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论中的动静观
2021-12-03李文强
李文强
关于动静这个概念,早在先秦的文献中便有记载,最基本的含义在儒家经典中有明确的诠释:“知者动,仁者静”,在之后随着哲学的深化,对动与静有了更复杂的诠释1。物理学给出的定义是动与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动就是指运动,静就是指静止。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动静观也融入了艺术创作中,在篆刻艺术中动与静的表现更为突出。动静观在篆刻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印论中,动静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方面是指艺术作品视觉感受上的动与静,这是从观赏者的视角出发,强调的是观赏者的感受。另一方面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创作状态的动与静,是强调创作者的感受。其中第一方面的动静观在印论中是占主要地位的。
印论中的动静观念在最早的印论《学古编·三十五举》中,便有体现:
人多不得师传……且字势不活也。2
凡篆大字,当虚腕悬笔,手腕着纸,便字不活相。3
这里的“字势不活”“字不活相”,是指字没有动的气息,既是死板,侧面地表现出吾衍对动感表示肯定。最早的印论便将动静作为篆刻审美的一个标准,足以可见动静观对印论的重要性。在徐官《古今印史》中很明确地提到动静概念:
识者多乐玩之……体有向、背、动、静。4
在徐官印学思想里,动与静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但一件成功的作品里是应该让两者相融合统一的,这个时期的印论已经有一定的高度,并不是单一地以其评价优劣。“动”与“静”的对立,就如哲学中矛盾分析法,从统一中看到对立,从对立中看到统一,将动与静视为一件作品里应共同具备的因素。他所持的观点也是对立统一的。又有:
屈曲有动意,象水流行也。5
徐官在这句话中凸显动的重要性,动意是“流行”的条件,水流无息,是运动的至高境界,这也是艺术中所追求的美感。在甘旸《印章集说》中有:
朱文印上古原无……赵子昂善朱文,皆用玉箸篆,流动有神,国朝文太史仿之。6
刻朱文时选用玉箸篆便会流动有神,而朱文不适合刻粗,会显得俗气;朱文也不适合多曲叠,会显得呆板。这里对篆刻选用文字做了详细的解释,也凸显出文字的选择对动静感的营造很重要,书体的选择也要搭配合适的字形。又有:
篆故有体,而丰神流动、庄重典雅,俱在笔法。7
从甘旸的印论中也能感受到,他对动态也是持以肯定态度的。他提出动静感与笔法是有关系的,笔法是篆刻动静感的重要因素。
玉箸即李斯小篆……则太流动而不古朴矣。8
甘旸认为阴阳文的选择也会影响印面的动静效果,同时他也强调动势是有限度的,要保持流动与古朴兼有的状态,才是篆刻的真谛。甘旸的印论中考虑到很多影响动静效果的因素。杨士修《印母》中也提到了动静观:
若神旺者……断裂而光芒飞动。9
有纵之势,厥状若活,如画龙点睛,便自飞去。10
笔不联属,刀不圆活,其病为死。如痿痹之人,手足虽具而神色耗矣。11
《印母》中多处提到“飞动”“活”等有活力的词语,流露着动态具有的生命力,亦是对动态表示肯定。“刀不圆活,其病为死”更直接地提出用刀要灵活,否则印面会死板,这也是杨士修印学思想里重要的一部分。在杨士修《周公瑾〈印说〉删》中也提及动静概念:
体备诸法……如生龙活虎,捉摸不定者,神品也。12
凡印……字太板须带飘逸,令如舞鹤游天;字太佻须带严整,令如神鼎足立……字太平须带奇险,令如神鳌鼓浪;字太奇须带平稳,令如端人佩玉。13
杨士修《周公瑾〈印说〉删》对动静有更全面的理解,表示了对动的肯定,也是最早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思想,使得动静观的发展更具生命活力。徐上达《印法参同》中从字法、刀法、章法、笔法等方面对动静观进行阐述:
须识率此从彼,率彼从此,活法变动,两相当而后可也。14
纯而不动,则枯木死灰,有形无神矣……乃见精神。15
脚有缩、有伸、有短、有长、有动、有静……但祖其意而各奏尔能可也。16
动不嫌狂,静不嫌死,咸得之于自然,不借道于才智,是笔法也。17
动,言笔飘然飞动也;静,言笔肃然镇静也。尝见风于柳矣,动与俱动,静与俱静……亦理然尔。18
在字法方面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印面中要选择适宜的字形,进而加以发挥。在刀法方面要“流利活泼”,线条更具精神,印面更加有生机;在章法的处理上,要有缩有伸、有短有长、有动有静,如此才能做到自然和谐。“动不嫌狂,静不嫌死,咸得之于自然”这是徐上达在笔法方面对动静观的阐释。朱简《印经》中对动静观有精炼的总结:
行行有活法,字字求生动,放意则荒,取研则拙。19
袁三俊在《篆刻十三略》中云:
灵动不专在流走……方能化板为活。20
袁三俊的印论中表现出对动态的肯定。秦爨公在《印指》中提出要使印面“风神流动”,最重要的是刀法:
章法、字法虽具,而风神流动、庄重古雅俱在刀法。21
许容《说篆》继承了甘旸《印章集说》的思想,认为字体的选择对印面的构成有很大的影响,给篆刻创作以具象的解释,如:
朱文不可太粗……则太流动,不古朴矣。22
吴先声《敦好堂论印》亦继承甘旸印学思想中“朱文多用小篆”的理念,云:
李斯小篆,唐、宋朱文多用之,若作白文则太流动。23
夏一驹在《古印考略》中对动静观的理解是“端方”“流动”相辅相成:
汉官印,其篆法有端方兼流动者,有流动兼端方者。24
高积厚在《印述》中体现出,在印学发展过程中篆法体势的动静观发生的变化:
盖体势方正……篆法笔势动宕,转折趋便,以之笔书,已革淳茂古风,况可施于摹印耶?25
陈鍊《印说》也提到小篆字法中的动势:
一曰小篆……其法文如铁石,势若飞动,一点一画,矩度不苟,藏妍精于朴茂,寄权巧于端庄,冠冕浑成,斯为中律。26
汪维堂《摹印秘论》中,动静是印法五妙中的两个要素,可看出动静观的重要性:
