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变中有不变”思想的实践与思考
2021-12-02王锡芳
王锡芳
【摘 要】世间百态,瞬息万变,倘若洞悉了个中奥妙,掌握其中玄机,便能化动为静,更好地认知世界。其实数学教学莫不如是,在变化万千的题组变式中,若能抽丝剥茧,把寻到“不变”之匙,定能发现知识本真,撬开与之关联的诸多问题之锁,解决相类同的数学问题。“变中有不变”思想,就是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联系找规律,进而实现知能、思想、体验等多方面的成长,提升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当努力做到:从肤浅到深入,让学生在“变”与“不变”中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从片面到全面,在“变”与“不变”中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从割裂到统整,在“变”与“不变”中感悟知识的应用过程。
【关键词】“变中有不变”思想 知识形成 知识探索 知识应用
“动与静”是哲学观中的一组关键词,用以辩证性地认知世界。动静相宜,互为补充,此乃融善之道。意为在变幻莫测的现象中,找到不变的规律,以便更好地认识它,为自身服务,可视为不变。在学习数学或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面对千变万化的对象,在这些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和规律,发现数学的本质,这就是“变中有不变”思想,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数学教学时,面对变化万千的题组变式,若能引导学生抽丝剥茧,把寻到“不变”之匙,定能发现知识本真,撬开与之关联的诸多问题之锁,解决相类同的数学问题。
一、从肤浅到深入,在“变”与“不变”中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知识的获取和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需要循序渐进,在多变的外形下引导学生经历逐步内化的认知过程,促使其真正触及概念的本质,掌握知识的原理。
如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新授环节通过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让学生在“变”与“不变”中逐步深化对“倍”的认识。第一个层次,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在第一行画2个圆,告诉学生可以把它看作一份圈起来,并称它为“1个2”,再出示第二行的圆,让学生一起来数一数共有几个2。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第一行有1个2,第二行有3个2,像这样就可以说,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接着,通过逐步增加第二行圆的个数,让学生认识4倍、5倍、6倍直至幾倍。第二个层次,保持第二行圆的个数(12个)不变,变化第一行圆的个数(从2个变成4个),追问学生:“第二行圆的个数是否还是第一行的6倍?”让学生试着圈一圈。学生在圈的过程中发现第一行有1个4,第二行有3个4,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接着去掉第一行的一个圆,变成3个,再次让学生圈一圈,学生发现第一行有1个3,第二行有4个3,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最后,比较三次变圆的过程,提问:“第二行都是12个圆,可为什么有的第二行是第一行的6倍,有的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还有的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呢?”通过探究学生明白:要知道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关键是要看清第一行是几个为一份的,第二行有这样的几份,第二行的个数就是第一行的几倍。第三个层次,屏幕隐去上面图框中的圆,只留下图框,引导学生思考:第一行除了可以画2个圆、3个圆、4个圆,你觉得还可以画什么?逐步引导学生说出:还可以画三角形、正方形、红花、蓝花等。最后小结:不管第一行是什么物体,也不管有几个,只要把第一行的数量看作一份,第二行有这样的几份,就可以说,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上述三个层次,由浅入深,教师通过对例题的巧妙扩容,将倍的概念先解构再建构,让学生在“变”与“不变”的智慧演绎中,不断获得更清晰的概念表象,“倍”的模型也在学生头脑中悄然生长。在这里,“变”的是物体的个数,“不变”的是“只要把第一行的数量看作一份,第二行有这样的几份,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这样的模型。“变”与“不变”的智慧,加深了学生对“倍”的理解,也点燃了学生乐学的情感。
二、从片面到全面,在“变”与“不变”中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建构主义哲学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知过程,是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注重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在“变”与“不变”中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获得深刻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规律,提升自我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一一间隔排列”一课,分三个层次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第一个层次结合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夹子与手帕、小兔与蘑菇、木桩与篱笆这三组物体的排列特点。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数一数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并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初步的猜想: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的个数相差1。第二个层次,举例验证,用小棒和圆片摆一摆,同桌交流摆法后,全班交流并汇报展示几种摆法,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小棒与圆片的个数,思考:小棒和圆片有着怎样的排列特点?它们的个数又有怎样的排列规律?最后得出结论:不管是什么物体,也不管有多少个,只要是一一间隔排成一行,两端相同,那么两端物体就比中间物体多1,中间物体就比两端物体少1。第三个层次,拓展延伸,教师追问:两端是小棒时,100根小棒之间应摆多少个圆片?若摆了100个圆片需要摆多少根小棒?出示:10个正方形,并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和三角形一一间隔排列,如果正方形有10个,三角形可能有多少个?最多有多少个?最少呢?如果围成一圈呢?
上述三个层次,由情境引入,不断变换探究的对象和物体的个数,从一开始的夹子与手帕、兔子与蘑菇、木桩与篱笆,到后来的小棒与圆片,再到后来的正方形和三角形,教师通过不一样的素材,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让他们经历了“初步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拓展延伸”的探索规律的全过程。同时也展现了动态教学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直线与封闭图形中间隔现象的异同,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教学中,教师不时鼓励学生透过现象去抓住数学中不变的本质。这种应用不变的本质去解决变与不变的哲学思想是本课的点睛之笔。
三、从割裂到统整,在“变”与“不变”中感悟知识的应用过程
数学问题的呈现情境各不相同,然而其内在解题思路是相通的。如果能够抓住数学模型来认知,那么就可以去伪存真,不为问题表象所迷惑。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各种基本的数学模型后,面对变化多样的数学问题,就可以利用已掌握的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把握数学的本质。
如分數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容易出错、不易解答的一类题,尤其是当题目中分数、比同时出现时,部分学生会无从下手,不知所措。虽说除法、分数和比表面上有很大不同,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比表示一种关系,实际在本质上它们有一致的一面,都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设计具备典型意义的题目,帮助学生厘清数量间的关系。首先,课件出示:“小明读一本书,已读和未读的页数比是1:5,如果再读30页,则已读的页数是未读的3 /5,这本书共有多少页?”读题后先让学生理解1:5和3 —5分别表示的含义,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以及把什么看作单位“1”。在此基础上,抓住“总页数”这个不变量,进行合理地分析,变化题中已知条件的表述,“已读与未读的页数比是1:5”变化为“已读的页数是总页数的1/6”,“已读的页数是未读的3/5”变化为“已读的页数是总页数的3 /8”,并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列出算式:30÷(3/8-1 /6)。最后,带领学生回顾整个思考过程并追问:“根据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很快就能提出“小明还剩多少页没有读”的问题。由于总量已知,要解决这一问题非常简单,只要用单位“1”(总页数)乘还剩的页数的占比。接着,趁热打铁,设计一个让学生找一找不变量的题组,可以是“部分量不变”,也可以是“相差量不变”,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学会从变化中找到不变量,并把不变量看作单位“1”来解题的方法,同时体会抓住不变量解题的重要性。最后,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创编题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说新授课上学生对分数、比的认识仅仅是割裂的,是孤立知识点的累加,那么设计分数应用题题组就能很好地将两者融合,调动学生的解题兴趣,丰富教学过程。在一次次的比较分析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虽然题目千变万化,但可抓住“不变量”来解题的重要性。教师将一些深刻的数学本质生动地呈现出来,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也随之增强。
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除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积极的体验,感悟探索数学知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抓住“变中有不变”思想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删繁就简,抓住本质,形成更简练的思维品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教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