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促教学相长

2021-12-03朱守诫

江苏教育 2021年87期
关键词:教学相长组员目标

朱守诫

合作学习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时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爱好、能力等特质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分配不同任务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或目标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合作学习的主要理论包括多伊奇的目标结构理论、罗杰斯“学生中心”论、皮亚杰等的建构主义理论、杜威的“从做中学”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理论等。这些理论强调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和相互合作,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探索、交流、质疑,倡导学与做相结合,在“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中做到教学相长、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合作、互助、帮扶、竞赛,从而使组内全体成员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实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合作学习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全的品格。因此,合作学习方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合作学习进而成为教育教学策略之一。

一、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在教育教学中有独到的优势。小组内合作学习包括组员关系形成、角色分工、能力培养、小组评价等方面。其中,组员关系主要指组员之间积极向上的合作关系,能够促进“教学相长”;角色分工基于组员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而形成;能力培养要求组员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力提升;小组评价注重组员自评和组长评价相结合,帮助学生合作交流。学生的合作学习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

一是做好分组工作。根据班级人数,合理安排小组内人数(4~6人为宜)和小组成员。分组一方面应参考学生意愿;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性别、爱好、性格、能力等,使每个小组内都有高、中、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

二是做好组内分工。每个小组要设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确保每次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组内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需要,可以调整角色,以达到合作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三是确立小组目标。开学伊始,教师可以安排小组成员研讨本组的学习目标以及行动计划,做到人人有目标,事事有人做。

四是评价提升。评价既包括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又包含小组内成员的互评。通过适当的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正向发展,形成生动活泼、积极向上、共同提升的局面。

二、以合作学习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合作学习对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要做到角色的转变和重新定位。一是要目中有“人”,充分理解以“生”为本的内涵,高度重视学生素养的提升,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要面向未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二是要偏重“学”,把学生“学会”“会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学法的研究和指导。三是要重视“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非只看学习结果。四是要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合作学习的不同分工,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

教师应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其角色定位如下:其一,设计者。教师是小组活动的设计者。根据不同小组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做到因材施教。其二,观察者。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积极观察,把握教学整体进程,了解各小组活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三,参与者。教师要走下讲台,驻足在学生的课桌旁,适时地做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其四,激发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火车”,教师要做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满足学生思维培养的需要。其五,管理者。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管理,以有效的管理促进效益提升。教师还要因时、因事对管理方式做出适当调整,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三、以合作学习促进学习评价的转型

好的评价是学生行动的明灯。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结合小组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内评、组外互评等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准确、合理、适当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基于合作学习理论提升学习评价,应将以下几个方面纳入评价范围:一是学生的状态,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在线”,学生能否积极有效投入讨论、展示等学习活动等。二是活动的参与度,小组活动的目的是否明确、小组活动能否有效开展、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等。三是目标的达成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是否达成,是否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生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评价的提升,从而使教学相长。推进合作学习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的教育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教学相长组员目标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教学相长角度的德育教育双赢
教学相长
小组落幕
教学相长——“趣味数学”课上见真章
教学相长
我们的目标
还是不错的
成长加油站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