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甫诗情与诗艺的对话
2021-12-03王充闾王向峰
王充闾 王向峰
(1.辽宁省作家协会,辽宁沈阳 110041;2.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王向峰:杜甫作为唐代的诗人,过去经常被和李白比较,有的尊李抑杜,有的尊杜抑李,各有所爱。但是总体来说,这两位诗人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人可以和他们比肩。在今天比较他们谁高谁低也毫无意义,只能说李杜各有什么特点。李杜作为联袂的诗人来说,虽然有韩柳(韩愈、柳宗元)、元白(白居易、元稹)等共称,但都没法和李杜相比。从影响上来说,在家国情怀方面,杜甫的影响是越来越大,其中原因,我们在后面会谈到。至少我们可以说,在中国诗歌历史上能够和李杜相比,能够和杜甫相比的人并不多。关于这一点,我们从杜甫草堂大门两边的楹联就可以看出。这副楹联的作者叫顾复初,是清后期湖南寓川的一位学者,他用34个字,把杜甫在诗史上的地位、命运言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异代不同时”是从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二》里写宋玉的一首诗里的一句“萧条异代不同时”截出的。“异代”可以说从中国有诗歌史以来,各个时代的诗人放在一起,历数一下“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就是中国的历史天地当中,有很多非常有名的诗人可以喻为“龙”“虎”,但是究竟有几人能和杜甫相比?我们今天不妨从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来历数一番。龙蜷虎卧,中国第一个有名有姓,留下鸿篇巨制的是屈原,而后是宋玉,杜甫对这两位诗人是非常崇敬的。“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写的就是其一定要学习屈原和宋玉。对于宋玉,有人不以为然,但是宋玉的才华,他的赋是很少有人能与之比肩的,这是在战国时代。然后就是秦汉,汉代有贾谊和扬雄,有杜甫非常崇敬的苏李诗(苏武和李陵的交往问答诗),有《古诗十九首》,诗的情思和艺术价值是非常高的。杜甫对苏李这两人非常重视,且不断地研磨和学习。到了三国时代,还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一直到初唐有“四杰”。在对这些诗人的历数当中,真正能够和杜甫等量齐观的,或者说直到今天影响依然能与李杜同辉的诗人并不太多。所以确实如顾复初所言“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究竟有几个人能和杜甫相比?这就说明杜甫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除了屈原和李白,几乎是无与伦比的。
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他应杜甫之孙杜嗣业的邀请,在杜甫墓从湖南迁往河南首阳山的时候,为杜甫写了墓序铭。墓序铭主要讲了杜甫的历史地位。后来虽然有金之元好问、清之潘德舆等人,认为他对杜甫标榜“上薄(引者按:此处之‘薄’字义是进迫勉努,即努力跟随之意)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有只注重形式的偏颇,没有对杜诗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及发扬诗三百之传统的关注,以至只注重他能够写出各种诗体而已。元好问认为元稹的这个评价有偏颇,没有道出杜甫在历史上怎么样继承前代,接续《诗经》三百篇,写出社会的历史状貌等,是“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也就是元稹没有看到杜甫的“连城璧”,而“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是只看到了石头。元好问对元稹此文的评价是不公平的,因为元稹一句“上薄风骚”,就把杜诗对风骚之旨的传承与成功发扬首先揭出,而杜诗中的表现又确实如此。
今天我们读杜甫的诗,唐代诗人那么多,中国历史上非常有成就的诗人那么多,为什么以杜甫为题来谈?这方面充闾有非常深刻的见解,而且有专论文章。
王充闾:今天在这里先谈杜甫和他的诗,我想到京剧《珠帘寨》,它是京剧里面少见的一出两个老生对戏。京剧一般的都是老生和青衣,或者老生和花旦,或者老生和小生,《珠帘寨》里面用两个老生,今天就是两个老生在这里对话。
杜甫这个题目,我想从两个方面作一点补充。
一是为什么单把杜甫提出来?就因为杜甫是诗圣,诗圣了不得,有的人说,李白还是诗仙,王维还是诗佛呢!“仙”和“佛”是讲他们诗的特点,王维是佛禅之风,李白是浪漫主义,有仙气。这个“圣”不是,“圣”是顶尖的意思,是无可比拟的东西,这叫“圣”。孔子叫圣人,“圣”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它既包括“德”,也包括“艺”,另外也包括个人的影响。杜甫的影响到何种程度?影响到唐代以后,从中唐以后,特别是到宋代,杜甫红的了不得!宋代的诗是继唐代之后的一个高峰,再就是清代,这个中间有个明代,明代的诗,它学唐,但是总体来看是不成功的。真正能够和唐宋比的是清代,这么两个大的朝代,这是了不起的。这是从杜甫的地位来讲。
二是讲杜诗,就说“杜诗”这两个字。现在有红学、孔学。杜诗,你在网上打个“杜”字,就会出来“杜诗”,打个“李”字,却没有“李诗”。也就是说,它已经成为一个公用的专有名词。你看,杜甫下面还有小杜(杜牧),他是老杜,这种情况下还会有“杜诗”之说,就说明它如同红学一样,早为世所公认。纵观历代的诗坛,这也是唯一的现象。
