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历史理论视角下的当代逆全球化现象探析

2021-12-03兰俊丽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全球化历史

兰俊丽

(1.防灾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 102488)

当今世界,伴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乏力,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各种逆全球化现象日益凸显。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不断的背景下,西方国家逆全球化现象进一步加剧,使得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了诸多变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作为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历史理论阐释了在生产力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交往的普遍发展过程中,在资本逻辑内驱下,世界各地由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1]。其中关于分工和交往、世界市场、国际贸易、普遍竞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许多经典论述,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当今国际形势,特别是认识和分析当前西方社会逆全球化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对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马克思基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开了世界历史的层层面纱。

1.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交往的普遍发展

16世纪,世界历史形成展露曙光。新大陆的发现,意味着交通渠道由陆路转向海路,有利于扩大世界交往,为世界整体联系提供了便利,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西方的冒险家们用武力强占广大亚非拉的土地,将其变成殖民地,成为原料的来源地和商品的倾销地,在此过程中,推动了欧洲的商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快速成长提供了原始积累。新大陆的发现,推动人类历史进入新时代——开创了崭新的世界交往,掀起了世界历史的大幕。

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6,并基于这一根本观点去考察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围绕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时期,阐述了生产力发展推动分工的扩大与发展从而推动交往普遍发展,最终形成世界历史的过程。马克思认为,机器生产以及由此推动的广泛社会分工,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进而创造了先进的交通工具,形成了规模化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推动了世界性的广泛交往与联系。商业贸易繁荣发展,必然要求从国内市场迈向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这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入的国家、民族都卷入普遍竞争当中,从而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使每个民族、国家间的依赖程度极大加强,从而形成世界历史。所以,没有现代工业化和现代商品生产,世界历史无从产生。

2.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资本

马克思指出,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根源在于生产力和交往的推动,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和后果,是缘于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内在驱动作用的是资本。“正是在资本的驱动下,生产力与交往才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以至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2)丰子义、杨学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8资本的唯一目的就是追逐剩余价值的最大化。所以,资本会突破一切对它的限制,无论是行会制度还是贸易保护,它要统治所有的生产方式。对内,资本打破生产和交换上的所有限制,把劳动都变成雇佣劳动。对外,资本强行输出,通过市场竞争、殖民掠夺甚至战争等各种方式,使世界上所有的生产方式都服从于它。马克思指出,尽管资本开创世界历史是为了满足它的唯一目的,但是同时它也不自觉地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3.世界历史的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马克思透过历史现象洞察到历史深处,发现并阐述了世界历史最终走向共产主义。首先,世界历史的形成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前提。共产主义是超越资本主义的更高社会形态,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而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和普遍交往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世界历史的发展,扩展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范围,日益加剧了劳动与资本的尖锐对立,进而为解决这种对立提出了必然要求。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日益具有世界性、国际性、社会性,而资本却日渐掌握在少数个人和集团手中,这种矛盾只有共产主义的方式能解决。所以,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加剧了资本对世界的统治,另一方面又造就了世界性的无产阶级,为埋葬资本主义培养了掘墓人。共产主义,终将随着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变为现实。

二、当今世界逆全球化现象的缘起、表现与本质

1.逆全球化现象的缘起

作为全球化发展的衍生物,逆全球化现象是伴随着全球化波浪式的发展而出现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出,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交往的普遍发展,在资本的内在驱动下,在现代工业化和现代商品生产的推动下,世界上各个地区、各个国家联系愈发紧密,依赖程度极大加强,历史日益走向世界历史。尽管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并未使用全球化的概念,但他有关世界历史的宏观说明以及具体阐述的生产的发展与资本的扩张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一体化、产生不平等、出现垄断以及危机等,实际上就是全球化理论的基本阐释。按照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阐述,全球化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充满复杂性、多维性的波浪式前进的历史过程。一方面,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变革和创新,推动了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往等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改革和创新,使历史日益成为世界历史。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日益加剧,并蔓延到世界各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发、盲目、滞后的弊端,尤其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爆发的经济、金融危机会借助全球化渠道转嫁给全世界,造成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的动荡和不稳定。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时期,这些问题、危机被掩藏起来;当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危机、增长乏力的时候,这些矛盾就会充分暴露出来。面对危机,逆全球化成为一些国家应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不平衡引发的各种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暂时性策略[2]。

具体而言,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从世界层面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未能在全面调整中复苏,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多边体制作用衰微,西方发达国家觉得本国利益在全球化进程中受损,试图通过贸易保护、关税保护、移民投资监管等维护自己的传统优势地位。在发达国家内部,一方面占人口多数的普通民众与高层次社会精英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普通民众的“被剥夺感”强烈;一方面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缓慢,企业效益下降,就业岗位减少,加之科技创新速度加快,一些劳动力被新科技取代,失业问题严峻,加上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回潮,西方社会普通民众认为自身利益受损、就业机会减少等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不公平竞争和海外移民对工作机会的竞争造成的,这种认知促使他们对全球化主要持负面态度,支持贸易保护和限制海外移民等政策。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西方社会的逆全球化现象日益加剧。

