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图析学及其理论基础
——兼谈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的异同
2021-12-03王伟宾丁邦平
王伟宾,丁邦平
(1.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2.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44)
一、现象图析学及其特点
现象图析学作为一种经验研究的方法论,1981年由瑞典哥德堡大学教育学系马飞龙(Ference Marton)提出,其目的是发现人们体验、概念化、感知和理解周围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本质上不同的方式,[1][2]它所提供的基于现实世界某种现象的描述分类代表了人们观念的主要意义的全部特征。[3]因此,它具有关系性、体验性、内容指向性和质性的特点。[4]
(一)关系性
现象图析学采取“非二元本体论”的立场,认为主客体是相互联系且不可分割的。因此,当描述人对现实世界某种现象的观念作为现象图析学研究对象时,它关注的是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的关系,即构成观念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不关注那些被体验的现象本身或者体验这些现象的人。例如,当研究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看法时,无法将书本本身和学生观念分开。
(二)体验性
现象图析学主要研究人对某一事物的观念,这意味着它采用了体验的视角,即“二阶视角”(second-order perspective)。它不试图描述事物“实际上是怎样的”,而是描述事物“对人而言是怎样的”,即事物是如何被理解、思考或感知的。例如,当学生被问到如何通过算术运算得到6时,可能的体验是“3+3”,也可能是“2+4”。它不关心算术运算的“实际运行”方式,而关心人对算术运算的不同“体验”方式。
(三)内容指向性
现象图析学沿用了经验主义研究传统,利用语言文字和空间结构等进行描述和分析。它描述的内容是被感知或被思考的,是现实存在的。这与心理学研究有本质区别,因为心理学家关注的往往是体验和感知行为的本身,强调感知的过程,所寻求的是感知和思维的普遍规律。例如,现象图析学研究学生对光的反射、物体匀速运动等物理现象的看法时,物理现象一定是具体的和现实的。
(四)质性
现象图析学强调人与现实世界之间是一种“主体间性”[5]的关系,致力于描述某种现象是怎样被理解或被感知的,最终的研究结果是为了揭示人们体验各种现象本质上的不同方式。它以受访者的生活世界为中心,十分强调在描述过程中收集和分析资料,并基于无预设的前提来建构研究结果,强调研究的相关性、过程性、情境性和解释性等[6],因此它具有质性研究的典型特征。
二、现象图析学的理论基础
现象图析学强调“非二元本体论”立场,它以观念为中心来描述人们体验和理解现实世界的不同方式,因此,似乎并没有对于意识(思维)、知识(理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做出区分。图1展示了观念与意识、知识和现实世界之间的逻辑关系。[7]研究中,本体论问题是指意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即人的观念本质是什么;认识论问题是指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即人如何认识观念的本质;方法论问题是指探索意识、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作用和建构方式,即通过体验现实世界,探索人的观念分类的路径与方法。
(一)本体论特征
现象图析学的本体论假设体现在对某一具体现象的观念中,它认为人的观念具有鲜明的非二元本体论特征。这一特征与表征主义认识论和二元本体论截然不同,后者认为存在两个相互关联但最终独立的世界:一个表征世界和一个现实世界。因此,观念本质的特征即为现象图析学的本体论特征。
1.观念是主客一体的
现象图析学研究的观念是现实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换句话说,观念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可以通过主体(人)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阐述。观念离开了现实世界将是不真实的,同样,没有经过思维的观念也是毫无意义的。一方面,当主体对现实世界的思维形成观念时,实际上是价值赋予的过程,随着现实世界不断印上主体的印记,客体也不再完全客观化地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蕴含了主体价值的客体,即实现了“客体的主体化”。另一方面,不同主体对同一现象的观念有可能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主体所持的观点和看问题的角度等。由此可见,观念不仅体现了主体对现实世界认识的“意向性”特征,更体现了主客体相统一的特征。
2.观念不是绝对的
