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教材习作单元中例文批注的解读及使用
2021-12-02何捷田丽
何捷?田丽
【摘 要】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到六年级下册为止,编撰了习作单元。每个单元提供了两篇习作例文。每篇例文都有旁批。在教学中应对编者给出的“批注”予以重点关注,认识“批注”在教学中发挥的功能,合理运用批注,化解习作难点,实现自主作文。
【关键词】例文 批注 习作
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开始到六年级下册为止,每一册都安排了专属的习作单元。习作单元为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殊单元,是每一册教材教学的重点单元,凸显了习作在小学语文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显示了教材编者对习作教学的重视。习作单元的位置相对固定,除六年级下册因为单元总数减少而安排在第三单元之外,其余都在第五单元,在单元导读页面,用“一支笔”作为图标进行识别。
一、习作单元基本认识
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是比较固定的。单元导语中列出单元学习目标,目标中有关于精读课文的学习目标,也有专门指向习作的学习目标。其实,习作单元的课文学习就是为后续的习作学习做铺垫,因此二者可以在“表达”这一关键动词上实现统一。“交流平台”,对本单元习作方法进行梳理与总结; “初试身手” 类似小练笔,让表达的频率增加,花样变化。最具特色的就是“习作例文”,选编两篇文章,配合批注,积累语感,展示成品。纵观每一组习作单元都能发现,两篇课文与两篇习作例文共同为“写出习作”打基础,给示范,做引导。例如: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学习目标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编排的课文为《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都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关。再如: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学习目标中有“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编排的课文为《太阳》和《松鼠》,都是说明性文章,都使用了基本的说明方法,但语言风格有所不同,同时提供给学生学习,能更为全面地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同时我们还发现,不论是课文的编排,还是单元学习目标的设定,或者是二者的匹配,都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阶段目标统领下进行,都与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极为吻合。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中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就编排了课文《宇宙的另一边》和《我变成了一棵树》,单元的学习目标设定为“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对应安排的习作单元,就要求用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就编排了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和《盼》,单元学习目标设定为“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学习目标就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配合编排了课文《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课文、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的要求三位一體,协同互助,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做到目标清晰,方向明晰,学练一体。
二、例文中“批注”的重点关注
习作单元中的“习作例文”中,无一例外,都出现了“批注”。《现代汉语词典》对批注的解释为:作为动词,加批语和注解;还可以作为名词,指批评和注解的文字。“批”和“注”还存在一定的差别——“批”更多指用文字写下读者的理解、体会、感悟,对文本进行解释、补白、拓展、指引;“注”更多指在阅读中进行点、圈、画、写等,以符号标注出文本中的重要信息。从小学一年级起,学生就在学习中开始“注”,而“批”则需要学习。习作例文中的“批注”,是以“批”的方式呈现。
例文中的批注,都属于旁批,也叫侧批,将批语写在正文的侧边。批注不是独立于文本存在,而是要与文本一同研读。批注,也称之为“副文本”。 法国学者热拉
