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职业化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21-12-03彭万秋
彭万秋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措施,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农业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尽管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面临诸多困难,农民职业化进程存在较多制约因素。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农民职业化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因此,如何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促进农民职业化发展已成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发展的支持体系,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进而带动农民职业化发展,提高农民的职业化水平,真正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职业农民耦合作用机理
1.1 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自主选择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业产业化各环节中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专业工作,并获得相应报酬的职业群体[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具有现代化的观念、意识,掌握现代生产知识、技术和技能,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能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加快农民职业化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2 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成条件和发展平台,有效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成长和发展。一是乡村振兴战略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良好的生成条件。为确保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资金投入、人才配备、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提供了相应的保障。尤其是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通过不断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改善农村的环境和条件,为农民带来了良好的职业发展机遇与职业前景。二是乡村振兴战略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农村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明显改善,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和机会,是农民职业化转型的重要推手。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职业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尽管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民职业化进程存在较多制约因素,农民职业化水平整体较低。农民职业化发展面临职业认同不高、职业发展能力不强、职业发展诉求难以满足、社会支持不足等方面的现实困境。
2.1 农民的职业认同不强
随着我国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条件和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农民作为一种职业逐渐受到重视。但总体来看,当前从事农业的收入比其他途径的收入相对较低,而且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压力较大,农民职业的吸引力依然不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的自我职业认同不强。大多数农民缺乏对现代农业及农民职业的深刻认识,未能真正转变对传统农民的固有认知,没有真正形成由职业兴趣、愿景带来的农业生产意愿和动力。二是社会对农民的职业认同不强。得益于国家强农惠农助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及创业,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社会对于农民身份与职业的认同度较低[3]。农民尚未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主动选择从事农民职业的较少,尤其是接受过较高学历教育的青年,在职业选择时优先选择农民职业的相对较少,影响农民职业可持续发展。
2.2 农民的职业发展能力不足
农民职业化发展要求农村有相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以及农民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是推动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农村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受非农择业选择的影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虽然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存量较多,但是年龄和素质结构难以满足农民职业化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民不断获取职业发展的知识技能的能力不足,影响其职业化发展。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与能力偏弱,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在职业发展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指导,职业规划欠缺,职业发展能力不足。加之农民的“职业”属性不够强、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不够清晰、职业不稳定因素较多,导致很多适合从事农业的农民人才流失,又阻碍了优秀人才进入农业领域工作,难以形成农民职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
2.3 职业教育培训与农民的职业发展诉求存在较大差距
职业教育培训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民职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虽然当前我国各地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与农民的职业发展诉求仍有较大差距。一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素质结构认识不足。在职业教育培训中,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素质缺乏系统性认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影响了培育的有效性。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形式相对单一,而且农民的主体地位易被忽视,存在农民主动性不足、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的现象,农民寻求持续成长和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未被充分激发,导致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二是职业教育培训的“职业发展过程”特征不明显。当前农民的教育培训多是临时性、短期性、碎片化的技能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难以满足农民的职业发展诉求,影响了农民职业化发展。
2.4 农民职业发展的社会支持不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全过程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实现农民由“身份”向“职业”的转变,改善农民职业发展的条件,全面促使农民回归职业属性,需建立职业分类和认定体系,畅通职业能力提升渠道,完善创业就业支持政策,建立制度保障体系[4]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初见成效,但是促进农民职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尚未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社会支持不足,制约着农民职业化发展。一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主要由政府主导进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新型职业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够,未能有效实现农民的合作与联合,不利于农民利用各类组织平台进行交流、学习与合作,无法有效持续获取职业发展的知识、技能、资源等支持;三是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缺乏良好的环境支持。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职业化发展的过程,体现为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水平由低向高转变的过程。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要努力突破农民职业化水平低的现实困境,从认同、赋能、创新、合作4 个方面进行优化,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真正发挥农民在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3.1 认同:促进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前提
积极的职业认同产生主动的职业行为。多渠道增加农民职业认同、提升农民职业素质、稳定职业农民队伍,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一是要培养和强化农民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增强其职业价值感和使命感。农民自身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现代农业的特点、发展前景及其对职业农民的要求,培养自身对农业工作的兴趣,激发不断学习提高的动力,提升自身职业化水平,当好新时代的职业农民。增强农民职业选择的主动性,不断拓展农民职业的发展潜力与空间。二是要加强农民职业的宣传工作,提升农民从事农业工作的价值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社会对农民的职业认同感,营造出良好的职业业态,提升农民职业吸引力。三是要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激励扶持体系和福利保障体系建设,让农民更加安心地进行农业生产与经营。四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民的乡土文化认同。乡土文化是凝结和聚合农民的重要力量,通过保护、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增强本地人员对乡村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认同,既有利于唤醒当地留守农民的主体意识,也有利于吸引该地域相关主体返乡,不断增加农村的人力资本。
3.2 赋能:促进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基础
实现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提高其职业化水平,需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使其成为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突出成长的全过程,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性、价值、优势、经验和特质,注重个体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将培育涵盖到其职业成长发展的全过程[5]。通过引导、帮扶、鼓励等多方面措施,不断赋能农民的成长和发展。一是通过教育培训、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等活动,引导农民学习和了解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二是搭建农业科技帮扶服务平台,通过农业技术服务团、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创新创业等服务;三是鼓励农民谋发展,完善激励政策和措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鼓励农民学习和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学习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推动先进农机设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升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科学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3.3 创新:促进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关键
要想实现农民职业化顺利推进,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要从培育主体、培育方式、培育内容等方面对培育体系进行创新,使其更符合农民的实际需要[6]。一是优化培育主体。在政府主导下,动员涉农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培训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力量广泛参与,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强大合力。二是优化培育方式。积极创新多元化培训形式,除传统的培训班、课堂讲授的形式外,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及农民的需求,多组织开展一些现场教学与指导、参观考察等培训形式。注重发挥互联网作用,搭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开展在线教育培训、信息咨询服务、远程指导等各类培训服务。三是优化培育内容。依据“职业发展过程”,分阶段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注重发展的长期性,保持培育过程的延续性,持续为农民的职业化转型及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因农民自身基础、发展需求以及农业产业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培育内容要结合农民及农业发展的需求,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农业生产专业化知识与技术、组织化经营与管理、市场化营销与运作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培育内容的针对性。
3.4 合作:促进农民职业化发展的保障
农民职业化协调推进,需要完善配套的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一是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支持体系。完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力量的有效联合,形成资源统筹、共享,为农民职业化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组织对农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带动效应,构建以各类合作组织为载体的农民职业化发展平台,促进农民联合与合作、交流与学习,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优势,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职业化发展。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民职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民福利保障体系及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不断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为农民职业化发展提供产业基础和良好的环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