杜甫活了58周岁,35岁之前他在读书游学,这期间他的影响并不大,基本是盛唐时期,这是第一个时期;第二个时期就是十载长安,就非常有名了,然后又赶上安史之乱,这大概有8年,这期间他做过官,叫杜拾遗。后来他离开了当时的京城,从陕西的华州到甘肃的秦州,从秦州经过当时的同谷,到了成都,“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进入了生命与创作的最后一个时期,漂泊西南,总共是11年时间。游学读书这段不计,因为这个时段他写得很少,总共三十几首诗,留下的真正的代表作不是很多。之后的20多年,主要是在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然后是湖北、湖南,他居然留下了37处“草堂”,这也是了不得的事情,在二三十年时间,所到之处都留下了遗迹。这37处草堂有两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成都的杜甫草堂,大家一到成都去,一个是武侯祠,一个是杜甫草堂,都会去看。成都的杜甫草堂,在杜甫离开浣花溪草堂137年后,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晚唐词人韦庄慕名而至。韦庄之弟韦蔼在《浣花集序》中,谈到韦庄“辛酉春,应聘为西蜀奏记。明年,到浣花溪寻得杜工部旧址,虽芜没已久,而柱砥犹存。因命芟夷,结茅为一室。盖欲思其人而成其处,非敢广其基构”,完全是旧貌初复。还有一个是同谷的杜甫草堂,杜甫在这里待了一个多月时间,留下了十几首诗。同谷属于现在甘肃的成县。1992年,东北三省和西北六省的宣传部长在一起开会,从兰州到天水,天水当年称作秦州,那里有个杜甫草堂,参观之后,听当地人说,成县还有个杜甫草堂。我说,看过你这个之后还需要看吗?他说要看,这是建立最久的一个草堂。成县,实际是杜甫从这里路过,当时知县请他到那里看看,等他到了之后,这个知县却没有热情地接待,结果让杜甫非常扫兴。当时,他和妻子、儿女、小弟六口人一起走,忍饥挨饿,困难重重,只能靠采药维持生计。我们来到现场,看到杜甫草堂坐落在飞龙峡谷,坐北朝南,依山而建。碑文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在成州知州晁说之支持下,于“杜工部昔日栖居之地修祠而奉之”。 从宋代才开始正式重建草堂,祭祀不绝。37个草堂大部分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这一带,陕西也有。
王向峰:杜甫从长安十年,当一个从八品的小官,就是左拾遗,左拾遗是为皇帝提供咨询建议的官员,主要职责是谏言皇上的政策决策失误。其实不论是给皇帝提意见,还是对下边的人进行监察,都是不讨好的事。对杜甫一生影响最严重的一次,就是他疏救房琯。房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安史之乱,唐玄宗领着杨贵妃和一些朝臣逃往四川,到四川后,房琯被委任为流亡政府的宰相,这是很重用的。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皇朝无主了,长安已被安禄山占领。这个时候太子李亨在凤翔,没等到他父皇任命,就在宦官李辅国的推拥之下自命为皇帝理政,但必须得到皇帝的任命才能够名正言顺地登基。这个时候唐明皇派宰相房琯拿着诏书到了凤翔,给他一个正式名位叫唐肃宗。这个事情很重要,没有诏书这个皇帝就是自立的,所以这时唐肃宗对房琯是很感激很信任的,任命房琯做宰相。房琯是一个书生,崇尚虚名,好发空论,缺少治理国家的才能。他请缨为帅去剿平安史余寇,用的是春秋时代的车战之法,结果在陈陶、青坂大败,“四万义军同日死”,引起了朝野很大的不满,肃宗念于昔日没有对他治罪。但此后房琯优游岁月,嗜好鼓琴,好谈佛论道,荒于公务,常称病请假,他的反对派贺兰进明等人又上本参他,唐肃宗对房琯特别反感,贬其为太子少师。杜甫这时出于对房琯早年之盛名、晚为醇儒的了解,并有知遇之情,上疏为房琯辩护,辩护的言辞非常激烈。皇帝认为他大逆不道,几乎要把杜甫处死,后来很多重臣来说情,肃宗把杜甫从八品的拾遗撤了,贬为华州的参军。杜甫从此离开了京城,但是杜甫对房琯的情感一直没有减退。后来房馆得新皇代宗启用受命赴京任刑部尚书途中死于阆州僧舍,并葬于阆州;而杜甫闻严武新任成都府尹兼剑南节度使,并对他有任命,即回成都,暮春时节经过房琯墓侧,想到当年伏奏无成的往事,特别写了一首情思浓烈、诗艺高超的五律《别房太尉墓》。这是杜甫的痛彻肺腑之诗,一开头是写自己在房墓之前的痛哭:“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杜甫在房琯的墓前哭得非常伤心,眼泪已经把坟前的土都湿透了。他写“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就是说我对朋友的痛感悲情,让天上的云彩都感动得裂断为碎片,失去着落。“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这样的诗,无论是从情感、诗艺,在唐诗的律诗里面,可以说是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里面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说房琯他有像东晋谢安的帅才,一边下棋一边指挥淝水之战,竟能打败苻坚,实际上,美誉得有点过分,房琯没有这个能力,但对老朋友死后犹有钦敬之情是可以理解的。“把剑觅徐君”也是个典故,在春秋时代,吴国的延陵季子访问晋国,佩带一把宝剑,经过徐国时,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季子也心照不宣,从晋国回来,想把剑送给他时,徐君已经故去了。于是季子来到徐君墓前,把剑解下来挂在了树上。随从问:“人已经死了,还把剑挂在此,有什么用呢?”他说:“当年,我就在心里把这把剑赠送给他了,他死了,我应该把剑挂在他的墓前,实现当年的心诺。”“把剑觅徐君”是歌颂房琯对朋友的忠诚不易。“唯见林花落”,这种感动已经能让树上的花都纷纷落下来,连树上的莺,看到两位阴阳相隔的朋友,情犹如此深厚,也非常感动,用自己的啼声替泉下不能回谢的房太尉送朋友别去。在我阅读唐诗的经历中,没有任何一首诗给我的感动能够达到这个程度,真让人痛彻心扉,“怅望千秋一洒泪”,人的一生中能遇有几个这样生死不渝的朋友?袁枚说:“鸟啼花落,皆与人通;人不能悟,付与秋风。”杜甫真是把诗写绝了!
