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非现场审计应用探究

2021-12-03刘婧晓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人员

陈 成 刘婧晓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作为生产数据的金融部门,经营管理活动数据化、海量化已经影响和改变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这些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方式,促使审计对象从“账本”向“数字”转型。

非现场审计,是指审计单位利用信息技术,在充分获取被审计对象相关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对其采取既定策略的监测和分析,发现业务开展过程的异常,揭示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将结果运用于各项经营管理过程的一种审计工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的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是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产物。

一、实施非现场审计是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一)商业银行实施非现场审计的外部环境

1.党中央为新时期审计工作指明新方向。在第一届中央审计委员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审计理念、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更好的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审计工作指明了新方向。

2.适应新形势下监管机构从严监管新态势。近些年来,商业银行风险事件频发,人民银行及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施行严监管,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类型持续丰富,产品设计更加复杂和个性化,风险外溢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不能完全满足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审计监督、服务、评价职能无法充分发挥。

3.运用新方法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影响,跨地域人员流动减少,高风险地区人员进出受限。受此影响,现场审计不得不取消、延期或变更。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要求,非现场审计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的破局之选。与此同时,这次疫情也使审计人员转变审计思维,更加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和非现场审计。

(二)商业银行实施非现场审计的内在需求

1.弥补审计力量不足。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众多、驻地分散。随着业务发展,审计部门审计项目覆盖面越来越广,工作任务越来越多,现有的现场审计项目可压缩的空间较少。审计人员长时间执行项目任务,审计质量也难以保证。审计资源投入受限的情况下无法单靠增加人手和将其外包解决。通过采用非现场审计方式,充分发挥信息系统自动化和连续作业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

2.提升审计效能。现场审计依赖于被审计单位人员是否积极配合提供审计资料,而审计资料的可靠性、完整性、充分性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判断,进而影响审计结论和建议。被动等待审计对象提供审计资料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相对于传统审计模式,非现场审计通过设计特定自动分析流程与程序,从海量数据中主动获取所需的审计信息,降低审计风险和差错。通过对全量数据的筛选,甄别出最需要重点关注的高频率、高风险和高价值业务,进行深入、高效的挖掘和分析,解决审计针对性不强、审计样本覆盖面不够的问题。

3.降低审计成本。传统审计,审计人员需赴被审计单位现场作业,审计项目平均时间大约4到8周不等,普遍需要4至6名审计人员,产生相应的住宿费、差旅费和交通费。同时被审计单位各部门需要指定专人对接,影响了被审计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和业务开展。非现场审计能节省人员经济支出,不用进驻被审计单位,减少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面对面接触,节约了双方的人力成本和沟通成本。同时减少审计人员在路途上奔波及等待被审计单位提供相关资料的时间,节约了时间成本。

二、商业银行开展非现场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一)非现场审计应用的现状

1.数据完整性不足,数据质量较差。现阶段,非现场审计手段有限,仅运用于现场审计进场前,对被审计单位整体情况进行初步查阅和整理,对一些基础数据进行归集汇总和筛选提取。部分业务系统的数据查询和业务处理绑定在一起,业务部门不能同时赋予审计人员所需权限,同时非现场审计平台没有接入所有的业务数据,部分数据在不同业务系统中表述和记录不一致,难以直接使用,导致一些业务无法进行非现场审计。

2.相关的配套不完善。有的审计部门已经开始搭建非现场管理平台并不断升级更新,但平台的相关操作指南和管理办法没有同步更新,致使新功能不会用、新数据没有权限用。有的审计人员已经自主自发地在部分审计项目中开始探索使用,而在另外的项目中虽然条件已经具备但依然沿用老方法,缺少配套的工作方案、工作规范和工作手册,缺乏整体的推进方案和体系化设计。

3.数据模型适用性不强,更新较慢。非现场审计是一个结合数据分析推测业务实质问题并收集信息加以验证的过程,对数据模型的依赖程度较高,而数据模型需要在反复测试、反馈、修改中加以完善,由于现有审计人员技术能力较弱,依靠个人对非现场分析模型进行测试和改进的效率不高,同时由于业务的快速发展,模型往往具有滞后性。

