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1-12-03麻琦瑶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3期
关键词:电针屏障结肠

麻琦瑶,倪 敏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苏 南京 210046 ;2.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以结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尚未完全明确[1]。此病患者可出现腹泻、排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其病程多在4 ~6 周以上[1-2]。中医认为,此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多由脾肾虚损、正不胜邪、邪气留连所致,故其病程迁延、缠绵难愈。针灸疗法具有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功效。大量的研究证实,用针灸疗法治疗UC 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介绍近年来有关用针灸疗法治疗UC 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用针灸疗法治疗UC 时产生的免疫调节作用

1.1 调控细胞因子

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UC 的发病机制。有研究表明,由遗传易感性、环境、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免疫失衡是导致其发生的重要因素。相关的研究指出,T 淋巴细胞亚群〔包括辅助性T 细胞(T helper cell,T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 和细胞毒性T 细胞(cytotoxic T ceils,Tc)〕等免疫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产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促炎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8、肿瘤坏死因 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 干 扰 素(interferon-γ,IFN-γ) 等〕与抑炎细胞因子〔包括IL-4、IL-10、IL-13、 转 化 生 长 因 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 等〕的失衡与UC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4]。施丽薇等[5]在实验研究中将32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及手针组(8 只/ 组)。对各组大鼠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然后观察其结肠组织样本中IL-1β、IL-6、IL-10、TNF-α、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Hcy、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 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对UC 大鼠进行电针针刺或手针针刺均可有效地调节其体内促炎和抑炎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其体内MPO和Hcy 的表达水平,从而可控制其体内的炎性反应。与手针针刺相比,电针针刺对部分细胞因子的调控效应更明显。荆志强等[6]研究发现,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慢性远端结肠型UC 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清TNF-α、IL-8 的水平。但目前临床上尚不明确用针灸疗法调控细胞因子的具体作用机制[7-9]。

1.2 调节Th1/Th2 的平衡

Th1 和Th2 均属于CD4+T 细胞亚群。正常情况下,人体内Th1 分泌的IFN-γ、TNF-α、IL-2 等Th1 型细胞因子与Th2 分泌的IL-4、IL-5、IL-13 等Th2 型细胞因子会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从而共同维持免疫功能的正常。有研究指出,Th1/Th2 的表达失衡可能与UC 的发生密切相关[10-11]。杨梦凡等[12]在实验研究中将数只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C 组和针灸组。对各组大鼠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然后观察其肠黏膜中细胞因子的mRNA 表达量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UC 组大鼠肠黏膜中IFN-y 的mRNA 表达量及血清中IFN-y 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大鼠,其肠黏膜中IL-4、IL-5 的mRNA 表达量及血清中IL-4、IL-5 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大鼠,P<0.05。接受针灸后,针灸组大鼠肠黏膜中IFN-y 的mRNA 表达量及血清中IFN-y 的含量均低于UC 组大鼠,其肠黏膜中IL-4、IL-5的mRNA 表达量及血清中IL-4、IL-5 的含量均高于UC 组大鼠,P<0.05。这提示,针灸疗法对UC 动物模型肠黏膜的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均具有调节作用。

1.3 调节相关信号通路

有研究指出,Toll 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 可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启动信号转导,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从而可起到调控促炎基因转录的作用。相关的研究表明,UC 患者会出现病灶组织中TLR2、TLR4 表达上调的情况,且上调的幅度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3-15]。薛丹等[16]的研究表明,UC患者会出现血液中TNF-α、IL-6 及肠黏膜中NF-κB/p65蛋白高表达的情况,为其采用俞募配穴温针灸法进行治疗后其上述指标的表达均会明显下调。对该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可知,为UC 患者采用俞募配穴温针灸法进行治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结肠溃疡病灶的修复,且治疗的作用机制与减轻其全身及局部病灶处的炎症反应有关。王姗姗等[17]的研究表明,对UC 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可抑制其结肠黏膜的不典型增生,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肠黏膜的修复。毛婧等[18]在研究中指出,UC 患者出现的肠功能紊乱主要是由其体内IL-6/ 蛋白酪氨酸激酶2/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蛋白3 信号通路被激活导致的Th 失衡引起的,有效抑制其体内的IL-6/ 蛋白酪氨酸激酶2/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蛋白3 信号通路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1.4 调节神经- 免疫轴