充闾,你在文章里面写到,杜甫的一生是诗圣的悲哀,那么杜甫这种命运遭遇和他对国家的动乱、人民的不幸几乎是同样遭遇,体会到国家动乱给人民造成的悲苦,就这个问题,你在文章里面是怎么构思的?
王充闾:2019 年,为撰写《文脉——我们的心灵史》一书,我重新研读了杜诗,阅读了《杜甫评传》,最后写出《诗圣的悲哀》这篇万余字的长文。里面剖析了杜甫何以到老年的时候,讲了“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的问题。记得著名学者冯至先生说过:“杜甫对于他以前和与他同时代的诗人,都热情地给予恰如其分的称赞与公正的评价,但当时人们对于杜甫却十分冷淡。在他同时代比较著名的诗人中,无论识与不识,竟没有一个人提到过他的诗。”尽管这番话出自名家笔下,我也还是觉得有些太绝对了,所以文章中没有引用。现在看,冯至先生所言是准确的。
从冯至先生说的杜甫对于同时代的诗人都给予热情的称赞,再联系到你刚才讲到的房琯,还有杜甫追怀他的诗,启发我产生许多新的认识。我想到:当年杜甫到这个地方来,“他乡复行役”,接着讲“驻马别孤坟”,为什么叫“别孤坟”?
王向峰:是等于说,房太尉他现在还在世一样。
王充闾:对,我同意你的看法。除了房琯以外,还有一个郑虔,他和杜甫的关系与房琯和杜甫的关系比较类似。杜甫对郑虔非常崇拜,郑虔比杜甫大20岁,在过去差20岁相当于整整一代,因而杜甫对郑虔尊称老师。郑虔的地位很低,“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杜甫对此十分不满,义愤填膺。郑虔被处分,杜甫为他鸣不平;郑虔被流放之前,杜甫也尽力地给他讲情,但还是被降职。于是他写了一首七律,其中有“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两句:一方面写空间,“万里”,因为他被流放的地方非常远,“严谴”,很严厉的处罚;一方面写时间,“百年垂死”,郑虔岁数很大了。“中兴时”的“中”,应该读去声,才符合平仄要求。1949 年以前,凡是写旧体诗的人都绝对合律,所以无疑要读去声。有争论的是,这个去声字“中”如何理解?20 世纪50 年代,山东大学杜诗研究专家萧涤非,写过《杜甫传》和《杜甫诗选注》,他认为,虽然读去声,但还应作平声的“中兴”解释,因为当时两京收复,可称中兴。我查看了清代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他认为,这个读去声的“中”,在古代有“当”意,也就是正赶上兴旺发达的时候。我倒觉得这个解释更好一些。这首七律是杜甫在郑虔临走的时候写的,等到后来郑虔去世了,杜甫又写了七绝《存殁口号》(存、殁,即生者与死者):“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郑虔是个画家,死了;“曹霸丹青已白头”,曹霸还活着,但是也老了。“天下何曾有山水”,天下怎么会没有山水?他讲的是人化的自然,山水经过笔墨的传播进入人们的视野。也就是说,除去郑虔以外,谁也“粉绘”不出来。“人间不解重骅骝”中的“骅骝”是良马。身怀绝技的曹霸已经老了,却一直得不到重视,所以说“人间不解重骅骝”。表达了杜甫非常愤慨的情绪。应该说,杜诗当中,表达这种愤慨情绪的不是太多。他和李白不一样,杜甫奉行儒家“致中和”之旨。我讲“诗圣的悲哀”,说到悲哀与愤慨,既说他本人的凄苦遭际,也包含着对社会不公、英才失路的怅惋。看得出来,这个“未见有知音”,除了诗歌之外,也包括他这个人,和他个人的遭际、仕途的颠折直接相关,也说明“立言”之外,杜甫更看重的是“立功立德”。
王向峰:“名岂文章著?”
