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要求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2021-12-03江苏省南京新东方学校刘乾钰

亚太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外籍双一流一流

江苏省南京新东方学校 刘乾钰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国际间的经贸合作、文化传播交流等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紧密联系,人才国际化流动趋势越来越明显。为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我国于2017年正式启动“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制定了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的宏伟目标。国家战略规划之下,我国各类高等院校积极响应,立足自身实际,面向国际趋势,研究理解政策内容,探寻发展建设路径,先后探寻出“N+M”学位项目合作模式、“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浙大“X+外语”复合型国际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典型代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开了一个好头,起到了较好的领域带头作用。但就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情况而言,仍然较为滞后,建设和发展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双一流”建设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

“双一流”建设包括高等院校建设和学科建设两方面内容,一流大学既要具备完善且先进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一流的教育环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还要具备持续发展的动能,而一流学科既要满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立足解决人类当前和未来发展的现实性问题,还要具备自身的鲜明特色。“双一流”大学应具有强大的精神内力、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立德树人”的人才培育力、服务国家需求的战略支撑力。建设的关键在于创新,主要体现为革新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学科平台、创新大学治理模式等。

高等教育国际化,即高等教育事业与国际社会全面接轨。国际大学联合会的解释是:世界高校的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功能实现跨国、跨文化的连接和融合,也就是各国高等院校在深入挖掘本土资源,打造特色学科和权威学府的基础上,同时密切关注国际社会、科技、环境等动态,教科研活动走向国际联合,其成果以服务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从以上定义可知,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极强的开放性、融合性、动态变化性,其建设也与各国各地的文化、资源、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必将伴随着不断深入的国际交流合作活动而持续拓展。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层面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一方面体现了全球化深入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前所未有的大融合。

二、“双一流”建设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和不足

落实“人才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推进“民族振兴和伟大复兴”是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20世纪90年代,我国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体系逐步成型,国际化发展经验在探索中不断积累,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获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教育教学事业也获得了巨大发展,高等院校的规模、入学人数、在校及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同时我国高校与国际高校之间的教育、科研、交流等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4%;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83.30万人,较上年增加7.23万人,高等教育形势向好。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根据《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自我国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以来,各类高等院校围绕国际化发展战略、组织管理、教师、学生、专业课程、涉外办学、学术交流、人文交流与特色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建设活动。中国高校在实现了规模扩张、内涵发展及多轮学科评估后,学科建设具备了一定基础,外国来华留学生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国际合作与交流已越来越频繁,加快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轨。

(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足

1.高等院校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

首先,教师国际化程度不高。师资力量是衡量高等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外教师资是高等院校国际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反映,外教师资数量和质量也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开放程度,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环境对海外教师人才的吸引力,同时体现了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参与积极性,直接影响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发展水平。自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各类高等院校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高校教师数量逐渐增多,据统计,全国39所“985”大学中,平均每校约85人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约350人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普通本科类院校中拥有海外博士学历的教师,平均每学校约44名。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等院校的外籍教师总量仍然偏少,以“985”和“211”大学为例,平均每校的外籍教师仅有40—60名,约占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2%—3.0%,而普通本科类院校平均只拥有18名外籍教师,仅占校均专任教师人数的1.8%,并且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外籍教师数量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尽管近年来拥有海外博士学历的本土学者增多,但高校教师的国际影响力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学术领域国际化权威人物数量依然较少。统计显示,我国高等院校中具有国际学术学会(协会)身份的,担任国际重要刊物主编、副主编等职务的,具有海外高校名誉学衔的专家学者并不多,国际学术协会成员、国际刊物及世界知名高校的名誉名额中欧美国家高校占到85%以上,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仅有8人在国际学术刊物担任职务。

最后,我国高等院校中外教教师主要以语言性学科教学为主,如大学英语、外语翻译及其他小语种等,较少涉及专业技术、自然学科等领域。在学科和课程建设层面,我国高校的国际化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本科院校中开设全外语授课的专业仅占全部专业的5.2%;课程上,本科院校的外语类课程开设率为7.4%,但使用全外语授课的比例仅为1.97%,大部分学科教学仍以本土教师为主。同时,在专业领域内学者获得国际认可程度的指标上,我国高等院校整体还处于较低水平,学术领域的国际权威性和话语权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普通高校的国际化参与热情不足

“双一流”建设下,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也制定并出台了总体规划和纲要,但落实“双一流”建设需要各级政府、高校、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不能仅有政策和规划而没有实践行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并没有达成共识,一方面,地方政府缺乏与中央教育发展政策相一致的培养政策和保障措施,对中央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执行不够深入和全面。部分地方高校缺乏国际化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政策、人才、环境等要素支持,致使部分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有心无力。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双一流”大学建设存在理解偏差,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双一流”是“985”“211”这些重点大学的建设目标,作为普通高校不在这个发展范围内,也不具备实现“一流化”的条件。基于这种错误思想,很多普通高校对待国际化发展的热情不高,部分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师没有树立国际化教育志向,教科研局限于区域内,未对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创新。同时,这一思想也对高校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缺乏国际化发展引导,不少高校学生的国际化交流学习意识较低,较窄的国际化视野也对其今后的发展道路构成了巨大影响。

