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高校婚恋教育探析
2021-12-03孔德生
孔德生,臧 凯
(哈尔滨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中明确提出:“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这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婚恋教育的关注,更为高校婚恋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和发展方向。目前高校婚恋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婚恋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婚恋法律意识教育等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实效性差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高校婚恋教育不能很好地把握大学生婚恋心理特点,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婚恋生理心理知识的需求,无法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婚恋心理问题,归根结底在于高校婚恋教育缺乏婚恋心理理论的指导。本文从爱情心理理论视角出发,探讨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的意义、途径和特征,为提高新时代高校婚恋教育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爱情心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爱情心理理论是心理学视域下爱情理论的总和,是研究爱情过程中个体生理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特征及规律的理论体系。它是在对爱情心理进行科学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的科学论证和总结[1]。1905年,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出版了《性学三论》,这本论著可以看作对爱情心理理论的最初研究。20世纪50年代,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等人提出了依恋理论,促进了爱情心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大批心理学研究者陆续投入到爱情的科学实证和理论研究中,爱情心理理论逐渐兴起。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爱情心理理论不断成熟与完善,初步形成了四大理论流派[2]4,其中与高校婚恋教育联系最为紧密的是爱情生物理论、爱情类型理论和爱情文化理论。
(一)爱情生物理论的主要思想
爱情生物理论是在进化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爱情心理理论。心理学家通过观察爱情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心理体系及外在行为系统,分析这些系统背后的内在驱力及相应的神经生理机制,探讨爱情心理及行为背后的生物学基础。此外,心理学家还通过对不同个体、不同阶段爱情内在驱力和神经生理机制的分析,总结概括不同个体和不同阶段爱情中心理系统及行为系统的差异及特征。爱情生物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道格拉斯·T.肯里克(Douglas T.Kenrick)、菲利普·R.薛佛(Philip R.Shaver)和海伦·费希尔(Helen Fisher)。道格拉斯·T.肯里克(Douglas T.Kenrick)通过大量的实证和理论研究认为,爱情是在进化机制基础上为解决种族繁衍问题而形成的决策偏好,这种决策偏好随着人际互动、环境、文化的不同而发生动态变化[3-4]。菲利普·R.薛佛(Philip R.Shaver)则提出浪漫之爱包括依恋、呵护与性三个先天的动力系统[5-6],在进化和发展过程中,三个动力系统为实现各自目标会激活相应的行为策略,随着目标的失败或实现、个体的经验、外在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行为策略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海伦·费希尔(Helen Fisher)则认为,依恋、吸引(浪漫之爱)和性驱力是爱情的三个主要内驱力,三个驱力系统可以还原到相关的神经中枢之中[7-8]。可见,爱情生物理论的心理学家们都将爱情的心理及行为系统看作内在驱力系统及相应神经生理机制作用的结果,只是在爱情到底划分为哪几种驱力以及具体的何种神经中枢产生何种驱力等方面,见解略有不同。爱情生物理论将爱情视为人类为了繁衍后代而产生的本能反应,认为爱情具有生物性和普遍性,不受文化、地域、性别的限制。产生爱情行为的内在驱力包括依恋、呵护、吸引、性等等,这些内在驱力具有相应的生理基础,都能还原到相应的神经中枢之中。概括来看,爱情是普遍存在的,爱情过程中的一切心理和行为反应都有相应的神经生理基础,繁衍后代是爱情的重要目标,性驱力是爱情中的重要驱力之一。
(二)爱情类型理论的主要思想
