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1-12-03苏淑丹
苏淑丹
(南宁市武鸣区中医医院内科,广西 南宁 530199)
近年来,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每年因COPD死亡患者约100万,并随着年龄增长,其患病率随之升高,尤其是7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达到20%左右[1]。COPD的病程较长,迁延难愈,对患者的伤害极大,直接影响患者健康以及生存质量[2]。中医上认为COPD属于“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利用中医辨证施治,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可提升患者的免疫力,改善肺通气,同时辅助西药达到减毒的目的,不仅广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青睐,更为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提供保障[3]。然而在现代医学研究中COPD可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发作期,不同时期的患者在症状表现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笔者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就中医药治疗COPD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1 中医药治疗COPD作用机制
中医认为,COPD属于“肺胀”“喘证”范畴,最早在《黄帝内经》就对此疾病有专篇论述,其中《灵枢·胀论》篇中指出:“肺胀者,满而喘咳”,对此疾病的症状表现有了初步的认识[4]。而在《诸病源候论》则对认为COPD可归纳为:“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则气逆,肺本虚,为不足,为邪所乘,痞不能宣畅,咳逆,短气也”,进一步对该疾病的中医病理病机进行论述[5]。随着中医在临床的广泛运用,现代的中医研究学者也对COPD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认为“虚”是COPD主要的发病机制,气亏虚则是其主要的发病内因,而邪侵袭则是其发病的外在条件。故而肺脾气虚,感外邪,阳虚弱,外不固,邪干肺则易致COPD发作[6]。
2 中医药对不同时期COPD患者的治疗情况
2.1 COPD稳定期
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有气喘、咳嗽、胸闷,且症状相对较为轻微,因此疾病治疗的原则应以标本兼治、治未病、治病求本为主,在补的基础上提供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目前临床针对COPD稳定期患者,通常选择益气化痰活血、补肺益气、补肺健脾、补肺益肾法进行治疗。
2.1.1 中药方剂
2.1.1.1 益气化痰活血法 钟仲等[7]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综合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后,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3项肺功能指标及6 min步行试验的结果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由此可见,益气化痰活血法在COPD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瘀血和痰浊是COPD患者主要的病理因素,气虚、痰阻和血瘀更是COPD主要的病机,而在益气化痰活血方剂中茯苓、白术和党参具有益气健脾化湿的功效,细辛和白芥子具有化痰温肺通络的功效,广地龙具有平喘通络的功效,紫石英具有补肾纳气的功效,丹参和红景天则有助于滋补元气、活血化瘀,因此采用益气化痰活血方剂对COPD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全方位行血益气、化痰通络,继而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至健康状态。
2.1.1.2 补肺益气法 补肺益气法适用于肺气虚证患者,其临床表现以咳喘无力、痰液清稀、神疲乏力为主,同时伴有体质弱、舌淡嫩、脉沉细等。其主要的病理机制为肺脾肾亏虚,导致肺气的肃降宣发功能长期失调,而肾不纳气,肾气不足,形成脾肺肾虚,临床在治疗时应以补益肺气、化痰活血为原则。在贺小龙等[8]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参芪补肺汤治疗后,其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6 min行走距离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FEV1、FVC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充分表明参芪补肺汤在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经研究可以发现,这是因为参芪补肺汤中含有的黄芪归肺经,味甘性温,具有益卫固表、补气升阳的功效;丹参具有通经止痛、活血祛瘀、清心除烦的功效;党参则具有止咳、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健脾益肺的功效;桑白皮具有肺气宣降的功效;百部具有润肺止咳、利肺祛痰的功效,以上诸药联用可以充分发挥化痰活血、益气补肺的功效。
2.1.1.3 补肺健脾法 补肺健脾法适用于肺脾气虚患者,其临床表现以咳嗽、气短、便溏、纳呆食少、胃腹胀为主,同时伴有苔白、舌体胖大、脉沉细,临床可选择六君子汤、黄芪补中汤、金咳息胶囊、慢支固本颗粒、玉屏风冲剂等进行治疗。方华等[9]曾开展试验,选择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显示补中益气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临床症状积分、均优于常规西药组,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有效证实补中益气汤加减在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呼吸肌疲劳症状上效果突出。
2.1.1.4 补肺益肾法 COPD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在中医的病机研究中可以发现其属肺肾之虚,又有痰阻、气滞、血瘀,最终形成虚、痰、瘀、湿等错杂之证;而中医对其稳定期的病机认知中,认为其特点以肺肾气虚为主,兼有痰湿、瘀血等实邪,故其治疗重点在于肺、肾两脏,采用补肺益肾,兼以化痰通络的方式实现标本兼治[10]。王燕芳[11]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加用补肺益肾汤口服治疗后,其肺功能、临床症状(CA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证实,补肺益肾汤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2.1.2 膏方
