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定位,盘活资源,精心策划
2021-12-02尹群娣
尹群娣
随着教育部2016年、2017年《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出台,研学旅行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想有效落实研学旅行,应避免实施过程存在“缺魂、贪大、求多、度把不准”的问题。在建构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时可以依据域情、校情、生情,依据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与培养目标,依托当地历史、人文与社会资源,做好顶层规划,明确目标定位,用心挖掘、遴选课程资源,精心策划、扎实推进,打造具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
一、顶层规划,赋研学旅行以“魂”
秉承“离真正的素质教育近一点、再近一点”的信念,学校把“研学旅行”统筹到学校整体课程的顶层规划中。把研学旅行作为校内教育的扩展与延伸,为学生创建校外探索、实践、体验的平台,是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的定位,不仅让研学旅行有了目标和方向,明确活动开展的意义与作用,还让研学旅行有了依托和归宿,有了灵魂的支撑。学校结合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与周边资源等方面,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种活动方式,建构具有学校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目前各校已规划设计了“三位一体”“快乐基地行”“远足课程”等研学旅行课程。研学旅行课程具有针对性的实施,践行学校办学理念,彰显学校品牌特色服务,有效解决了学校不知为何而做的问题。
二、明确定位,挖掘课程资源
《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因此,小学研学旅行的任务定位是“以乡土乡情为主”。
东莞,是一座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发展反映了国家南部滨海地区的发展历程。作为曾经的东莞行政、经济和文教中心,莞城的文化底蕴更为丰厚。如: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可园,历史悠久的善馀堂、西城楼、容庚故居、骑楼、象塔街、兴贤里、城墙遗址等。我们可以结合校情、生情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资源。不管是出于实际操作还是安全保障方面,都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需求。
三、用心遴选,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学校可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办学特色、生源实际情况及区域资源遴选研学地点,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让学生对生长、学习的地方的区域文化,风土人情有一个充分认识与了解。
如:东莞市莞城实验小学基于“智行至真”办学理念,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周边的社会活动场馆和社会实践基地合作构建“快乐基地行”研学旅行课程,通过馆校合作、校企合作搭建了“快乐基地行”研学课程体系(见图1)。围绕传统文化、生命教育、环境教育、职业体验、劳动教育五大领域,采取分年级分学期分任务的方法,让每个学生在每个学期有计划地参加一次研学课程学习,获得独特的成长体验。
再如:东莞市莞城英文實验学校秉承“乐成教育”办学理念,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劳动教育的要求、东莞本土的地域特点和资源,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和能力特点的非遗活动项目(见表1),让学生在各个实践基地学习各项制作技艺,体验参与劳动实践的快乐,真正让学生“做中学,学中乐”。
四、精心策划,课程有效落地
研学旅行的实施是让学生在“研”与“旅”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操作、感悟、反思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为避免“只旅不学”“只学不旅”现象,需要课程策划者做好研学旅行的课程实施方案。“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什么”“活动中计划培养哪方面的能力或素养”“用哪些形式(活动),既让学生主动参与,又能达成研学旅行的目的”“研学的成果(成效)如何体现”“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研学任务单”,只有理清这些问题后,研学旅行才能做实、做细、达成预期效果。
如:东莞市莞城实验小学组织六年级学生到寮步镇北京精雕集团开展“趣精雕研科技,体验职业生涯”,以“问题驱动+知识延伸”方式,从四个环节设计学生的研学任务。
“探究引航”环节:通过听取讲座、参观集团、采访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精雕集团的集团文化、产品生产工序、精雕发展对城市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品评精雕产品等。
“实践体验”环节:学生做一名小小设计师,以“毕业季的回忆”为主题设计并制作一款书签,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中国古代的雕版拓印、活字拓印技术,体验精雕制作的过程。
“拓展思考”环节: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机器人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
“探究收获”环节:学生把研学的收获或感受写下来或画下来。
综上所述,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建构,需要对研学旅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作好顶层规划,明确目标定位,用心挖掘和遴选身边的本土资源,开发符合学校需求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研学旅行课程,精心策划,扎实推进,形成闭环,让研学旅行结出绚丽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