王充闾:说的是,名传后世不是靠文章,得靠事功。
王向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王充闾:刚才你说,杜甫当左拾遗,是从八品。其实,此前曾让他当个从九品的小吏,杜甫一看,你把我也太不当回事了!干脆就不去了!即便是从八品,又怎样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能说“有知音”吗?不过,也不能忽略另一层。陆游说,杜甫一生最大的悲剧就是没有当高官。认为如果杜甫当了高官,以他的学问、才识、能力,一定会大有作为。对此,我不以为然。真让杜甫当宰相,或者其他高官,他也未必能当得好。我曾说李白是一个不合格的政治家,杜甫也未见好多少,我看还是当他的诗圣好。刚才你讲到了疏救房琯——你是左拾遗,负有进谏职责;但是,应该掌握好分寸,也就是“度”——可行则行,不可行即止。《论语》中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的说法。这个数字的“数”,在这里要读“shuò”,在古代是屡次、频繁的意思。“事君数,斯辱矣”,是说你如果在皇帝面前老是不停地数说,那你就该受屈辱了。“朋友数”,朋友关系再好,你一天到晚,总是批评别人,就疏远了。杜甫忽略了“不可则止”这一点,觉得自己既当左拾遗,就应当尽责,结果“责”得唐肃宗勃然大怒,罢了他的官。
王向峰:郑虔,比杜甫大20 几岁,和杜审言(杜甫的爷爷)的年龄差不多。安禄山打进长安以后,没跑的那些官员全被抓到洛阳,郑虔是其中之一。抓到洛阳以后,想叫这些人做安禄山手下的朝臣,有些人半推半就,也就接受了。有些人不接受,王维在其中。王维写了一首诗《菩提寺禁裴迪》,这首诗对王维之后的经历非常有益。其中一句“百官何日再朝天?”是说我们这些人,哪一天能重新回到朝廷,尊崇唐天子?是说安禄山不是正经货。等到这些人回到长安后,一个一个问责,王维把这首诗拿出来了,朝廷一看,还有点儿气节。郑虔也是其中的一个,他是没真正去服从安禄山,但是也没有非常明确的气节性的表现,所以就一起掉下来了。对这些朋友,除了房琯,让杜甫特别敬重,还有李白、郑虔,其他好像就没有谁了,但是严武还时时想着帮衬杜甫。
王充闾:严武还可以。
王向峰:严武对杜甫非常好,但杜甫对严武,有的时候也不是特别恭敬。
王充闾:严武的学问赶不上郑虔,他是个武将。
王向峰:今天谈到杜甫,我们现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诗词方面,能够恢复像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的繁盛,这些都是诗歌历史的重要阶段。今天有很多会写旧体诗的朋友,就写诗来说,今天以什么姿态,以什么人作为我们尊崇和取法的对象?固然我们可以选很多人,无论是大江东去,还是小桥流水,可选对象很多,但是杜甫是我们写诗最不能忽视的一个取法对象。
就杜甫的诗来说,它有非常大的价值,核心的因素是什么?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他特别关心国家的命运,也特别关心和同情民间的疾苦。这点在中国的传统诗人当中,固然也有很多人都是很关注国计民生,有家国情怀的,但是能够达到杜甫这样深度的,能和杜甫比肩而立的诗人是没有的。而且杜甫有一个别人不具备的特点,就是他在乱世当中,他自身的经历、家庭的命运,以至于个人的前途都和国家紧密相关。他经历了平常人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各种不幸和痛苦,就拿穷困程度来说,他的儿子饿死了!就这点来说,我们历数一下,从屈原往下数,一直到杜甫的时代,哪一位诗人终生浪迹天涯,到处为家,穷困到自己儿子饿死的地步?在书本上找不到这么一个人。在他自己非常穷困的时候,剩下一文钱,这一文钱,他不花,拿在眼前,作为自己精神上的安慰,作为欣赏对象。秋天来了,特别冷又特别饿,看到外面有种叫决明子的树,树开着圆圆的黄花,他看到以后,就希望每一朵花都是一枚钱,这样就可以从树上摘下钱来,就不会那么穷困了。但幻想难解真穷困,还是得找朋友解难。 这时高适在彭州当刺史,杜甫给在任的老朋友高适写了一封求援信,是五言绝句:“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绝顶的诗才,竟为求朋友救济之用,可谓斯文沦落的极致!所以杜甫每到一地,拖家带口,没有钱,有时就在山丘上掏个山洞住。杜甫有个特点——采药,在长安时,“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就是完全在末座上看着别人脸色,为主人写点什么,残杯冷炙地吃一顿。 没有这些经历,杜甫他哪知“朱门酒肉臭”,绝不会把百姓的疾苦写得那么深入,他和百姓是苦乐相连,所以他的诗才能贴近生活,感应现实,深入时代,置身其中,想脱离都脱离不了!所以后来杜甫被尊为“诗圣”,而他的诗被认为是“诗史”,不仅仅因为他诗写得好,而是有这个深刻的底线在那里。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作家、诗人有非常重要的职业生命的启示意义,就是怎样才能够让自己的作品和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像白居易给元稹的书信里面所批评的那个“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就指的是没有对现实的那种深入的态度和表现,不关心家国的事情,这类作品很难永久地流传下去。
元稹给杜甫写的墓系铭并序,里边谈及杜甫诗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是说在杜甫的诗里面能看到已往众多诗家的诗艺特长包含其中,这并非虚言。这里只举杜甫五古的叙事兼抒情的两首诗。
