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皮革工艺历史发展概述
2021-12-03袁鸿牧
袁鸿牧
(文山学院艺术学院,文山 663000)
云南自有人类活动以来,这里的居民就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学会了利用狩猎的动物毛皮进行取暖及保护身体。 从比较简单的鞣制皮革技术到今天复杂的处理加工工艺,皮革工艺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为环境复杂的山区,各种动物种类众多,既有热带动物,又有寒流带耐寒动物,所以皮毛资源和种类十分丰富。 云南当地居民常常从人工饲养的猪、牛、羊、驴等动物和狩猎野生动物获得大量的毛皮原料。 所谓云南手工皮艺是指取材于当地动物的皮毛,在云南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滋养下,利用不同皮革的特性进行加工、制作出各种皮革制品的技艺。
一、起始渊源
云南先民们自古就懂得如何使用兽皮,也会利用骨针及动物筋络缝制衣物。 从云南元谋发掘的猿人化石及石器工具证明了这一地区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在1973 年,元谋人化石的地层中出土了多件石器,其中一件为双面刮削器石器。 由此可以推测,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猎杀动物以后,利用石器将动物皮肉剥离,食肉充饥,剥离的皮毛可用于御寒和保护自我,这也许就是人类最初使用动物皮毛的方法。 到了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出现了打制石器,甚至到后期出现铁器,说明生产和加工方式的在不断进步。
从文献记载和出土春秋战国时期器物可见,青铜器时期云南古滇国畜牧业和狩猎业比较发达,制作衣物和其他用品的皮革的毛皮原料十分丰富。例如,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有写,滇池区域有“金银、畜产之富”[1]。 又如,大量出土的青铜器物纹样上表现放牧和狩猎的场面比比皆是。
在滇国服饰文化就有兽皮披衣的宗教服饰,王族、贵族、奴隶主都会身披体现自己高贵地位和财富的兽皮。 云南晋宁石寨山10 号墓出土的鎏金骑士贮贝器生动地再现了贵族骑士威武造型。 从骑士造型可以看到,当时的王族和贵族为显示地位,都会身着高档兽皮,马作为他们坐骑,还有配套马具。 李家山M51 出土的铜鼓,铜鼓上铸有的三骑士皆头戴高盔,双肩各披一块带毛的动物革甲,内着虎皮长衣。
公元前109 年,汉武帝在云南设置郡县。 西汉至南诏时期,以云南本地民族文化为主,兼容并收地吸纳了中原汉族、北方蒙古族文化,乃至印度、东南亚文化,从农耕文化、手工艺文化到宗教文化各方面都有很大发展。 在这个时期整个毛皮贸易环境发展良好,云南皮革制作及皮革行业继续发展。西汉时期毛皮贸易已经很发达。 汉武帝时期,曾以彩画的白鹿皮作为货币流通。 皮毛工业兴旺发达,已经成为用于丝绸之路的出口贸易货品之一。 云南许多古镇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在频繁贸易的沿途中,中原先进的制革工艺也随之传入。
二、历代脉络
(一)南诏国至元明清
随着纺织业的兴旺,服饰中一部分革制品逐渐被纺织品所取代,但是皮革服饰依然有所发展。 大理南诏国时期依然有披虎皮披衣的习俗,唐人樊绰记载的《蛮书校注》详细地阐述了南诏国披虎皮的习俗,还记录了评判和选择披虎皮的标准。 其文曰:“大虫,南诏所披,刺黑又深,炳然可爱,云大虫皮在高山穷谷者则佳……又有超等殊功者,则全披波罗皮。 其次功,则胸前背后得披,而阙其袖。 又以次功则胸前得披,并阙其背。”[2]大虫披衣是南诏时期的一种民族风俗,演变为一种服饰制度,以赏赐虎皮为上服,以虎皮表彰军功等次。 从宋代张胜温①注:张胜温是南宋大理国白族宫廷画师,绘制作品《张胜温画卷》是我国古代美术史上的瑰宝,与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一起被称为“南北双娇”。 整个画卷分三个部分:蛮王礼佛图、法界源流图、十六国大众图,这充分展示了大理国时期艺术水平的高超。绘制的《蛮王礼佛图》局部进一步考证其虎皮官服制度,从画卷表现大理国王段智兴国王与王后和十六国国王及文武大臣到苍山朝佛情景,国王身后第一个官员身披虎皮披衣,表明身份尊贵。 南诏辖境内的其他民族服饰纷繁复杂,氐羌族的民族善于用动物毛皮制作衣服,以适应高海拔的气候。这一时期随着茶马古道的形成,与中原地区频繁进行皮货、药材等货品贸易,意味着当地对皮革的需求加剧,带动了制革工艺的发展和皮毛贸易的兴旺。
