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2021-12-03杨九俊
杨九俊
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以下简称“高新区中学”)高扬“学生第一”的旗帜,让教育贴着学生,引导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成为最好的自己,意味着成长是美好的
“最好”是教育的本质意蕴。“教育”这个词是正向的,讲“教育”,就是“朝向明亮那方”,引导学生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最好”又代表着我们对“新人”的想象,通过社会和自身的努力,把学生培养得更好,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新人”。几乎所有的教育改革,都是基于我们对“新人”更合理、更美好的想象,基于我们对培养方式的审视和批判,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这个“最好”还意味着“未完成”,意味着积极可能性。学生有充分的胜任力,他们会主动适应甚至引导科技和社会的变化,他们会“为时而著”,形塑更好的自己。
二、成为最好的自己,意味着成长的对象是具体的
“自己”意味着具体、差异、个性。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春兰秋菊,夏露冬霜,各美其美,各妙其妙。甚至一种表象后面,有着不一样的复杂原因。比如:讲话结结巴巴,可能是思维的连贯性不够,可能是口语素养不尽如人意,但也可能如高新区中学发现的个案,“嘴巴赶不上脑子”,还可能如杜威列举过的,这个孩子的思考总是比较深刻,他要把“洞见”表达出来,语言组织就要缓慢一些。芮火才校长的团队关注到“每一个”,让教育适合学生。为此,他们注重调研,倾听学生的心声;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的潜能;深入研究,把握学生真正的内在需求;因材施教,为学生成长提供个性化服务。正是关注到“每一个”,我们常讲的“面向全体”,才不仅是一种愿景,还是生机勃勃的校园胜景。
三、成为最好的自己,意味着学生发展是主动的
恰如怀特海所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创建自由学校,一直是芮火才校长的教育梦。他曾说,自由学校就是校长有自主办学的自由,教师有自主教育学生的自由,学生有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自由。其中,学生的自由发展是自由学校的核心内容和要素。可以说,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一直是芮火才校长办学的核心价值追求。在他主政的学校里,教师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学生享有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学校大多视之为学生在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学生主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自己规划学习的具体目标,共同策划班级和学校的活动,特别是在学习和活动中,“活得像个人样”,不但在“活着”,而且在“生活着”,在生命舒展地“生活着”。这样的学校生活,就是一种诗意的栖居,所有的生命体都是在自由蓬勃地生长。
四、成为更好的自己,意味着学生发展是完整的
江宁高新区中学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作为校训,可见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就是以个体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结合、完美统一为立意的。我曾经在与芮火才校长分享康德论教育时讲到一个譬喻。康德认为,学生应当成为森林的树,而不是旷野中的树。旷野中的树,无所制约,野蛮生长,难以成材;森林中的树,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要吸收阳光雨露,必须挺拔向上,于是成了有用之材。芮火才校长深以为然,所以他讲的“自由”总是强调“有规则的自由”。他是在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与社会规范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是在引导学生在社会规范面前自主管理、自我引导、自律行为。正是如此,在高新区中学,规范会成为习惯,习惯会成为自然,自然会成为文化。
此外,我还特别注意到高新区中学的休业式活动,这是学校每学期提供给学生进行反思、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平台。我想,学生在休业式中对标的大多是“矩”,也就是“规则”。在一个弥漫着民主、自由气息的校园里,这个“休业式”也是一种独特的成长仪式。叩问自己,回味成长,对于学生的精神发育意义非凡。于是,他们一定会有更精彩的“从心所欲”,一定会有更美的锦绣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