爱情类型是个人对爱情的解释或对爱情的看法,这种爱情态度指导他们的爱情行为,并表明他们的爱情观念。爱情类型理论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爱情划分为不同类型,并提出每种类型都映射出个体不同的爱情态度、观念及行为方式的理论。约翰·李(John Lee)在1973年提出爱情的三原色是“浪漫”“游戏”和“友谊”。三原色的不同混合方式产生爱情的合成色“现实”“占有”和“奉献”。三原色及合成色构成了六种爱情风格(即爱情类型):浪漫爱、游戏爱、友谊爱、现实爱、占有爱、奉献爱[2]159。埃伦·伯奇德(Ellen Berscheid)在整合以往研究基础上,提出爱情分为依恋之爱、温情之爱、友谊之爱和浪漫之爱四种类型,每一种爱情类型都有各自不同的激活成因,并形成不同的爱情心理及行为特征。在一段爱情关系中,可能会出现四种爱情类型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在爱情进程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爱情类型。罗伯特·J.斯腾伯格(Robort J.Sternberg)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和承诺三个要素,三要素以不同方式组合而形成无爱、喜欢、迷恋、空洞之爱、浪漫之爱、伴侣之爱、愚昧之爱和完美之爱等八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后期斯腾伯格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爱情三元素理论,提出爱情的八种类型来源于不同的爱情故事,我们选择与自己爱情故事相似的人结合容易获得爱情的成功,而双方爱情故事比较吻合时幸福感更强,关系更稳固。总之,爱情类型理论从爱情的心理组成成分视角出发分析爱情,它的主要理论观点是:爱情由多种不同元素组成,爱情的最基本元素包括浪漫(激情)、友谊、承诺(游戏)等;这些爱情元素根据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爱情类型,爱情类型的实质就是爱情观;每种爱情类型都有各自的特点,由于爱情观不同,持有不同爱情类型的个体对爱情的看法及在爱情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体,爱情类型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爱情对象的变化和爱情进展阶段的不同,爱情类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爱情文化理论的主要思想
爱情文化理论主要探讨文化及相关因素对爱情体验和爱情行为的影响。它从跨文化的视角解释爱情中的相似性或差异性,认为爱情虽然具有普遍的人类共通性,但文化、人格、性别等因素仍然会影响个体的爱情体验、爱情行为及人们对爱情的理解。大卫·P.施密特(David P.Schmitt)通过对50多个国家的15 000人所做的研究发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爱情的概念是相似的,然而爱情中的情感投资程度与国家的发展水平、文化氛围、依恋类型存在相关。此外,性别也是导致情感投资程度不同的因素之一[9]。伊莱恩·哈特菲尔德(Elaine Hatfield)也提出,虽然爱情具有文化普遍性,但在文化价值观不同的地区,人们对爱情含义的理解和表现出的爱情行为也不尽相同。卡伦·K.迪恩(Karen K.Dion)和肯尼思·L.迪恩(Kenneth L.Dion)进一步提出了个人主义社会和集体主义社会关系下人们对爱情的理解不同。总之,爱情文化理论认为,虽然浪漫之爱适用于任何一种文化氛围,但不同文化下人们对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在个人主义文化氛围下形成的是比较开放的爱情观,婚恋关系中更注重激情因素,同时也强调婚恋双方各自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下,爱情关系虽然也会较为开放和独立,但在婚姻生活中婚恋关系的维系不仅取决于婚恋双方的情感因素,还要考虑双方对其他人,特别是双方父母所担负的责任。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夫妻双方的生活与父母长辈的生活无法完全分割开来,照顾老人被当成婚恋双方的重要责任。此外,爱情文化理论还认为,生活压力的程度、个体的人格特征、男女不同性别等因素也会对爱情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经济困难或生活环境不良等生活压力会导致人们情感投入较少,大多数国家中男性比女性在情感方面投入较少,而外向型和宜人型的人格特质更有利于情感投入,且在情感方面会有较高的满意度。
(四)爱情心理理论主要思想辨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对“爱情”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证研究,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相对系统完善的爱情心理理论体系。但由于研究时间较短、研究对象复杂、研究方法困难等原因,该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用仍须谨慎。
首先,爱情心理理论的理论精华。爱情生物理论、爱情类型理论和爱情文化理论的主要思想均来自于实证研究的结论,科学性较强;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爱情进行研究,研究范围较广,研究内容涉及爱情的各个方面。因此,爱情心理理论体系为我国高校婚恋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特别是在对爱情心理及行为背后的神经生理机制、爱情心理表现及行为特征、文化及个性等影响因素方面的探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
其次,爱情心理理论的局限性。爱情心理理论的研究者大多是西方心理学家,选取的研究被试以西方人为主,少有中国被试的参与,这就使得一些研究结论更适用于西方价值体系的土壤,其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展现出西方文化的特征。例如,爱情生物理论中对性驱力过于重视,爱情类型理论中对激情因素给予极大关注,这都来自于长期以来西方性开放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在我国婚恋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性和激情的态度较为含蓄和内敛,在婚恋中更为注重情感和心灵的契合。因此,在将爱情心理理论融入我国高校婚恋教育时,要考虑到性驱力和激情因素在大学生婚恋中的作用,对其给予一定的尊重和理解,但同时更要注重对婚恋中性和激情成分的干预和引导,特别要对一些不良性观念和性行为进行必要的价值干预和指导。
二、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的意义
