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伤致创伤性休克的早期救治体会

2021-12-03

智慧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性休克多发性休克

(青海省化隆县人民医院,青海 化隆 810900)

0 引言

多发伤致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急诊中较为常见,导致此类患者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因创口失血过多而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因而救治的首要任务是快速止血[1]。此外多发伤致创伤性患者由于机体应激机制的影响,血管收缩导致细胞缺血缺氧,分泌大量的酸性物质还可能造成患者的酸中毒;另外此类休克患者由于体内调节系统紊乱,免疫能力也受到严重影响,发生感染性休克的风险大增[2]。因而多发伤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极为复杂,其早期救治选择也极为重要,本次研究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多发伤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2例多发伤致创伤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对其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41.52±6.92)岁;轻中度休克34例,重度休克8例;就诊时间0.5~4 h,平均(1.65±0.44)h;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4例、锐器伤5例、坠落伤6例、其他7例;开放性损伤28例、闭合性损伤14例。损伤类型有四肢骨折、胸腹部创伤、多发性骨折、颅脑损伤等。

1.2 救治方法

主要的救治方法如下:①遵循多发伤致创伤性休克患者一般救治流程,患者入院后对其生命体征、受伤位置、意识状态、活动反射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初步评估患者的状态,制定和实施早期救治。②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予以患者持续吸氧;对于呼吸道不通畅的进行清理,有必要者建立人工气道。③对患者进行更为细致的全身检查,重点检查患者的胸腹部创伤,查体结合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考虑是否合并闭合性损伤、内出血、致命性气胸等严重情况,一旦发现上述危急情况立即做好输血准备,开展急诊手术或在病情容许的情况下转上级医院。④如果未合并危急状况,对于有持续感染风险的创口进行清创和止血。⑤建立静脉通道,一般原则是立即予以患者平衡盐溶液和输血,刺激血管活性、恢复血容量。⑥对于酸中毒、颅内压下降等患者,予以对症处理。⑦在处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后,合并骨折的患者予以早期固定,联系骨科专科进一步诊治会诊,以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⑧予以所有患者广谱抗生素治疗,降低感染的风险;予以患者镇痛处理。

1.3 观察标准

记录患者的早期救治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

休克分级标准参考吴文溪等《现代外科基本问题--外科休克(4)》[3]制定。轻度休克:神志清楚、口渴、皮肤苍白、失血量达到总血量20%,收缩压稍高或正常、脉搏快而有力;中度休克: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口渴、皮肤苍白,皮温降低,体表静脉萎缩失血量达总血量30%,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重度休克:反应迟钝、神志不清、昏迷,皮肤呈现青灰色、淤血,皮温极低、呼吸急促,失血量达总血量40%。

2 结果

42例患者中,发生轻中度休克患者34例,经早期救治后,31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显著好转;重度休克患者8例,经救治后,2例患者痊愈,5例患者显著好转,1例患者因严重并发症死亡,死亡的患者在早期救治过程中生命体征改善不明显。

3 讨论

多发伤致创伤性休克患者由于病情复杂,虽然主要因失血而导致休克,但也有患者是受到多发性创伤、疼痛等的刺激,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增加,导致血管周围扩张,使参与血液循环的血液量减少,导致神经源性休克;一些胸腹损伤患者发生气胸、血气胸等,导致心脏外周负荷下降,心脏输出能力降低引起心源性休克;部分患者由于多处开放性创伤,发展为脓毒血症,继而导致感染性休克[4-6]。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导致的休克类型,因此此类患者的休克分类并非单纯为失血性休克。因此在早期救治的过程中,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找到患者休克的主要因素,立即处理主要因素,并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预防次要因素转化为主要因素。

对于多发伤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救治,既往流程是快速、早期予以液体复苏,提升血容量、血压、保障主要器官和组织的灌注;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国内外许多研究指出,充分液体复苏可能导致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会冲开已经形成的血栓、并且稀释血液,导致医源性低体温的出现,继而发展为酸中毒、凝血病、低体温的恶性循环[7]。因此一些学者专家主张限制性的液体复苏,即在出血未得到控制前予以患者较低水平的补液,在患者彻底止血后,再予以充分液体复苏[8]。目前对于复苏液体的使用,也存在一定争议,常用的液体有平衡盐、胶体液、高渗氯化钠、血液等,但对于选择何种作为复苏液体尚无统一认识。

4 体会

多发伤致创伤性休克是急诊重症中的常见类型,因此在初接触多发性创伤患者时,就应该立即意识到其休克的风险。预防休克对于多发性致创伤性患者的预后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预防休克时要首先解除导致休克的因素,如持续出血、剧烈疼痛等,在全面细致地查体后,予以患者对症处理,防止失血性、心源性、感染性休克的出现[9]。液体复苏是此类患者早期救治中最基础的措施,但不能生硬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合理的液体复苏方式[10]。对于出血严重常规手段无法止血的患者,应立即准备手术,联系相关科室进行共同手术。在患者充分止血其疾病发展得到控制后,视患者的骨折位置选择早期固定或复位。

总之,多发性致创伤性休克其机制较为复杂,在早期救治时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按照救治流程优先处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再处理次要因素,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性休克多发性休克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与护理安全方案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观察建立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绿色护理通道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休克的紧急处理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