日常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观念与教师的观念进行比较,但是很难将学生的观念与知识本身进行比较,也很难将教师的观念与知识本身进行比较。一方面,不是所有对现实的思维都能形成观念,即不是所有的主客体关系的描述都代表观念,观念必须对现实能产生意义。另一方面,观念是依赖于语境和视角的,它们总是个体的、独特的、试探性的,对于不确定的事物总是开放的或不排斥的。[8]因此,从对现实具体意义的直接体验过渡到对现实普遍意义的思考过程中,观念也从蕴含的不清晰的状态向清晰的状态进行转变,但是人对现实的认识不可能达到绝对的“真”。同时,对现实的认识也是不断地由每一代人做出的,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真理只有在相对意义上才是绝对的、“真”的,观念亦如此。
3.观念具有关系性
在对现象图析学“观念”的讨论中,人们往往强调它的关系性。[9]简言之,观念的产生与知识和思维密切相关。一方面,知识是建立在思维的基础上的,可以看作通过人类思维和人类活动创造出来的,即知识是人类思维和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知识也被认为依赖于个体之外的世界或现实,被视为人类思维和人类活动的外在形态,即知识体现了人类思维与活动方式的变化。因此,知识不仅是可体验的,而且可以通过对外部现实的思考被创造。它不同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假设,即把观察看作事实,把知识看作对事实的归纳;它也不同于理性主义、唯心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假设,即把知识看作理性或精神的建构。[10]综上所述,现实世界在人类思维中表现为不同的具有关联性的实体,形成了现实的整体特征,而人运用知识对现实的整体特征进行区分,就形成了观念。观念既依赖于思维和知识,也依赖于现实世界,它体现了思维、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
(二)认识论特征
在现象图析学研究传统中,通过对现实意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描述,反映人对现实世界观念质的不同的方式。[11]这里暗含了观念描述的独特性。由于研究对象具有知识的属性,观念描述与对知识的理解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本体论的假设也变成一般意义上的认识论,观念描述的分类代表了人对现实主要意义认识的全部特征。
1.观念描述的丰富性
在现象图析学研究中,观念的描述过程是对“现实世界”理解的过程,这其中主客体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封闭系统。这里所理解的“现实世界”是主体所体验的世界,具有代表客体自身主要意义的全部特征,以及人对客体观念的全部特征。进一步来讲,它关注观念形成过程的客观性以及观念差异性,而不关注观念本身是否真实。显然,这与实证主义所认为的主客体的相互分离和对立的观点完全相反,它所描述的“现实”不是实证主义所指的客观现实,相反,这里所体验的“现实世界”包含了主体观念,并且主体必然是生活在所体验的“现实世界”之中,所以观念描述具有极大的丰富性。
2.观念描述的主观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观念是人们体验现实世界的意识反映,具有主观性特征,所以通过主体已有知识背景进行建构而形成的整体体验就好比一张地图,它只能达到符合主体的需要,但永远不可能完整、详尽地反映整个地貌。一方面,意识本质上是多层次的。人在意识到阅读时,总是同时意识到在阅读什么、为什么阅读、在哪里阅读等。有时候人们需要用“主题”“主题域”和“边缘”的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12]另一方面,人只有同时把其他事物看作背景,才有可能专注于当前事物,这一观点与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很接近。在“图形-背景”关系中,可以把所关注的内容作为图形,而内容之外的事物作为背景。[13]此外,由于某些原因人们改变了自身的意识焦点,可以不断地交替意识到什么被视为“图形”或“背景”。在观看内克尔立方体时,“图形”与“背景”发生无意识切换就是最好的例证。即使如此,人应该清楚观念的结构是固定的,即“图形”与“背景”可被视为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是稳定的。
3.观念描述的普遍性
对现实世界的描述,不仅与知识理解有很大关系,还与现象间描述意义的普遍性有关。意义的普遍性越低,描述就越重要。在现象图析学研究中,普遍性是一种体验的探索,其目的是既要保留描述现象的具体内容,又要关注一些更基本的普通描述,以寻求那些代表概念化现象的整体特征描述。研究中,通过对观念的分类进行熟悉、编译、还原和浓缩等环节[14],赋予对象不同的描述分类,并使其能代表对象的主要意义的全部特征,以及对象之间关系的全部特征。这些描述分类最终形成了结果空间,既代表了现象,也代表了对现象的各种体验方式,并被作为概括观念内容的更普遍形式。
4.结果空间的创造性
人对现实世界某一现象观念的描述分类即为结果空间,是现象图析学最重要的研究贡献。结果空间是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概述性表达,提供了一种从整体上看待人对现象各种体验的方式,它不是个人的特质,而是对某个现象的整体感知和理解[15],代表了研究人员对受访者建构其感兴趣的现象及其变化的方式。但是结果空间不是预先确定的,它需要通过主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建构,去寻找和发现新的分类,这体现了现象图析学生成结果空间的创造性特征。
