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师:淬炼师德的有效路径

2021-12-03刘忠岩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尊师淬炼师德

刘忠岩

(白城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提要:厘清尊重教师与淬炼师德之间的内在关联,将有助于提升教育活动成效和师德建设水平。尊重教师是让德行优良者成为教师的必要前提,是师德建设可行而较为有效的方法;尊重教师是激发教师道德光芒的有效路径,是激励教师进步、释放教师潜能的最佳途径;尊重教师的实现程度是影响师德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落实是关键。

新时代之于中国,乃是百年变局之发展机遇期。万众一心、民族复兴,育才之师,不可或缺,诚如荀子所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国家后备力量,教师之品格是起码要件。因此,师德建设刻不容缓,而淬炼师德,尊师是基础和前提,不能轻忽。

一、尊重教师是让德行优良者成为教师的必要前提

师德建设是一项浩大工程,需要经过复杂的淬炼环节,笔者以为,在众多的有助于提升师德水平的要件中,尊重教师是最基础最紧迫的,让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意识到,教师是令人敬畏与尊重的职业并且愿意成为教师,是师德建设最富有成效的方法,是保障教师队伍整体道德水准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才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科学规律。一般而言,越优秀的人才,就越具有宽泛的选择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更加自由地选择职业。那么,人的选择又受哪些因素支配呢?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影响人们选择的指标既包括低层次的满足生理需要的物质因素,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安全情感需要,更包括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目标。教师群体是以知识分子为主的,而知识阶层的选择,通常更加注重精神因素,他们会在意自己在就职的领域能否获得足够的尊重、能否实现自己的价值理想,如果没有尊师的社会氛围,贤德之人可能因此选择其他职业,如果社会中的贤德之人不愿意作教师,那么所谓的师德建设就天然地成为难题了。尊师的社会效应千万不可轻忽,著名的“程门立雪”的典故不仅诠释了尊师之理,也凸显了宋代扬时对真知强烈的渴望与执着。对道德高尚、知识渊博的师者的尊重,其实质是对文化的敬畏。杨时尊重程颐,只是值得称颂的个体行为,如果“程门立雪”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便意味着社会上大多数人更看重知识而非金钱、权利、地位,如此社会便是积极健康的社会,如此社会环境中的德才兼备之人定会乐为人师。

二、尊重教师是激发教师道德光芒的有效路径

尊重教师不但能够吸引社会贤达成为教师,也能使既有的教师更加积极且富有活力。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工作量与效能,无法简单用授课时间的长短、知识的多寡来衡量。教师在工作中投入的爱与希望,传递的同情心、勇气、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都是不可度量的,影响的是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

教师素质提升与德行的淬炼有其特定的规律,在社会各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教师个人内省的方式最终外化为教育行为,通过尊重,激发教师内生动力,是成为德才兼备教师的有效路径。我们已有足够的“经师”,但立德树人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需要优秀的“人师”的精神导引。生硬的规章只能保证教师按部就班,尊师才是激发教师道德光芒的有效途径,才能造就更多的“人师”。否则,不尊重教师,或者对师德形成规律性的错误认知,就会阻碍教师的成长、抑制教师的热情与智慧的迸发。改革开放之初,因社会分配体系尚不完善,造成过短暂的“脑体倒挂”现象,社会上随即有“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社会舆论,对包括教师在内的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产生较大影响。党和政府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后及时做出调整,提高了知识分子待遇,情况马上得到有效遏制,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进一步释放,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弥补尊师短板,提升师德淬炼水平

尊师的实现程度是影响师德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尊重教师关键是落到实处。尊师的实现方式与实现程度是不能用数据简单衡量的,任何量化指标、政策法规文件都不应该作为尊师实现程度的重要依据,教师的切身感受才是科学的评判标准。正如学者彭海霞、李金和所论述的:“教育伦理,是以教师为核心实践主体的教育活动、教育关系的道德呈现和道德建构。作为一种源于实践、面向实践的道德呈现和道德建构,教育伦理的探讨和建构,必须从传统的康德式先验研究和先验设计转向教育伦理实践,必须将其核心和基点置于教育伦理现实转化的原动力——教师尊严这一原点。”[1]尊师是否从理论走向现实,是否真正达成,必须看实践层面是否获得确认。

