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现代变革研究
——以徐州市马庄村为例
2021-12-03张欣宇
张欣宇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个村落均在探索实施路径,努力实现物质与精神“双丰收”。许多学者就乡土文化如何进行现代化变革,辅助乡村经济振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刘志伟论述,当今城乡一体化成为建设乡村的主流指导思想,但却出现了“消除城乡差别”“去乡村化”的声音,这不禁令大家思考我国真的不需要乡村和乡土文化吗,中国道路的根在哪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性发展能否真的可以离开乡土中国的根基[1]。贺照田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他近年来开始关心我们能否再把自己种回“土”里,担心如果中国人离开了“土”的帮助,中国人在精神、身心方面能否长久支持下去[2]。李健指出,当今乡土文化振兴面临重重困难,如社会结构变革使得乡村文化认同感丧失、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断裂使乡村文化被冷落、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外部动力不足等[3]。这些迹象表明,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乡土文化的根基逐渐被瓦解,如果仍然固守封闭性和传统性,不进行现代化改革,那么存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也将断裂,“去乡村化”或成为事实。这恰恰说明我国迫切需要乡土文化的回归,但不是纯粹的复制,是创新、是革新,是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将乡土与现代融合,打造能给予中国人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型乡土文化。王云飞在乡土文化面临存续危机之时指出了乡村文化重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4]。如今的乡土文化已不再能整合乡村社会、维护乡村的道德秩序,反而带来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这是乡土文化不得不转型的缘由,也是转型过程不得不面对的“阵痛”。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来看,乡土文化的现代化重构都具有可能性,这既是乡村各个层面主体所期望的,也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过程。
但现存的研究仍存在不足,许多学者总结的背景和提出的建议过于宏观,不利于村落付诸实践。下面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为切入点,具体讨论其进行乡土文化现代变革并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举措,给予其他村落启示,便于各个村落依据自身文化资源等现状选择合适的路径,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1 传统性与现代性:乡土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悖论
从乡土文化面临革新时起,其传统性和现代性之争经久不息。有学者认为乡土文化是“内卷性”的,即乡村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封闭性和传统性,注重内部的精细化。这样的特性使得乡土文化仅凭内在力量很难实现现代化转型,但其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现代性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与乡土文明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其是“野蛮”和“疯狂”的,吞噬着一切阻碍力量来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甚至开始侵蚀乡土文明的根基。现代性过度追求理性,讲求进化论,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严格遵循内在规律的,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人们在慨叹现代性的同时,也充满了恐惧。支持维持传统性的学者发问,现在所看到的现代性是否是大家渴求已久的现代性,其残暴、蛮横、扫平一切,根本不适合取代温和、柔软、润泽万物的乡土文化。而且并不是工业文化一定比农业文化乃至游牧文化高级,回归农业文化也不能说是文化的倒退[5]。拒绝现代性的入侵是乡土文化存续的必然选择。而支持现代性的学者反问,现代性难道只有一副面孔,难道就不能是多元的、富有包容性的[5]。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两面性,目前现代性表现出的所谓残暴和蛮横是现代性趋于完善的必由之路,其会逐渐柔和,学会渗透而非蛮力,开始包容。而且现代化是工业社会继续发展的必然产物,与其抗拒,不如接受并改造他。因而,传统性与现代性成为两个相对抗的力量。那么,以农耕文明为根基的乡土文化究竟何去何从,是对抗现代化的潮流,回归农业文明;还是随波逐流,任现代性将农业文明蚕食干净从而取而代之。学者们陷入了深思,究竟是固守传统性还是全面接受现代性成为一道难题,也成为乡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悖论。
随着世界文化面临的同质性危机加剧,学者们不得不开始思考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进行文化建设的反思。在现代性的反思话语中,逐渐出现了现代性是多元的,“现代性脱离不了各个社会的文化传统”[6]的观念。同时,在韦伯的影响下,诸多学者认为现代性中存在自律的领域,可以与乡土文化结合进行现代化建设。哈贝马斯也指出,现代性是一项尚未完成的事业[7]。先前的野蛮与疯狂是不完善的现代性,而现代性始终在发展,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其中的很多合理成分皆可为“乡土文化”所用。这些观点都为保护乡土文化的传统性、促进乡土文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马庄村乡村文化建设指明了道路。
在实现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思潮影响下,早在20 世纪80年代初,马庄村便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文化建设,如对传统文化、香包技艺进行传承,建立铜管乐队等,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年来,马庄村更是贴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努力在文化建设方面更上一层楼,发展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型乡村文化,实现了都市文化在乡村的良好发展,并推动了马庄村文化振兴。