(三)方法论特征
如上所述,现象图析学形成了独特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特征,这意味着它具备了方法论特征。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现象图析学不是一种具体研究方法[16],但其作为一种方法论取向,在观念的收集和观念的描述分类过程中形成了其方法论特征。
1.数据收集过程中的抽象性和探索性
现象图析学的研究一般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形式进行。访谈后,需要对记录进行整理并抽象为可供研究的数据(观念)。数据收集的过程中,观念与行为之间相互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有不同的观念,持有同一观念的不同人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
一方面,数据收集是抽象性的。在现象图析学的研究中,访谈的出发点是探索受访者如何体验或理解具体现象的观念及其变化,访谈的内容是人们对某一现象的观念,访谈的重点是受访者与某种现象之间的关系。访谈结束以后,通常需要逐字转录,将被访谈者的观念逐一提取并抽象出来,形成观念描述的集合,建立起一幅关于群体如何体验某一具体现象的集体意义的图景。[17]此外,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要“悬置”研究者的文化价值观和期望,寻求一种“认识论上的割裂”,从而直接专注于理解和感知受访者的观念和看法。[18]
另一方面,数据收集是探索性的。在现象图析学的研究中,观念是指对于现实的思维,即对个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所以在描述一个观念时,并不是访谈中所说的每件事都有意义,进一步来说并不是每个观念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对访谈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和探索性比较。鉴于此,不仅需要对访谈提纲进行科学化或探索性设计,避免访谈中出现公式化的描述或简单的概要性描述,同时访谈中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对被访谈者表达的观点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找到观念的本质。
2.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情境性和普遍性
现象图析学研究在对数据的处理中,其普遍性特征是无法直接获取的,需要联系受访者语言、文化和社会关系等背景,对受访者的观点进行情境性的分析比较和反复处理,提取出观念的普遍特征。
一方面,情境性是基于现实关系的。现实中人们的观念一定是与所处的环境密切联系的,这种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关注的重点。[19]观念的研究不是从语言单元的意义来考虑内容,而是从其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角度来考虑内容的。进一步来说,语言的具体形式虽然是分析的基础,但却服从于它们所表达的内容及所处的情境。因为观念受情境的影响,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观念可能不同,同样的观念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达的含义也可能不同。
另一方面,观念的分类过程也是追求普遍性描述的过程。人们对观念分类的目的是区分一般性,使它能够在具体中找到,而不是将它从具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东西。这意味着人们必须考虑对个体情况的描述,不仅作为阐明普遍性分类的意义的基础,而且也作为其本身的重要基础。一项重要的知识包含一般性分类的意义与个体情况之间的关系,一般性角色在具体案例中描述得越广泛,越有利于描述观念的分类和最终结果空间的生成。
三、现象图析学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的比较
通常而言,质性研究方法依据其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的不同,可分为现象学、扎根理论、民族志、叙事研究等多种类型。通过将现象图析学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进行比较,有助于深入理解现象图析学的研究特征。
(一)现象图析学与现象学
现象学是20世纪20年代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在意向性心理哲学的影响下创立的,它以“回到事情本身”为口号,不仅开启了当代实践哲学的传统,而且为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思想源泉。[20]它通过回到原始的意识现象,描述和分析观念的构成过程,以此获得有关观念的规定性(意义)的实在性明证。[21]
