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猪疫病的防治
2021-12-03代定府
代定府
(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贵州六盘水 553000)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肉制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户和企业投入到生猪养殖行业中,希望能够从中获取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的生猪养殖过程中,生猪经常出现疫病,如果养殖户没有进行及时的防疫管理,就会导致大面积的疫病传播以及生猪死亡现象发生,这不仅会降低生猪的产量,还会对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有可能引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生猪养猪户应当提升自己的养殖防疫意识,掌握防疫技术与知识,及时进行防疫管理,保障生猪养殖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猪群发病的概率。
1 生猪疫病的发生特征
1.1 疫病类型复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生猪养殖中综合性疾病的发生率在逐渐提高,而此疫病类型比较复杂,是由不同的病菌和病毒相互作用引起,防疫工作的难度较大。一旦诊断不准就很难达到治疗效果,甚至无法降低生猪死亡率。经过大量病症的统计分析能够知道,当前生猪综合性疾病大多为肠胃以及呼吸道疾病,而这样的病症病源种类较多,组合情况更加复杂,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危害生猪安全,甚至造成其他禽畜的感染,为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1.2 旧病未愈出现新病
对于生猪养殖来说,其养殖环境的变化会导致生猪出现不同的疾病症状,对于已经出现疾病的生猪来说,环境变化对其影响程度更大,经常出现旧病未愈又感染新的疾病的情况,对病猪造成极大的危害。导致该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病猪体内的病毒可能会导致其他细胞出现发病反应,进而引发新的疫病。常见的疾病比如口蹄疫、猪瘟等,在没有彻底治愈的情况下极易引发其他的疾病。而在这样的多病感染情况下,生猪对疾病的免疫力降低,很难健康成长,最终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2 生猪疫病防治的意义
对于生猪养殖业来说,疫病最普遍的危害是影响生猪的健康生长。一旦其中一只生猪患病就会导致其他个体的感染,造成疫病蔓延,进而影响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养殖户将感染病毒的生猪投入到市场中,将会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安全。因此,生猪疫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落实疫病防治工作,才能够降低疫病发生的概率,进而保障生猪的健康,在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也就是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 生猪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3.1 用药流程不够规范
生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针对同种病的治疗方式不尽相同,尤其是在药物选择、治疗方法以及药物用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要想提升生猪疫病防治的效果,养殖户就应该了解生猪防疫的相关知识,规范用药流程。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生猪养殖户多为散户,且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对疫病诊断不准,疫病用药流程不够规范,进而导致药物使用错误,无法控制疫情,再加上生猪养殖数量与规模较大,疫情蔓延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很多养殖户在发现疫病时凭借自己的养殖经验随意使用抗生素,这对于生猪疫病防治是无效的。另外,为了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很多养殖户存在违规使用添加剂的行为,这样不仅增加了生猪患病的概率,也加大了食品安全风险。
3.2 环境污染治理较难
为了推进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人们逐渐整合养殖资源,实现养殖业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与传统的散户养殖相比,规模化养殖场的优势非常明显,其建立了严格的防疫管理机制,能够及时进行免疫接种、环境清理以及药物管理等工作,提高了生猪防疫工作的水平。而散户养殖工作则存在技术手段以及管理方面的滞后,养殖户对环境因素的管理能力较弱,不能够定期清理猪舍污染物,导致污染物泛滥,严重影响生猪的生长,同时还会导致周围环境的恶化。另外,污染物进入水循环之后还会导致污染蔓延,增加生猪患呼吸道疾病的概率。
3.3 引种管理存在问题