《赠卫八处士》:杜甫在动乱中,回家的路上,投宿在他早年结识的一个姓卫的朋友家,朋友本身并没有更高的身份,也无诗文留存。如果没有战乱的话,杜甫与之相会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天上有参星和商星,这两颗星一个出来,另一个就会隐没,永远不能同时出现在天空,参商两星见面太难了。那么非常有幸,杜甫经过这个地方,找到了这位朋友,“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太难得了!回想过去,分别时都是年轻人,今天都已鬓发灰白,提起过去的许多人都已作古,“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两人问答没有完的时候,老朋友就赶紧叫孩子去准备饭食,“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老朋友重新相会,特别感慨和动情,喝起酒来,十觞不醉。虽然难得相见,但是还得分别,分别以后会怎么样?“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种战乱中重逢、别离和前途的不确定性,写得非常细,随心而出,赋意即诗,在节律上又极度流畅,用很少的诗句就把这次相遇、相惜、相感、相别,写得极为完整、充分,且又深情感人。
再有就是《石壕吏》,也是杜甫诗里边非常著名的一首。这首诗好像是一个记者遇到一个场面,要写一篇小通讯报道一下,但是哪个记者也写不上来,因为他要用古风来写,而且还得换韵,还得把事情说圆全。杜甫借住在一个老乡家,老乡家里有老两口,一个儿媳妇,儿媳妇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官吏有目标来抓人,对象是老翁,要抓到河阳去服劳役。为平安史之乱,从历史大的目的来说,是无可厚非的;就天理人情来说,也要讲政策。因为家中已有三个儿子在当兵,其中两个儿子已在前线战死,只剩两个老人,还得被抓去服役吗?从政策上来说,他们是战死士兵的家属,不能斩尽杀绝啊!有逃遁经验的老翁躲过一劫,但老妇却难逃酷吏之捕。胡适在评这首诗的时候说,唐代人民的赋役负担苦难有多重,从把一个老太太抓去服役,就可以看出来了。我们在诗中看到官吏有多凶恶,场景有多凄惨,老太太苦苦地哀求,官吏却无动于衷。有人说杜甫在诗里没有评论,其实在艺术创作中,真正的评论不是用作者的口来说的,而是让主题在情节和场面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要特别说出,这完全合乎审美表现的原则。杜甫的同情在哪里?还是同情这一家人在乱世中的不幸。
一首小诗,能把当时那种战乱的情景、人民的不幸,写得如此生动,如此激动人心,引起读者对当时现实的那种强烈感受,引发对官吏的不满,在这一点上,杜甫的诗里边有非常充分的、多样的表现。所以从杜甫对人民群众的同情、对人民苦难的切身感受来说,在中国的诗人里边是很少有人能与他比肩的,他确实是处身在现实的情境当中。很多中外的现实主义作家,都特别强调作家你写什么人,写什么事,哪怕你写一棵树,你写一座山,写一朵花都是在写你自身的感受,那束花是你,那座山是你,那条河也是你。从这方面来说,杜甫完全把自身那种情感、审美态度寄托到他的实际表现当中,他采用了很多意象来进行表现。
王充闾:
时近清明说杜甫,哀君百年歌自苦。
我辈岂敢充知音,切迹缘情倾肺腑。
千秋诗苑领风骚,万古云霄仰凤毛。
三千弱水汪洋渡,俯首于今饮一勺。
这是我新写的一首七律,是有感而发的。杜甫说他“未见有知音”,不是我们不自量力要当知音,是我们想倾诉肺腑。当然,“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你已经讲到杜甫的诗艺了。
王老师,我接着你说。做捧哏的,得根据你讲的,我才能确定讲的内容。给我留一个空白,既已讲到杜甫的古体诗,我接着谈一谈杜甫的近体诗。
杜甫的诗流传到今天,“三吏、三别”“人民性”等,这是杜甫成为诗圣的一个标志性的组成部分;杜甫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他的格律诗,杜甫的格律诗占的比例也是相当大的。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还有一个是格律诗。所谓格律诗是什么呢?就是讲究格律的七律、五律、七绝、五绝。杜甫的五律和七律占他的1458 首诗的一半。杜甫的律诗也是非常有特点的。它有两个支柱,一个是讲对仗,一个是讲虚实,也就是遣词造句;要讲造句,就得讲对仗。对仗,大家最熟悉了,写旧体诗的人,成天在琢磨这个东西。杜甫的律诗,不仅是要求对仗的诗句要对上,不要求对仗的,有一些他也对。我们知道,律诗中的首联,就是属于额头的首联;颔联,是律诗中的第三、四句;颈联,律诗中的第五、六句;尾联,律诗中的最后两句。一般来看,第三、四句,第五、六句是需要对仗的。杜甫不限于此,他不但颔联、颈联对,有很多诗首联、尾联也对。在杜甫的六七百首五律七律中,四联全对的有20 多首,还有很多三联对,即首联或者尾联也对。甚至,连并不要求对仗的绝句也对。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小时候念私塾,开始写仿影,老师写的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杜甫的一首五绝,也是两联全对。