2.当代逆全球化现象的主要表现及本质

(1)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盛行。西方一些政治人士打着反对贸易自由和反对移民的旗帜博取基层选民支持,以便左右政府决策。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在政策调整过程中把本国利益放在首位,不顾及其他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发动贸易战、科技战,使二战后确立的国际合作体系受到了空前冲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对待世界经济一直有双重手段,时而赞成时而反对。如果对它有利,则提倡贸易自由;如果对它不利,则挥舞起关税和贸易保护的大棒。所以,设置关贸壁垒,采取贸易保护,发起贸易战,是西方国家保护其竞争优势的惯用手段,并非是当前逆全球化的新现象。

(2)单边主义、冷战思维抬头。以美国为例,2016年以来,美国在经贸、高科技术等领域,在南海、台湾、香港、新疆等问题上挑起摩擦,同时蓄意借助民主、人权、文明冲突等议题,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异作为是非判断标准,强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时期,又蓄意将病毒溯源政治化。当前拜登带领的美国政府,尽管主张美国重回多边主义,但是依然主张两种制度的竞争是21世纪的主要矛盾,这表明美国依然不会轻易放弃以制度优越性竞争为内核、以零和博弈为机理、以文明和价值观冲突为表征的冷战思维模式。究其实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想打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崛起,维护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以发展中国家为外围的国际体系。

(3)极端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相互交织。民粹主义尤其是右翼民粹主义支持者认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以及外来移民抢夺了他们的工作机会,他们负面评价全球化,支持贸易保护,支持限制海外移民。同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强化了一些国家内部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应该看到,挑动民粹主义是西方政客获取政治利益的重要筹码。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出现的失业率上升、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分化、移民难民危机等问题并非源于全球化,从根本上来看,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造成的[3]。

三、世界历史理论视角下对逆全球化现象的批判

1.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资本逐利性逻辑的必然结果。全球化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资本家逐利的必然结果。资本主导的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变革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历史日益成为世界历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尽管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甚至会出现某些历史性的倒退,但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

“苏东”解体后,世界二元的国际经济体系被一元的经济体系所取代。原苏东国家加快融入到以西方资本主义为核心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开放国家不断增多,跨国公司在世界上的投资规模不断增长,所形成的收益就不断增加。事实上,西方国家的科技巨头、跨国集团都喜欢把资本投向国外,因为那里可以获得比本国更高的利润。为了保持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往往把技术研发等核心环节和部门留在国内,把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利用全球分工通过构筑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方式,分布到世界各地,把整个世界市场都统统纳入到由它们主导的分工体系当中,再通过操控财富分配,在控制各地区产业发展同时,把高额利润转回母国,这不仅降低了它们的生产成本,也有助于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和提高竞争力。

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充分利用发达资本主义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进行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吸收和借鉴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加快融入全球化的行动中来。生产和交往的全球化促进经济贸易全球化,国际文化交流便利化,科学技术应用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产业分工更加国际化,全球范围内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将人类生产、消费、交换、消费紧紧融为一体。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如果不参与到全球化产业的分工当中来、不参与到国际生产和消费体系当中来,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2.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持续

当前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而逆全球化现象是欧美盛行的新自由主义导致的恶果,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通过全球化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同时也导致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极不平衡和社会分配的极不公平。

首先,金融资本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金融资本操控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同时,推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脱实向虚,失业率上升,贫富鸿沟日益加剧,精英阶层与平民阶层对立日益严重,社会撕裂严重。美国华尔街不受约束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滋生经济泡沫并引发全区性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美元信用的下降发达国家债务和赤字增加,并引发债务危机。为了维护美元霸权地位,美国一方面不惜动用武力打着各种各样的幌子(反独裁统治、颜色革命、反恐等等)加紧对外发动战争,引起中东、北非等战争所在国家的动荡与混乱,引发欧洲难民危机。另一方面,利用美元霸权,并依美国军事、科技全球领域内的霸主地位作为后盾,向世界各国收割财富,化解金融泡沫并转嫁危机,引发其他经济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动荡。

其次,新兴国家的经济崛起要求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尽管西方发达国家享受了最大的发展红利,但客观上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经济发展迅速,为世界发展贡献了更多的份额。与此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全区产业链的中低端,发展代价沉重,劳动力价格低廉、环境破坏、资源损耗严重,加之金融危机西方国家金融泡沫的转嫁,导致社会财富缩水,社会分配的不公加剧,社会风险重重,他们要求建立更加公平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合作共赢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是通过资本来分配社会资源和调节社会关系,它往往是通过制造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来克服危机,最终防止危机的手段会越来越少。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两个必然”的不可避免。为此,要对社会主义抱有必胜的信心。同时,也应该看到资本主义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所以要做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思想准备。目前,资本主义依然是当代社会的主流社会形态,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占主流,而且在科技、文化、教育、军事诸多领域中依然是创新发展的主导性理论,因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并存、交往、合作、互鉴不仅可能,而且十分必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离不开开放的世界,我们需要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交往、交流、合作,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因而,中国要进一步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建设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努力找到破解发展困局的办法,积极消解由逆全球化造成的负面影响。积极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坚定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保持战略定力,顺应大势做好战略选择,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全球化历史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