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2021-12-02陈建敏

新教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圆柱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陈建敏

在教学中,将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和学生探究活动相结合,既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的能力,提升数学素养。下面。笔者结合“圆柱的认识”的教学,谈谈如何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一、在探究活动中初步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可以看出,探究活动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学习新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在“圆柱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设计了探究活动一:摸一摸,找圆柱的表面特征。先让学生观察视频中展示的几个圆柱形的物体,然后提问:“什么样的图形是圆柱?”有的学生回答说鼓有两个面是圆形,像圆柱;有的说铅笔像圆柱,有直直的高……教师不作回答,而是让学生结合圆柱学具感知圆柱的外形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感知,回答说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一样大的图形、有无数条高、侧面是弯曲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再次操作圆柱,想办法验证刚才回答的那些圆柱特征。生1:“我通过动手测量,发现两个底面的直径好像一样。”生2:“我也通过动手测量,发现在不同位置量出它的高是一样的。”生3:“我记得家里的圆柱棉签罐里面的每一根棉签都一样长,每根好像都可以当作圆柱的高。”……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例举和描述,一步步加深对圆柱的认识,最后会判断哪些图形是圆柱,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了初步的几何建模。

二、在探究活动中逐渐积累建模经验,体验建模过程

1. 注意活动方法的区分度。一节数学活动课要注意区分活动的层次,活动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与新颖性,才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积累经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在上述学生感知圆柱特征的活动结束后,教师设计了探究活动二:做一做,进一步探索圆柱的特征。让学生以4人为小组,在1个三角形、2个长方形、2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2个一样的圆形的纸片学具中选出适合的纸片来做一个圆柱。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两个圆片是必须用到的,三角形无法做成圆柱的侧面,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卷成圆柱的侧面。此项活动是学生在初步感知圆柱的表象后进一步探索圆柱的特征,领会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随后,教师又设计了探究活动三:只用刚才学具中的一个图形,能否想象并创造出圆柱。学生积极动手,通过各种学具的“旋转”来创造圆柱。连续的两次探究活动,从几个图形到一个图形的选用,加深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与圆柱各部分内在关系的认识,实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这样从手到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变具体操作为抽象想象,在培养数学建模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 注意描述结果的准确度。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与方法。

在上述探究活动二中,学生通过选择几个图形拼组圆柱,他们分享做法和发现。生1:“我们选用正方形和圆形来做成圆柱,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圆柱的高、圆柱底面的周长全部相等。”生2:“我们选择平行四边形和圆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圆柱的高。”生3:“我们用长方形和圆形也可以做成圆柱,我们把两条长连接起来,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生4:“我们是把两条宽连接起来,发现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

在探究活动三前,教师通过几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可以通过什么运动来得到圆柱?发现了什么?怎么描述这个圆柱?”学生操作后,生1:“我选用圆形,可通过把圆进行上下平移运动,创造出圆柱。”生2:“我用长方形,通过旋转运动创造出圆柱。可以有多种方案,以长的中心点连线为轴,旋转创造出圆柱,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以宽的中心点连线为轴,旋转创造出圆柱,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高。”生3:“还可以以长为轴,旋转创造出圆柱,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底面半径;以宽为轴,旋转创造出圆柱,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半径。”

这些数学语言都是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交流,在班级反馈中互相补充,在知识小结中逐步完善的,学生在这样的表达过程中逐步完善了对圆柱的认知,在体验整个建模过程中,也体会出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三、在探究活动中拓展应用数学模型的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1. 化直为曲,发展空间观念。数学教学应注重处理几何直观和抽象图形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抽象出数学结果。围绕以长方形不同线段为轴进行旋转而得到不同的圆柱,长方形和圆柱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一问题,教师出示以下圆柱和长方形图让学生连线判断,同时思考圆柱是围绕长方形哪条边旋转得到的。

学生解答后,生1:“可以从圆柱半径都相等的角度进行判断,A的半径最长,对应2,B对应3,C对应1。”生2:“可以从图形中圆柱的高进行判断。”教师:“从高和半径思考,旋转后都能得到一个圆柱,它们的运动轨迹都是圆柱。”

不管是之前把长方形卷成圓柱,还是这回将长方形旋转成为圆柱,两次活动都运用了转化思想,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是一个化直为曲的过程。实现平面到曲面的转化,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 知识迁移,形成学习体系。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时温习旧知识,并运用旧知探究新知,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通过视频展示一个三角形,标出底边的高,然后提问:“三角形绕底边上的高逆时针旋转,大家想象一下能形成什么图形?”学生观看后回答:“是圆锥。”教师:“回想下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假如也像认识圆柱这样认识圆锥,你会怎么做?”生1:“先找特点,摸一摸。”生2:“做一个圆锥,然后展开观察,找出它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学习几何体的方法,后续认识圆锥时很容易就按照这个学习模型顺势迁移。这样学生通过系统的思考及操作,既调动了学习主动性又提高了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斗南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圆柱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