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用到理念:新中国民族平等、凝聚向心的民族文化观
2021-12-03哈斯额尔敦
哈斯额尔敦
(内蒙古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在学界,文化的概念和文化理论,卷帙浩繁、丰富多彩。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文化属于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范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事业,在不同时间阶段制定出符合时代和国情的民族文化政策,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族文化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这些重大论述反映了党中央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对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视。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政策为主线,就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族文化观进行分析,探讨中国民族文化观从实用价值倾向到正义理念的升华进程。
一、民族平等: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揭示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和社会主义民族繁荣发展的理论、民族问题和阶级压迫理论、以及关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观。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在唯物史观视野下审视观念与制度的耦合而形成的。在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指导下,社会公平正义不仅体现在政治权利的平等,更体现在物质文化利益等方面的平等。马克思主义将公平正义提升到制度建设和法治保障的层面,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权利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是社会正义的重要标准。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日起,百年来,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为理论武器,看待和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多民族国情和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其中,“各民族一律平等”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代一脉相承、继承发展的根本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无论是在殖民主义横行、种族歧视泛滥的20世纪中叶时期,还是在随着全球化,民族冲突不断、民族歧视卷头重来的21世纪,都具有时代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阐释过民族平等理念和实践的重要意义。1947年 10月,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明确宣布“承认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 权利”[2]。1952年毛泽东在接见西藏致敬团时指出“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不要压迫、剥削你们,而是要帮助你们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和文化”[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和保障了各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方面的平等权利。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性质,强调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途径,提出了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形成了邓小平民族理论,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指南。在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时期,通过1982年《宪法》的修订,以及1984年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诸多全国性法规的制订,民族平等政策理念在法治上进一步得到强化。对此,邓小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要“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1990年)[4]。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内外面临严峻的形势,也未曾动摇实施民族平等政策理念。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推进民族平等政策。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期间指出“各民族不分大小、历史长短、发展阶段高低,都应该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优点和特点”[5]。1993年11月7日,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平等的重要性,提出了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相结合的方针,民族平等的内涵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胡锦涛第一次提出要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主题[6]。2005年5月,胡锦涛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同时指出各民族的特点差异差距将长期存在,要有充分认识,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以便更好实现各民族平等和发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和重视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青海等民族地区进行调研,了解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情况。习近平从建国立业的高度对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尤其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进步做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作为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显著优势之一。
综上所述,民族平等是中国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之一,是立国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主张、坚持、发展“民族平等”政策理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中国化实践。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坚持这一项民族政策理念的宝贵的法宝——“民族平等”,解决了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关系,实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繁荣发展。
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民族文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文化的实用价值和向心力
新中国成立伊始,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被提到中央政府的议事日程,将其视为社会主义中国民族平等的重要标识。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建设相对落后于内地汉族地区的背景下,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采取了积极的帮扶和促进的一系列政策,全面深化了民族平等理论。邓小平在1950年论述民族工作时就指出:少数民族在“文化上也会得到提高。所谓文化,主要是指他们的本民族文化”[7]。党和国家在深入调查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特色民族文化政策体系,建立了民族文化工作机制,保障了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帮扶和促进,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多措并举的。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字调查的推进,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化,在国家层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以及1954年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了保障少数民族文化平等权利的相关条款,用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平等权利。这些法规政策,在现实中得以贯彻落实,建立了诸多民族文化工作机构,开展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调查研究[8]。
在民族文化机构建设方面,1949年成立了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并下设文化教育司,设立文化部民族文化司,负责对民族文化工作的业务指导。1952年9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国家级少数民族艺术团体——中央民族歌舞团成立,从此少数民族文化走进国家艺术殿堂,成为全国人民艺术的组成部分。中央民族歌舞团肩负了党和国家赋予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将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形象和民族团结展现在舞台上,通过文艺,表达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面貌。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路线指引下,全国各民族自治区、自治州和多民族省份相继成立了民族歌舞团(队),到1957年1月时,已经达到26个。其中,深入地广人少的牧区,为牧民提供流动文艺演出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受到关注,获得党中央的认可,一时“乌兰牧骑精神”风靡全国。在民族文化设施建设方面,195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民族部,开办了民族语言广播。1953年成立了民族出版社,中央和民族地区政府部门还相继建立民族博物馆、藏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图书的图书馆、文化馆和影视节目译制机构。1951年,党中央国务院建立中央民族学院,后续建立西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等民族高校,大大促进和发展了民族语言文化,培养了少数民族干部。195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各少数民族创立和改革文字方案的批准程序和实验推行分工的通知》,在“自愿自择”的原则下,先后帮助10个民族制定了14种文字方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展之路。同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都有优点和长处”,提倡“发扬并介绍各民族的优良历史文化”,在民族工作中“抢救落后”和“发掘优秀”并行,开启了新中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自觉进程[9]2。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少数民族文化除了在政治和政策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外,在国家认同建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也发挥了其实用价值。在国内,“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资源一样,是极为丰富的。(中略)我国各民族不仅在过去共同创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而且必将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的新文化建设中显示巨大和卓越的创造才能”[10]107,在国际上,“事实证明,各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遗产是非常丰富的。到现在为止已经发掘出来的,仅仅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这些优美的诗歌、音乐、舞蹈、美术,不仅已经为全国人民所珍视和喜爱,并且自国际文化交流中,发生了重大的影响”[10]109。
总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文化观,是党和国家在民族平等理念和政策下,出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关系和谐的需求,不断深化对少数民族文化认识的结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其一大特色是在民族文化建设实践中,积极发掘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实用价值,使其服务于新中国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无论是党和国家的民族文化政策,还是各民族的文化本身,都从实际和实用出发,重视现实成效,对当时的国家政治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三、“经济发展的助力器”:改革开放时期民族文化的产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发展成为最重要的目标,随之中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由于历史上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等多重原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于是,中央结合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条件,制定了诸多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政策,其一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由此,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发生变化,民族文化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民族文化政策的新思路。对此,邓小平曾多次强调,帮助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缩小民族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差距。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党和政府加深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价值、作用、影响和意义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得以建设和发展。为此,中央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目标、重点、步骤等,为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基础。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也纷纷利用自己独特的人文和自然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以及艺术演出、美术品交易、民间工艺品生产,发展了民族特色的影视制作等文化产业。
