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融合教育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索
2021-12-03吴宁
吴 宁
融合教育是一种用来描述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以下简称“特需儿童”)融入普通学生的班级、学校、社区环境,参加学习和社会活动的专业术语,主张让特需儿童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特需儿童的潜能。在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发展的不同阶段,融合教育具有不同的文化意蕴和校本理解。
一、融合教育的现实需求
1.融合教育的现实挑战。
融合教育理念推行至今,已形成了随班就读模式,但由于受到专业和师资的限制,对于特需儿童,普通学校缺少专业化的支持体系,使特需儿童难以融入普通学生的学习交往中。普通学校在缺少专业支持的状况下,常因特需儿童认知落后、情绪失控等问题,产生干扰正常教学活动的行为,引发普通学生及其家长的担忧,致使他们难以认可与尊重特需儿童,甚至出现排斥现象。
光华东街小学是一所普通学校,自2009年起开始接纳学区内特需儿童。目前,学校共有六百余名学生,其中特需学生20余名。除此之外,学习乏能学生占比约7%。面对如此复杂的生源状况,如何观照到校园内的生命个体,实现“每一个儿童活泼泼地生长”的育人目标?学校面临着现实挑战。
2.融合教育的提升途径。
要确保特需儿童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普通学校应向融合学校转型。英国融合教育专家布思和艾因斯克认为,有效的融合学校建设主要关注三个方面:融合性文化、融合性政策和融合性实践。可见,融合学校的核心在于融合校园文化的建设。光华东街小学把“百草园”作为学校融合教育文化的一种隐喻,不仅强调特需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还主张包容、接纳每一个儿童,尊重每一个儿童的成长需求,在被认可和尊重的基础上,促进不同群体间儿童的共同发展。“百草园”融合校园文化倡导所有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制订支持融合教育的策略并加以实施,促成“让每一个儿童活泼泼地生长”的目标实现,最终形成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定。
二、融合教育校园文化的建构策略
1.嵌入机制促进新旧元素的初步融合。
嵌入机制,指新元素突破原有的元素,深入内部,与原有元素融合共生的一种机制样态。在融合校园文化中,特需儿童相对于普通学生是新的元素,他们的加入打破了原有的生源结构。只有让特需儿童获得尊重与信任,他们才能深入、稳定地扎根在原有生源中,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机制介入,促使两个群体间相互渗透。学校通过环境、课程、活动、人员的变化和调整,让校园文化中的新旧元素有机嵌入,实现融合。
一是在环境中嵌入现代技术,实现生活学习无障碍。光华东街小学在原有校园环境中嵌入技术辅助,借助声控、红外感应等,实现校园电器、学具的自动化,减少特需儿童的使用不便。同时,学校建成3间符合省级标准的资源教室,配备丰富多样的资源设备,集认知能力训练、学习能力训练、心理咨询、情绪宣泄、感觉统合训练为一体,满足特需儿童的发展需要。
二是在课程中嵌入个训内容,关注个体成长。学校考虑到特需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在已有常规课程的基础上形成个别化教育计划安排,构建班级课程与个别化训练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包含个性化课程、学科课程、选学课程及特色活动。对于选学课程和特色活动,特需儿童和普通学生享有同等的学习机会和权利,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个人爱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个性化课程和学科课程则是有针对性地刻意安排:一是学校依据诊断评估,结合特需儿童的真实能力水平,为他们设计单独的课程。二是在学科学习时,学校鼓励特需儿童在教室中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教师根据《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lan,IEP),实施差异化学习指导。
三是在活动中嵌入专题设计,营造良好氛围。除了德育、科技等活动,学校还专门在每年五月开设“向日葵节——融合教育宣传月”专题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同台艺术表演、手工制作、团康建设、慈善义卖等具有合作性的活动,加强全体学生间的合作互助,增强彼此间的同理心。
四是在教师团队中嵌入专家力量,寻求专业支持。学校自内而外吸纳更广泛的专业力量参与,加强与特殊教育学校间的教师双向交流,联合家长等各方志愿者,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建设专业的支持团队。
2.平衡机制解决校园文化中的矛盾冲突。
平衡机制是指系统内部新旧元素之间相互制约的一种机制样态。当新的元素加入时,如无对应的牵制,新旧元素的冲突容易破坏原有系统的平衡。融合校园文化中的矛盾,主要来源于特需儿童和普通学生间的能力差异,差异值越大,越易造成融合校园文化的失衡,使学校成员的文化忠诚和身份认同感下降,引发校园文化系统问题。光华东街小学的平衡机制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入学评估,规范融合标准。学校坚持“能融即融”的原则,邀请专家对入学新生进行专业性评估,通过评估的细化与实施,筛选出具有严重攻击行为、智力水平严重低下、不具备自理能力的儿童,对他们进行劝导,帮助其进入专业性更强的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同时加强对其他特需儿童的管理与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是关注乏能学生,减少能力差异。对于普通学生中的乏能儿童,学校采用量表软件筛查,诊断他们缺失的能力,经过分类,制定对应措施,进一步弥补乏能儿童的劣势,强化优势,缩小与普通学生的能力差距,有效减少学生间学习能力的差异。
三是改革学科评价方式,促进个性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特需儿童,学校改革评价方式,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形成个性化评价,让人人都有优可寻,以此均衡不同群体间儿童的能力。对于肢残、视障,但思维能力正常的学生,给予正常评价。对于存在读写障碍的学生或者智力障碍的学生,采用动手操作活动代替标准化测验;对于语言障碍伴随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采用阶段性朗读课文的方式呈现其学业发展水平;对于弱视的学生,在测试时为其单独印制放大的测试卷,便于其完成测试。
3.迭代机制促进文化的更替与新生。
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认为,如果系统始终保持和谐与平衡状态,那么它最终会停滞和死亡。文化系统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教育问题不断诞生,势必也会带来校园文化的“流变”,引发原有已经相对平衡的校园文化系统的失衡。失衡状态下,如果能够快速应对新旧因素的冲突,采用新的策略加强融合,形成新一代的平衡机制,校园文化就将得到新生。反之,如果一味维持已有的稳定,那么校园文化就可能走向衰落。
要实现学校的持续优质发展,需要迭代机制的支持。一方面,学校关注理论研究、教师培训、合作体协同发展等,加强与脑科医院、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院的科学研究合作,接轨国内外先进的融合教育理论;另一方面,学校注重提高内部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吸引外部优秀资源参与,为融合教育实施中的问题寻找突破口,吸纳新元素,从专业的角度不断改善已有的平衡机制,让“百草园”融合校园文化始终葆有鲜活的生命力。
融合校园文化是基于普通校园文化的升华。从学校的顶层设计到一线实践的整体协同发展,融合校园文化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回归文化的中央,成就共同的学习方式和精神追求。在融合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中,“百草园”从单纯的物态,蜕变为指向人的发展的融合校园文化,提高了学校融合教育工作的效能,提升了学生生命个体的质量,也使学校迎来了全面生长的契机:2019年学校被评为南京市首批融合教育示范校;2020年,学校基于融合教育的研究——“专业技术支持下的融合教育实践研究”被成功立项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