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

2021-12-03何婉春

广东蚕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荒漠化林业培育

何婉春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甘肃天水 741020)

随着生态系统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并特别重视森林培育对于建设生态系统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

1 森林培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简介

1.1 森林培育

森林培育是通过使用太阳能等能源,进行大规模的树木种植来创造更多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森林培育工作时,能否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森林培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土地养护、林木栽培和修剪工作,以自然和人工培养的森林为主要工作对象。森林培育工作不但可以全面地提高环境质量,还能够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资源和生产资料,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由此可见,其环境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相关部门需要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效率,进而使得生态建设工作的质量得到改善[1]。

1.2 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生态环境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针。生态环境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长期坚持奋斗和贡献。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要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理论为指导,以各种不同的生物技术为支撑,对被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2 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

2.1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影响范围广,并且在规模上表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

2.2 土地荒漠化

土地严重的荒漠化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我国西北地区是受土地荒漠化问题困扰最严重的地区,强风的持续侵蚀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在荒漠化严重的地区,整个土地的土壤肥力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土地减产。沙尘暴频繁发生,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更严重破坏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2.3 耕地资源减少

促进经济建设的关键是对于耕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也是提高农业产量的基本保证。然而,我国的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特别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问题严峻,使得耕地面积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耕地土壤肥力逐渐减弱,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进而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2]。

2.4 生物多样性丧失

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超出限度,从而大大降低了森林植被的覆盖率,生态环境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引发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森林物种数量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难度。

2.5 频繁的洪水和干旱

近年来,我国各地旱涝灾害频发。我国水资源南北方、东西方分布的差异性使得各地受灾种类的不同,这一现象与生态环境受损程度有很大的关联性。

3 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森林培育工作对提高森林覆盖有显著作用,同时也是提高生态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森林培育工作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3.1 改善物种多样性

虽然当前我国生物种类相对丰富,其中,50%以上的生物以森林地区作为生长和繁衍的场所。但是最近几十年,我国的森林受损程度呈现严重化趋势,物种多样性也在受到破坏。有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现象威胁到了许多生物的正常生存,而其中一些生物甚至濒临灭绝。这需要提高民众对于生物多样性重要作用的认识,大力开展森林培育工作,持续改善环境。同时提高濒危物种的繁育工作质量,使得濒危物种的繁殖能力在人工介入的情况下得到一定提升[3],逐步改善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状态。

3.2 减少全球温室效应

如今,由于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而导致的全球温室效应问题,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视。因此,为了增加森林覆盖率以降低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必要不断增强对森林保护的认识,并减少森林砍伐的数量。相关发现表明,森林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是生态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3.3 保护水土,涵养水源

森林的一个相对重要的功能是在节约用水和保护水土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相关数据研究表明,1 cm 厚的枯叶层能够有效降低地表径流,使之减少到不到裸地的1/4,同时对于基本的泥沙含量也能起到降低作用,其速率高达93%。在雨季,森林通常在延迟洪灾高峰方面发挥相对重要的作用,从而将基本水流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果遭遇干旱季节,则可以保持特定的河流流量,并且可以将流域中的水量调节到平衡状态。

3.4 抑制土地荒漠化

科学合理的森林培育政策可以将土地荒漠化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森林种植不仅能够使得森林植被的基本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还能发挥良好的防风和固沙作用。在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的我国西北部,正确采用森林种植方法可以在防风固沙方面发挥很好的效用。大片的森林覆盖物会降低基本风速,并将灾难性风适当地转换为无害的小风,从而实现最理想的目标。森林对于改变风向也有一定效果,如森林可以充分降低大气浑浊度,一些乔木和灌木可以及时稳定土壤颗粒含量并增强土壤肥力,缓解土地荒漠化程度。

3.5 合理调节气候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超过一定浓度时,就会发生温室效应,从而带来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如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它不仅影响着人类的居住空间,也对人类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采取适当的森林培育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能合理调节气候,因为植物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可以完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足够的氧气。如果森林覆盖率足够高,通过合理利用植物的循环作用,可以相对合理地控制温度并稳定地增加空气中的湿度,从而减少温室效应。

3.6 确保农业持续高产

在一些受人口密度影响的相关地区,耕地面积正在减少,耕地面积的减少通常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合理保护耕地数量非常重要,对提高土地的实际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气温变化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树木有调节气温的作用。据统计夏日树荫下气温比空地上低10 ℃左右,冬季又高2 ℃~3 ℃。在森林周围的农田中,温差相对较小,而冬季的温差几乎对农作物没有副作用。森林本身蒸腾作用显著,可以有效增加空气湿度,使之提高30%左右。为了适当调整农田的小气候,有必要在农田上建造防护林以有效地保护农作物,使之顺利度过严酷的冬天。森林能更好保持水土,有利于预防洪涝灾害和适当调节温度差,因此发展林业可以适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冬季和夏季,森林种植的有效性非常明显,并且在营造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减少自然灾害的同时创造了合理的生态空间,使得生态环境的平衡得到进一步保护。

4 森林培育策略

4.1 提高森林培育质量控制的科学技术水平

我们需要利用科学技术来造林,并不断提高造林水平。要确保森林种植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和完备性,以不断提高森林种植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水平。同时,森林培育者需要使用相应的质量管理系统来实时监测可能会影响植物生长的相关风险,如火灾、病虫害,提高森林培育水平。

4.2 树立科学的森林培育理念

首先森林培育需要科学理念。我们需要彻底转变依靠天然林恢复环境的观念。时不我待,天然林恢复生态环境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太多。改善生态环境已是十维护我们生存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我们要不断采取有效手段开展森林培育工作,提高培育质量。其次,要提高全民护林意识。要加强对全民的护林教育,特别是对林区居民,一定要增强他们的护林意识,让他们摒弃传统的随机获取木材行为,科学间伐获取木材,提高森林育工作的质量。

4.3 加强森林管理,形成发达的林业产业链

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资金投资形式不够丰富,发展模式单一,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不高。面对此种困境,要积极扩大林业的内涵,丰富林业的产业结构,提高森林森林经营效率。森林经营包括森林抚育、林木改造、采伐更新、护林防火及副产品利用、林木病虫害防治、林场管理、产品销售、狩猎等。在林业生产中,森林经营工作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要求在生态学基础上妥善解决森林中的种种矛盾,及时恢复森林,扩大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环境,促进森林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和各种有益效能,缩短培育林木时间,合理控制采伐量,逐步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同时还要协调发展木竹材产品加工制造业、林下经济产业以及林业旅游和休闲产业上,形成发达的林业产业链,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5 结论

森林培育是建设生态环境的最为经济合理的策略,也是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内容之一。森林种植不仅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还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丰富。事实证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依靠森林培育这一有效手段来实现。

猜你喜欢

荒漠化林业培育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1986~2019年乌拉特后旗荒漠化动态演变及其成因研究
land produces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内蒙古西辽河流域荒漠化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