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实践途径

2021-12-03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江埔小学席润娟

亚太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德育语文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江埔小学 席润娟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正在不断趋于完善,随着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只注重理论知识与成绩的教育方法并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需求。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教育工作在做好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要通过素质教育及德育工作实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德育工作在小学阶段的开展和渗透,是从小为学生思想价值观的成长及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打基础。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儿童时期的经历、体会都会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带来深远的影响。语文学科承载着文化与情感,为德育工作的渗透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也是小学阶段实现德育渗透目标的主要学科之一。当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当中存在一些影响德育渗透实际价值的问题,下文将针对已知问题逐一分析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

一、德育渗透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所谓德育渗透,就是借助日常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从基础做起引导学生建立起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三观”,为学生长远成长以及步入社会做足准备。德育渗透使得道德教育不以具体课程形式展现,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为学生思想的成长添砖加瓦。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德育渗透工作的开展,是将德育工作化整为零,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特性,有效实现学生良好品格与健康思维的培养目标。要知道小学阶段学生大多懵懂,课程化的教育工作具有间歇性,对学生思维与品格的培养效果相对较低。而实施德育渗透工作,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思想的熏陶与思维的培养,有效地减少了传统课程化德育工作间歇性弊端。此外,信息化时代下的小学生也有了充分接触网络的途径,网络上真假难辨的信息对学生造成的思想冲击是更为严重的。在缺少分辨能力的阶段,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呈现不良发展态势。面对这样的情况,小学教育中开展德育渗透,也是对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正确的充分保障。借助德育渗透培养学生健康的“三观”,能够有效应对网络负面信息给小学阶段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为学生心理健康与稳定提供一定保障。

二、影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效果问题分析

(一)教师对德育渗透的重视不到位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下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成长的唯一标准,但从家长与教育评价的角度来看,成绩也是当前唯一的可视化成长参考,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对学生的成绩保持高度关注状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学教育工作虽然受到素质教育理念影响,实际教育内容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但教师的工作重心并没有出现明显偏移。表现在德育渗透工作方面则是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轻视,调查发现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育工作中并不会为德育渗透付出时间与精力,更多的是应付学校德育渗透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少量德育引导。这样的德育引导具有较高随意性,对学生思想进步并无实际益处,甚至会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负担。

(二)过分抬高语文的德育价值

对语文课程德育地位的过分抬高也是影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效果的关键问题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应当以学生文字积累、语言应用等能力的提升为主,而不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语文教学德育地位的提升,导致一部分教师想要语文教学同时具备语文教育功能与思想教育功能,这样的理念导致课堂节奏过于紧张,教师和学生同时承担较大的压力,学生的知识增长与思想成长都不尽如人意。而且随着语文教材内容人文性的提升,德育渗透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教师需要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教材背景的拓展,同时进行思想引导和升华。但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这会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性质高于知识教育,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以及学生语言能力的成长。

(三)德育渗透的应用情况不佳

借助日常教育实现德育渗透对教师的引导能力、教育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当前小学语文的德育渗透主要借助教师引导的形式实现。但是现有的德育渗透表现出了与传统语文教学相似的单向性,虽然以引导形式出现但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德育引导多数是以成年人的角度展开,增加了学生理解难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德育渗透的实际效果。强调德育渗透中的互动与学生主动性,才能保证学生真正理解、接受教师的德育引导内容,发挥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的提升作用。现有的德育渗透工作更趋于形式化,教师迫于教学要求在日常教育中开展德育渗透,并不关注德育渗透的实际效果,学生的思想水平提升并不明显。

三、充分利用小学语文实现德育渗透的建议

现有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研究已经针对教材内容挖掘、阅读教学拓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将从其他角度对借助小学语文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提出有效建议。

(一)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深化德育渗透成果

小学语文课堂虽然也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但德育比重的增加会影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德育渗透应当注重课堂外时间的利用。阅读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的方式,可以实现德育渗透成果的有效深化。以小学语文教材中历史题材内容教学为例,特别是近代史、战争相关主题的教学内容往往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可以将情感作为纽带,选择具有爱国思想、奉献精神等的课外阅读材料,通过课外阅读巩固课内德育渗透效果。

(二)角度转换提高学生对德育渗透内容的理解

对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引导进行观察可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多数教师不会关注德育引导的角度,实际德育引导效果受角度影响大打折扣。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成年人截然不同,教师如果不注重德育引导时的角度转换,不仅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还会使得德育渗透出现负面效果。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理念类内容的教学为例,这类教学内容多数包含重要的生活哲理,小学生生活阅历较少,难以对教材中的生活哲理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安排体验类教学活动,通过增长学生同类型生活阅读,促进学生对教材生活哲理的理解,进一步实现德育渗透目标。

(三)联系写作巩固学生德育渗透收获

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如果说阅读是小学语文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共情能力的关键,那么写作就是巩固学生知识成果、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途径。在借助课外阅读深化语文课堂德育渗透成果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安排相同类型的写作练习,学生在尝试写作的过程中,对德育渗透内容的理解将会得到更有效的巩固和加深。

(四)以健康师生关系促进德育渗透效果发挥

师生关系是德育渗透工作中常被忽视的内容,而且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师生关系的建立与控制都是十分费神的部分。相比于小学阶段其他学科,语文的教学压力更大,教师也更愿意将精力耗费在课堂的打造而不是师生关系的维护方面。对学生反应进行观察可以看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堂状态更容易受到学生对教师感官的影响,学生畏惧教师,课堂纪律会相对严明;面对喜欢的教师,课堂氛围相对活泼,教学效果也相对较高;面对讨厌的教师,课堂管理难度增加,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也不尽如人意。为此,小学语文教学想要保证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就不能放松对师生关系的关注。当学生对教师存在厌恶、抵触、惧怕等负面心理时,德育渗透与引导能够发挥的作用就被大幅度降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与感染力都会处于较低水平。但对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师生关系的平衡点相对困难。过于亲密的关系容易造成课堂管理困难,影响实际课堂效率;过于威严的教师形象又容易激发学生负面心理,影响德育渗透实际效果。教师应当着眼于建立健康端正的教师形象,强调教师的地位与威严,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建立相对平和的关系,为德育渗透的施展提供帮助,更好地发挥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力与感染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确具有良好的德育渗透空间与价值,但如何把握德育渗透与日常教学的平衡点,发挥德育渗透的有效价值,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点探究的方向。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工作,应当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借助更科学有效的教育措施推动学生实现全面提升,更好地为国家长远建设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德育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