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忠实与潜忠实之辩
2021-12-03胡东平柳佩瑶
罗 飞 胡东平 柳佩瑶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文学翻译之“忠实”,定义为“信”。从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到鲁迅开创的“宁其信而不顺,不可顺而不信”,再到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江枫认为,翻译不同于创造,忠实才是译者的天职,理想的译作应该忠实于原作。曹明伦提出:“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永远不会过时”。彭长江指出“忠实是译者的道德与法律义务。”陈新良认为“忠实”是翻译的根本问题。这些翻译大家都把“忠实”视作翻译的核心准则。许钧先生曾问到:“信”?到底是“信”什么?大体言之,国内翻译之“忠实”几乎都指的“忠实”于原文内容,反观西方,则“忠实”于句子结构和形式。就传统翻译观而言,“忠实”意味着忠之于原文,实之于原作。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过程中衍生出了“文化转向”这一重要时期,此后各路翻译观点层出不穷,颇有“百家争鸣”之势。受此影响,传统“忠实”之翻译观的格局也逐渐扩大,不再局限于如词语对等、句式对等以及文体对等这些静态微观处,而是慢慢地向动态宏观处发展演变。从讲究全译对等性,向注重变译能动性演化。从忠于作者第一性,到考量译者主体性以及顾虑读者需求性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界对“忠实”的定义越来越灵活,学者们也逐渐认识到在不同的语言间寻求完全一致的对等是难以企及的,因而,许钧和谢天振等学者曾向传统的忠实翻译观提出质疑,“是不是忠实地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原文,就是优秀的翻译呢?”[1],现在,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只要译文最大限度地贴近原文即可称之为“忠实”,正如尤金·奈达的“等效论”所提倡的一般译文应当最大限度切近原文[2]。
冯全功提出翻译的衍生性决定了翻译忠实观永远不会过时,但不同的人和时代会赋予忠实不尽相同的内涵[3]。笔者认为,对于文学翻译之“忠实”需要进行全面理解,否则会有失偏薄。故此,将翻译之“忠实”划分为“显忠实”与“潜忠实”两个层面,并举例对此二者进行阐释说明。在翻译理论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将从新的角度对“忠实”这一翻译首要原则进行继承与发扬。
一、显忠实——文字的腾转挪移
显忠实大体而言指的是较为明显的忠实,人们能看出其忠实表征,即“看山为山,看水为水”之境。显忠实亦有层次划分,如其一,词际之显忠实,对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简单直白的原文,因其平白直叙、望而知义,译者通过简单的文字转换,讲求字对字、词对词等微观处的“忠实”,便能将其译出,读者也易于心领神会。其二是信息之显忠实,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做到在语言层面上忠实原作,还需更进一步,把原文的其他成分传递出来,包括原文的文旨,风格,隐藏性格和偏好等。其三,文际之显忠实,相对第一层次而言,这一层次的原文需要译者进行文字上的调整转换,甚至以更明显的形式来表述原文意思,如增添阐释语以及连接词,以使其逻辑性和易读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词际之显忠实
词际翻译,就是把源语词语所包含的意义转移到另外一套语言符号中去。虽然中英双语并非完全对应,但这两种语言之间也有着巧合般的默契对应,因此,在词际之间寻求双语对等是翻译忠实观的首要目标。此外,无论多么晦涩的文学作品,总有其浅显易懂之处,读者观之原文便晓之其意。译者对于此类翻译则需把握从浅显中来到平白中去的原则,既不可将其复杂化也不可将其忽略不计化。
例1
原文:You are a dreadful sentiment a list,my poor friend.[4]
译文:你真是多愁善感得可怕,我可怜的朋友[5]。
李继宏将原文翻译为“多愁善感得可怕”。在例1中,“多愁善感”显然既符合从浅显中来到平白中去之原则,也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也使得中文读者读起来倍加亲切自然。因而,此翻译可以说是做到了词际之显忠实。
