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精神专科医院运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21-12-03李秀华LIXiuhua王冰倩WANGBingqian
□ 李秀华 LI Xiu-hua 王冰倩 WANG Bing-qian
近年来,生活节奏、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罹患精神障碍的人群与日俱增,我国成人精神疾病终身患病率已达16.6%[1]。作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精神疾病防治主体,精神专科医院对精神障碍患者诊治、精神疾病防控、促进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医院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鉴于疫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及时分析疫情对医院运行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剖析疫情防控期间北京某三级公立精神专科医院运行情况,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三级公立精神专科医院运行管理目标和策略,为医院恢复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疫情对精神专科医院运行压力
1.医疗业务量和收入骤降。疫情爆发以后,为最大限度地避免交叉感染,医院采取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陆续暂停或调整了部分科室门诊、关闭或合并了部分病区,强化了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疫情防控,中止了部分辅助检查项目。疫情也限制了患者就医行为,为防范病毒感染,患者就医需求被迫压制,医院就诊人次大幅下降,使得医院医疗服务受到极大冲击,业务量处于近几年的最低水平,门诊量、病床使用率和医疗设备利用率骤减,医疗收入也因此大幅度缩水。
2.支出大幅增长。虽然因业务量下降,卫生材料费和药品费随之下降,但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行的能耗无法降低,甚至由于疫情防控需求大幅提高。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需封闭治疗,作为新冠肺炎院内感染高风险单位,联防联控的要求更加严格,为了做好疫情期间的医疗保障工作,医院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医疗用房的整合改造、门诊预检区域的改造、防控设备和物资、消毒用品的购置,以及一线医务人员的临时性工作补助支出、垫付应检尽检人员的检测费等,水电气暖等运行成本增加明显,导致医疗成本大幅上升[2]。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续性和不确定性,势必会带来持续投入的防控成本和公共卫生支出,给精神专科医院带来严峻的运行成本负担。
3.医疗盈余倒挂。与其他综合医院相比,精神专科医院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医院所需的人力较多,人员经费较高,且精神专科医院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建筑施工等多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这都使得运行成本明显高于其他医院,但医院的自我储备和发展能力却严重不足。精神专科医院没有大量的手术治疗及大型仪器设备检查项目,很难通过医疗服务收入对成本进行补偿,精神障碍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药品收入是精神专科医院医疗收入的主要来源。受疫情影响,收入骤降,运行成本持续增加,收不抵支、入不敷出问题突出,医院连续数月医疗月盈余均为负值。
4.资金周转困难。现金流是医院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持日常运行的重要支撑[3]。随着医疗业务收入减少,医院的可支配现金流也随之减少,且医保基金回款未到位前,医院先行垫付资金,导致现金流紧张。同时,疫情期间医院承担着临时工作补助、防疫津贴、加班补助等资金垫付任务,加剧了医院的现金流压力[4]。精神科患者大多数为长期规律服药患者,为保障疫情期间持续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解决精神科患者的持续用药问题,同时为应对药品市场产量不稳定,医院需加大药品采购量以增加药品储备,占用了大部分资金,使得整体支付压力增大,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对医院经济稳定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
5.职工绩效下降。面对疫情,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一线,在工作压力和高感染风险面前不退缩,为控制疫情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为了缓解精神专科医院疫情期间现金流运转困难的窘境,医院被迫降低了职工的绩效工资,与医务人员的辛苦付出远不成比例,严重影响了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长期薪酬待遇低、执业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易引起人才流失,影响医疗质量和学科发展。
6.医疗行为改变。为减少疫情期间院内交叉感染,精神专科医院相关辅助检查开展的数量大幅减少,加之三个月药量的“长处方”,患者单次就诊取药量显著增加,造成门诊次均医药费用增加,影响药占比等医改控费指标,使医院控费压力增大。因疫情防控需要,精神专科医院患者入院均需先隔离两周单间收治,经综合评估后再转入专科病房,导致住院天数延长,住院患者次均费用显著增加。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费用控制类指标会因上述变化而大幅提高,突破了医改考核的要求,且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务服务收入占比很低,收入结构不合理,对考核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精神专科医院运行策略