对仗,它的好处在哪里?对仗的好处多多,一是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韵铿锵,富有音乐感;二是便于吟咏,易于记忆。有格律和没有格律不一样。随便拿一首以前没读过的律诗,我们可以三两分钟看两遍,就背下来了!靠着啥?很大程度上是靠格律。一看上句“泥融飞燕子”,下句“沙暖睡鸳鸯”,燕子对着鸳鸯,一下就记住了。律诗对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不相关的两句联结到一起,这个真是绝了。这在散文是行不通的,如果硬要把不相关的两个事弄一起,那就等于是说梦话。杜诗中“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一个是讲春水行船,像坐在天上一样,因为船下可以看到水映出的天。“老年花似雾中看”就是讲眼花,这两件事情完全不相关,可是他就做成一副对子,在一首诗里连着,没有人说他胡扯。1955 年,毛主席写过一首七律《和周世钊同志》,其中颈联:“尊(樽)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前一句忆起数十年前与周世钊等友人诗酒宴集的情景;后一句谈到当时苏联领导层内部的权力斗争。“鸡虫”是用典,源于杜甫《缚鸡行》诗:“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毛主席的两句诗,意蕴完全不相关,可是,在友人唱和中,以诗句对偶形式捆结一起,就很自然了。这是对仗的妙处。
王向峰:一种延伸和扩展。
王充闾:对。说到对仗,我们可能以为就是解决音韵、词性问题,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实际上要复杂得多。
王向峰:上下句意蕴应该避免重复,否则就成了对仗中所忌讳的“合掌句”。
王充闾:对仗有正对和反对,正对,即正正相对,构成对偶的上下句,意思近或相补、相衬;反对,即上下句意思相反、对立。就像刚才说的“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这个诗多好!这叫反对。这个反对更难,也更可贵,往往会产生很奇绝的效果,这叫“同而不同”。所谓“同”是什么呢?大家完全按照律诗要对仗的六个要求来做,但是本事在于“同而不同”,杜甫的本事就在此。杜甫有一个特点,他六七百首律诗,很大一部分都是前面写景叙事,后面抒情。例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他前面写景寓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后面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就是直接抒情。杜甫的许多诗都是这样的,也不光杜甫,唐宋以来的许多诗人都是如此。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情景交错,比如五律《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中间两联,片云、永夜、落日、秋风,与遥远、孤独、壮怀、复苏,情景交错,驳杂有致。一句里头又有景又有情,这就更绝了!
王向峰:《登高》这首诗,后人评价唐诗,谓此诗当属第一。在七律来说,它在艺术上达到了充分的高度。这个高度在哪里呢?大家注意看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首先我们从上句后两个字——作客来看看。一般人都有过作客经历,离开家,到一个地方,以客人身份住在那里,这个作客,不是到那5 天以后买一张车票就回来,这不是常作客,一个常字就把作客的意义更加深了一步。这个常作客,不是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作客,是秋天作客。我们知道秋天万物摇落,北雁南飞,一般都有一种思归的心境,但在特别萧瑟的悲秋之况味中又不得回归,使客愁又加深一层。万里悲秋,长期为客;作客的地方,如果距离比较近还好,而又是万里之外作客。能说这个作客和一般作客一样吗?这里边有多少意义呢?作客、常作客、秋天作客、在关山难越的万里之外的远处又长期作客,让人多么难以忍受其悲苦!这其中至少有四重意蕴。
而“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个登台不是想要观光的登临,而是远望可以当归的登台;病重登台,在病中登台和在一个健康状态下登台,感受是不一样的。那时候很多事都会想起来,如果有人陪着,可以说笑,暂时地把病痛忘却,病是可以忘掉的,但是有时候是忘不掉的,特别你越想越孤独的时候,会感觉到病情加重。病重登台,独登台,而且这个病是一个牵累终身的老病,并且又不是仅有一种病,而是多种基础病。百年又多病又独登台,又是多重意蕴。“作客与登台”两句诗,14个字,从“作客与登台”算起已达十层意蕴。就这种高超诗艺来说,唐代任何一个诗人也达不到。“晚节渐于诗律细,新诗改罢自长吟”,“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不是玩弄文字技巧所能达致的妙境。杜甫是用生命体验和深切的感受,从心里流出来诗句。假如说“圣”意味着别人超不过的,那圣字的繁体字“聖”,是一个会意字:一个耳,一个口,底下是王,是一个“耳口王”。耳能聪敏地广纳外界的动静,而且又能够用口把它表述出来,达到这个程度,无人可胜,这就是圣王了。就这一点来说,杜甫足可以在唐诗的王国里称“圣”。