例2
原文:“I don't know what's to become of her.And then there are the children.Are they going to live on air?Seventeen years.”[4]
译文:我不知道她将来该怎么办。还有两个孩子呢,他们难道喝西北风吗?十七年啊![5]
在翻译原文“live on air”上,李继宏将原文意译成“喝西北风”,也是从浅显易懂中来到明白晓畅中去,此翻译使中文读者更能领会其中内在含义,也可能唤起部分读者相似的情感体验。
(二)信息之显忠实
文字之奥妙无穷也,简单的文字组合就会产生多重意义,如形式、功能、外延以及内涵等。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为了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信息,必须将源语的表层结构还原成深层结构,并用适当的方式将原文中隐含的信息外化显露,将原文完完整整的解构剖析后,再呈现给读者。
例3
原文:“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
译文:As a pious Buddhist who kept to a vegetarian diet,however,she believed in preserving life and refused to butcher the chickens and geese.She was willing to help only with the washing of the sacrificial utensils.[6]
对于“善女人”一词,译者将其翻译为“a pious Buddhist”,即信佛人士,译者在这里将原文中隐含的信息外化显露,做到了内容忠实,并且将原本内隐宗教信息进行外显化。这段翻译还充分把握了作者的意图,平衡了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人文因素的差异,“还原”了原文内涵,因而,可称此翻译为信息之显忠实。
(三)文际之显忠实
对于一些晦涩难懂或是过于异域的文学作品而言,译者或许能理解作者思想,可若是照本宣科或是亦步亦趋的翻译,那大部分的读者会感到难以理解。因而,对于这些原文,译者需要通过细细端详揣摩后,再通过释译,或者变译等—些更明显的形式来表述原文意思,以明白晓畅的目标语将其译出。此外,中文文本常常会省略掉各种逻辑关系词,这些省略掉的逻辑关系词虽然对中文读者不会造成困扰,但可能会使目的语读者出现逻辑断层的问题。因而,对于这些原文,译者需要将原文暗含的逻辑关系在文本表层外漏显化。
例3
原文:His faults are accepted as the necessary complement to his merits.[4]
译文:他固然有种种缺点,但在世人看来已经是瑕不掩瑜[5]。
译者不拘泥于原有形式,没有亦步亦趋的翻译为“他的缺点被认为是对他的功绩的必要补充。”而是在深层理解原文后,用更符合中文读者表达习惯和明白晓畅的成语来翻译,显得既雅观又自然。
例4
原文:The Prime Minister out of office is seen,too often,to have been but a pompous rhetorician,and the General without an army is but the tame hero of a market town.[4]
译文:人们常常发现,离任的总理原来只是个能言善辩的口舌之士,卸职的将军也无非是个软弱可欺的市井之徒[5]。
译者借用归化的手段,在不篡改原文,也不背离忠实原则的情况下,不做照本宣科的翻译,而是选用更为读者易于接受的词,如“能言善辩,口舌之士,软弱可欺以及市井之徒等”来翻译,能更好地打动中文读者,也使中文读者更易于体会原文情感与理解内容。
显忠实翻译观,作为翻译忠实观的一方面,不论是将原文译得浅显直白,讲求词际对照还是显化原文信息,使原文更易为读者所接受理解,都是由于其“显然”特性所致,而当情景转变,文本变化或者需求不同时,可能需要潜忠实翻译观的协助,与之相对应的潜忠翻译观则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领会。
二、潜忠实——语言的灵魂共振