婚恋是青年面临的重要人生课题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多元婚恋价值观念不断碰撞,大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系统全面的婚恋知识以指导婚恋实践、解决婚恋困惑、处理婚恋难题、树立健康的婚恋观念。高校是青年婚恋的重要场所,也是系统传授婚恋知识的主要场所。目前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开展婚恋教育,主要从爱情的内涵、爱情与人生的关系、家庭美德及法律法规等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婚恋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但是学时数较少(一般为2—4学时),内容以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为主,缺乏婚恋生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脱离大学生的婚恋实际,导致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理论知识很难在实际婚恋中应用,婚恋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将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针对大学生婚恋心理特点,满足大学生对婚恋知识的需求,并用理论指导大学生的婚恋行为,有利于培养正确的婚恋道德观和婚恋价值观。
(一)满足大学生对婚恋知识的渴求
爱情心理理论是研究爱情中婚恋生理心理特征及规律的系统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理论总结。将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能够确立爱情心理理论对大学生婚恋的指导作用,使原本披着神秘面纱的婚恋行为有了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增加大学生婚恋行为的可观察性、可理解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避免婚恋行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使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婚恋行为,真正懂得为自己和他人的未来负责。
将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可以不断完善婚恋教育的内容,满足大学生对婚恋知识的渴求。具体来看,爱情生物理论从婚恋生理视角出发,使教育者在尊重大学生普遍婚恋生理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教育,避免只强调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而忽视现实婚恋知识需求的弊端。爱情类型理论从爱情心理元素视角出发帮助大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爱情观,了解完美爱情的组成元素,在婚恋中通过不断完善爱情元素以接近完美爱情,提高爱的能力。爱情文化理论从社会视角出发帮助大学生看清影响爱情的因素,理解不同性别、人格、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爱情心理及行为的特点及差别,提高爱的理解能力及解决亲密关系问题的能力。大学生通过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婚恋教育能够全面了解爱情不同阶段的特征及爱情发展变化规律,掌握不同婚恋性别的婚恋特点及心理需求差异,明确影响爱情进程的因素,掌握选择配偶、维系爱情及处理婚恋问题的方法,进而获得更高的婚恋幸福感。
(二)有效建立正确的婚恋道德观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便捷,随之而来的是不同信息背后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对大学生婚恋观念的重要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并未完全固定和成熟,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因此高校婚恋教育不应只是灌输婚恋价值观和婚恋道德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辨析各种婚恋观念并做出理性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基础之上,也是建立在对知识传授者和知识内容认同基础之上。将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能让教育者了解大学生的婚恋心态,理解大学生的婚恋需求,尊重大学生的婚恋生理心理特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大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提高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纳度。此外,将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对婚恋中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现象给以理论层面的解读,提高对不同婚恋类型和婚恋现象的理解力和解释力。大学生能用所学理论对社会上的各种婚恋观念进行准确的辨析,在婚恋观念及行为选择中理性取舍,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立婚恋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理性的婚恋观。
三、爱情心理理论对高校婚恋教育的启示
爱情心理理论体系中的爱情生物理论、爱情类型理论和爱情文化理论揭示了人类爱情心理及行为的本质和规律,解释和说明了爱情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婚恋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一)高校婚恋教育中爱情生物理论的运用
