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中提高情感表现力的训练方法
2021-12-03王诗琦
王诗琦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音乐系,吉林 吉林 132013)
《毛诗序》中写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是传递情感的手段,是抒发情感的方式,是来源于人之本能的自然流露。从对舞蹈艺术的考察和了解得知,人的各种情感,不管是人的初级情感还是人的高级情感,舞蹈都可以充分、深刻、淋漓尽致地予以表达,可以说,没有任何人的情感领域内容是舞蹈不能表现的。[1]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表演仅仅停留在表面,简单直接地表演开心或者是难过,而人的情感是错综复杂的,只有真实地表达情感,才能让观者感动。真才是最动人的情,真是提高舞蹈情感表现力的重要目的。
学生的情感活跃、富有创造力,但是常常羞于表达或者不会表达,通过舞蹈肢体语言来传递情感更是增加了难度。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更注重舞蹈形态的展现而忘记了肢体是传递情感的载体,在舞蹈表演时,总是觉得情感的张力不够,不足以打动观众,有形而“无情”,于是,在训练学生的舞蹈情感表现力时,经过反复实践—反思—总结—改进,最终总结出提高舞蹈情感表现力的训练方法。
一、情感解放
学生以往的舞蹈学习经历大多以模仿为主,以模仿教师的动作为标准,以完成教师的要求为准则,更多的是学习舞蹈规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学生是一种“束缚”。学生在舞蹈表演时,常常是在形式上完成了要求,可是在内心中却没有自己的表达,动作看似整齐划一,却少了“百花争妍”的魅力。学生在舞蹈表演时,不是不想用情感跳舞,而是不会。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情感可以表达到什么程度,也不明白自己对世间万物能有什么感触又该如何用舞蹈的方式呈现。所以情感解放的训练是想帮助学生突破思想的枷锁,放开心灵的空间,发现自我的情感意识,触摸到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的领域,让学生将情感完全释放出来,先做到敢于表演,再用充沛的情感表达真情。
(一)模仿训练
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舞的全情投入只会让学生感到害羞和胆怯,一旦心里产生抗拒,学生就会拒绝这种舞蹈表演的方式。因此,在学生还没有舞蹈情感表现的概念时,先让学生从模仿开始,在乐趣中找到情感与舞蹈肢体语汇的融合,体会模仿对舞蹈表演的重要作用,开启舞蹈情感训练的大门。
1.数字、字母形态的模仿
用身体模仿数字和字母的形态,可以单独完成也可分小组完成。教师可以引导拼出LOVE、1314等学生感兴趣的字母或数字,完成单一练习后,将几个字母、数字或几个词连贯表演,形成舞蹈动作。
2.动物生活形态的模仿
先模仿动物的生活形态,模仿其走路、吃饭、喝水或发出叫声,引导学生不能仅仅模仿一、两个表面的动作,例如,小狗吐舌头或孔雀开屏,而是要真的从身边的动物、影视剧或纪录片上模仿动物的细微动作,接着让学生把这些动作用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编创成一段舞蹈动作来表演,表演过程中学生因对动物已有观察,所以表现的状态会更加真实。
(二)专注训练
通过学生以往的表演发现,一方面,学生在跳舞时心里想的是笑容好不好看,别人认为美不美,而不是全情投入到舞蹈的氛围、人物和情节中,没有专注于内在的情感;另一方面,学生在舞蹈表演时专注力不够,投入的情感只有10%~20%。不是学生不想投入,而是学生不知道如何投入。什么样的表演才是全情投入,只有学生做到自己不是在完成一段舞蹈表演,而是在体会自己就是这个角色,真的处在这个情境中,一切都融入和专注在这个氛围里,这样的舞蹈,才能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打动观众。
1.细微观察
以观察图片作为开端,引起学生对观察的兴趣,例如:在一幅图片中找出有几张人脸,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楼房有几扇窗户、树叶有几条纹路,下课时操场有几位男生、几位女生,楼梯有多少台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身边有什么声音等,引导学生的观察要有一定难度,学生一旦溜号就要从头开始,让学生初步体会专注的乐趣并训练专注的能力。
2.无视障碍
学生看一本书,从教室的左侧慢慢走到右侧,在此过程中让其他学生设置障碍,影响这位看书的学生,这位学生走到终点时要能描述出书中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从教室的一侧走到另一侧,其他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在教室里设置障碍,学生在慢慢行走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障碍也不可以躲避,只能想办法跨过、攀越障碍。训练初期,学生很难全情投入,有时会因同学的干扰而溜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动作,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这一训练是引导学生在舞蹈表演时要全情投入在自己的舞蹈世界里,不要受外界的干扰,这样才能让观众也沉浸在舞蹈作品里。
(三)呐喊训练
学生经过长期的舞蹈训练,用肢体跳舞不是问题,但是让学生喊出声音是害羞的。笔者在自己的表演经历中也有过羞于表演的阶段,但是在参演过舞蹈《中国妈妈》后,表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舞蹈《中国妈妈》开头的大喊突破了自己。喊,可以释放压力、冲破心灵的枷锁,帮助学生突破还未解放的天性,走出羞于表演的困境。
1.没有意义的喊
喊不需要带有情绪,喊出声音即可。最好不要面朝镜子,而是面朝墙壁,避免学生不好意思喊。也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站在教室的两头,面对面大喊,有隔山相望的感觉,或者喊出对方的名字,对面的人应答。呐喊这种互动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突破害羞的困境。