(二)非现场审计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对非现场审计认识上存在偏差。部分审计人员在观念上和思想上存在惯性思维,认为非现场审计可有可无,开展非现场审计需要建设系统、培训人员,初期投入较大,是搞花架子,或认为搞审计信息化智能化,专业性太强,怀有畏惧或排斥的心理。另一方面,看到同业关于非现场审计系统的报道,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认为包治百病,甚至能替代现场审计,而实际效果与预期有较大落差,对其失望。

2.兼备业务技能和计算机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极为稀缺。一般而言,审计人员除掌握基本审计原理和实务外,不仅要熟悉商业银行外部包括监管机构、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也要掌握行内各业务条线的规章制度。实施非现场审计需要熟练掌握非现场审计平台中审计模型规则、业务数据发生规律,如果要设计数据模型,将业务发生规律和审计关注要求转化为计算机程序语言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目前商业银行中该类人员极为稀缺。

3.非现场审计方法和操作尚未完全落地。随着非现场审计方式的推广,很多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对该方法都有所了解,培训也仅限于系统功能介绍和理论知识,未能深入介绍背后的原理和作用机制,没有形成非现场审计思路,用“线”和“面”的思考方式代替原有“点”的思考习惯。对于如何实际操作和运用,如何与自己岗位工作结合起来,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非现场审计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形成非现场审计管理体系

非现场审计具有独立性,是商业银行内部风险防控高效运营的有力抓手,需要从全局的高度考虑和设计非现场审计管理体系,既要考虑客观条件,也要有前瞻性考虑。一是提高管理层重视程度,推动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从发展目标、工作方案、工作规范、工作手册逐步细化工作要求,统筹制定实施路径;二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闭环,将数据分析、筛选问题、结果运用、整改问题、再次审计形成完整的操作程序和管理办法,明确非现场审计监督对象、方法、范围和相关责任界定。

(二)加强技能重塑,培养“一专多能”审计队伍

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已经使得传统的审计专业人员难以适应非现场审计工作的要求,对人员的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掌握非现场审计这一新方法,审计人员需要对自身技能进行全面的梳理,绘制技能清单,持续对非现场审计平台等新工具进行学习。审计部门一是要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精通业务又具备大数据思维,合规又有全局意识的综合型人才;二是加强人员数据获取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训,既有针对系统操作的实操型培训,也有针对非现场审计程序、审计技术的技术型培训,特别是对数据分析工具的运用和数据挖掘能力的案例型学习;三是建设合作型团队,成立非现场审计课题小组,在审计队伍中建立科学分工,各司其职,加强团队协作,畅通理论研究和实践中转化运用的通道。

(三)强化科技赋能,加强非现场审计平台运用

商业银行各业务条线千差万别,以非现场审计平台为载体,通过平台接口接入各数据库、业务系统、核心系统相关数据信息,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率。一是在初期非现场审计的试运行之后,总结非现场审计经验,建立非现场审计规范、问题筛查机制、数据运用及变化趋势分析,固化经验成果;二是建立一体化的数据模型库,根据不同业务条线、不同产品、不同数据类型,分析因变量和自变量结果的变化关系,分类设立数据分析模型,将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属于同一审计类型的审计成果形成可进行比对的数据组,按照审计需求进行成果库建设,提高数据运用效率和成果运用分享;三是要加强数据思维的培养,特别是提高将经营工作转化为数据规律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并将数据思考运用到非现场审计平台的使用过程中。

(四)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加强线索分析

在现阶段,构建以现场审计为主,非现场审计为辅的内部审计模式,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效率,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每日非现场审计监察。一是建立高效的非现场审计反馈机制,创建非现场检查疑点统计表,分层分类统计,为现场审计提供线索和向导。对于发现的无法论断的疑点进行及时记录和反馈,以便在现场审计进行核实和验证;二是建立快速信息核实机制,非现场审计人员通过要求被审计单位根据问题疑点描述提供补充材料等形式,与现场审计人员有效互动,双方充分配合,及时消除可疑问题;三是将现场审计收集整理验证的方案纳入到非现场审计模型之中,对有效的策略进行固化和复制;四是在非现场审计平台数据完整有效、功能具备的情况下将每日监测纳入到日常工作之中,设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监测指标,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动态监测。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人员
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优化对策研究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回头的背影——献给所有疫情一线人员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