1999年6月,江泽民向全国人民发布了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令,2000年西部大开发正式拉开了序幕。2000年5月23日,文化部发出“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西部文化建设发展”的通知,着力推进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在世纪交替之际,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成为“朝阳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中国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西部地区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得天独厚、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力求“绿色发展”的时代需求的文化产业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带动经济生态发展的重要源泉。
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发展民族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多层次、多方面和多渠道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丰富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保护、挖掘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11],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11]。2009年6月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点提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决定。由此民族文化在经济建设中大放光彩,有效促进了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除了通过文化产业开发,为经济发展搭起了舞台之外,少数民族文化也继续通过文艺形式发挥其软实力,肩负了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使命。在国内,通过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发展民族文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国际上,通过积极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的比重。2011年8月发布的《国家民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宣传工作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实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继续做优做实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的传统项目,培育新的宣传优势,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民族文化所肩负的民族团结、国际交流的使命,在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事业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提出推进中华民族精神共有家园建设的要求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的论断,昭示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文化观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象征着民族文化观从实用主义倾向向正义理念的过渡。
四、“中华民族文化”:新时代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民族文化观在“中华民族文化”框架内得以升华,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治国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象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性实践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的治国理政观念和理论体系也得以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划时代的成果。在新时代社会建设中,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建设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中,民族文化建设相关议题成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关于治国理政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关论述中,对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涉及到文化、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重要议题,论述了民族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程中的作用。论述反映了新时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族文化观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得以提升,成为决定国运兴、民族强的基本力量之一,成为构成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精神追求的重要内容。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核心和基础的中华文化,与包括汉族文化在内的各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它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的堆砌或合成体,是“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的、贯通古今的中华文化”[9]1,特别强调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而各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具有“互有重叠,具有共性,体现了这个精神家园的整体性、共同性和牢固性”特征[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3]的重要论断。习近平指出:“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进一步重申“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14],将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中华文化根基视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内涵特质。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论述民族文化时,创造性地将其放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中。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5]。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了国家精神层面的任务,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中华民族认同,是“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的文化认同基础[9]5。民族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治国理政思想的基础因素,升华为治理国家的正义理念之根基。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随着民族文化的理念定义的升华,民族文化政策实践也上了新台阶。在教育方面,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尊重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强民族文化事业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在经济方面,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战斗中党中央提出了“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倡议,保证了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在脱贫、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平等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得以又好又快的发展,开发资源更加合理,经济发展具有高质量和可持续性。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民族文化被充分利用,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文化旅游产业,促成人流、资金的聚集效应,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国家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帮扶。在民族团结方面,中央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程,民族地区注重少数民族城镇化和空间结构上的“三交”,促进少数民族从聚居到散杂居化,适时推进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改造,打造了各民族“共居、共事、共学、共乐”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不仅仅是针对经济贫困的倡议,同样是“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各民族人民心理感情、理想信念的引导”[9]8,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认知上的“一个都不能少”的倡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民族平等的新境界和正义理念的实现。
五、结 语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中国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之一,是立国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主张、坚持、发展“民族平等”政策理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中国化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坚持这一项宝贵的法宝——“民族平等”,解决了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关系,实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繁荣发展。
本文在“民族平等”主线下,对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关于民族文化的论述、各时期民族文化政策和文化实践进行分析,阐释了社会主义中国民族文化观从实用到凝聚向心理念的转变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民族平等原则下帮扶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也开启了向中华文化凝聚的历程。党和国家的民族文化政策,更倾向于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中国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建设中发挥作用,并从实际出发,重视现实效用,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建设和国内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民族文化担负起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使命,搭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舞台,文化产业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资源,在经济领域发挥了实用价值。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在民族团结、国际交流和少数民族形象代表方面,继续发挥凝聚向心的伟大作用。同时,党和国家开始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共有家园建设相互联系起来,党和国家的民族文化观逐渐从实用向理念转变。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以来,民族文化被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根基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员,并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凝聚向心的民族文化成为治国理政的正义理念之一。新时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这一重要论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吸取了中国传统社会公平正义观的合理因素,吸纳了学术界公平正义观的合理成分的成果,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具体呈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