1.运行目标。在疫情对社会经济整体形成影响的大背景下,精神专科医院遭受了空前的运行压力,仅依靠财政补助是不现实的,精神专科医院运行管理首先要实现收支平衡的短期生存目标,在保证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合理调配资源、拓展线上医疗、增加服务供给、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发挥绩效激励导向作用等,多措并举提高运行效率,解决制约瓶颈,全力满足集中释放的医疗服务需求。从长远来看,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结合抗疫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问题,谋划医院布局与学科建设、调整运行策略、创新管理方式,实现运行效益增长的同时增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2.实施策略
2.1 科学研判疫情,推动复工复产。新冠疫情对大众来说是一个应激事件,人们可能会因此出现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各种生理或心理应激反应,疫情对公众精神心理健康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5]。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精神专科医院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应精准研判疫情导致的医疗需求、就医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及其特征,积极恢复门急诊、住院等各项业务工作,适时分析科室业务量变化情况,动态调整配置医疗资源,加快病床周转、优化服务流程,缩短资源使用中的无效时间,使各医疗资源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同时,动员医院资源应对患者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需求变化,满足民众的精神心理医疗服务需求。
2.2 转变就医模式,把握发展机遇。有研究指出,冲突环境下心理障碍的发病率显著升高,随着疫情在国内得到控制,作为刚性需求的医疗服务,尤其是精神心理类医疗服务势必会出现“井喷式”反弹。疫情爆发以来,三级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扩大优质医疗服务供给范围,以缓解患者迫切的医疗服务需求,拓展空间和范围,为患者提供包括预防和康复在内的一体化服务。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精神专科医院应抓住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契机,转变患者就医习惯,逐步实现“门诊线上问诊与线下检查、住院重症治疗相结合”的就医模式,进一步扩大医院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2.3 细化绩效管理,助推提质增效。在疫情的冲击下,我国大多数精神专科医院原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已不适应实际,无法体现一线人员的工作价值。后疫情时期,三级公立精神专科医院需调整运行目标并落实到具体绩效指标,综合考虑医务人员的岗位贡献和工作量,专注于解决自身结构性问题。一是优化现有绩效考核体系,引入岗位价值的因素,综合考虑岗位的风险、强度、技术难度、贡献度等,调整在特殊时期“失灵”的绩效分配体系;二是强化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做好前期论证和评估工作,为科室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三是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将参与疫情防控尤其是外派医疗队或在一线工作等作为重要考核因素,重点向急难险苦等一线岗位倾斜;四是为尽快摆脱疫情的影响,可以增加考核体系中对于“增量、降本”的激励,鼓励疫情后尽快恢复业务,同时注重挖潜力、开新源、提效率。
2.4 推进全面预算,强化成本管控。受疫情冲击,精神专科医院面临着资金紧缺及防控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亟需加强成本管控,为日常运行“减负”。一是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围绕中心、保障重点,加大各项资源统筹调配力度,优化整体支出结构,从严从紧编制预算,从源头上贯彻“过紧日子”思想;二是强化运用零基预算概念,打破基数概念,提升业财融合深度和广度;三是强化高效运行与成本管理,开展项目成本、病种成本、DRG 成本等精细化核算模式,挖掘成本管控点,反馈至临床科室,通过标准化临床路径,规范诊疗,在保证医疗质量前提下控制成本;四是加强次均费用管理,受疫情影响,精神专科医院的门诊次均费用及次均药品费用、出院次均费用及次均药品费用上升都较大,在保证医疗效果的前提下通过药品、耗材管控来降低次均费用,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2.5 谋划规模布局,加快学科建设。疫情暴露出来的有限医疗资源与无限传染病救治需求的矛盾,再次引发对医院规模适宜界限的探讨。一方面,应控制单院区规模,在规模过大的公立医院,若出现1 例新冠肺炎患者,会带来大范围院内交叉感染[6],精神专科医院应注重发展规模无限扩张,避免形成供过于求的运行压力;另一方面,有条件的三级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应多点布局分院区,在医疗资源稀薄的地区建设分院,并注重加强网格化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形成分级救治的运行机制。考虑长远发展,精神专科医院应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补齐学科建设短板,增强相关专科硬实力,更好地应对疫情导致的次生灾害和长期社会影响,尽可能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力。
结语
面对疫情的考验,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运行管理的巨大压力。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精神专科医院在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给医院运行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要抓住疫情给医院带来的机遇,化危为机,加强医院经济精细化运行管理,补短板、强弱项、增能力,提高核心业务供给能力和运行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服务于健康中国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