尔·热奈特在1987年出版的《门槛》一书中将副文本细分为十三个类型并阐述了副文本的主要功能:“它们包围并延长文本,精确说来是为了呈示文本……保证文本以书的形式(至少当下)在世界上在场、接受和消费。 副文本基本的美学意图不是要让文本周围显得美观,而是要保证文本命运和作者的宗旨一致。” 可见,批注在生成之后,就和原文本形成一体化的理解结构,是解读原文本的重要参考。在阅读时,首先被关注和阅读的是文本本身,而批注作为副文本出现后,读者需要认真阅读,并结合不同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接受文本及副文本带来的不同阐释。文本的开放性,加上批注赋予的全新解读,使得批注在作者、读者、批注者三者之间构成了对正文本更加充分和精准的认识,完成了一次全新的意义建构,这类似于一次再创作。
批注,是阅读时的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法。历史上著名的批注都让原作更丰富。例如: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毛宗岗评点的《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的《石头记》等。批注融入语文学习,发展为批注式阅读,更加强调批注者的评价、鉴赏、体悟。批注在回应文本召唤的同时,赋予文本全新的生命。
批注并不是随意发几句牢骚,而是体现阅读素养的全新创造。批注时要调动读者的内驱力,打破读者与文本之间的隔阂,让读者直面文本与之进行正面对话。语文学习中的批注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通过对文本的欣赏、质疑、感悟、关联、推断等,摒弃阅读时的一味接受,拒绝思考的惰性,以个性化的解读结果实现对文本意蕴的再创造。
分析统编版语文教材三至六年级习作单元的具体内容可知,习作例文中的批注大致有三种。第一种为分享型,批注者和学生分享阅读习作例文的感受、情绪体验等,第二种为指导型,批注重点突出对本次习作的要点、难点的指导,以简洁的语言提示读者予以关注,看到文本中最需要看到的关键之处。第三种为质疑型,针对文本进行质疑,有的疑惑指向文字表达方式,有的疑惑指向语篇的结构奥秘,质疑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例文中蕴藏着的写作密码。例如:
三年级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中,编者就给了两处批注,第一处批注为“作者观察得真仔细,他发现‘王子学‘狗的时候叫得最欢”,指出内容的独特性;第二处批注为“‘王子竟敢跟火车赛跑,真有趣”,指出意境的趣味性,两处批注都在和学生分享阅读时的感受,引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六年级上册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中的批注,第一处为“罗列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突出了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指向对文本具体内容的关注;第二处为“两个典型的事例,让人印象深刻”,批注者分享者阅读的感受。第三处为“订暑假计划这个事例,写得很具体”,这是针对写作要点进行提示。三年级下册的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第一处批注为“铅笔有了梦想……它会想些什么呢”,提出质疑的同时,引导学生跟着问题往下阅读,问题本身就像写作时的构思,借助问题这一支架,完成对文章内容布局的设计;第二处批注为“豆角、丝瓜和铅笔一样,都是细长的。铅笔想成为‘长长的豆角‘嫩嫩的丝瓜,我觉得这样的想象自然、合理”,此条批注以分享阅读体验的方式,揭示文本中想象自然、合理的特色,暗藏着对写作的指导;第三处批注依然提出质疑“铅笔想为小松鼠当撑竿,为小猴子当标枪。它为什么会这样想呢”,指导学生学会在行文构思时“提出问题”,之后“回答问题”,依次完成习作。
三、例文中批注的教学运用
(一)习作例文中的批注,在教学中的三大功能
1.透露隐蔽的编撰意图
习作例文中的批注是编者写下的。毫无疑问,批注内容体现着编写的意图,并对本次习作要点做出了重要的指导。编者精心选择了例文,但还有许多“话”无法说出,正好借助批注来实现与学生的“对话”。文章中一些藏而不露的文本奥妙,需要借助批注透露。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批注中写道“作者把杨梅的味道写得这么具体可感,让人想亲自尝一尝它的滋味”,此处的“具体可感”就是文本最妙之处,又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编者就借助批注显露出来,还有一些是言之未尽的,也需要借助批注尽情道出。《七月的天山》中的批语“野花像锦缎、像霞光、像彩虹,真美啊”,对这些优美词句的欣赏与积累,借助批注再次提醒,以免学生身在宝山而错过宝藏。《鲸》一文中的“‘近四十吨重‘约十八米长,用词非常准确”“通过做比较、列数字,鲸的庞大就具体可感了”,都属于直接指导学生掌握说明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的使用技巧。
批注,可以看作是编者和学生的对话,也可以看作是编者代文本和读者的对话,批注就是教师备课时的研究要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2.遏制对例文的简单模仿