2 都市与乡村:马庄村乡村文化现代变革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在考察马庄村时,对马庄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充分肯定。马庄村既传承了优秀的乡土文化,又发展了现代的都市文化,并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文化多样化发展。
2.1 马庄村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
一直以来,阻碍乡土文化继续生存的是其内部的封闭性和传统性,马庄村抓住核心,在如何破除封闭性又不局限于其传统性上做出突破,成功为乡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奠定了基础。
2.1.1 香包文化。以农耕文明为根源的香包文化是马庄村传统乡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具有艺术的传承意义、科学的现实意义、传承的可持续意义和制作的情感意义,是维持马庄村文化乡土性的关键。如何传承香包文化成为马庄村进行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马庄村在香包文化的继承方面保留了传统色彩,保住了乡土文化发展的根基,同时摒弃了乡土性中的封闭性。首先,马庄村积极创造促进香包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如为马庄村香包申遗、建立马庄香包博物馆等,给马庄村香包文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其次,香包的传习不再局限于几位著名的手艺人,制作的香包产品也不局限于传统的形象。王秀英传习所建立后,吸引了附近大量女性参与技艺传承,扩大了传承覆盖面,也缓解了马庄村民的就业难问题;王秀英作为马庄香包的重要传承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制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并多次在大型博览会展出。最后,对外大力宣传香包文化和技艺。自集香包研发、制作、销售、观光等于一体的香包文化大院正式投入使用后,利用其开设的香包大讲堂,邀请香包制作名家等非遗传承人及徐州市民协的非遗教师来村授课,对村民进行专业的香包制作培训,不仅提高了香包从业者的缝制技术,而且吸引了大量村民从事香包缝制事业,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提升了广大妇女同志的精神风貌,为新时代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通过以上多项举措,阻碍乡土文化传承的封闭性被打破,其传统性也显露出与现代性结合的势头,为香包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大好机遇。
2.1.2 神农文化。炎帝,上古时期部落的首领,也称神农,创造了中国的农业文化,是谈及农耕文明不可忽略的始祖。同样,马庄村在积极传承神农文化时,大力破除其封闭性,不局限于传统性。2013年,以神农氏雕塑为主体,以二十四节气文化柱为背景的大型民俗文化广场建成[8],承接了近2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各地的农业产品运达此处进行展示和售卖,促进了全国农业发展。也借神农文化,表达期望农业发展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的好寓意。
除上述两大举措外,马庄村还紧扣民俗文化精华打造乡村文化舞台[8]。每年春节期间,均会举办春节晚会和元宵灯会等,展示传统的民俗风貌,满足村民的娱乐需求,也促进诞生在农业中的民俗文化的发扬与传承。原本使得乡土文化仅凭内在力量很难实现现代化转型的传统性和封闭性逐渐被打破,乡土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现代化发展。
2.2 马庄村现代都市文化的发展
马庄村在初接触现代文化时也存在不适应期,但其迅速调整现代文化的发展形势,增强其包容性,大力助推马庄村现代化转型。
2.2.1 打造西洋民乐团。自诞生之初便带有野蛮和暴力特性的现代文化在马庄村逐渐柔和,学会渗透而非蛮力,开始包容乡土文化的继承。20 世纪80年代,许多靠煤业发家的村民在现代逐利文化的影响下道德滑坡,违法犯罪现象增多。村党组织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用正面的现代文化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在以现代文化为主导的农民电声铜管乐队组建后,与民俗文化表演团配合,让更多村民参与民俗文化表演队伍,用现代文化力量净化村民心灵,村民培育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30 多年来,他们从小舞台走上大舞台,从农村走进城市,从国内走到国际,荣获意大利第八届音乐节亚军和日本结舞踊大赛最高奖,赢得海内外广泛赞誉[8]。村民的精神面貌日日变好,现代文化在马庄村顺利发展,与乡土文化共存。
2.2.2 积极推进文化旅游。马庄村发挥其自身的民俗文化优势和潘安湖生态景区优势,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开发香包大院的观光旅游潜力,发挥王秀英香包传人品牌优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一点一滴传承传统文化;发挥村文化广场、庙会、灯会、文化节等的平台作用,建设生态采摘园,创办生态农家乐,举办夏季纳凉晚会和啤酒节;改造建设以婚礼文化为核心的婚礼小镇,开办婚礼博物馆,在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居住场所的同时,普及由古至今的婚礼文化,让游客享受生态文化消费的快乐。
2.2.3 大力建设文化产业。马庄村深入贯彻产业富民的核心理念,利用现代性文化成立民俗文化手工艺合作社,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培育中药香包制作能手200 多人,香包销售收入超过600 万元。“王秀英中药香包”品牌和面灯制作系列产品畅销全国[7]。此举不仅缓解了村庄的就业难题,还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唤醒其主体意识,带动她们的干事创业积极性,为新时代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2.3 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在马庄村协调发展