再如《秋兴八首》。《秋兴八首》是杜甫抒情诗里面最有整体性和连接性的。他在外流浪,秋风秋雨秋夜秋空秋水秋花秋感秋愁,对于屈原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都是以人生境遇与心灵刻印积累下来的深藏,所以对于秋天有一种特别的敏感度,因而在他的经历里遇有秋天,他把自己家国情怀的感慨和时序连在一起,写出自己独有的秋兴。从情感的表述来说,没法再深沉,没法再恰切,作为以秋兴为主题的组诗,空前绝后,因而也使人无法不感动;从文辞的运用来说,可以给人们提供很多启示。如其第一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在白帝城所写的诗。诗人面临长江,看到秋霜凋落了枫叶,巫峡里的秋风扑面,江波汹涌,自身长时流落无着,有家难归,听到人家准备过冬捣衣之声,自家却不知怎样度过这里的秋冬,这敞开的苦寒的心境,多么凄楚,何等可怜,绝非为作诗而作诗者所能为之。如果对《秋兴》这八首诗读得非常熟,写诗用字的时候,对一些常用字在平水韵中这个音到底是平声还是仄声,通过这首诗一看它所处位置是在平声位置,还是仄声位置,你就知道这个音是平声还是仄声了。比如“丛菊”之菊,今天我们是读平声,那么“丛菊两开”中菊字肯定不是平声,因为下面“开”字是平声,四个字不能平平仄平。平水韵的律诗的平仄标准,向来是以杜甫和苏轼的律诗为标准对象的。
王充闾:杜甫诗中“同而不同”的对仗,我给它归纳成六个方面:
一是时空交错。这两句本来是讲一个事物或者一层意思,他又有时又有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是空间,“百年”是时间,这就叫“同而不同”。都是抒情,但是一句说时间,一句说空间。
二是视听兼顾。一面是看,一面是听。“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角声”是听,“月色”是看,这是视听的交错。
三是动静结合。“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冻泥化了,干什么?筑巢,所以燕子飞去飞来,这是动。“沙暖睡鸳鸯”,沙暖,鸳鸯会贪睡,这是静。你看这两句写的都是禽鸟,却有动静之分。
四是因果相关。“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是谦虚也好,或是牢骚也好,我老朽之人哪有名动天下的文章,怎么敢劳你远来看我,车马停在江边?这叫因果相关。
五是宏微对应。“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城里拥挤着十万人家,熙熙攘攘;这里却只有两三灯火,清闲自在。这里的“十万”和“两三”分别是宏观和微观。“弟妹悲歌里,乾坤醉眼中。”乾坤为大,弟妹为小,宏观和微观对应。
六是终始交合。既写开始,也写最后的结果。“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是写昭君的诗。上句是写她的开始,“紫台”是紫禁城,“朔漠”是北方的沙漠,王昭君离开了京城长安,到北地朔方“和亲”,最后的结果是死了,独留青冢在那里。两句诗把王昭君的一生荣辱、悲欢、生死全都概括了。
这里说了六种,其实十个也不止。我没讲情和景,肯定也有很多其他的,如果大家有时间去研究,会有更多的发现。
杜甫诗还有一个绝妙之处,就是他的流水对,这是杜甫的长项。流水对,是从唐代开始大量流行的,并非开始于杜甫,后代诗人也不是没写过,但是杜甫写得非常绝妙,最典型的就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当时杜甫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漂泊西南的11年间,先是在成都,后到了梓州,然后又到夔州,到湖北、湖南。在梓州的时候,听到安史之乱结束了,快慰无比。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句接着一句,互相连着,像流水一样,一气贯注。效果非常好。纵览杜甫的五律七律,我把它概括成五种效果。
一是对应效果。“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他去见他的朋友,一位老乡,老乡要回家看父母,由于他们是同乡,杜甫就说:我的弟弟妹妹都找不着了,已经没有家了,你又到哪里去拜见你的父母呢?这是对应,两个完全连着的。
二是递进效果。一步一步地往上递进。“不堪垂老鬓,还对欲分襟。”本来老了就已经不堪了,这么大岁数了,渴望在一起多待几天,结果“还对欲分襟”,还要分手。这叫情感递进。
三是因果效果。“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正是由于烽火连了三个月,所以家书抵万金,这叫因果照应。
四是顺承效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路承接叙述,这是流水对的本质特点。
五是转折效果。“一秋常苦雨,今日始无云。”一秋总是下雨,今天没有阴云,气象转折了。
杜甫在对仗上,还有一绝——借对,它是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杜甫的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和“七十”,这两个怎么能对仗呢?原来,“寻”“常”在古代都是计量单位,一寻为八尺,二寻为一常。这里是借着古义来对。王力先生讲:“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
还有一个问题,“酒债寻常行处有”,这个“行”的读音,是“xíng”还是“háng”?学术界也有争论。我的意见还是读“xíng”。这和孟子讲的那个“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中的“行”是一样的,就是随时随地的,走在哪里都可以见到的“行”。
杜甫是多面手,是集大成者。我们平常写诗往往只能够在一个方面,有的人长于近体诗,有的人长于写古体诗,有的长于律诗,有的长于绝句。我们可以多练多习,即便做不到“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起码争取多掌握几种形式,遇到合适的题材,采用相应的形式,做到得心应手。