2.带情绪的喊
教师设置情境,学生体会情境后完成表演。例如:得到了期待已久的礼物惊喜的大喊,深夜中行走突然跳出一个人的惊声尖叫,与好友玩闹时的大笑,悲伤到极致时撕心裂肺的喊叫。让学生在呐喊中体会情感融入的变化,通过呐喊将情绪完全释放出来。在呐喊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分享相关情绪的视频,也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如果有相关的情绪要及时“抓住它”“回味它”。
二、情感表达
学生经过“情感解放”的训练,让原本“规矩”的内心得到了释放,冲破了害羞的心理,摆脱了“规范”的束缚,初步了解舞蹈是由情感带动肢体来表达自己感情的。舞蹈演员的任务是通过对引起他强烈情感的刺激物的感知,把刺激物本身的动态特征转化成更加强烈、更加典型的肢体动作。[2]情感释放出来后,如何引导学生用舞蹈的方式表达情感,如何运用真实的情感来表现舞蹈?只有先学会表达“自己”,才能在未来的舞蹈表演中表现各类人物和情节。学会用舞蹈的眼睛看世界,用舞蹈的方式诉衷肠,将一切内心的力量转化成跳动的舞姿,传递出最动人的情感。
(一)感官训练
听、闻、看是人们了解外界事物最直接的方式,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开始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只要是专注的、真实的,就是对的。
1.听
训练一,学生闭上眼睛,慢慢地在教室里行走,教师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敲击声音,学生向有声音的方向慢慢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会碰触到其他人,让学生用真实的反应躲避,触碰的两个人也可以进行互动。结果表明,在闭眼行走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声音的方向移动时,身体自然会产生因碰撞而躲避的动作、伸手去摸索的动作、两人相遇时产生的互动动作等。在训练“听”的同时,发现身体更多的可能性,让学生发现舞蹈不是仅有固定的动作,还有更多的可能。训练二,学生听各类生活中的声音,例如:风声雨声、鸟叫虫鸣、海浪翻滚或是钟鸣与乐器、动物发出的声音皆可,听到声音的同时用肢体表现出来。之后可以加大难度,播放一段交响乐或者是嘈杂的声音,让学生找到其中一个声音来用肢体表现。
2.闻
训练一,学生闻自己身上的味道,表现出香、臭或者是由香变臭等;也可以即兴表演,教师说出香味在哪里学生就要跟随过去,教师说香味在某位学生的身上,学生要在这位同学身上找到味道,表演时自己想象味道如何。训练二,给学生一段音乐,可以是欢乐、抒情、悲伤等各种类型的音乐,学生通过听到的音乐想象自己闻到了什么味道,是美味还是臭味,是回忆里妈妈做的菜香味还是恐怖的血腥臭味。根据自己设定的情境在表演过程中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的动作,在训练“闻”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舞蹈的肢体语汇来表达。
3.看
训练一,近看与远看,找到近看与远看时视线和肢体的变化。近看时目光及物,视线是“实”的;远看时目光远眺,视线是“虚”的,找到“望”的感觉。教师可以设定情境,例如:近看道具为“旧照片”,学生自己设定具体的情节,表现对旧照片的珍视和回忆。远看情境为“盼君归”,可以是对亲人、恋人的怀念,也可以是等待情报送达的急切,一定要表现出期盼的状态。训练二,“看”的舞蹈创编,以往的舞蹈创编大多以肢体探索与开发为主,在这一部分的训练中主要是突出情绪对肢体的带动作用。可以给学生设定情境,例如:“囊中羞涩”的眼神,可以从造型开始,让学生设计5个相关造型,再进行连接,也可以从内心独白开始,让学生设计4句内心独白,用肢体展现。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眼神、肢体的真实性外,更要重视舞蹈语汇的运用与展现。
(二)即兴训练
当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释放和训练后,再进行即兴舞蹈的训练,训练学生舞蹈情感表达的反应能力和创作能力。在以往的训练中学生可以经过反复的思考、观察、练习再进行表演,即兴舞蹈中学生必须要迅速作出反应,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又锻炼了身体的表现能力。万素在《留给时间的舞蹈——生命会怎样起舞》一书中说道:“即兴,可以培养舞者的生理、心理的认知和自我意识、自我修炼,并能挖掘创造意识、潜在能力,以及舞蹈技术的发展和可舞性的多样化。”[3]
1.命题即兴
教师给出命题,学生即兴表演。例如:根据钢琴曲《眼泪》,表现希望和绝望两个主题;根据道具红丝带,表现孕育生命和垂死挣扎两个主题;根据操场,表现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两个主题。学生最初的表现会比较乱,在表演过程中想到哪里就跳到哪里,重复性的动作也比较多。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即兴表演的过程中随心而舞,更多地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当下的感受,要完全沉浸在即兴舞蹈的世界里,才能激发出更多的能量。这样,思维和身体能回馈给人们更多的惊喜,一个标题、两层含义的训练,是希望学生体验情感是有深度的,不能只去思考和表现表面的意思,有更多的深意等待着人们去挖掘。
2.情境即兴
情境即兴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语言引导进行即兴表演。例如:学生表演“困难”时,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情境:“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了我的身上,我拼尽全力地想要推开它,却被石头压住了胸口,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我想要求救却发不出声音,慢慢地没有了知觉。”教师用语言将学生带入情境,因为学生肢体语汇的表达是有限的,最初面对“困难”这个题目感到很迷茫,“困难”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学生不知道怎么用肢体语汇去表现。所以,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用肢体完成情境,这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还锻炼了肢体语汇的丰富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编创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说出内心独白