潜忠实意为不显然的忠实表征,乍一看,甚至觉得译文与原文相背离,但通篇阅读过后,又会觉得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即“看山仍为山,看水仍为水”之境。潜忠实同样有层次划分,其一为语本之潜忠实,对于晦涩难懂的原文,要求译者完全消化理解原文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字精细加工,以跨越词际与符际界限,使译文不佶屈聱牙,而是脱胎换骨,在精神层面上引起灵魂共振,甚至要达到“使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的境地[7]。其二为文本之潜忠实,此处文本之叛逆更多倾向于创造性叛逆,而非放纵式叛逆或破坏性叛逆,后两种叛逆皆是由于译者过强的个性而导致的,个性越强,创造性偏离也会越显著,相应的忠实度也会愈发下降。译者对局部文本之叛逆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达到对整体文本之忠实。其三为人本之潜忠实,翻译需要考虑的不只是文字,现在更多地需要考虑到作者,译者以及读者这三者间的关联,对人本的忠实,需要译者细细考虑。如此这般,方可使目的语读者不仅能体会原文深层意义,还可享受译者流露在字里行间那行云流水般的畅快之感。
(一)语本之潜忠实
对于语句而言,将一国语言转化为另一国语言本就并非易事,若是想使译文既要文不加点,又要忠实达意则更是难事。尤其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而言,如何使原文脱胎换骨并在精神层面上引起目标语读者的共振,这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译者们的难题。因而,译者在对待经典层次较高的文学作品时,只得反复揣测原文,审视原文意思,待得译者完全消化原文后,再去进行策略选择和文字雕琢,进而使语本蜕去原壳,另获新装。用翻译将原文之深奥晦涩形式褪去,忠实于其内在灵魂。
例5
原文:Nothing is wrong with cowardice as long as it comes with prudence.[8]
译文:只要三思而后行,懦弱并没有错[9]。
译者消化原文后,再结合中文特色,将其译出,使其内容忠实,也使读者对其形式表现熟悉,无阅读停滞感。将“it comes with prudence”译为“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是《论语》中有代表性的一句。译者将目标语文化融入译作,使译文更有亲和力,从而吸引读者。与之相类似的还有“Collateral damage”[8],译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罢了”[9]。“Collateral damage”本意为“附带伤害”,但如果直接翻译的话,容易使读者阅读停滞,还需思索一番。因此译者联系上下文语境将其译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中国古典成语。译者通过归化的手段巧妙结合了上下文内容,精准表达了原文意思。这既符合原语的语言环境,又符合情理,颇具韵味与巧心。译文做到了内容忠实,情感通达。
(二)文本之潜忠实
文本之潜忠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思是对于整体文章而言,潜忠实可以视作为运用创造性叛逆手段而进行翻译活动,而“创造性的叛逆”即是一种动态的对等[10],更是一种深度忠实[11]。创造性叛逆可以将翻译之应然和翻译之实然间的矛盾和谐化,最大限度地将翻译之所应当是和翻译之所能是相协调。此外,创造性叛逆更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忠实作者之“欲言”,译者之主体以及读者之所需。因为文本诠释不仅需要考虑语言本身,还要要考虑到文本语言赖以生发的整个话语系统[12]。翻译之创造性叛逆之所以说是对原文的“似非而是”,是因为其不着重于外在形式,而是蕴含内在忠实。但行创造性叛逆,译员要时常秉持“随心所欲,不逾矩。”之观念,所谓“矩”即为内在忠实之底线。
例6
原文:They sat in the laps of their burqa-clad mothers alongside gutters at busy street corners and chanted“Bakbshesh,Bakbshesh!”[8]
译文:妇女们裹着长袍,坐在繁忙街道的水沟边,膝盖上是她们的儿子,一遍遍念叨着:“行行好,行行好!”[9]
“Bakhshesh”是穆斯林信徒,在做错事情后或者正在遭受痛苦磨难时,祈求得到真主宽容的用语。李继宏先生创造性地将其译成“行行好”,这与对待这种句子时常采用传统的音译方法不同,而是使用创造性叛逆手段,虽然看起来和原文无关,但其本质意思却极其接近,都是祈求之意。这样的翻译正是对文本的潜忠实,弃去外在形式,而是蕴含内在忠实,此外,还迎合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倾向。
例7