现象图析学与现象学有诸多的相似性。第一,它们都属于经验研究中的质性研究,研究是基于描述性的和无预设的。第二,它们都是以生活世界为前提,提供了关系性的、体验的、面向内容的和质性的描述。第三,访谈中都要求“悬置”研究者已有的观念,去探寻人类生活世界的现象或观念的本质。[22]但是现象图析学不是现象学的产物,它们之间又存在显著的差异。
第一,研究传统的性质不同。现象学认为,所有知识都植根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直接体验,其任务是描述人们对现实世界各个方面体验的基本结构,旨在揭示先验体验的意义问题,进而揭示现象的本质。[23]现象学是一种哲学研究,基本上是方法论的,它的目标不是常规科学,而是对常规科学的支撑。现象图析学是基于对教与学的常识性考虑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验研究。研究发现,人们对各种现象普遍持有本质上不同的观念,这可以作为解释学习结果差异的有力证据,因此它主要探讨人对现象所持观念的本质。例如,“政治权力现象学”指的是通过政治权力的研究,得出关于政治权力的本质认识,而“政治权力现象图析学”指的是人们通过感知、体验和概念化政治权力,得出关于政治权力观念的本质认识。前者是一阶视角,后者是二阶视角。
第二,获取本质的方式不同。对于现象学来说,所体验现象的本质通常被理解为不同形式的体验所共有,追求的是个人的“前体验”,基本形态是稳定的,现象的本质是通过主体间性获得的。对于现象图析学来说,观念虽然是以有限数量的质的不同方式体验着,但观念很容易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影响,观念的本质必须通过所谓的想象变化来获取,强调集体体验。例如,现象学中“颜色的本质”,一般理解为一个物体表面的延伸,这是相对固定不变的。而现象图析学中“对颜色本质的看法”,一般需要通过比较人们观念的变化,最终获得观念的本质。
第三,认识事物的视角不同。现象学是基于一阶视角,认为人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研究聚焦的是体验的内容,不关注体验的主体,所以它不对一阶和二阶视角进行区分或者说无法区分。现象图析学的研究是基于二阶视角,研究者将人对现实的观念作为其研究的重点。[24]例如,对“光的反射”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现象学着眼于揭示“光的反射”这一现象的基本原理,而现象图析学着眼于揭示人对“光的反射”这一现象的不同观念。
第四,研究内容的范围不同。现象学渴望寻找不受后天科学思维影响的体验,强调事先把研究者已有的看法、观点“悬置”起来,直接关注人们生活世界和体验,并通过一个反思性的转换,使意识回到自己身上。研究主要聚焦在意识的前反思层次,描述世界本身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它主张应该“悬置”观念思维,寻找直接体验。[25]现象图析学并不对观念思维与直接体验做出区分,相反,它试图描述个体与周围世界的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而不管这些关系是先天直接体验还是后天观念思维。
(二)现象图析学与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典型的质性研究方法,主要宗旨是从体验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研究时,它首先强调一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通过对大量原始资料的归纳,概括分析出经验,最终上升到系统的理论,这是一个自下而上建构理论的过程。其收集资料主要通过实地观察、深度访谈和案例研究等方式。
扎根理论与现象图析学研究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一是资料收集和分析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研究者把自己的观念“悬置”起来;二是研究过程中都要求研究者保持探索性和开放性,力求实现突破与创新;三是都十分注重经验,强调经验在理论建构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两者也有诸多区别。
第一,抽样要求不同。扎根理论的抽样形式主要是理论抽样,它需要通过参与者对同一现象的不同体验以探究现象的多元维度,通常需要10~60个参与者,甚至更多。[26]而现象图析学抽样主要是目的性抽样,认为每个个体对某一现象都可能产生大量的观念和想法,通常20名左右参与者被认为足够大,可以揭示可能的观念。[27]
第二,资料收集要求不同。虽然扎根理论一般通过访谈收集资料,但并非完全必要,有时候也可通过观察获得,对访谈结果转录的要求也不高,仅仅需要进行一般的文字转录即可。现象图析学主要运用半结构化访谈,观察法只作为辅助,转录要求在语义水平进行,即不仅需要记录所有字词,还要记录受访者回答时语调、停顿、笑声等言语特征。
第三,资料分析过程不同。扎根理论分析过程严格遵循自下而上的要求,按照开放编码、轴心编码和选择编码的操作程序进行。[28]研究者必须依靠丰富的资料、文献并进行持续比较,理论抽样,最终形成理论。现象图析学强调观念描述的不断重复和挖掘,虽然分析过程通常可以借助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方法,但是研究过程需要不断地回到初始资料以核实受访者的原初体验,因此它不强调分析过程的顺序性,而是聚焦如何达到理解受访者观念的目的。
(三)现象图析学与民族志