爱情生物理论在高校婚恋教育中主要探讨大学生婚恋行为背后的内在驱力及神经生理机制,从生理层面解释大学生婚恋行为具有普遍性和个体差异性,帮助教育者依据大学生婚恋中的内在驱力和神经生理机制的特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内容。
首先,教育者应尊重、接纳、干预和引导大学生婚恋行为。爱情生物理论认为,爱情是人的本能行为,具有普遍性,处于爱情中的个体受依恋、呵护、性等内在驱力的影响,会表现出依赖对方、以恋人为中心、性的需要和性行为等特点。这些行为与恋爱过程中的神经生理变化息息相关。此外,根据依恋理论,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方式与儿童期亲子依恋方式密切相关,恋爱中与恋人相处模式及行为表现,都与其生理因素及成长经历有关。因此,大学阶段谈恋爱或者结婚是符合其婚恋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大学生在婚恋过程中行为举止比较亲密,甚至出现性的欲望和性行为也是爱情内驱力的重要表现。对于大学生的婚恋行为,教育者在价值观层面可以保有自己的判断或者不予认同,但在心理层面应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尊重。只有教育者真正地理解和尊重大学生的婚恋行为,大学生们才能够敞开心扉,愿意接受和学习教育者传递的婚恋知识。当然,尊重和理解并不是纵容不健康婚恋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教育者要在尊重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正面的教育、引导与服务[10],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行为进行价值引导和干预,引导大学生看到不良婚恋行为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婚恋行为和文明理性的婚恋观,避免因对教师的逆反情绪而降低对教育内容的认可度。
其次,高校应重视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爱情生物理论认为,性驱力是爱情中的本能驱力,性成分是婚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之一。因此,性欲望和性行为是大学生婚恋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婚恋教育无法回避的重要教育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越来越开放[11],但家庭、学校、社会对性健康教育却严重缺失,大学生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完整系统的性知识,容易导致其性观念失调、性行为随意,甚至感染性疾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高校婚恋教育应直面大学生性问题,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的责任,通过全面系统的性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性欲望背后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了解人体性器官和性行为的相关知识,了解性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作用,理解性与恋爱、婚姻、事业以及人生发展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性观念,使大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珍惜感情、爱惜对方,理性规范“性”在大学阶段以及婚恋不同阶段的位置,明确婚恋责任在婚恋中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婚恋教育中爱情类型理论的运用
爱情类型理论在高校婚恋教育中主要从激情、友谊、承诺等组成爱情的基本心理元素层面对大学生爱情观构成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不同爱情类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不同婚恋观背后的心理元素构成,使教育者能依据大学生的婚恋心理特点完善婚恋教育内容体系。
首先,高校婚恋教育应增加爱情类型内容教育。爱情类型理论认为,爱情元素的组合方式不同,爱情类型就会不同,爱情观也就不同。爱情类型理论详细介绍了爱情的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组成元素和特点,以及完美爱情的组成成分。通过对爱情类型内容的学习,大学生能较好地分析各自爱情的组成元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爱情观,同时能了解不同爱情类型的特点,分析不同婚恋观的利弊,并结合自己的婚恋实际,通过理性判断最终树立更适应新时代的健康婚恋观。此外,爱情类型理论提出,爱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爱情类型及婚恋的不同阶段个体的注意、记忆、决策都有不同,即爱情的不同阶段爱情类型、恋爱心理及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学生进行爱情类型知识的教育会使大学生在婚恋的不同阶段不断调整和改变爱情元素的比重,了解自己在爱情不同阶段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理解婚恋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因素,理解双方婚恋类型不同导致的矛盾冲突,调整爱情元素的比例,寻找自己爱情类型与完美爱情的差距,以及双方婚恋类型的差异,通过不断调整爱情元素,提高双方婚恋契合度和婚恋幸福感。
