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1-12-03

智慧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考核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附属卫校,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0 引言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计算机的地位不可替代。医院的诊疗及管理等方面也依赖于计算机的应用,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对于医院的运营及发展也至关重要[1]。因此,医学院校在教授医学生医学知识的同时,加强医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也意义重大,以便医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提升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必然的[2]。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公共课程,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医学生认为只有专业的医学知识才是应当、值得认真学习的,许多医学生缺乏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视,加上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导致医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有效提升其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针对医学院校计算机的教学,必须革除过往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升医学生自身的计算机学习兴趣,才能满足社会的医学人才需求。本研究就医学院计算机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现状

1.1 与医学专业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在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与医学专业脱节的现象。在大多数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学多是进行计算基础课程的教学,而未深入教学,讲授内容主要是为医学生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数据库知识等方面[3]。而在医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后,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如应用计算机开展各种疾病的检查及诊疗工作,或在进行科研工作时需要应用到数据库软件及相关知识等对大量数据进行管理。而在院校时,医学生接受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不够深入,过于理论化,导致其缺乏实用的计算机知识。

1.2 缺乏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方式

在目前的医学院校中,大多数都是在多媒体教室为学生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且由于医学生的专业课多,每周安排的计算机课程相对较少,而且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又偏多。许多计算机教师为了赶进度,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停留于理论表面,而缺乏上机的机会,这就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院校计算机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1.3 教材内容的滞后

教材是实现教学理念以及思想的重要保障,是组成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教材内容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作为一门技术推陈、更新速度极快的学科,计算机的教材在编写至出版的时间过长,必然会造成教材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而许多医学院校在计算机课程中,未重视计算机教材内容的问题,而并未及时更换新的教材版本,这就易造成医学生所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可能已经落伍,在进入社会应用时与新的计算机技术出现了脱节。

2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计算机课程本身就具有强应用性、强实践性等特点,因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则根据教师的讲解学习关于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仅局限于课堂讲课,难以将医学生的计算机自主学习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4]。有研究针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采用将多种教学方式结合教学的教学方式,即多元化教学。有相关研究发现,不少课程教学在应用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后,其教学效果明显超过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认为在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来提升其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2.1 分层次教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是采用的统一、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知识接受能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参差不一,为了使教学效果能得到整体的提升,可应用分层次教学。在为学生开展计算机教学的第一堂课程时,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以便第一时间对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掌握情况有较详细的了解[5]。最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出简单、一般、偏难的操作题目,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划分出层次不同的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教师再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改变及调节,对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的比重进行调整。对于划分层次属于较差的学生,教师可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基础能力开展培养,同时多给予学生鼓励,以促进其学习的进步[6]。对于划分层次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指导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其自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分层次教学模式下,教师会照顾到每名学生的学习进度,秉着“不放弃每位学生”的信念,以促进全体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加强。

2.2 小组教学

对于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可采用小组互助的学习方式,组成学习小组。给予每个小组的学生不同难度的教材,进行适当合理的安排,使组间自主学习、讨论。在学生学习后上讲台,讲解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补充。可在教学中应用组间竞争机制以及考核机制。在小组成员间,需要鼓励成员间互相鼓励及监督。根据小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较强,也能有效调动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及良性竞争意识。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对自身的学习知识更加熟练掌握,且通过小组间的竞争对比,也能扩宽其学习思路。

2.3 信息化教学

可采用信息化学习模式,教师先对线上资源的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处理。可采用知识点讲授以及小测试辅助教学的方式讲解理论知识,以提升学生知识点记忆。对于实际操作方面,则可对知识点,采用案例法讲解,将案例录制为时间尽量在5 min以内的小视频,给予学生在线观看、学习,学生能对案例中的知识点进行自我分析,同时也可进行操作练习[7]。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破了传统模式下的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教学。在该模式下,能结合线上、线下进行混合式教学。若在平台进行学习时遇见了问题,还可通过线上留言的方式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进行线上解答。

2.4 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参与教学方式

在课前,教师可提前按照课堂的具体内容,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学生能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来进行课程的预习,对课堂上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解。在课堂中,教师完成讲解后,可从平台题库抽取一套试题给予学生进行随堂测试,这样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不足之处,教师可进行重点讲解,开展针对性练习。在课下,可通过平台资源,将录制好的视频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自行于平台题库中进行联系,能有效促进学生操作水平的提升。

2.5 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及时考核

在为学生进行教学后,考核的重要性也不可忽略。通过考核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当改变过去采用理论课考核的方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开展考核。如在计算机基础文化中,可通过机考进行考核。在数据库技术的讲解后,则需要进行理论考试,同时与课程设计相结合进行考核。在学习flash等软件后,可通过使学生提交一份作品的方式为学生开展考核。应当按照课程的不同、不同特点及不同要求,采用最适合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也可通过结合多种考核的方式,完善计算机教学的完整考核体系。

3 结语

如今在医学中,计算机已经渗透至各个角落,许多操作离不开计算机,因而加强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十分重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将实践及理论教学充分融合,虽然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能力[8]。尤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十分被动,无法有效调动其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下积极性。而在多元化教学模式下,可通过应用多种教学模式的方式,为学生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能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考核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云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