印法五妙:一曰停妥,使人不可移动,字字着实,笔笔妥贴,安如磐石,稳若泰山:二曰流动,欲其圆活变动、不可拘泥执定,浑融之态,如行云流水,走马放雕;27
第二方面的动静观是指艺术家创作状态的动与静。在沈野《印谈》中云:
印虽小技,须是静坐读书,凡百技艺,未有不静坐读书而能入室者。或曰,古人印章,皆工人为之,焉知其必静坐读书者耶?曰:譬之时文,古文虽田叟稚子,随意道出,亦有奇语,石勒不识字,能作诗歌。印章亦尔。28
作印的准备工作是“静坐读书”,这是练就一项技艺的基础。但篆刻创作犹如书法创作需要赋有性情,具有抒情性的表现,才能打动欣赏者。“随意道出,亦有奇语”,这便是动态的表现。在孙光祖《篆印发微》中云:
心平气和,胸无一事,安闲自适。30
气静神闲,天机动荡,疾徐高下,左右咸宜。30
作印时要心平气和、心无杂念,悠然地完成一件作品,这是作印时创作状态的准备,这也是动静观的第二种表现。
动静观是印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线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也是判断印章优劣的一个标准——印面须动不显死板,须静不显浮躁。这两方面的动静概念也不尽相同,无论是作品、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是动静的见证者。在印论的发展过程中,这两个方面的动静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动静观的发展也从侧面反映出印论的发展水平。动静观贯穿印论的发展始终,从元代吾衍开始,在印人的思想里,动静结合就是评判印作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也是在篆刻创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动静理念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发展与完善。
注释
1 郑纳刚.由动静观诠释朱子的心性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2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3。
3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4。
4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31。
5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36。
6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79。
7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79。
8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83。
9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86。
10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89。
11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91。
12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99。
13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99。
14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05。
15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15。
16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20。
17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23。
18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24。
19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37。
20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55。
21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68。
22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75。
23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79。
24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268。
25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272。
26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294。
27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352。
28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63。
29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286。
30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