原文:Thunderheads rolled in,painted the sky iron gray.Within minutes,sheets of rain were sweeping in,the steady hiss of falling water swelling in my ears.[8]
译文:雷轰电闪,天空灰沉沉的。顷刻之间,大雨倾盆而至,哗哗的雨声在我耳边回荡[9]。
对于此句,李继宏先生并没有逐字逐句地根据原文形式去翻译这个句子,而是创造性地采用“雷轰电闪”,“顷刻之间”和“倾盆而至”这样的四字格词语,添加了中国特有的表达元素,使其形不似而神似,这样也使得读者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传递情感、构建情境之目的。
(三)人本之潜忠实
人本之潜忠实,意为对与翻译相关的各方如作者、译者以及读者的潜忠实。潜忠实的对象并不局限在文本、语句间的联系与变换,而是从语言文章上升到翻译相关主体,考虑到作者之意图欲言,译者之主体显身以及读者之喜好所需。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潜忠实将三方主体都纳入综合考虑,以不显著却需要深入思考的方式体现着对人本的忠实。
例8
原文:“When we were children,Hassan and I used to climb the poplar trees in the driveway of my father's house and annoy our neighbors by reflecting sunlight into their homes with a shard of mirror.”[8]
译文:“小时候,爸爸的房子有条车道,边上种着白杨树,哈桑和我经常爬上去,用一块镜子的碎片把阳光反照进邻居家里,惹得他们很恼火”[9]。
原句为长句,只有一个逗号,而译者根据时空顺序来改变句子结构,将其拆分为6个短句,更加简洁地表达了原文意思,这样使得句子更具有逻辑性,也体现译者为目的语读者考虑的心思,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不至于使其产生阅读停滞感。
例9
原文:Sohrab smiled shyly.“Thank you very much,”he said in English.It came out us“Tank you wery match.”It was the only English he knew,he’d told me,that and“Have a nice day.”[8]
译文:索拉博羞涩一笑。“非常谢谢。”他用英语说,听起来像“灰常歇歇。”他跟我说过,他只懂得这句英语,还有“祝你今天愉快”[9]。
在将此句的翻译过程中,李继宏先生没有将英文直接空洞的翻译,而是发挥译者主体性,采用了相应的谐音法,将“Tank you wery match”翻译成“灰常歇歇”,这样的翻译体现了对人本的潜忠实,既体现译者主体性,又清晰表达了原文,还可使目的语读者会心一笑。
潜忠实,是一种似非而是、似异实同的忠实观。潜忠实以一种更为深刻和难以发觉的形式,体现着对从语本到文本再到人本等多维度的忠实。对待晦涩的原文,如何才能既通俗易懂又忠于内容呢?潜忠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在变更原文形式后,以内蕴忠实的原则对原文加以翻译。做到形不似而神似,式不同而意通。
三、显忠实和潜忠实之辩
(一)显忠实和潜忠实之矛盾
显忠实和潜忠实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就侧重而言,显忠实更加贴近原文形式,在形式上与原文相照应,而潜忠实更加切合原文内容,在思想精神方面与原文遥相呼应。第二,就表现而言,显忠实侧重在不改变形式的条件下揭露原文信息,而潜忠实则是通过改变形式以更好地还原内容;第三,就维度而言,显忠实依然停留于语本和文本维度,在信息转换上追求忠实之应然,而潜忠实则上升到人本的维度,不再局限于文字信息层面,而是综合考虑文化背景,作者欲言,译者主体以及读者需求等方面。
例10
原文:跟鬼子拼个鱼死网破吧![13]
译文:We'll take the Japs on until either the fish die or the net breaks.[14]
对于此句,葛浩文先生的翻译可以视作体现了显忠实之翻译观,不改变原文形式,没有采用英语语言中固有的“a life or death struggle”,而是将鱼和网的形象翻译出来,一方面从形式和内容上表现出忠实,另一方面也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例11
原文:那时候我可谓少年得志[15]。
译文:Back then I was on top of the world.
