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各补其荥而通其俞”※

2021-12-02任佳君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21期
关键词:痿证五脏素问

任佳君,田 露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古人长期观察生命现象、大量临床实践后的总结,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的理论基础,至今对临床实践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素问·痿论》阐述了痿证的治疗原则:“治痿独取阳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及“各以其时受月”。笔者对“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这一条原则存在疑问,《难经》言“荥主身热”[1],然《素问·痿论》明确提出“五脏气热”是痿的重要病机,既然五脏有热,为何不采用清热之法,而偏要补其荥?

1 教材解释

1.1 因其虚实选穴 王庆其教授主编的《黄帝内经病证学概论》对“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解释为:“此说体现了《内经》辨证论治的思想。”[2]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判断其病所在的脉络,然后有针对性地选穴,因其或虚或实的证型予以适当的调治。

1.2 “各补其荥”适用于肺气虚弱型痿证 黎敬波、古继红教授主编的《内经讲记》中,对此句解释为:“如肺系有热邪,可用肺经的输穴太渊穴,采用泻的针刺方法;若肺气虚弱,可取肺经的荥穴鱼际,采用补的针刺方法。”[3]可见,这种解释认为“各补其荥”是针对肺气虚弱型痿证,而针刺肺经的太渊穴才能治疗肺气热之痿证。

1.3 刺荥穴以补其气,刺俞穴以通其气 当代学者程士德在《素问注释汇粹》中言:“各补其荥而通其俞,即针刺荥穴以补其气,刺俞穴以通其气。”[4]认为针刺治疗痿证重在调气,针荥穴补气、刺输穴通气,气血调达,痿证得愈。

2 注家注释

2.1 “补”即让气到达病处 吴崑注曰:“十二经有荥有俞,所溜为荥,所注为俞(输)。补,致其气也;通,行其气也。”[5]意为“补”是为了让气到达病处,所以“调其虚实,和其逆顺”,就可以祛除病邪。“荥”“俞”指五输穴中的荥穴、输穴。张介宾[6]与吴崑对“补”字的理解一致,但是张介宾认为“荥俞”即指腧穴。

2.2 “补其荥”即补五脏的真气 张志聪言:“当兼取其五脏之荥俞也,各补其荥者,补五脏之真气也;通其俞者,通利五脏之热也。”[7]认为“补其荥”即补五脏的真气,“通其俞”即通调五脏郁热,以使五脏气血调达,筋脉得养,痿证则愈,陈修元也持相同观点。

2.3 “补其荥”即虚证选取荥穴以补之 马莳以治疗筋痿为例,提出了具体的针刺治疗方法:“调其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和其逆顺,补则逆取,泻则顺取,则病已矣。”[8]认为根据“调其虚实”应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结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的“荥俞治外经”,马莳认为治疗五体痿的虚证应逆取荥穴、输穴以施补法。

2.4 “补其荥”即补血 姚止庵在《素问经注节解》中言:“荣气虚则不仁,故治痿之法,以补血为最也。俞,背穴,五脏各有俞……荣者,血也。”认为痿证的病机为荣气虚,补血是治疗痿证的根本大法。所以“补其荥”中“荥”通“荣”,意为补血,而“通其俞”则指五脏的背俞穴。

3 现代医家解释

3.1 互文修辞,通补腧穴 查阅中国知网相关文献,学者们对此句的理解观点不一。有学者认为此句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荥”“俞”即指“腧穴”,“各补其荥而通其俞”意为通补腧穴。《素问·离合真邪论》载:“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俞。”《针灸大成·难经补泻》言:“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气散乃内针。”[9]这两处的“荥”“俞”均为“腧穴”之意,而非荥穴和俞(输)穴[10]。

3.2 荥穴代指所有五输穴 另有学者认为,“各补其荥而通其俞”中的“荥”是以五输穴中的荥穴代指全部的五输穴[9]。又据“俞”与“腧”通用,故将此句理解为补其五输穴,通其腧穴。

综上,对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的理解争议主要集中于“补其荥”的意义和治疗对象,以及“荥”“俞”二字代表、指代的穴位两方面。古今从不同角度对“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进行了解释,但均未能与痿证“五脏气热”的病机相联系。既然《素问·痿论》将“各补其荥而通其俞”作为治痿的一大原则,无疑是指导痿证治疗的纲领,然而各家解释却与“五脏气热”的病机关系甚远。可见,对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似乎缺乏一种更合理的解释。

4 讨论

通过研读古今文献,笔者认为“各补其荥而通其俞”中的“补”指针刺应施以补法,“荥”“俞”是五输穴中的荥穴、输穴,“补其荥”仅指补阳经的荥穴,治疗对象是五脏气热所致阴精耗损的痿证。依据如下。

4.1 荥穴的阴阳、五行归属 阴经与阳经五输穴的五行归属不同。《灵枢·本输》曰:“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由此,《难经·六十四难》曰:“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1]说明阴经的井穴五行属木,荥穴属火,而阳经的井穴五行属金,荥穴属水。五输穴与五行的具体对应关系详见下表1。

表1 五输穴的五行属性

因此,笔者认为《难经·六十八难》所言的“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均仅是针对阴经的五脏而言。阴经井穴五行属木,五脏之肝五行属木,肝主疏泄,肝失条达后则会出现心下满的症状;阴经的荥穴属火,通于心,故主身热。阳经的荥穴则与之不同,阳经荥穴属水,故不主身热。

综上,《难经》所言之“荥主身热”,实指阴经的荥穴,即鱼际、劳宫、少府、大都、然谷、荥间(属火),而《素问·痿论》所言“治痿者独取阳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则是指阳经的荥穴,即二间、液门、前谷、内庭、侠溪、足通谷(属水),此切中痿证五脏气热、津液耗伤之病机,“补其荥”目的在于补津液、滋阴精。

4.2 临床应用 痿证患者多体内湿热,日久阴精耗损,临床常在利其湿热的同时补其阴,效果较佳。夏士涛等[11]选取脊髓损伤的痿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内庭、陷谷、解溪、丰隆、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伏兔,其中内庭(阳经荥穴)用补法,陷谷用泻法,其他穴位平补平泻,1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因此,针对脊髓损伤或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痿证者,临床以滋阴增液为目的,选取阴经荥穴采用补法进行治疗,疗效较好。

5 小结

结合本篇经旨和临床实践,《素问·痿论》所言“各补其荥”应理解为取阳经的荥穴,采用针刺补法,切中五脏气热、灼伤津液、五体失养的病机要害,以奏补津液、滋阴精之功效。因此,对于《黄帝内经》的学习,后学者既要传承古人的精华,又要善于思考与质疑,才能真正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理论。

猜你喜欢

痿证五脏素问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失眠与五脏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名老中医陈卫川治疗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经验举隅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徐明涟教授运用治痿汤加减辨治重症肌无力验案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五脏神”学说探析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