临床研究表明,经胆碱能抗炎通路、脾交感神经抗炎通路、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抗炎通路激活迷走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可起到显著的抗炎作用。Borovikova 等[19]研究发现,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迷走神经进行电刺激可显著降低其血清和肝脏组织中TNF-α 的水平。大量的研究表明,迷走神经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这种神经- 免疫交互作用被称为胆碱能抗炎通路)。电针治疗主要是通过将针柄连接电脉冲发生器并对穴位施加特定的脉冲电刺激来实现的,其电脉冲参数可严格量化,其疗效重复性优于手针治疗[20-21]。胡森等[22-23]的研究证实,用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起到的抗炎和肝脏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实现的。陈正鑫[24]在临床研究中将30 例脾肾阳虚型U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 和治疗组(n=15)。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采用电针深刺八髎穴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治疗后其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用电针深刺八髎穴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UC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关的研究指出,用电针刺激八髎穴可起到促进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等作用。金海峰等[25]在实验研究中对UC 大鼠的骶神经进行了电刺激。研究结果表明,对UC 大鼠的骶神经进行电刺激能提高其迷走神经的活性,促进其进食量和体质量的恢复,减轻其肠道黏膜的损伤,降低其疾病活动指数、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和肠道黏膜中MPO 的水平。

2 用针灸疗法治疗UC 时产生的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

肠黏膜屏障是由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共同构成的“防御系统”,其功能受损是UC 的主要病理改变,在UC 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1 增强肠黏膜的机械、化学屏障功能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TJs)结构在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的实现中起到重要的作用。TJs 结构及功能受损会导致肠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增加,从而可介导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发展[26]。马喆等[27]在实验研究中对UC 大鼠的天枢穴进行隔药灸和温和灸,然后观察其结肠组织TJs 结构中咬合蛋白、连接黏附分子、闭合小环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隔药灸后,UC 大鼠结肠组织TJs 结构中咬合蛋白、连接黏附分子、闭合小环蛋白的表达量均较接受隔药灸前显著升高,P<0.05。接受温和灸后,UC 大鼠结肠组织TJs 结构中咬合蛋白、闭合小环蛋白的表达量均较接受温和灸前显著升高,P<0.05。这表明,对UC 大鼠的天枢穴进行隔药灸和温和灸可提高其肠黏膜机械屏障中TJs 相关蛋白的表达量,从而可起到增强其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艾灸抑制UC 患者肠道炎症反应的实现途径之一。肠道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mucin,MUC) 主要由MUC2 基因编码,其主要附着于肠黏膜表面的黏液层,可起到抵抗细菌侵袭、维持肠黏膜化学屏障功能的作用。马喆等的研究表明,缺乏MUC2 的大鼠通常存在明显的结肠炎症反应,且其缺乏MUC2 的程度与其结肠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接受隔药灸和温和灸后,UC 大鼠会出现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MUC2 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的情况。这表明,对UC 大鼠的天枢穴进行隔药灸和温和灸可提高其结肠组织中MUC2 蛋白的表达量,从而可起到增强其肠黏膜化学屏障功能的作用。这一作用机制可能是进行艾灸治疗抑制UC 患者肠道炎症反应的实现途径之一。

2.2 增强肠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

肠黏膜免疫屏障主要由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构成,其可识别肠道内的菌群及抗原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可维持肠道及全身的免疫稳态[28]。临床研究表明,CD4+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EL) 是肠黏膜免疫的效应部位,其在维持肠道免疫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的研究指出,异常的CD4+IEL 会加速炎症性肠病的进展[29]。孙斌[30]的研究表明,用针刺联合常规西药疗法治疗慢性肝郁脾虚型UC 可有效地提高患者血清CD4+的表达水平,改善其免疫功能,促进其康复。

2.3 增强肠黏膜的生物屏障功能

肠道微生物稳态是对抗病原体的重要屏障。有研究指出,肠道菌群失衡是诱发炎症性肠病的重要因素[31-32]。采用16SrRNA 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UC 小鼠与正常小鼠的肠道菌群可以发现,正常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优于UC小鼠,且UC 小鼠个体间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差异较大。UC小鼠肠道菌群的分布情况也明显区别于正常小鼠,其肠道中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等较少,肠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等较多。相关的研究证实,UC 小鼠肠道中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正常小鼠,其肠道中肠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正常小鼠[33]。新近的研究表明,针灸对肠道菌群具有调控作用。谢文松等[34]在临床研究中将130 例UC 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5 例/ 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益阳愈溃汤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益阳愈溃汤联合针刺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提示,对UC 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有助于恢复其肠道微生物稳态。侯天舒等[35]的研究表明,UC 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对其进行电针治疗能提高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指数及其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属、毛螺菌属的含量。这一作用机制可能是进行电针治疗减轻UC 患者肠道炎症反应的实现途径之一。

3 总结与展望

UC 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属于中医理论中“泄泻”、“肠澼”、“久痢”、“休息痢”等范畴。近年来,临床上对用针灸疗法治疗UC 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相关研究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对免疫分子网络间交互效应的深入探讨;2)临床试验设计不够完善,严谨性不足;3)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不合理,且缺乏对其个体差异、病变部位、疾病活动性等方面的全面评估。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笔者认为,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针灸疗法在治疗UC 方面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猜你喜欢

电针屏障结肠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电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介入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屏障修护TOP10
一道屏障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
一例猫巨结肠症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