美学大师朱光潜总结学习写作经验时说:“我们不必唱高调轻视模仿,古今大艺术家,据我所知,没有不经过一个模仿阶段的。第一步模仿,可得规模法度,第二步才能集合诸家的长处,加以变化,造成自家所特有的风格。”模仿对于学习写作而言,是必经阶段。这也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编撰习作例文的根本原因。但不少教师也发现,提供习作例文模仿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喜欢直接拿来,照抄或者进行套写,导致全班的习作千篇一律。如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要求写《奇妙的想象》,习作例文中有《尾巴它有一只猫》,喜爱此文的学生可直接套写《尾巴它有一只猴》《尾巴它有一只狗》,如此写作的成本是很低的。而增加了批注,能起到对简单模仿的遏制作用。以此文为例,批注中提示“猫有尾巴,尾巴怎么能有一只猫呢”,对文本中的逆向构思做了点拨,同时还批下“像这样反向去想象,尾巴就能有一只猫了,真有意思”,进而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改变思考方向,掌握逆向构思的方法。习作例文的批注既指出“文本好在哪里”,让学生有可欣赏之处;又指导“是怎么写出”的,让学生有可用的方法。这样一来就化解了对例文的简单模仿,破除了例文带来的思想禁锢,不沉沦于简单的套作。
3.展示习作应有的过程
习作作品的生成存在必经过程,大致分为构思、起草、修改、校正、发表五个环节。批注的出现,让学生对习作应有的过程有所认识。例如,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中的批注分别为“开头通过‘说杏‘数杏,介绍了杏好、杏多”“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奶奶‘打杏‘分杏的动作、语言写得很清楚”“结尾交代了奶奶‘分杏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四处批注有的指导如何开头,提示学生要主动、简洁地亮出事件;有的交代了事件的起因,提示学生在“写清楚”一件事时,要注重对事件起因的表述;还有的对如何写清楚进行了细节上的指导,教会学生从例文中学习“写清楚到底该怎么做”;最后一处批注还提示了文章的结尾该怎么写,让学生关注结尾,重视叙述事件的完整性。四处批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从无到有的建构过程,让构思、起草的环节可见,在修改时也能有所侧重,对“写清楚”进行有的放矢的润色与加工。
(二)合理运用习作例文中的批注进行教学
1.在批注后再自行批注
习作例文中的批注,在单元学习目标的统领之下,指示着本单元习作的关键处,为习作提供可攀爬的支架。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细读批注,并跟随批注的指引再做批注,将教材编者提示的学习要点转化落实到个体的学习体验中。例如:
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习作话题为“游 ”,单元学习目标为“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习作例文《颐和园》的批注有四条:“‘来到有名的长廊,交代了游览的地点”“‘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过渡很自然”“‘抬头一看‘向下望,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时,视角也有变化”“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在湖面慢慢滑过,多美的画面”。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这四处批注的指引下,在《頤和园》原文中圈画出作者游览颐和园时遇到的不同的景点,再寻找到从A景点到B景点的过渡语句,并将其圈画出来,与景点合并,列成表格。这样一来,就提取出了习作例文的写作框架,完成了“学习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景物”这一目标中最核心的“学习”过程。之后,再根据所学,自己选定内容,设定游览顺序,选择过渡词,结合自己的游览经历完成游记。习作例文提供了写作框架与写作模板,批注指引我们寻找到这些核心点。
2.在批注中提取写作知识
教材编者精心选择并编撰的例文以及批注,提供的就是本次习作迫切需要的“知识干货”。批注中携带着本单元习作的核心最要义。在熟悉文本的同时,可以简洁地从批注中提取出这些知识,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如六年级下册单元习作话题为“让真情自然流露”,本单元学习目标为“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在这一单元的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中就给出了三条批注:“用几个具体事例写出了‘我对语文课的情感变化,读起来非常真实自然”“这段独白,更加直接而强烈地表达了心情”“写告别语文课,可能有很多事情可写,这里选择了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两件事,把气氛与心情突显出来”。研读这三条批注发现,第一条批注提出的“几个具体事例”,就对应着本次单元学习目标中“合适的内容”。什么是合适的内容?就是环节清楚、细节清晰的若干事例。也许例子有很多,但要从纷繁复杂的事例中选出能具体描述的事例不易,且有两三件足以支撑表达。学习目标中提出了“真情实感”,第二、三条批注就提供了表达情感的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用一段独白直接抒发情感”,另一种方式是“将情感夹杂在事件叙述过程中”,一边叙述,一边注重环境、心境等描写,烘托气氛,表露心情。对批注的仔细研读,可以让学生直接获取本次习作的知识。
3.在批注的启发下从容实践