其次,高校婚恋教育应重视大学生提高亲密关系能力教育。爱情类型理论提出,伴侣之爱或友谊之爱是爱情的类型之一,也是婚恋中的重要阶段之一。友谊是爱情中的重要元素,其实质是婚恋双方建立起来的亲密感和归属感,而亲密感和归属感的建立,则需要双方共担风雨、共享快乐,彼此奉献、甘愿付出,互相理解、相互尊重。社会交换理论同样认为,任何一种关系的维系都需要取得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婚恋关系亦是如此。因此,在婚恋中仅仅靠激情状态是没办法使双方关系长久的,需要在婚恋教育中教会大学生建立亲密关系的方法,提高维系亲密关系的能力,找到解决亲密关系困境的途径。亲密关系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人际关系,提高亲密关系的实质就是提高大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的能力。高校婚恋教育应在对人际沟通与交往的原则方法进行教育的基础上,采用角色扮演、心理剧、团体训练甚至一对一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大学生通过语言、声调、手势、空间距离、眼神、动作等多种手段提高大学生维系和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
最后,高校婚恋教育应重视大学生婚恋责任教育。爱情类型理论认为,承诺是爱情中的重要元素,也是婚恋关系稳定的基础;承诺既是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更是个体决定长久地与一个人维系婚恋关系的行为,它意味着婚恋关系中的忠诚与责任;婚恋关系的双方不仅会有很多快乐幸福的时光,也会产生矛盾,面临困难和危机,婚恋责任是应对婚恋困境走出婚恋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校婚恋教育应增加婚恋责任教育内容。婚恋责任教育应包括对自己的责任教育、对他人的责任教育和对婚恋关系的责任教育三个方面,以及婚恋责任认知教育、婚恋责任情感教育、婚恋责任行为教育和婚恋责任人格教育四个维度,以达到教育大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感情负责的目的。婚恋责任教育要教会大学生不轻易开始一段关系,也不轻易结束一段关系;既尊重关系中的自己和他人,也尊重婚恋关系本身。婚恋责任是维系婚恋长久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对于婚恋责任的态度和行为是其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12]。
(三)高校婚恋教育中爱情文化理论的运用
爱情文化理论在高校婚恋教育中主要是从社会文化层面探讨影响大学生婚恋的因素,深入探讨目前的社会文化氛围、个体人格特质以及性别因素对大学生婚恋心理及行为的影响,帮助教育者根据影响大学生婚恋的因素不断调整和丰富教育内容。
首先,高校婚恋教育应增加家庭关系教育的内容。爱情文化理论通过实证研究总结了不同文化氛围对爱情的重要影响,认为个体主义文化氛围下更注重个人爱情的激情体验,注重爱情中双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下的婚恋关系注重整体的家庭关系,婚恋双方组成的小家庭与双方的原生家庭无法完全脱离,夫妻双方的生活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较大。根据爱情文化理论,可以看到我国文化氛围的独特性使大学生的婚恋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大学生既受到西方个体主义文化氛围的影响,注重恋爱过程中的浪漫爱情体验、恋爱中双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受我国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重视婚后夫妻关系以及夫妻组建的新家庭与各自原生家庭的关系,婚恋心理和行为在恋爱阶段和婚姻阶段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同时,男女双方在恋爱阶段和婚姻阶段也具有明显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差异。虽然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步入婚姻的比例并不高,但婚姻家庭是恋爱的必然结果,是大多数大学生恋爱后的最终选择,因此婚姻家庭关系的处理也必然是高校婚恋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婚姻家庭关系教育应包括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姑婿关系、亲子关系等多种关系的特点、矛盾冲突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的内容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建立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的能力。
其次,高校婚恋教育应重视大学生婚恋性别教育。爱情文化理论提出,受基因优化目的的影响,男性和女性在择偶时的标准并不相同,男性更注重对方的体貌特征,女性更注重对方的能力及经济实力,这是人类繁衍本能的结果。又因生理基础的不同,男性和女性在恋爱中的心理规律和行为表现也不相同。约翰·格雷(John Gray)博士在《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这本书中,更是详细论述了男女双方在应对婚恋压力方式、言语沟通方式、亲密关系需求程度、情感变化规律、情感需求内容、避免争吵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而男女双方婚恋中的这些差异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相互不理解的情况,进而使关系陷入矛盾冲突之中,甚至会导致分手,带来诸多的婚恋心理和行为问题,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婚恋道德、婚恋法律等共性知识进行教育的同时,针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婚恋过程中的婚恋认知、婚恋情感、婚恋行为及婚恋人格特征差异进行婚恋性别教育,使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自己和婚恋对象的生理、心理及行为差异有所了解,更好地理解婚恋中因性别差异带来的情感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婚恋冲突,促进婚恋双方的情感和谐。
