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应坚持“全面备考”策略
2021-12-03广东省中山市板芙初级中学王征祥
广东省中山市板芙初级中学 王征祥
数学作为中考的重头戏,其成绩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中考总成绩,因此,做好中考数学的复习是一线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为了做好中考数学复习,我们应坚持“全面备考”的策略,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和理解知识,从被动接受转变为自发梳理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数学能力。
一、复习资料与深刻解析教材同步走
中考数学备考中,有不少学校都是订购一本一轮复习用书,老师按照这本书的脉络组织复习,但这样的复习方式往往很难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分考生,其本质是忽略了教材的本原作用。复习资料的编写依据是什么?是知识点,是中考的要求,是中考试题。目前市面上的复习资料都是早于当年中考时间编写的,存在一定的预判性,试题与知识点的方向性把控没有那么准确。笔者认为,还是要认真钻研中考试卷,认真解读教材,对基础知识进行一轮彻底的复习,使用教辅资料时注重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同时深入钻研与教材密切相关的练习题。由此可见,教师复习时将教材与复习用书有机结合是有利于中考数学科学备考的。
二、注重基础知识积累,构建完整的初中数学知识体系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学生得分的情况相较于往年整体呈上升趋势,试卷对基本做题方法的考查仍然是重点,只要把握好这些常见的题型,就能有效保证试卷得分。而要想很好地处理这些试题,就有必要准确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如果学生积累了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思路和策略,再通过有效的做题训练,就能形成翔实的数学知识网络,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解题视野。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轮复习中,还有不少教师针对一道试题疯狂进行变形教学,一节课讲一个题就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水平?笔者认为不然,在一轮复习中,过度推广变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甚至会导致学生复习的知识面过窄,得不偿失。
三、建立切实可行的教研协作体,实现有效的常态化交流
当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学校集团化发展的现象,在加强学科实力的同时,为高中的附校(初中)争取到了不少的教研资源,在定期的交流学习中,大家相互听取复习备考中的疑问,在讨论与研究中解决问题,优化策略。
笔者曾有幸作为本校教师代表,与同层次兄弟学校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这次活动让本人感受颇深。自以为控制得很好的课堂也被找出不少问题,当时听到同行对自己的评价很意外,一般的教研活动都是赞扬声一片,这次的诊断教学评价给了自己一次很好的反思机会。再好的教学都要交流,真正完美的教学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因此,构建良好的教研机制,实施真正有意义的教研,摆脱之前评课一味讲优点、不提问题的做法,这对于中考数学全面备考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挖掘主流模拟试题创新点,辨析命题背景与考查目的
每年中考结束,都会有数学老师或学生感慨“数学有一道大题与某套试卷完全一样,连数据都没有改”。由此可见,教师在选择模考试卷时,精准取舍是十分重要的。从实践来看,所有中考试卷的命题人在设置题目时,都要充分考虑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学生绝不可能单凭固定的套路就解决大部分的数学中考试题,原创性、创新性中考数学题目逐渐成为命题的主要方向。作为一线数学老师,要高度关注和认真分析类似的试题发展趋向,立足教材知识点,锤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命题背景。只有对试题命制有深入的研究,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教师授课的方向性才能更明确。
五、精选课后作业,力争做到讲练结合
不少老师认为,如果在课堂上进行习题讲解,就很难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这就涉及了时间的有效掌控问题,一本教辅资料,很多老师都是要求学生把今天要讲的内容全部做完,第二天上课评讲,实际上,课堂上不可能有时间让教师把所有题目都讲一遍,这样也容易让学生认为老师说话不算数,完成习题的效率是低下的。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分组,通过课前备课将每个小组的作业分配给小组长,学生做完后对答案,并在上课前将易错题反馈给教师,方便教师准确把控教学。
中考数学复习的方法很多,但从长远来看,所有的复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品质,从短期来看,就是为了让学生顺利升入理想的高中学习。因此,复习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唯物主义认识,切实做到从学生发展考虑,达成教育培养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