元明清时期,发达的科技带动了制革技术的革新。 明朝皮革业日趋成熟,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上细致描述皮革和毛皮生产方法,民间手工作坊里依然代代相传地用古老的烟熏法和硝面法。 轰动一时的“靴灯事件”②注:靴灯事件历史,束河皮匠祖先是明代京城的皇家皮匠,因制作了一个靴形大灯笼,被人诬告影射明太祖马皇后的大脚,被判流放云南,最后流落到丽江束河。是明代皇家皮匠被由京城发配云南的史实,他们是代表高超技艺的皇家皮匠,为云南当地传统皮革工艺带来了先进理念与技艺,为本土皮革制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他们定居的丽江束河也成了有名的皮匠村。
明代中叶后,由于封建社会制度的限制,我国皮革技术发展愈发迟缓,逐渐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采用机器生产和现代鞣制皮革技术是19 世纪中叶从欧洲传过来的[3]。 但是云南皮革制作一直延续古法,没有更先进的技术引导,生产规模停留家庭在手工作坊阶段。
在云南各个少数民族中,藏族、纳西族、白族和回族的皮革制品制作水平最为突出。 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丽江地区,历史上茶马古道必经的丽江束河古镇皮革工艺尤为突出,束河成为在西南地区出名的皮匠村。 在明朝时期,因“靴灯事件”发配云南的皇家皮匠被当地土司安置在束河,为马帮和当地纳西居民制作各种皮具。 他们的到来提升了西南地区皮革工艺的水平,很快适应了茶马古道对皮具日益增长的需求,也生产出适合滇、川、藏高原特点的皮革制品,逐渐地,束河皮匠美名传遍整个西南地区甚至邻国尼泊尔及印度。 木氏土司专门在束河九鼎龙潭修建了三圣宫,并在三圣宫里塑了一尊“皮匠祖师”孙膑的像,供皮匠及他们后人参拜。再往后的600 年里,在束河皮匠的工艺不断影响下,滇西北的皮具行业兴旺发达。
永宁乡位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北部,是川、滇两省三县的交汇处。 永宁作为历史重要驿站和货物集散地,吸引着许多手工艺人聚集此地,皮匠业也随之兴盛起来[4]。 皮匠街在鼎盛时期,村庄有七八十户都在做制革和革制品加工,制作服饰、鞋履、皮包等,基本每户院子里都晾晒着皮毛。如今,新的交通工具替代了传统畜力驮运方式,还有机器制造对皮革行业造成很大冲击力,皮匠街已经名存实亡,能坚持皮匠这样事业的人所剩无几。
滇西腾冲县,曾在清朝末年派几名工匠到日本学习皮革工艺,引进技术,仿效西洋制作皮革工艺品。
1902 年,云贵总督开办陆军制革厂。
(二)民国时期(1912-1949 年)
1917 年,由滇黔绥靖公署拨出公款,并招募商股扩建,定名为滇黔绥靖公署云南制革厂。
19 世纪30 年代末,国际工业合作社委派顾彼得到中国进行新技术指导,将先进的皮革产品制作技术带到丽江,并与当地皮匠创立了皮革加工合作社。 皮革合作社使处于分散、封闭、个体单干局面的束河皮革业联合起来,并把皮革加工和产品制作分开,很快生产出大量产品,加之在丽江四方街开辟了专门销售皮革产品的“束河摊子”,从而使皮革业产销两旺。
到了19 世纪40 年代,抗日战火硝烟弥漫,日本侵略者封锁了中国沿海。 为了支援抗战,丽江的“马锅头”作为运输战略物资的主力军,频繁往返于这条特殊的通道,整个束河皮具业达到鼎盛。 据统计,从事皮具行业的有三百三十六户,日产皮鞋五百双,其中最多的是仁里村,一百二十户人家有八十户是皮匠。 但是最后皮革行业还是随着茶马古道的衰落而走向落寞。