(一)落实尊师尚有诸多不足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一方面强调了教师所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提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2]为了规范师德,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以保障教师的权利,规范教师的品行。尽管国家已足够重视,当前在尊师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在教师管理层面,突出问题是要转变教师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著名学者王正平指出:“在教育职业活动的行政管理层面,存在把教师仅仅当作是服从和监督的对象倾向,忽视教师在学校管理和开展教育活动的自由和民主权利,忽视了尊重教师师德进取的主体积极性,引起许多教师的反感与不满。”[3]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理应扮演主要角色、承担主体责任,然而上述对象化管理方法,使教师在更多情况下只能充当任务执行者,教师的这种真实境遇,意味着他们并没有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他们的新思维、新理念是无法及时有效地得到重视甚至推广的。面对问题,很难保证有合理的方式让管理者发现与改进。这样的现实,教师感受到的尊重是有限的,他们所承载的学校发展的责任也是有限的,他们的幸福感与成就感的真实体验一定会大打折扣。王正平教授分析认为:“如果我们倡导和推行的各种教育伦理原则,仅仅把教师当作教育、管束、惩戒或引导的对象,而不首先把教师当作道德上受尊重、利益上受保护、舆论上受鼓励、社会上受敬重的对象,那就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道德主体积极性,任何空洞的师德说教,或貌似强硬的由政府教育部门下达的种种‘师德规范’‘师德戒令’都不会真正有效。”[4]

在教育理念方面,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的工作日益成为某种程式化的活动,教师俨然成了机器一般的存在。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工具化”日益明显,教师主要精力要么用于发论文评职称,要么用于提升学生的分数与排名,他们无法将丰富而有创造力的教育活动贯彻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有损于教师的尊严,也违背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近年来,国家出台过禁止学生排名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教师的“工具化”尚没有完全被遏制。

在社会舆论方面,教师总是被塑造得崇高而伟大。常常会使用一些具有隐喻意义的事物形容教师,比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吐尽银丝、舍己为人的春蚕,等等,只为把教师塑造成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对教师道德上的过度褒扬,未必是尊师的必然行为,在特定的语境下,教师头顶上的那些道德光环,恰恰可能成为教师表达正常诉求的负累。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尊重教师就要“动真格”,把尊重落到实处,让教师在现实的环境中切身感受到。

(二)多措并举方能实现尊师

首先,“去行政化”,用“尊重”释放校园活力。把校园还给学术,让有能力有学问的人执掌教育,让教师与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体。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唤回蔡元培式的校长,才能找回“兼容并包”的校园学术氛围。蔡元培担任校长时期,“北大推崇学术自由、民主管理,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来治理学校。他创立评议会为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以减少政府各项行政干预,把办教育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教育人手里。”[5]在科学的管理机制下,优秀的教师、优良的师德就会展现出来。

其次,把尊重渗透到教师管理中。一方面要转变思维方式,从管理走向服务,革除一些长期存在的错误的教师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从服务出发,既要为教师打造健康舒适的人才生存环境,也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工作中也要多提供成长和学习机会,在培训、评职、升职等方面,要确保公平合理。教学管理要灵活实用,要摆脱监督对象化的倾向,摈弃那些形式主义的、无益于教书育人的活动,给教师松绑,把宽松自由的环境还给他们,让他们身心舒适地从教,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探索和创新而不是服从与守规矩。新时代对于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更加看重,而要达成这一教育使命,就要摆脱教师的工具化倾向,放弃生硬标准,让教师群体真正回归有爱心、有恒心、有感召力、有同情心的鲜活个体组成的集群,这样的集群才是最有创造力与爆发力的,也是最有希望的。

第三,在舆论层面,要给教师以准确合理的定位。卸下他们头上不必要的道德“紧箍咒”,想办法减轻他们的思想负荷。从实际出发,让他们轻装上阵,精神舒适而自由地培育英才。

综上所述,百年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的中国砥砺前行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我们需要培育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之重任由教师承担。因此,要尊重教师,尊师是淬炼师德的前提,尊重教师才能呼唤和吸纳德才兼备之人投身教育事业;用尊重滋润教师,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淬炼德行、修心立身;尊师,政策法规保障不可或缺,落实执行与教师感受最重要,要形成全社会的尊师氛围,让师德淬炼成为一种时尚。充分释放教师的引导力、感染力、亲和力、创造力,让他们用睿智的思想与高尚的品格践行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猜你喜欢

尊师淬炼师德
关于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淬炼
争做少年好榜样
致良知与师德
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净化政治生态
教师节品味尊师联
是“淬炼”,还是“镀金”?——杨陵提升基层干部学历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尊师重教问题的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