民族志是人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主要通过对人类的习俗进行田野调查、亲自参与等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从而对人类社会及文化进行描述研究,提出理论性的见解。研究主要采用观察、访谈等策略。
民族志与现象图析学研究有诸多相似之处。第一,它们都以事实为依据来研究人们的看法或观念;第二,研究大都采用观察或访谈的形式,忠实地表述人们的观点;第三,研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系,对人们活动背后的观念进行阐释,进而揭示文化的差异性与丰富性。它们之间又有本质区别。
第一,观察方式不同。民族志是通过参与逐日的体验来分析社会进程,需要进行至少1年的现场调查,要求研究者必须真正致力于所研究的现实体验,因此它是一种参与性观察。现象图析学研究中,对所研究内容的实践体验并未提出严格要求,虽然出于招募参与者的方便,研究人员可能与参与者来自同一机构,但研究者很少真正致力于其研究的实践体验。
第二,研究内容不同。民族志是一种描述群体及其文化的艺术与科学。研究着眼于提供一个整体的观点和视角,对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信念、态度、价值观和规范等方面进行理解和说明。而现象图析学主要是基于教学观念方面的研究,虽然涉及政治权力、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但其核心目的还是提高人们对学习的认识以及对知识的掌握。
第三,研究价值取向不同。传统上,民族志学者的目标是对所研究的文化提供一种现实性的陈述,十分强调对田野调查结果的质疑或反思性态度。在这方面,现象图析学研究者并没有对受访者的陈述采取怀疑的态度,相反,受访者所体验或理解现实世界的观念描述通常都是被研究者接受的。
(四)现象图析学与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又称“故事研究”,它从讲述者的故事开始,主要任务是对故事进行解释与说明,重在对叙述故事意义的研究,它也是对科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有益补充。研究过程中,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进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最后通过归纳法分析形成理论。叙事研究大多是以个案的方式展开的,它追求对象的代表性,在旁观者叙述他者故事的叙事研究中,始终有一种“走出个案”的冲动,更多地表现为工具性个案,即将个案当作探讨某种议题、提炼概括性结论的工具。[29]
叙事研究与现象图析学在研究环境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具有一致的要求。一方面,它们要求进行实地研究,开展深度访谈,以探讨某一现象在实际生活环境下的状况,从而获得较为全面的观点;另一方面,研究中一般只选择少数研究对象,强调“深挖”,对象是有指向性的。
两者也存在明显不同。叙事研究是基于事实资料开展的过程性分析,强调对发生事件本身的分析。在资料分析中,重点要关注从资料中归纳寻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观念。此外,研究报告的撰写既包含研究对象对“事情”的叙述,也包含研究者对“事情”的分析论述,两者缺一不可。最终研究结果与研究者的知识背景有关,因此结果是可以预期的。现象图析学研究则强调对被研究者观念本质的把握,寻找的是不同观念背后的意义,过程之中则强调研究者观念的“悬置”,不包含研究者自身的观念描述。与此同时,研究结果被认为是一种创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对被访谈者观念的归纳与总结。
四、结论
现象图析学研究虽然与现象学、扎根理论、民族志、叙事研究等传统质性研究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其所持有非二元本体论立场以及对现实体验的描述采用的二阶视角的方式,说明其具有自身独特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特征。它作为一种经验研究,植根于一般的科学传统,而不是在哲学或某些特定的思想流派中。因此可以说现象图析学不仅是对占主导地位的实证主义、行为主义和定量研究等传统的挑战,更是一种有效补充。
作为从教育情境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方法论,现象图析学以一种对学生和教师都有意义的方式不断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质量。一方面,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到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思自己对知识理解时可能存在不正确或不完善的观念,并及时加以完善和提高。因此,现象图析学从根本上改变并优化了人们思考教与学的过程,逐渐受到认可和重视,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英国、澳大利亚、瑞典、香港等)的教育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对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