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腱性锤状指
2021-12-03冯欢欢苏方东
刘 华,冯欢欢,苏方东
2014年7月~2018年5月,我科采用克氏针联合带线锚钉治疗15例腱性锤状指患者,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12~58岁。示指2例,中指3例,环指6例,小指4例。左手8例,右手7例。闭合损伤11例,开放损伤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 h~5 d。
1.2 治疗方法指神经阻滞麻醉。做Z形切口或根据开放损伤情况显露指伸肌腱止点,将患指远节指骨被动置于5°~10° 过伸位,顺行置入1枚ø 0.8 mm或ø 1.0 mm克氏针。远节指骨基底部背侧中央钻孔,与肌腱呈90°~135°角置入锚钉,采用锚钉专用缝合线褥式缝合伸肌腱,固定满意后将露出的克氏针尾折断埋入皮下。固定4周后拔除克氏针。
2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末次随访时,远端指间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75°~86°(82°±4°),被动屈曲活动度82°~90°(88°±3°),疗效满意。1例术后3个月出现患指远节指骨背侧疼痛,可触及硬物,X线片显示锚钉周围骨吸收,锚钉脱出,予局部麻醉手术去除锚钉,1周后伤口愈合,患者诉疼痛感消失。2例术后4、7个月出现皮肤红肿、渗出,予局部麻醉手术去除锚钉,抗感染治疗1周后皮肤愈合。其余患者未见并发症。
3 体会
克氏针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腱性锤状指体会:① 开放损伤者,首先应对其伤口行彻底清创,然后评估患指血运情况,若锚钉置入位置软组织条件差(尤其是远端背侧皮肤),建议待软组织条件良好且无感染后再行二期手术;若软组织条件良好则建议适度延长已有伤口,原切口骨膜上方皮瓣剥离显露指骨远端背侧及肌腱后行手术治疗。② 建议锚钉置入角度与肌腱呈90°~135°,避免与肌腱成锐角置入,此时锚钉抗拔出强度较大,且不易形成缝线切割。③ 锚钉线距离较浅位置极易发生摩擦,辅助固定时建议采用厚棉垫衬垫等方式保护远端掌指关节背侧,避免发生压疮、感染等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