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母猪猪丹毒的诊疗

2021-12-03丁首群福建省大田县畜牧站福建大田366100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1期
关键词:猪丹毒垫料消炎

丁首群 福建省大田县畜牧站 福建大田 36610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败血症(急性)、皮肤疹块(亚急性)、心内膜炎、关节炎与皮肤坏死(慢性)。临床上多以出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疹块型多见,俗称“鬼打印”。 该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疫病[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天气暖和、炎热、多雨季节多发。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有时呈大面积暴发流行,猪自身抵抗力降低也能诱发该病。 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是减少猪死亡和养殖户经济损失的关键。 现将一例母猪猪丹毒的临床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8 年7 月15 日下午, 大田县均溪镇红星村陈某求诊,其饲养的1 头母猪已产仔7 d,且产后已用头孢噻呋钠消炎,可母猪恢复不良,这两天病情加重,食欲废绝,乳水少。

2 临床症状

母猪趴在猪栏一角,呼吸急促,阴道有白色分泌物,腥臭,乳房不丰满,挤压乳头乳水少,仔猪一直围着母猪叫,食槽内饲料已发酵变质,体温41 ℃,颈、肩胛、 背部皮肤有多处隆起, 且与周边皮肤界线明显、有凹凸感,用手触摸较硬,疹块呈红色或暗红色,指压退色。

3 诊 断

根据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初步诊断为猪丹毒。

4 原因分析

经现场观察和询问畜主得知,猪栏环境卫生差,并且只是简单冲洗,从来没有清洗干净并消毒。母猪生产用的垫料是多年变质的稻草, 产后消炎也不彻底,加上气候炎热,致使厌氧菌在产道、子宫大量繁殖导致母猪发生产后感染,从而使母猪抵抗力下降,导致感染猪丹毒。

5 治 疗

5.1 肌肉注射 每千克体重用青霉素2~3 万U、地塞米松5 mg 和鱼腥草3 mL 进行肌注;另一侧每千克体重肌注复合维生素B 2 mL、 维生素C 1 mL 作为辅助治疗,1 次/ d; 同时用净宫促孕液100 mL 清洗子宫,连用3 d。

5.2 皮肤给药 对已经溃烂的疹块,用茶叶10 g 和食盐一汤匙配成的消毒水洗净擦干后, 再用棉签蘸上由老茶油稀释青霉素配置而成的溶液涂在溃烂处,1~2 次/ d,直至痊愈。

6 预 防

6.1 加强管理 为母猪提供优质饲料,保证充足的营养,提高母猪抗病力。可在怀孕母猪日粮中添加科牧母孕健30 g/d 直至断乳,以提高采食量,预防母猪非疾病性便秘,增强机体免疫力[2]。

6.2 注重消毒 对猪舍和饲养用具要彻底清洗干净,并用二氯异氰脲酸钠(1∶200)消毒,切断病原菌的传播。

6.3 疫苗免疫 每头猪皮下注射1 mL 猪丹毒弱毒活疫苗或5 mL 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灭活疫苗进行免疫,种猪每年春、秋两季各接种1 次[1]。

7 体 会

1)在治疗猪丹毒时,必须用高敏药物青霉素作为首选药物,同时结合实际给予辅助治疗。

2)据报道猪丹毒杆菌可在稻草中存活[3],所以用稻草特别是变质的老稻草作垫料时更易发生该病。母猪临产时, 可用洗净并消毒过的棉质旧衣服做垫料,确实要用稻草做垫料时,应用质好的稻草,并在稻草上喷洒消毒水后晾干备用。

3)母猪产后消炎要彻底,根据恶露的量、颜色给予用药,使母猪尽早恢复自身抵抗力。

4)临床上在诊治猪丹毒,遇到黑色猪或深色猪时,因眼睛很难看出皮肤是否出现疹块,所以一定要用手触摸肩背部才能更准确做出诊断。

猜你喜欢

猪丹毒垫料消炎
浅析鹅发酵床养殖模式
猪丹毒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控
木屑垫料和牛粪垫料对奶牛泌乳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简述猪丹毒的屠宰检疫、处理对策
猪丹毒的鉴定与防治
猪丹毒病的检疫要点及防控措施分析
我家秘方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干撒式发酵床养鸡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