要想做好生猪防疫工作,提升生猪养殖的品质,保障肉制品安全,养殖户一般会采用引种的养殖模式,在拓展养殖规模的同时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养殖户掌握的养殖技术有限,在引种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种猪的生产资质难以达到引种的标准,这样就会导致生猪出现新型疫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很多养殖户对生猪防疫知识了解不足,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并未对生猪进行隔离观察或者免疫接种,增加了疫病传染的概率,进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3.4 未实现全面消毒
外界环境会对生猪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养殖户应当对养猪环境进行全面消毒管理,严格控制致病源的蔓延。养殖人员需要对养殖场的各个区域进行定期清洗,保障生猪生长环境清洁。但是很多养殖人员在工作中盲目追求消毒次数,且忘记更换消毒剂,导致养殖环境湿度过高、致病源抗药性增强,最终导致病毒传染率升高[1]。
4 生猪疫病防治的策略建议
4.1 提升免疫接种意识
生猪疫苗的定期注射是疫病防疫的关键环节,通过接种免疫疫苗能够有效提升生猪的免疫力,使其能够免受病毒侵害。在生猪养殖之前,养殖人员应该制定有效的疫苗计划,选择正确的、正规的疫苗对生猪进行接种。养殖人员应该对猪场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注射疫苗的种类与剂量,在选购疫苗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与标准。在注射之前对疫苗产品进行仔细检查,防止疫苗品质不佳。同时,充分观察猪群的生长状况,对于那些有异常情况的生猪先不注射疫苗,尽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疫苗的接种时间。养殖人员应该正确认识疫苗问题,针对猪群中存在的难以控制和治疗的疾病,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充分发挥疫苗的作用,保障猪的健康。最后,养殖人员还应该合理安排养殖场的布局,将养猪场进行分区管理,根据养殖需求设置观察区和隔离区,在养殖区的不同区域放置消毒设施,及时处理不符合规定的硬件,同时加强人员控制管理,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养殖区的清洁,控制病菌的侵入[2]。
4.2 健全猪场防疫制度
规模化生猪养殖的疫病防控工作内容比较繁杂,其中包括了生猪的饲养管理、人员流动控制、肉制品生产销售等内容,养殖人员应将防疫工作落实到生猪养殖的全过程中。因此,养殖人员应该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实现对生猪养殖管理全过程的防疫监督与管理,严格按照防疫制度开展防疫控制工作,这样才能够降低生猪疫病的发生率。可以说健全的猪场防疫制度才是提升猪场效益的关键,养殖人员不仅要健全防疫制度,同时还应该在防疫制度的指导下细化管理人员进出消毒制度、疫苗注射制度、设备清洁消毒制度等。以上制度应该得到推广,使养殖人员能够重视防疫工作,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除此之外,还应该构建科学的疫病监测体系,指派专业的疾病防疫人员开展监测工作,并在监测工作中积极开发和应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保障疫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提升养殖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防疫意识,猪场管理者还应该组织开展防疫知识培训活动,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完善猪场防疫工作,从而提升整个养殖场的效益[3]。
4.3 实现科学饲养管理
科学选址也是饲养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养殖人员应该选择通风条件比较好、向阳且干燥的地方建立猪场,这样的环境能够促进生猪的生长。考虑到气候变化对猪生长的影响,养殖人员在冬季应该为其铺设稻草,保障猪舍的温度;夏天则应该及时进行降温处理,防止疾病发生并出现大面积感染的情况。为了更好地防控疫病,养殖人员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消毒计划,对养殖场进行消毒管理,尤其是在疫病高发的春秋季节,养殖人员应该对养殖场进行彻底消毒[4]。
4.4 合理搭配营养药物
要想保障生猪的健康生长,同时获取更好的效益,养殖人员应该从日常饲养管理入手,注重生猪的饮食管理。明确猪群生长所需要的能量种类与营养元素,并根据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搭配,同时再添加一些免疫营养调整生猪的机能。此外,还要加强生猪的药物保健工作,这不仅能够增强生猪的疾病抗性,同时还能够促进猪群的生长。养殖人员在选择免疫类药品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那些对生猪自身免疫影响较小的药品,尤其是在母猪产仔前后,养殖人员一定要注意营养以及保健药品的搭配,增强生猪的疾病免疫力,同时促进其生长[5]。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猪养殖场应该重视疫病防控工作,养殖人员应该定期进行养殖场消毒处理,加强生猪的饲养管理,主动承担免疫接种的责任,提升生猪的品质,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