王向峰:在杜甫写诗有相当的影响的时候,唐代编了几本诗集,其中有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殷璠的《河岳英灵集》等,时间上基本和杜甫是同时的。而这些诗集都没有收录杜甫的诗,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知道艺术家,他在艺术成长过程中,即使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却还不被世人所看重。这种情况,中外都有。拿陶渊明来说,陶渊明在东晋时代,他诗歌的风格特点特别突出。山水田园诗,除了曹操《观沧海》,后来也有人写田园山水,真正能达到陶渊明那个程度的不是很多。陶渊明辞官不做,隐居田园,在这种情怀下写诗,陶渊明之前没有谁,之后也没有人能达到陶渊明的高度。陶渊明在唐代很少被人提起,最突出的发现者是宋代的苏轼,苏轼特别看重陶渊明的诗,他把陶渊明的诗每一篇都附和一首,从此陶渊明的名声大振,自宋代以来被特别重视。在西方,凡·高当年自己画画的时候,一幅画换啥都换不来;今天只要你有一幅凡·高的画,那就价值连城了。在唐代有高仲武和殷璠,为什么他们编选唐诗时,没有选杜甫的诗?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王充闾:这个问题,在文坛上是常见的,但是杜甫的情况有些特殊,所以,颇为引人注意。先从李白说起。李白比杜甫大11 岁,他们两人一年多的时间里共见过三次,后来就音书杳然了。杜甫写李白的诗,大约20 左右首,李白写杜甫的诗,不过两三首。为什么杜甫对他一片热心,而李白却显得冷漠呢?一般认为,彼时李白早已成名,而杜甫尚未崭露头角。两人见面的时候,杜甫还不到35 岁,真正的代表作不是很多,而当时李白已经名满天下了。作为一个大作家,李白对杜甫并未透出瞧不起的神情,属于正常状态。再加上两人的经历也很有意思,李白到过的地方,杜甫大多都到过,只是时间错异,相见无缘。到了晚年,李白错投野心家李璘,受到牵连,被流放到夜郎,遇赦后不久就病逝于安徽,其时杜甫正蜗居四川的梓州。这倒应了那句杜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中唐之后有些选本还是选录了杜诗的。比如顾陶《唐诗类选》和韦庄《又玄集》都选录了。而与杜甫同时代的选本《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箧中集》,杜诗应该在其入选范围之内,却都先后被疏漏了。情况值得分析:《河岳英灵集》收诗起于开元二年(714年),止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可说是盛唐诗歌的选本,其时与杜甫创作初期吻合,数量不多,代表作也较少,因而未能引起诗界足够重视;加之,这一时期杜诗的内容、艺术风格和当时主流风尚并不一致。“沉郁顿挫”的风格,不太符合选家殷璠气象高华、“风骨”与“声律”兼备的要求。那么,在杜诗佳作如林的中后期的两部诗选《箧中集》和《中兴间气集》,又为什么不选呢?这既归因于选家眼光,也有时代所尚的问题:《中兴间气集》代表当时诗坛主流,杜诗的落选表明其与时代主潮相对隔膜。而《箧中集》选者元结主张“雅正”,入选作者皆为“正直而无禄位”者,杜甫曾为左拾遗,并非“正直而无禄位”者。可见,杜诗遭受冷落,正是这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王向峰:杜甫的诗过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特别是他的家国情怀,对时代,对人民大众,对社会兴衰有特别的关注,这对我们今天的作家、艺术家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这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很多诗篇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今天我们在这里随便地谈一谈,没有系统论述,虽然对我们两人来说,准备起来非常困难,对大家来说也不见得有多少意义,希望以后我们还有机会进一步来交谈。
王向峰:最近写了一首七律诗,为什么写这首诗呢?因为我在40 年前,就是1981 年的时候,带研究生到四川大学访学,我们到了杜甫草堂,发现和原来想象中的草堂不一样。原以为浣花溪畔只有一个草房,周围有松竹药圃,可是一进到庄严而又豪华的大门以后,一看都是高大的建筑,费了好大工夫往里走,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草堂。由于游览了草堂全景,觉得眼下的高楼连苑,旧日想象中的“草堂”的味道没有了,不禁随口道出两句话:草堂旧貌今何在,唯有春风似昔时。这是40 年前写的两句话。这次准备讲座时,我想把这两句敷衍成一首诗,怎么构思也写不成,最后没办法干脆单独写一首吧。
门廊联匾气轩昂,名义依然谓草堂。
耸立亭台新府第,迎来雅客赏诗章。
秋风不再掀茅顶,广厦多能调暖凉?
国难谁人怜老杜,一生贫困作诗偿。
写这首诗时,我想到的是作家、艺术家在他成长过程当中,都难免有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但也是砥砺性格、催人努力奋进的机会,如果从文从艺一开始就有锦衣玉食,甚至是高官厚禄,远离民众生活,那真的会应了杜甫的那句“文章憎命达”,这个时候即使想创造艺术品,也难免是应制而为,很难创作出来真正有价值、有情怀的艺术。我们今天研究杜甫,总结他的创作经验,并不是要像他那样去经历饥寒困苦,但是足具家国情怀,关心国家的命运,关心人民的生活,却是作家、艺术家必守的生命线。这些,我们在杜甫的创作道路和作品的思想高度、艺术深度上都能得到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