习作例文中附带批注的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自觉获得帮助,化解习作难点,更加从容地面对单元习作。统编版语文教材编撰习作单元的意图也正在于此。不论是精读课文的学习,还是习作例文的学习,都是为了达到“自能作文”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习作例文时,可以增加对批注的关注,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和关注写作指导信息,并主动迁移到自己的实践中。例如,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中的四处批注,就很有特色,“事情是围绕‘小木船来写的”“简单介绍陈明和‘我是好朋友”“友谊破裂的过程写得很清楚”“这段话交代了‘我和陈明和好的过程”。首先,这四处批注能让学生看清文章结构,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有助于达到本单元习作学习目标“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其次,《小木船》的四处批注中出现两次“我”字,而故事也围绕“我”和同伴陈明展开,可见,“我”就是故事的“男一号”,是事件的“当事人”,故事围绕着“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展开,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我”和同伴都发生变化,逐渐明白道理。在完成本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时,就可以从“我”的视角去叙述事件,分享感受。因为是写“我”,所以更加直接,有更多细节,化解了以旁观视角去写作时的困难。借助批注,明确写作视角,让“写清楚”的目标更容易达成。
3.批注与例文的教学联动
批注不是孤立地存在,是结合例文进行的。对批注的教学运用,自然也可以联动例文,形成互助合力。以四年级下册单元习作话题“游 ”为例,分享教学片段,关注在教学中批注与例文的联动设计。
(1)学习范文中的开篇写法
师:接下来,具体该怎么写好印象呢?这个习作单元,课文与习作例文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读一读《颐和园》的第一句,如何写印象,非常简单。
(课件展示: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生:直接写,“美丽”就是印象。
师:一开篇,就要简明交代“游览了什么地方”。请大家模仿习作例文,用最直接、最简单的词,在作文的开篇,写出对景物最深的印象。
(学生各自写开篇)
师:大家的印象,受到范文的影响,都是“美丽”。其实,如何表达印象,可以更个性一点。并不都是“美丽”哦。再看《七月的天山》一文是这么写的。
(课件展示: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生:作者写的印象,就是骑马去天山,是个很有意思的经历。
师:是啊,写印象,也可以通过经历来写。请大家修改一下自己的开篇,让特别的“印象”,刻到读者心里。
(学生各自修改开篇)
(2)学习范文中的景物写法
师:既然是印象深刻的景物,不如就直接先写一段自己印象最深的景区吧,怎么写,还是向我们的范文学习。请大家看《颐和园》中的这一段。大家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
(课件展示: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生1:作者直接写了自己看到的长廊什么样?画是什么样?
生2:作者还写了花儿有多美。
師:对,这里编者写了批注——“‘来到有名的长廊,交代了游览的地点。”针对这一个游览地,作者结合自己的直观印象,集中写“看得见的美丽”“看得见的印象”。再看《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一段,写法不同,孔隙里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如何写?
(课件展示: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生:看不见,就写感觉。
师:是的,同样是印象,有的是看见的,有的是感受到的。如今我们身在课堂,写景不容易,使用方法要讲究。大家觉得写看得到的合适还是写感受到的合适?
生:感受得到的印象,更合适。
师:是啊,其实叶圣陶先生的文字,真的帮上大忙了,他就是使用了“景物描绘+感受表达”的方法。如“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都是“景物描绘+感受表达”。接下来我们也写一处景物。注意,文题下预留三行。选取一个景区,抓住一个印象;使用一种方法,集中写一段话。
(学生各自写出印象深刻的一段文字)
以上案例中,教师在指导四年级学生习作时,分步骤,读原文,看批注,教得有条不紊。教学中,不是笼统地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写,而是结合例文和批注,不断“指给你看”。既然是课堂教学,就要教方法,就要让学生有所获得,过程性写作教学的操作,让四年级学生每一步写,都不茫然,都有提升。
对习作例文中批注的关注,让学习写作的体验更加真实,让学生与例文、习作的对话更多元。对批注的精读与研究,让学生在与文本更真实、更自由的对话中实现再创造。这和习作最本质的创造特性极为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