3.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色不明显

目前,仍有很多高校在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等教育特色化两个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片面性,国际化是否就是全盘西化,难道只有欧美的教育模式、文化元素、思想理论才具有国际化价值?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求下,过度推崇西方文化,盲目接受西方高等教育经验,过度重视海外高校人才引进,而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一刀切”显然是不可取的。比如,当前部分高等院校为突出国际化,其国际科研合作及学生联合培养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比重越来越少,仅部分高校的海外分校将汉语、中医、中国文学作为常规课程,而大多数海外分校和合作办学项目都以国际贸易、金融、电子商务、建筑设计等专业为主。表面上,高校和学科进行了很好的国际融合,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以牺牲我国高等教育最坚实的载体为代价,会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失去特色化优势。

三、“双一流”建设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一)不断拓宽高等教育的国际发展视野

国际化教育必须在国际化思维和视野下开展,要深入准确地把握国际高等教育内涵。高校国际化建设中,中外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合作交流、互访等,实质上都是国际化的表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涵是办学理念、办学视野和教育策略,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国际教育的实际成效。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应局限于本国,而应当积极地与国际高教环境接轨,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正视与国际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同时也需要明确国际化高校定位。首先,国家和教育部门应结合当前环境,从宏观层面为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建设提供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政策支持,包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一方面不断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国际高等教育联合办学、学术交流、科研活动等平台,鼓励各类高校积极参与国际化教科研活动,为高校教师提供更多海外留学深造机会,促进高等教师与国际教育学者、专家之间的联系,在学术交流探讨中更新思维,实现提升。另一方面,政策层面还要兼顾外籍教师的生活与工作等方面,要简化外籍教师入校入教相关手续,采用国际通用的外籍资质审核和评价标准,充分尊重外籍教师的文化观念、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并注意协调好与本土教职人员关系,由此最大化发挥外籍教育人才的价值。其次,高校应加强外籍优秀师资队伍建设,国内各高校要面向全世界,开放性招录外籍优秀教师,尤其是各类专业技术领域内的杰出教育人才,改变外籍教师只限于语言学科教学的现状,适当调整本土教师单一化教学比重,采取外籍教师全外语独立教学或配合中文教学的方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全方面接轨。高校要积极参与或主办国际学术会议,邀约国际学术界领军人物,开创具有国际价值的科研课题项目,组建国际科研团队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合作办学、人才联合培养的战略关系,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二)注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协同化建设

首先,应明确我国的“双一流”大学建设是面向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主体的,也就是说,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高校(一般本科和高职院校),无论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都在“双一流”建设规划内。虽然重点类院校国际化发展的软硬件基础更好,国际化发展目标更容易实现,但这类院校毕竟只是全国高校资源体系中的少数部分,普通高校的国际化建设滞后,同样会拉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水平,所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坚持走协调化发展路线。首先,在持续加强重点类高校国际化建设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对普通高等院校的建设资金、人才、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其国际化发展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加快缩小与国内重点高校之间的差距。其次,还要不断加强高校的内部建设。国家“双一流”建设政策虽然为各类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标准的硬件指标和方案支持,但这只是外部发展条件,而最为关键的还是高校的内部条件。“双一流”建设对我国高校的创新能力、校园国际承载水平、科研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国高校应大力推进管理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广泛借鉴吸收国际高等教育办学经验,管理者及教师要树立国际化教育观念,推广实施开放性教学,不断提升师资素质水平,建设国际化校园环境,培养自身的核心科研力量,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协调,全面发展。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打造自身特色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出路,但高校在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持自身底色。首先,高校既要重视外国先进教育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引入,对自身现有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优化和补充,使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符合国际通用要求。其次,借鉴和引入不能等同于全盘西化,要立足国情、校情、师生情况等对自身已有的好的经验成果予以肯定、保留和使用,要在满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下,保留自身办学特色。此外,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坚持为国家及民族服务的基本原则。在学科建设上,高等学校的学科既要包含现代主流学科与专业内容,满足国际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相关专业要与国际高校充分对接,还要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医专业、中国书画艺术专业、传统古建筑专业等,利用海外孔子学院平台将高等院校打造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扩散基地,从而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及民族文化软实力,这也是世界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目标指向,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要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我国高校必须弄清和正视自身发展的不足,积极拓展国际视野,注重协同发展和特色化发展。

猜你喜欢

外籍双一流一流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Preface of “Trends in Nanomaterials and Nanocomposites:Fundamentals,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s”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 Yiu-Wing Mai's 75th birthday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张福利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