最后,高校婚恋教育应重视大学生婚恋人格教育。爱情文化理论认为,具有外向性和宜人性人格特质的个体在婚恋关系中的情感投资会较高,他们会更看重婚恋关系,并想办法更好地维护婚恋关系,而其他人格特质则与婚恋关系的维系无显著相关。外向性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和乐观,宜人性人格特质主要包括利他、信任、直率、依从、谦虚和移情。外向性和宜人性人格特质不仅是维系较好婚恋关系的重要特质,也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特质。因此,高校婚恋教育可通过对大学生热情、社交、果断、利他、信任等人格特质的培养,塑造大学生外向性和宜人性婚恋人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经营婚恋关系的能力。
四、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高校婚恋教育的特点
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婚恋教育充分把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将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将婚恋中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教育相结合,将个体化教育和社会化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文明、理性的婚恋观。
(一)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高校婚恋教育承认爱情的普遍性,尊重大学生的爱情行为,承认大学生爱的权利。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大学生婚恋过程中的共性心理和行为表现、特点及规律进行教育,贴近大学生的婚恋实际,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提高大学生解决共性婚恋问题的能力。此外,不同大学生的婚恋心理及行为存在差异性。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高校婚恋教育同样重视对不同性别、不同爱情类型内容等方面的个性化教育,满足不同大学生对婚恋知识的不同心理需求,切实解决个性化婚恋问题。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婚恋教育将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贴近大学生的婚恋实际,提高婚恋教育的有效性。
(二)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教育相结合
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婚恋教育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开展教育。爱情生物理论注重探讨婚恋背后的生理机制,在高校婚恋教育中强调婚恋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特别重视针对婚恋中的性驱力进行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对大学生的性教育不逃避不回避,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大学生的婚恋生理特征进行教育。爱情类型理论主要探讨组成爱情的心理元素,从心理层面分析爱情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以及维系和经营爱情所需要的心理品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爱情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提高爱情心理素质,培养完善的婚恋人格。爱情文化理论则探讨不同性别、不同文化氛围等对婚恋的影响,探讨我国大学生恋爱及婚姻关系的特点,并通过提高处理婚恋家庭关系的能力提高婚恋幸福感。总之,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婚恋教育将生理层面教育、心理层面教育和社会层面教育相结合,全方位构建婚恋教育内容体系,帮助大学生理解和解决各种婚恋困惑,提高大学生辨别和选择正确理性婚恋价值观的能力。
(三)个体化教育和社会化教育相结合
婚恋是大学生的私事,不同大学生因成长经历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恋爱风格。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婚恋教育通过对大学生个体化婚恋现象知识的讲授,使大学生能在学习中找到解决各自婚恋困扰的方法,解决个体化婚恋问题。此外,大学生的婚恋无法脱离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婚恋教育充分考虑到社会因素对大学生婚恋行为的影响,重视对婚恋中各种关系的教育,重视不同性别的婚恋教育,做到了个体化教育与社会化教育的结合。
总之,新时代高校婚恋教育,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恋爱婚姻家庭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高校婚恋教育的理念和内容,注重对婚恋相关心理理论和知识的传授,提高大学生辨析不同婚恋价值观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健康的婚恋道德和家庭美德,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建立和谐婚恋关系、提升婚恋幸福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