舞蹈表演中的内心独白是指:表演过程中,通过一定情境中的、发自内心的、典型的舞蹈语汇表达出的极具影响力的直指人心的舞者的思想活动。[4]舞蹈是“无声”的艺术,通过美化了的肢体语言传递思想与情感,这是它的独特之处,也是被限制的地方。因此,需要丰富的内在情感作为支撑,才能有传情达意的舞蹈动作,这就需要舞蹈演员在表演时用内心独白帮助自己投入角色,完成真挚的表演。
语言是沟通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可以快速地带动人们的情绪。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即便学生设定了内心独白,因生活阅历少,没有体验过更丰富的生活,所以很难快速地进入角色。因此,尝试让学生将内心独白说出来,一边跳、一边说,学生的情绪会更饱满,更能将情感释放出来。先说出内心独白,在表演时不说出内心独白,而是用舞蹈去把内心独白表现出来,经过反复训练就会发现学生的表演在情感上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说出内心独白引导学生创造舞蹈语汇,再用富有情感的舞蹈语汇传递出情感的意味,这项说出内心独白的训练很有意义。
三、情感塑造
(一)塑造人物
舞蹈的“无声”为舞蹈表演的塑造人物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为缺少了语言的辅助,只能观察人物的外在动作形态,更难的是,还要创造出符合人物特点的舞蹈动作。最初接触塑造人物时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是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舞蹈的方式塑造人物,另一方面所塑造的人物的生活距离学生比较遥远。意识到这两个问题后,不断地尝试训练方法,能逐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1.准备工作
塑造人物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需要查阅大量的影视或书籍资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深入到生活中去。如果想塑造好一个人物形象,就要了解他(她)所处的历史环境,体味其所在的社会阶层、民族特点等,因为人物形象是具有民族性、社会性、时代性的,人物的情感也必然带有这些特点,[5]例如:塑造“老汉过街”的形象,应先在影视作品或书本中找到老汉的形象,同时确定主题,可能是醉酒的老汉、退伍老兵、盲人老者等,再观察身边符合“老汉”形象的人物,并找出他们的一两个动作特点来模仿。
2.预设情境
确定了人物形象后,可以预设人物的环境,如果表现的是醉酒的老汉,可以先设想老汉为什么醉酒,是喜悦的还是悲伤的,“过街”时遇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在预设情境的过程中,情节就出现了,舞蹈的动作组合随之出现。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带着人物形象去进行表演,时刻符合“老汉”的形象才能有更真实的表演,在这个训练中,学生只有把焦点关注到表现人物和情节上,表演才会更加投入和生动。
(二)表达自我
舞蹈艺术精彩缤纷,有宏大的场面、绚丽的技巧和精彩的视觉享受,但舞蹈不仅仅只是展示和表演,更具有表达自我的功能。当人们心中的情绪无处释放、想与人说不知从何说起、想写下来又自知总结不好时,人们的身体就会在这种情绪的带领下舞动出情感的音符,传递出想说却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动作。因此,想让学生用舞蹈的方式表达出真挚的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不是模仿别人、表演别人的故事,而是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
在舞蹈教学和排练中,更多应引导学生大胆地表现自我,将人物的情绪转化为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置身于人物或情节中,带着自己的情感去舞动。引导学生在舞蹈中表现真情实感时,更多以鼓励和开发为主,先不要分对错,让学生敢于大胆表现,用舞蹈的方式释放出最真实的自己。在肢体语言的创作上,每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不能用教师的审美去要求学生,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并将其放大,引导学生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发现最独特的自己,实现舞蹈情感表演的“真”。
四、结语
舞蹈教育是技术的教育,可以培养出高、精、尖的舞蹈人才;舞蹈教育也是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在舞蹈学习中,舞蹈表演、舞蹈创作需要情感,引导学生发挥舞蹈情感的力量,创作出感动观众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舞蹈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健康的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舞蹈的方式,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解放自我、改善自我,舞蹈的创作与表演都需要情感,舞蹈教学之路永无止境,对舞蹈情感教学的探索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