1936 年,由留学德国云南籍学生苗天宝任厂长,利用铬鞣法制革。 除云南制革厂外,有分散的个体手工业小作坊,土法制革。 皮革生产分布在迪庆、丽江、昆明、大理、保山等地。 昆明手工制革户主要集中于东门外金牛寺街与木行街两处,共百余家,皆为小本经营,甚少有牌号名称,由业主自己操作自己售卖,雇工人或学徒2~3 人一起加工。
三、当代概况(1949 年至今)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革工艺围绕缩短生产周期、消除或减少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劳动环境等方面逐步革新。 20 世纪50 年代后,特别是70 年代和80 年代,制革工业不断对传统制革工艺设备进行革新改造。
手工皮艺的产地分布:滇南通海县传统皮革工艺比较发达,曾有下回村、太和村、金山等户办企业近100 个;产品有马鞍、马辔、攀胸、胯皮、皮条、耕索、皮箱、皮鞋、皮包、裤带等[5]。 产品中仍有大量马帮用具。
云南手工皮艺产品另一块重要区域集中在大理、丽江、迪庆等地,该地区的白族、纳西族和藏族有着氐羌族群游牧文化的深厚底蕴,
1954 年,川藏、青藏公路建成,使得“茶马古道”逐渐衰落,皮具行业也因此受到影响。 当今社会皮革加工技术突飞猛进,原料从传统的兽类真皮到各种合成革、人造革等新型材料,皮革制品功能和种类成比增加,皮革表面的处理工艺也丰富多样,云南少数民族与皮革制品关系也发生很大变化。 经历了历史洪流的冲洗,工业社会机器生产也如洪水般猛烈地冲击传统手工业,在现代先进生产工艺的排挤下,很多皮匠不得不放弃传承了几百年的家业,能将数百年古老技艺坚持和传承下来的艺人屈指可数。
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制革工业不断对传统制革工艺设备进行革新改造。 回望历史,皮革这一古老工艺凝结着手工情结,代代相传的技艺和需要时间沉淀的手工作品显得弥足珍贵,这是机器生产无法取代的灵魂。 当代还有许多手工艺人依然坚守手工传统工艺,比如,生活在丽江年过古稀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李金凤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杨宏举就是典型代表,他们的作品不仅深受当地人喜爱,还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同时获得了很多工艺美术类重量级荣誉大奖。 当代皮匠们,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千百年来累积的精湛技艺,又将新的知识和元素融入其中,发展出一条符合手工皮制品新的生存道路,在创新中生产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的皮革制品。
四、结语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冲刷下,皮革工艺也像其他工艺一样有自己的文化因子和发展规律。 云南皮革工艺的发展形成两条鲜明的历史脉络:其一是一直处于原始状态的皮革制作工艺形态。 由于当地土著少数民族生产落后,生产工具简陋,一直保持着简单制作模式,所以皮制品种类单一,做工粗糙,基本处于原始状态,甚至当地土著民族直接使用生皮进行包裹保护身体和御寒;其二是云南不少地区在原始的皮革技艺基础上,受到中原皮革制作技术的启发,无论技术水平和造型艺术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并独具当地民族特色。 云南皮革工艺不像其他民间工艺耀眼夺目,然而皮革制品实用性很强,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能工巧匠,他们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精美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