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平原造林管护工作的思考

2021-12-03张艳霞

广东蚕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平原管护森林资源

张艳霞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林木种苗管理站 甘肃陇南 742500)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在不断加快,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自然环境。在保护森林资源的过程中,增加人工造林的面积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如何保护新增森林资源,使其能够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一旦管护不到位,将会影响树木的成活率,所以,森林资源管护工作要科学合理。

1 平原造林管护工作的主要做法

自我国出台平原造林政策以来,各省市政府积极响应,文章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以通州区的平原造林管护工作为引导,进一步引申出平原造林管护工作的主要做法。

1.1 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

第一是要在平原造林过程中,设立专职的管理机构。自我国出台平原造林政策以来,随着平原造林工程的实施完成,通州区政府每年都要对工程的建设、养护进行交接工作,以建管并重为原则来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另外,在后期的养护管理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也要做好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在选择负责管理工作方面的工作人员时,要注意选任在城乡绿化养护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第二是要逐级落实管理责任。与其他的林业工程相比,平原造林工程,工程持续时间更长,建设标准更高。在区政府的牵头引导下,以区政府为实施主体,加强对国家政策的研究,确保工程资金能够及时到位,并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与各个县镇签署管护工作责任书。相关管护部门代表区政府行使监管职责,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监督检查,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各城镇确定为新增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第一单位。第三则是要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全区的林木养护管理补助要按照每平方米4 元的标准来进行发放。按照市、区的财政比例,一般的管理补助资金已经纳入区财政的预算中。在资金拨付时,区内相关部门要进行全过程的监管,将养护资金纳入平原造林专项账户或者新增森林资源管护专项账户。根据日常养护工作的检查和评估,现金管理部门负责按级分配。第四是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在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中,结合对管理部门的定期检查与不定期的随机检查,建立养护管理检查系统。将检查结果通知到各个级别部门,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则管理部门将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纠正,并对严重情况负责。根据每个乡镇的年度自我检查,通过听取报告、现场检查、查看文件等来全面评估年度管理和养护工作,并确保养护工作最佳。

1.2 坚持政府主导,创新市场化管护运作机制

为了保证实际与政策相结合,考虑到区域实际情况,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和专群结合联动模式为重点进行探索和实践。

1.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平原地区的造林管理工作繁重,每个地区的管理工作都由当地政府进行,进行统一的养护招标,并新增具有一定资格的养护公司,乡镇政府在进行森林资源养护工作时,应以当地农民为主体,招募养护人员。其中,各地区的园艺部门代表区政府对养护工作和养护人员进行监督,将养护评估工作与各地区的维修资金挂钩,并以淘汰机制撤换养护单位,确保养护单位工作更完善。每年至少检查和评估养护工作两次,如果出现养护不合格的现象,立即终止合同,收回养护权,并由地方政府重新组织新养护单位的投标。

1.2.2 专群结合联动模式

保证数目存活率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员、资金投入最大的时期,是在绿化工程建设、管护交接工作进行后的两年左右。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公司才能保证管理、管护、运营的顺利进行,我国在基层的森林管理和保护方面仍然相对薄弱。从管护的角度来看,需要利用各种维护公司的专业优势来进行,包括全国各地专业人员和建筑工人在内的全面控制和保护。在乡镇政府引进专业养护单位的基础上,区级主管部门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养护工作,并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以增强养护人员的能力,并提高养护人员的相关技术水平。同时,要拥有必要的设备和设施,并在3年~5年内建立专家团队,致力于开展维护工作。

1.3 坚持绿岗就业

一是为了保障租金的收入。对惠民政策措施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在平原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将每年每亩的土地流转补助资金发放到位,对平原造林工程建立动态的增长机制。

二是为了增加经营收入。通过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对护林产业项目进行规划研究,目的是优化森林结构、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等。为了获得一举多得的效果,将林下产业的经营收入按比例对养护单位、当地农民、龙头企业进行分成,使得各个参与方都能从中受益[1]。自国家政策发布以来,通州平原人造林新增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进展顺利,为通州管护事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从促进农民“绿色就业”和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来看,平原种植园的管护形式要求很高,一些工作仍然需要改进和完善。

2 平原造林管护工作面临的形势

巨大造林规模对管护工作提出新挑战。根据我国明确的建设目标,通州地区将在“十二五”期间增加30 000 亩森林资源,使森林资源总面积达到50 万亩。面对建设如此茂盛的城市森林的目标,最好提前进行管护工作的研究和实践,以便于更好地保护植树造林和绿化的成果,这一点迫在眉睫,使得平原造林项目能够尽快发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我国后续出台平原造林政策打下良好的基础[2]。

3 平原造林工作的开展策略

3.1 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进行平原造林工程过程中,还需要与园林绿化管理机构进行整合。在平原造林工程竣工后,因为其养护标准已经达到了城市绿地管护的三级标准,趋于城乡一体,所以管护工作的力度有待加大,水平还需要提高,这就需要有统一的养护管理机构。目前,在基层林业工作中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力量也很薄弱,所以需要区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林业工作部门的规范建设,补充和完善林业工作体系,提供相应的工作设备和工作场所,为后续的林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2 要依照相关法律治理

首先,执法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的力度,扩充执法力量。可以通过建立林业有关工作的执法大队,强化城区园林绿化的执法职能,从而对城乡的新造森林资源进行更加协调的监督和检查,要承担起园区绿化主管部门的部分执法监督职责,对于大案、要案和跨区域案件的审查和处理要细致有效,并且要展开对乡镇工作的指导[3]。其次,需要加强基层执法力量。不仅要在公安和林业部门挑选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工作,还有一系列的防火、行政执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解决林业纠纷工作等需要人手,所以目前基层工作人员稀缺,需要公安部门和林业部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补充基层执法人员的缺口。再次,建立完善的森林消防体系。森林一旦着火将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和灾难,澳大利亚与我国四川凉山的火灾给予了我们非常深刻的警示,所以需要建立起专业的森林消防队伍,在应急通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方面完备设施、配齐消防人员,使其能够充分进行防火工作[4]。

3.3 多元经营模式

在森林资源管护中,可以在不影响森林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其水资源和道路资源丰富的优势来进行旅游行业的开发,需要按照遵守当地特色和地理位置的原则来发展特色产业,进行多项旅游产业共同推进的模式。首先,水果资源丰富可以建立采摘园,发展观光采摘业务,以休闲娱乐为主来突出乡镇特色。在景色规划中可以引入多种观赏型树木或者花卉,建立林下经济,打造森林旅游亮点。其次,要建设健康绿道。为了能够整合森林旅游资源,可以通过绿道来连通各个森林区域,并对连通道路周边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其更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扩展游览路线和内容,使绿色产业链获得延伸[5]。再次,建立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试点工程,要编制相应的森林经营方案,确保在植树造林、商业林砍伐、改造工程等一系列工作中能够有相应的规范,促进森林资源和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建立一个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创造清澈碧绿、幸福宜居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6],也是生态建设的需要。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并响应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迫切需要严格管理和科学保护新的森林资源,而且还迫切需要注意绿色生态问题。以合理的方式增加森林资源,使其在净化空气、保护地下水源、养护生物多样性和满足公民的娱乐需求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和获取多重效益。

猜你喜欢

平原管护森林资源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那一片平原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平原的草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