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美声线 谱华丽乐章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
2021-12-03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家坞镇中心小学郑娟娟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家坞镇中心小学 郑娟娟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学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的比重也相应有所增加,并且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音乐教学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在情感认知、性格情绪、想象力这些方面都不太稳定,但这个阶段也是最容易塑造良好习惯的时候。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版块,合唱能辅助学生表达情绪,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认知,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促进歌唱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不断进步。
一、合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效的合唱能提升学生的自信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需要集体参与,只有全体参与、相互配合才能用最美的声线共同谱写一曲华丽的乐章,这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而对于那性格内向不敢单独歌唱的学生来说,集体合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全体学生就能一起感受演唱的魅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增加集体的荣誉感与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例如学校举行歌唱类的比赛,性格外向活泼的学生都敢于积极报名参加,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尽管渴望参与活动但都因害羞望而止步。在合唱类的比赛中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特别是对那些害羞内向的学生来说特别适用,既能满足他们歌唱的愿望,也有利于促进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能够极大地满足他们的参与感、荣誉感与获得感。除此之外,自信心也能提升不少。
(二)合唱能反映音乐教学的效果
就检验音乐教学成果来说,合唱是众多检验方式中的有效途径之一,能让学生更好地实践音乐技巧。特别是在校园歌唱比赛中,班级之间的大合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训练以及比赛中能够进一步增加合唱艺术的交流。这样学生能够体会到集体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身价值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此外,合唱比赛能直观地反映音乐教学的成果,放大学生在日常练习中不容易被发现的问题,而教师应该针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地进行点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这有助于他们突破日后音乐学习中的障碍,为获得优异的成绩夯实基础,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三)合唱有助于歌唱实力的提升
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表现形式,除了要具备团队配合能力之外,合理的声线运用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因此,要提升合唱教学质量,合唱技能培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合唱技能训练,促进学生歌唱水平的提升。同一首歌中展现的不同场景,对声线、音色、音域的要求也大不相同,因此在合唱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当让每位学生清楚自身的声线、音色这些方面的特色,以便找准自己的定位,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声音。对不同场景的音色调控能让歌曲更加婉转动听,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实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
(一)欣赏歌曲感知情感,为合唱教学奠定基础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应当将感知音乐节奏及展现情感放在首位,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辅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还未成熟,无法通过聆听音乐解读其中的价值,因此教师应当放慢教学节奏,采取迂回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首先欣赏音乐并感知音乐节奏慢慢哼唱,利用时间过渡的方法提升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从而为以后的合唱教学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例如,学习歌曲《月亮月光光》时,在正式的教学前,教师可利用投影仪先将歌曲以及图片小河、月光、流水等播放给学生赏析,加强他们对音乐的了解。第一次播放时,教师应当让学生认真聆听,感受其中深厚的情谊;第二次播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声地跟着慢慢哼唱,熟悉歌曲整体的演唱节奏;第三次播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一起歌唱,同时教师也加入其中,引导学生大胆开口。歌曲欣赏结束后,教师再一一地对每一句歌词进行演唱技巧教学。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了音乐视听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学生减少对音乐的陌生感,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激发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唱
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首要因素就是个人的兴趣,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合唱实力,教师可以从合唱兴趣的培养入手。学生只有对合唱产生了想要了解的兴趣,才能主动且自愿地加入合唱活动。同时,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中心,教师更多的是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指导学生开展合唱技能训练。
例如,在学习《小小少年》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导入故事”的方式,利用“英俊少年”的故事以及多媒体将整个故事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出课题。对故事的分析以及搞笑且演唱表情丰富的歌曲演唱视频,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歌曲有大致的感知和了解,还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这首歌曲的演唱节奏。紧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在课后采取组队演唱的方式复述这则故事,表现优异的团队有小惊喜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积极性,还引导学生多多采取共同协作的方式将歌曲更加有趣地展现出来,进一步为合唱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合唱演奏技巧融合,感受合唱魅力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适当的合唱技巧是主要任务之一。在音乐欢快、活泼的节奏影响下,小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但此时的他们并不能领会音乐中的内涵,只是单纯地喜欢这个节奏、这个声音。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审美以及情感的体会,教师需要在教学时进行充分的引导,特别是在教学合唱技巧环节。这样能使小学生清楚地了解合唱的关键是和谐、配合,而最终目的是用最美声线谱写出优美、自然的华丽乐章。除此之外,气息调节、声部转化等在合唱中也是尤为重要的,学生应当加强这方面的锻炼以确保整体音调协调、婉转。
例如,在学习《妈妈格桑拉》这首歌曲的时候,首先,教师要安排学生去熟悉歌曲的整体情况,仔细聆听歌曲中不同的地方,引导他们去发现歌曲中不同的情绪、力度以及速度,同时让学生感受和声带来的震撼效果。在进行简单的基础教学后,要确保每位学生歌唱时都能清楚并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紧接着,教师可以采用“师生合唱”的训练模式共同来完成这首歌曲的合唱,即声部合唱训练时,由教师来演唱一个声部,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另外一个声部的演唱,这样反复的训练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演唱技巧。当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个声部的演唱技巧后,教师和学生可以互换角色演唱,以此让学生能尽快地掌握并且熟悉这首歌曲的所有合唱技巧。除此之外,更能让音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掌握伴奏与合唱技巧,呈现华丽乐章
完美的合唱离不开伴奏的支撑,伴奏可以弥补学生在合唱表演中的部分问题,弱化合唱演出的细节问题,从而使合唱效果更加完美。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梳理伴奏与合唱之间的关系,协助学生逐渐感知伴奏的节奏,体会音乐的魅力。只有学生理解了音乐表演中伴奏的作用,才能更进一步地掌握合唱的技巧。除此之外,这也能为小学生音乐感知力和良好探索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歌曲反复视听后,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琴、小提琴、二胡这些乐器进行歌曲演奏,同时引导学生在欣赏歌曲伴奏时跟着一起打节拍。而针对合唱教学歌曲中的特殊音节,教师应当单独演奏以便于学生加深对此处音节演唱技巧的理解,并且让学生随着伴奏一起合唱练习。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合唱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歌曲伴奏“分解”的方法,降低歌曲的演唱语调、歌曲的速度等方面的难度,以便于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力。
在培养小学生音乐综合能力方面,合唱是必不可少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重视自己的教学方式,摒弃传统教学中不适用的地方,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全新的教学模式丰富合唱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声线的特点,以及适合自己的歌唱技巧,提高团体的协作能力,让学生用最美的声线,以合唱的方式谱写出最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