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六西格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02殷婷婷韩秋英
殷婷婷 韩秋英
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专业的发展和护士职能范围的拓展,医疗机构需要大量的护理人员,但现在临床一线护士数量不足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直接影响医疗质量,是威胁患者安全的重大风险和隐患。虽然护士人员不足,工作压力大,但护理人员工作也存在忙闲不均的现实问题。而造成护理人员忙闲不均最主要的原因是护理工作流程的不合理,现存的护理工作流程缺乏指导性,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医院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有数据显示服务业的成本存在30%~80%的浪费,也就是说从顾客的角度讲过程中有30%~80%的不增值活动[1]。利用精益六西格玛消除护理工作流程中的浪费,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对护理发展和规范护理管理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就精益六西格玛理论、实施模型、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研究。
1 精益六西格玛理论
1.1 精益(Lean)
Lean原意为“瘦的”,与“臃肿的”相对比,精益的“精”指“精干”,“益”指“更好”,“精益”是指以最小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精益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指通过减少流程中的一切非增值的活动(比如减少等待、往返取物这些不能创造价值的活动),杜绝浪费,使每一过程均产生增值效果[2]。但是精益理论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过多依赖经验,缺乏定量测量分析;对突发情况处理不及时,流程不稳定,难以“精益”;缺少人才培训及系统方法整合;急功近利,往往出现“非精益化”反弹等。
1.2 六西格玛(6σ,Six Sigma)
希腊字母σ,在统计学中表示质量特征值偏离正态分布均值的大小。六西格玛理论是1987年摩托罗拉公司提出并建立的,6σ是统计学术语,表达内容波动及偏差,表示缺陷率的发生率为百万分之3.4,通过改进现有工作流程、减少过程中缺陷,达到提高质量水平及患者满意的一种方法论和管理模式[3]。但是六西格玛理论也存在不足,如对六格玛工具及方法要求较高;效率低,无法提高流程周转速度;相对保守,不鼓励创新及变革等。
1.3 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
精益六西格玛融合了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的综合方法论,吸收精益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优点及六西格玛有效减少缺陷的特性,弥补单个管理模式的不足,从而使组织达到高质量、高速度、低成本的目的,实现利润最大化[4]。精益六西格玛非精益和六西格玛的简单相加及演化,而是二者的互相补充、有机结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2 精益六西格玛实施模型
精益六西格玛的实施大多采用新的“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define-measure-analyze-improve-control,DMAIC II)”实施模型,它在传统的DMAIC的基础上加入了精益的思想及工具。DMAIC II模型用途广泛[5],但不代表在所有行业中都可以直接复制,它需要建立适合多种行业的改进模型,而且面对不同的行业进行不同的调整与改进,肖尚立[6]以DMAIC II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质量管理改进模型-PDAIC,分为准备、界定、分析、改进、控制(prepare-define-analyze-improve-control,PDAIC)五个阶段。陶俐言等[7]提出了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质量改进模型-PDAIP,包括准备、界定、分析、实施、阶段(preparedefine-analyze-implement-perfect,PDAIP)。各模型具体内容见表1。
3 精益六西格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3.1 国外应用现状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在制造业广泛应用,已证实其是消除浪费与提高效益的有效管理方法。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外医护领域开始应用,出现了一批精益六西格玛医护践行者,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质量管理方面,Kathleen等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改进急性医院阑尾低度黏液性肿瘤的筛查系统,改进措施提高每年接受CT扫描和肿瘤标志物诊断为低度黏液性肿瘤的患者数量,随访正确率从61%增加到78%[8]。(2)效率管理方面,爱尔兰一家大型教学医院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提高择期胸科手术患者的手术入院率,胸科手术入院率从10%增加到75%,术前检查重复率从83%降至<2%[9];Davies等[10]应用精益六西格玛(LSS)改善私立医院日间护理单位的效率,对优化护理时间、提高个性化患者护理和员工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Pharmacy等将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应用于药品周转工作流程中,平均用药周期从125 min缩短到51 min,每轮药物的平均中断次数从12次减少到11次,药物供应中断减少了75%,有效减少中断及完成口服药查房所需时间[11]。(3)满意度管理,Vijaya等[12]实施精益六西格玛项目,通过DMACV模型通过减少周转时间来提高流动医院患者满意度。(4)成本管理,将精益六西格玛方法用于流程改进可以降低医院服务水平和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的相关护理成本,使得每例患者的医院直接费用中位数从66 335美元到48 370美元,下降了27%,干预期间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从29 d下降至22 d,下降了24%[13]。(5)医院文化建设方面,在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的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共同解决困难,可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培养医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14]。
3.2 国内应用现状
医院护理质量数据绝大部分波动在2σ~4σ之间,提示2σ~4σ水平与6σ有较大的差距,说明在质量管理品质上很大的改进空间。在我国,六西格玛管理在护理领域中已有较为广泛应用,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采用“主题”含“六格玛”或“6 sigma”并“护理”,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2019年12月,共检索188篇文献,主要应用于质量管理、科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流程、降低缺陷率、满意度、护理教学等方面。但精益六西格玛较少应用于护理管理领域,仅见左霞等[5]采用精益六西格玛缩短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诊时间、CT完成时间、标本送达时间、化验完成时间,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救治环节,提高救治效率;杨梅[15]应用精益六西格玛DMAIC II模型规范采集血标本流程,减少操作失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升护士规范采血的依从性,提高采血标本合格率;王叶飞等[16]应用六西格玛精益管理减少临床检验标本不合格率,提高分析前质量,提升检验整体质量及医生、护士满意率;万林[17]应用精益六西格玛优化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降低了转运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转运时间,并提高了护护合作水平;刘婕等[18]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胰岛素注射流程改造,并提高护理人员胰岛素注射规范率;潘小华等[19]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提高手术室后勤管理效率;成彩红等[20]等运用精益六西格玛在手术室减少手术边缘时间等。可见,精益六西格玛中国护理领域中应用相对较少,但确是可行的,可以一定程度提升护理质量和效率,是一种可进一步推广和借鉴的先进管理理念。
表1 DMAIC II、PDAIC、PDAIP模型各阶段主要工作对比表
综上所述,精益六西格玛将精益和六西格玛有机整合,融合两种管理方法的百余种工具实现消除浪费、提高质量和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其在制造业、物流、企业管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在医疗行业也有所研究,在护理行业却刚刚起步,可能与医院管理者不够重视、护理人员缺乏管理工具的理论及统计学知识等因素有关。实践证明,精益六西格玛可优化医疗工作流程,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护理行业可考虑从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缺陷、护理流程等方面实践精益六西格玛,以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浪费,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推进护理专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