对于此句,葛浩文先生的翻译可谓体现了潜忠实之翻译观,抛去言语外表,追求实质内涵以达到灵魂共振之效果。“少年得志”在中国人看来,常会与“骑马游街”,“一日看尽长安花”等意象相挂钩,少年意气、风华正茂,而与之相照应的正是“top of the world”。
例12
原文:我身受酷刑而绝不改悔,挣得了一个硬汉子的名声[13]。
译文:Not a word of repentance escaped my lips though I was tortured cruelly,for which I gained the reputation of an iron man.[14]
葛浩文先生采用更符合英语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达来对原文进行翻译,选用“iron man”来译“硬汉子”,此举更是容易使英语读者联想到漫威电影中“钢铁侠”的形象,坚贞不屈,铁骨铮铮。此翻译体现了作者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喜好需求,即体现了人本之潜忠实。
在上文三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待译者不同的文本,会采用不同的翻译观,这不仅与译者对语言的掌握能力、对原文的理解程度有关,也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倾向有关。黄杲炘认为,“译文要做到形式上忠实于原作,未必就造成对原作内容的不忠实。事实上,忠实于原作形式是忠实于原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缺了这个方面,就很难说是忠实于原作了”[16]。江枫也认为,“主张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作之形者”,其目的“恰恰是为了更忠实地再现原作之神”[17]。在偏向显忠实翻译观和侧重潜忠实翻译观的矛盾中,我们首先要清楚地看到二者的区别,再综合地考虑词际、语际,文本以及人本多方面的需求,持辩证观点去做好两者中的取舍,最后选择出更为合适的翻译角度。
(二)显忠实和潜忠实之和谐
翻译忠实观的内涵既深刻又广泛,然而不管是显忠实还是潜忠实,都将翻译活动视作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并运用忠实原则将所有与翻译相关事物或者人际的关系妥善处理。对于和谐之观点,郑海凌教授认为和谐的审美效果在于“既要符合本国读者的欣赏习惯,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得到美的享受,又要让读者看见原作的真面目,认识原作中所表现的一切[18]。显忠实与潜忠实虽然看似相互独立,其本质却难以分割。就其范围而言,显忠实和潜忠实都是从考虑微观词际开始逐渐扩大考虑范围。就其本质而言,显忠实和潜忠实都体现了对文本的忠实翻译价值观。就其目的与功能而言,显忠实和潜忠实翻译观指导下的翻译活动都扩大了原作的影响力和促进了原作的传播,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正如冯全功教授所述翻译的“达道”就是追求和谐,处处以和谐为取向、标准、目标、归宿[19]。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也要更多地去思索如何将译文实现潜忠实与显忠实之间的和谐。
例13
原文: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and for ability,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译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20]。
王作良先生此处的翻译,从显忠实翻译观来看,“delight”与“怡情”,“ornament”与“博彩”,“ability”与“长才”,三组词语一一对应,做到了词际对等。译者将文言和四音节词相结合,体现出原文典雅之美,做到了形式照应;而由潜忠实翻译观视之,此翻译则做到了褪去语本旧壳,如获新生。中国读者,偏重谓语动词,译者连用了三个动词“足以”,这使得译文更易于被中文读者所接受,考虑到了读者之喜好与需求。既有显忠实,又有潜忠实。因而,此翻译可称达到了显忠实与潜忠实之和谐境界。
例14
原文:
Scatter,as from an un-extinguished hearth.
Ashes and sparks,my words among mankind!
Be through my lips to un-awakened earth.
译文:
就像从未灭的余烬飏出炉灰和火星,
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
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21]。
对于此处的翻译,江枫先生将“mankind”翻译为“天地间万户千家”,从显忠实角度来看,将原文蕴含的信息进行外化,也使读者即刻感受到原文中希望传播话语的渴望之情。而从潜忠实角度观之,此翻译符合了中文用语习惯,考虑到读者需求。将“earth”创造性的翻译为“人境”,突出了人世间的概念,将作者的“欲言”进行完整表达。因而,此翻译也可以认为是达到了显忠实与潜忠实之和谐境界。
由上述两个例子视之,当显忠实与潜忠实和谐贯通时,译者会考虑到更多方面的需求,从而使译文更加通顺达意。将显忠实的形式照应、信息外化与潜忠实的语本蜕变、人本关照相融合,从而使译文更加出彩传神。
结语
“译,无信而不立”,江枫在第四届典籍翻译研讨会上如是说,冯全功教授也说:“只要翻译尚存,忠实观便永远不会过时。”由此视之,译者在翻译之时,其首要原则便是忠实观。然而对于不同的文本,不同的译者对翻译会有差异的忠实观。由上文观之,显忠实与潜忠实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和谐。显忠实与潜忠实在侧重方向上矛盾对立,显忠实翻译观侧重词际之对等,信息之显化以及语际之变译;而潜忠实翻译观着眼于语本之蜕变,文本之“叛逆”以及人本之关照。而显忠实与潜忠实在原则目的上和谐统一,都共同指导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活动,还推动原作与译作所代表的文化进行交流沟通,促进文化繁荣。因而,翻译不同的原文,我们首先要考虑好不同的需求后,如作者需求,译者需求,读者喜好甚至赞助商的需求,再用辩证观点去做好显忠实和潜忠实之间的取舍,而如能求取二者之间的和谐共存,则可称其为文学翻译之艺术。显忠实和潜忠实之和谐境地,因其难也,而显其弥足珍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