以充分吸收杂技姐妹艺术类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同时实现文化课的学习与专业课的训练,做到全方位发展演员综合素质的效果。其中,在进行演员形体训练的时候,需要注意训练过程中的负重不能过大、强度和极限挑战度要适度,否则会出现肌纤维的增粗,变成弹性较低的粗大肌肉,增加体重系数,从而无法满足杂技表演者形体灵活的特点,影响演员形体的可塑性。因此,杂技演员的训练需要科学而适度,通过有效而力度适中的控制放松身体肌肉,逐渐锻炼出听从人体意志支配的肌肉,塑造出杂技艺术的形体美。

(二)杂技表演艺术的技巧美

杂技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就集中在“技”字上,通过人的真功夫,以高难的技巧来实现。“难”首先是追求一种起点,很高的绝技,这也可以说是当前的一种发展趋势。杂技起源于生活,但它表现生活有自己的独特性。杂技实际是表现人对自然物的一种非凡驾驭能力,不断发掘人的这种非凡功能,这就是“难”。我们的任务在于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提炼那些可供演员耍、变、练的驾驭对象和新的驾驭方式。这种对象和方式越多、越难、越高,演员的本事就越大,就越具有审美价值。

另外,杂技表演需要不断创新。所谓“新”,原来我们往往把它看成某种局部的、单一的突破,如创造一个技巧动作,一个新的画面,或请一些美术工作者、舞蹈及音乐工作者都来装潢一下,对技巧包装一下,就算是“新”了。“新”是个性化的特征,是深入内层,从形式直到内容,意味着前所未有、与众不同。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不断地创造美。在杂技艺术中,“美”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美。《狮子舞》表现出一种粗犷、浑厚、喜庆欢乐的美:《高车踢碗》使人感到惊险、振奋奇特的美;《大跳板》赋予演员强劲、雄壮、挺拔向上的阳刚之美;《倒立》展示出塑造、力量、坚韧不拔的美;《敦煌造型》又塑造了演员抒情、娇柔、古朴典雅的美。不同的杂技节目中的技巧动作展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都能给观众带来绚丽的视觉感受,享受着共同的力与美相结合的艺术之美,产生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杂技技巧的体现主要是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艺术中的感情和力量,不受任何种族和国界的影响,可以真实简单地实现人类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国杂技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代代相传的传统融合,逐渐发展出具有明确项目特色的八大门类,形成中国独有的杂技特色。在实现杂技表演技术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杂技项目中丰富而高难度系数的表演技术具有很高含金量,是我国杂技艺术独有的看点。实现杂技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需注意抓住我国杂技表演中最传统和精华的部分,不能因为追求国际化,放弃训练周期相对较长、难度系数较高的杂技技巧,快餐化的杂技表演只会是暂时的热闹,无法体现中国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因此,要实现杂技表演艺术的技巧美,就需要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保护好传统杂技的精华,从而实现中国杂技的源远流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欣赏品位的提高,人们对杂技艺术作品的欣赏不单单停留在普通的生理快感的刺激上,而是把杂技艺术的作品视为能引起美感的享受来欣赏,把杂技艺术的审美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愿我们中国的杂技事业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进取、完善,在美和艺术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杂技表演杂技演员杂技
杂技的表演特色与内涵
秦俑里的杂技演员
杂技表演
杂技演员星星狐
浅析创造力在杂技表演中的作用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老鼠演杂技
成对的杂技演员
杂技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