膏方具备滋补涵养的作用,主要是将中药药液浓缩,随后加入木糖醇、阿胶、蜂蜜等收膏制备成半流质制剂,其为中药常见剂型之一。临床经研究发现,膏方在COPD稳定期的治疗上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膏方组方较为灵活,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要理论依据,随后按照证型对膏方进行组方,进而开展针对性治疗;同时膏方的药味较多,能够对COPD患者的兼症进行调理[12]。补肺益肾膏作为COPD治疗中最为常见的膏方,其中包含刺五加、炙黄芪、淫羊藿、麦冬、生晒参、阿胶、核桃肉、白术、红枣、茯苓、葶苈子、当归、防风、法半夏、佛手、橘红、五味子、红花、黄精、丹参、炙甘草等二十二味中药,其中使用大量补益药物达到补虚扶正的功效,并同时治疗肺脾肾,且同时调节气血阴阳;另外还可兼以治标,调节气机,发挥活血化瘀、燥湿化痰的功效[13]。因此补肺益肾膏中以温肾固本、补肺健脾、调控气机、化痰祛瘀为主,标本兼治,攻补兼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2 COPD急性发作期
2.2.1 中医对急性发作期的病理病机认知
急性发作期是COPD急性起病阶段,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在短时间咳嗽、咯痰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突然加重,不仅加剧患者的痛苦,更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而在中医的认知中,其主要的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其中本虚是指肺脾肾亏虚,而标实则是指痰浊、水饮、血瘀。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促进,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阶段多以痰浊为主,逐渐形成痰瘀互结;到晚期时则主要以痰浊、水饮、血瘀错杂为患,在外邪侵袭的诱发下出现急性加重,继而导致痰(痰热、痰浊)、瘀及其互阻的实证为主并兼有正虚[14]。因此临床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多采用清肺化痰法、温阳化饮法、燥湿化痰等方剂。
2.2.2 中医药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
2.2.2.1 清肺化痰法 针对痰热壅肺患者,临床可选择清肺化痰法进行治疗,患者临床表现以气喘、咳嗽痰多、面赤、大便干结等为主,治疗药物有清肺消炎丸、蛇胆川贝液、痰热清、清气化痰丸、贝母瓜萎散加减等[15]。刘祥树[16]选择8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西药与清热化痰方治疗,结果发现用药后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证实清热化痰方能够促进患者排痰,并改善其临床症状、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指标。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相较于常规西药治疗,疗效显著,对症状缓解程度的改善更加明显。
2.2.2.2 温阳化饮法 周文博[17]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温阳化饮定喘方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温阳化饮定喘方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究其原因可以发现,COPD急性发作期主要发病机理为病久肺虚,致使肺气壅滞、痰瘀滞留、肺不敛降;采用温阳定喘方治疗后,其方剂中的附片辛甘性热,具有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兼暖脾土,温运水湿的功效;桂枝化气行水,麻黄宣发肺气而平喘咳,二者互用,具有发汗散寒、解表邪的功效;茯苓利水渗湿;干姜、细辛具有温肺化饮的功效;五味子可以敛肺止咳;陈皮可以理气化痰;白术可以健脾燥湿,最后配以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温阳化饮、解表定喘的功效。
2.2.2.3 燥湿化痰法 燥湿化痰法多适用于痰浊阻肺证患者,在游琴等[18]研究中发现,治疗组患者采用六君子汤治疗后总有效率、PaO2、FVC、FEV1%、FEV1/ FV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由此表明,六君子汤在改善痰浊阻肺证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意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具备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这是因为六君子汤中党参具有健脾养胃、甘温益气的功效;白术具有益气助运、健脾渗湿的功效;而茯苓可以健脾利湿,半夏可以燥湿化痰,陈皮可以健脾理气,最后配以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宣肺理气、健脾和胃、利咽止咳的功效。
3 其他治疗方式
3.1 雾化吸入
将中药通过雾化吸入途径给药,可促进药物直达病灶,并直接作用在患者肺部,可有效提升局部药物浓度,并促进患者肺通气能力、肺活量改善,从而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疾病的病死率。张远杰[19]选择11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中药补肺益肾方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的疗效显著,能够提升患者免疫功能与肺功能,并抑制炎症反应,为预后提供保障。由此可见,中药雾化吸入治疗COPD患者,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改善更加显著,相较于常规治疗,更能抑制炎症反应。
3.2 外治法
灌肠法、穴位贴敷、针灸、推拿法等均属于中医特色疗法,经过外治方式能够促进药物作用在病灶,或者利用物理刺激,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应症状,进而缓解病情。陈茂华等[20]选择66例COPD患者进行观察,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止嗽方穴位敷贴进行干预,结果中发现,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的中医外治法能够减轻患者相应症状,改善肺功能。由此可见,对COPD患者采取中医外治法治疗,对患者症状缓解更加显著,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更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
4 小结与展望
COPD作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既往的治疗方式较多,如何抉择成为临床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随着中医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发现中医药治疗在COPD中效果突出,并结合辨证施治、治未病的原则,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用药,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加上中医药治疗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