马庄村乡土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体现在传统文化与都市文化协调发展,保留乡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剔除现代文化中的消极部分,将二者结合,使其互相包容,实现现代化变革。在文化旅游方面,马庄村保留了传统民居的特色,对村落进行整修,并借助神农广场开展具有民俗特色的活动,同时在提供住宿的酒店建设婚礼文化小镇,开办婚礼博物馆,让游客在享受现代旅游的过程中感受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文化产业方面,马庄村充分发挥“真棒”香包的品牌效应,无论是建成的香包大院,还是在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都是香包产业的一部分,同时借助互联网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但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马庄村没有忘记传承传统的香包技艺,在销售大厅设有体验区,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无论是否有香包缝制技艺的基础,均可在体验区感受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的脉络,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3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马庄村乡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马庄村始终坚持以党性影响人,用先进文化教育人,依法治村规范人,用竞争激励人,用党的宗旨服务人,用马庄精神鼓舞人。这六大坚持和成功实现乡土文化现代化的成果都给予力图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的村落以启示。
3.1 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
“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8],马庄村成功实现乡土文化现代化的关键是让党建强起来。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民心,同心同德,战胜文化建设事业途中的艰难险阻,赢得各项事业最后的胜利。各项文化事业的实施都由党员带头,从建设初期的挨家挨户宣传,到如今的全民参与,都离不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成为马庄村最亮丽的风景线。
3.2 发挥文化精英的示范作用
马庄村的文化建设事业之所以如此成功,离不开文化精英的示范作用。传承乡土文化的王秀英老人带头教授香包缝制技艺,并成立工作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发顺应时代潮流的香包产品,推动香包产业化;马庄铜管乐队的带头人孟庆喜,自掏腰包组建乐队,顶着巨大的压力,提升村民的道德水平,将城市的先进文化带进村庄,与乡土文化有机结合,把铜管乐队打造成苏北一张亮眼的名片。另外,马庄村还有数不尽的文化人才,他们或许活跃在舞台前,或许默默地在后台,都为马庄村文化建设事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3.3 走文化产业化道路
文化产业化是实现文化振兴的必由之路。马庄村最为出色的便是香包产业和文化旅游。在香包产业方面,发挥“真棒”香包的品牌效益,建成传承技艺的香包大院,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园,借助互联网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在文化旅游方面,发挥其自身的民俗文化优势和潘安湖生态景区优势,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拓展思路普及婚礼文化,建设文化气息浓厚的婚礼小镇。这两项成功的文化产业既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又实现了乡土文化现代化,增加了村庄的经济效益,助推了乡村振兴。
3.4 加强外部政策支持
除了内部的努力,外部的政策支持也尤为重要。自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乡村文化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该意见从上层的指导思想到基层的文化队伍都有涉及,详尽地为未来乡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其中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从思想道德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以及移风易俗4 个方面给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加符合时代潮流的新要求。习近平在考察马庄村时,对马庄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充分肯定。习近平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这些文件的出台和习近平的亲自肯定都给马庄村继续加强文化建设打了强心针,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
4 结语
学术界一直存在乡土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争,他们认为乡土文化是封闭的,现代性是野蛮的,二者无法协调。但随着文化同质性危机的加深,文化多元论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乡土文化是有能力实现现代化变革的,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徐州市马庄村便是实现乡土文化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典范。为了实现乡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马庄村既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引进都市的先进文化,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其中基层党建引领、文化精英示范、建设文化产业以及充分利用外部政策都是马庄村实现文化振兴的有力武器。
其他村落借鉴马庄村文化建设经验时,如果仅仅是“依样画葫芦”,往往会适得其反。应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所具有的文化资源,开拓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