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煌浅针术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2021-12-02林福清魏雅琴
林福清,彭 斌,魏雅琴
(福建省古田县医院,福建 宁德 352200)
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指以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常急性起病,1~3 d达高峰,临床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鼻唇沟歪斜,口角下垂,鼓颊漏气,食物易滞留患侧齿龈等[1]。中医称其为“卒口僻”“口眼斜”“吊斜风”等。若在急性期(7 d以内)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2]。若因病情较重或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遗留“面部联动”“鳄鱼泪征”“僵尸脸”“倒错”等症状,给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伤害。笔者有幸以国内名中医访问学者身份师承于吴炳煌教授,习得吴炳煌浅针术,并采用吴炳煌浅针术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针灸门诊、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名医园门诊及古田县医院针灸门诊就诊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6.8±16.2)岁;平均病程(2.41±0.98)d;面神经分级(FNGS)2.0评分(15.32±6.57)分。研究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7.5±15.4)岁;平均病程(2.28±1.02)d;FNGS 2.0评分(16.93±4.41)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FNGS 2.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18临审第8号)。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参照《神经病学》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标准制定:急性起病,常1~3 d达高峰,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鼻唇沟歪斜,口角下垂,鼓颊漏气,食物易滞留患侧齿龈,可伴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等[1]。②中医诊断参照《针灸治疗学》制定:以突发一侧面部瘫痪为主症,表现为一侧面肌迟滞、麻木、松弛或紧涩,不能蹙眉,病侧眼睑不能闭合,口角斜,病侧闭目、露齿、鼓颊困难;部分伴患侧耳后疼痛、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3]。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首次且单侧发病;病程为7 d以内;年龄15~60岁;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各种手术、暴力及瘤性病变等导致的面神经损伤者;中枢性及面神经完全性损伤导致的面瘫者;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内分泌、血管、血液系统疾病等;孕妇;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能耐受针刺治疗者。
1.5 脱落标准 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者;对治疗过分恐惧以致治疗不能顺利进行者;各种突发原因在研究中退出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针刺治疗。取穴:急性期(7 d内)取健侧合谷、三重(位于外踝骨尖分别直上1、5、7寸向前横开1寸的3个穴位),患侧足三里、侧三里(足三里旁开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下2寸);7 d后在急性期取穴基础上,增加患侧阳白一穴透三穴(阳白透鱼腰,阳白透攒竹,阳白透丝竹空)、四白一穴两透(四白透目内眦,四白透目外眦)、太阳透内下方、地仓透外上方、颊车、散笑、夹承浆、牵正、翳风。患者取平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取华佗牌0.25 mm×25 mm或0.25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采用弹针法进针(施平补平泻法),以左手拇指、食指持无菌棉球轻扶针身下部,注意力度应松紧适宜,将针尖置于穴位上,用右手拇指、食指或食指、中指叠合,蓄力弹针使其迅速穿过真皮,同时右手迅速捏住针柄,继续刺至穴位治疗需要的深度。留针30 min。
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吴炳煌浅针术。取患侧睛明、阳白、颧髎、牵正、散笑,每个穴位3个刺激量,根据病情行补泻手法。吴炳煌浅针术操作要领:①持针手法:以拇指指腹轻抵于针尾,中指和食指夹住针柄,针尖点在相应穴位的皮肤表面。②操作手法:拇指指腹抵住针尾后,用中指指甲触及针柄作均匀、有一定力度的上刮下推的连续动作,此为吴炳煌浅针术最基本的操作手法。A.补法:针体与所取穴位所在平面保持垂直;中指指甲在针柄上轻刮重推,即上刮时的力度轻而下推时的力度较重;达到对每个穴位所需的刺激量后,中指和食指离开针柄,针体仍与穴位皮肤表面保持垂直,拇指指腹于针尾向下点按9次。B.泻法:针体与所取穴位皮肤表面成一定角度;中指指甲在针柄上重刮轻推,即上刮时的力度较重而向下推时力度轻;达到对每个穴位所需的刺激量后,拇指离开针尾,针尖仍保留于穴位,中指、食指夹住针柄作逆时针旋转6次。C.平补平泻:针体与穴位所在皮肤表面呈垂直和一定角度不断交替;中指指甲在针柄上行上刮下推的力度保持相同(轻刮轻推或重刮重推)。吴炳煌浅针术的刺激量是以刺激有效时间、刺激手法的力度和刺激的频率实现,中指指甲在针柄上行上刮和下推的连续动作达到81次时,称为1个刺激量。
2.3 疗程及注意事项 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 d继续下1个疗程。注意事项:面部应避免再受风寒,尤其是患侧;劳逸结合,治疗期间不宜再度疲劳;勿食生冷,勿以冷水漱口、洗脸,勿浴后当风;尽量以健侧卧位为主或平卧,避免患侧卧位;指导患者按摩面部(分为穴位按摩和面肌按摩。穴位按摩指以中指或食指指腹对睛明、阳白、太阳、四白、牵正及翳风等穴位进行揉按,以指力按压,至产生酸、麻、胀的感觉;面肌按摩指用双手摩擦至手心发热,以掌面揉按面颊部由内下方向外上方轻推9次),并嘱其要持之以恒。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及治疗2、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采用FNGS 2.0评分[4]。根据眉、眼、鼻唇沟、口角的运动程度评为1~6分,面神经麻痹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评为0~3分,总分4~24分。4分:H-B分级Ⅰ级;5~9分H-B分级Ⅱ级;10~14分:H-B分级Ⅲ级;15~19分:H-B分级Ⅳ级;20~23分:H-B分级Ⅴ级;24分:H-B分级Ⅵ级。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5]和FNGS 2.0评分拟定。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FNGS 2.0评分≤4分(H-B分级Ⅰ级);显效:面部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需仔细观察才可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FNGS 2.0评分为5~9分(H-B分级Ⅱ级);有效:面部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静态时外观基本正常,笑时患侧口角轻微下垂或眼睑闭合稍慢,FNGS 2.0评分为10~19分(H-B分级Ⅲ~Ⅳ级);无效:面部症状和体征无改善,FNGS 2.0评分为20~24分(H-B分级Ⅴ~Ⅵ级)。愈显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FNGS 2.0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NGS 2.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FNGS 2.0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3个疗程后,研究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分级2.0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分级2.0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评分 治疗2个疗程后评分治疗3个疗程后评分研究组 30 16.93±4.41 7.82±2.11▲ 6.17±2.06△▲对照组 30 15.32±6.57 12.81±3.44 8.09±3.07△
(2)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愈显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60.0%(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适宜针刺治疗的43种疾病之一,但对于急性期针刺疗法的介入,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面瘫急性期出现面神经炎症、水肿,过早局部刺激会加重面神经水肿,导致面神经变性,从而加重病情[6-7]。而更多学者认为,针刺治疗越早,疗效越好,疗程越短[8-9],但强调应注意针刺的手法和刺激强度[10]。急性期面瘫患者对是否接受针刺治疗存有顾虑,部分患者甚至放弃针刺治疗而选择西医药物治疗。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以改善微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微血管痉挛,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1],疗效一般,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研究表明,采用针灸分期治疗面瘫的疗效优于不分期治疗[11-12]。针灸治疗面瘫方法众多,究竟选择哪种分期治疗方法,特别是急性期的处理方法,尚无定论。中医认为,面瘫与正气不足、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气不调,经筋功能失常,筋脉纵缓不收有关。针刺有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显著促进损伤变性的周围神经再生修复[13]。急性期面瘫邪气在络、病邪较浅,根据“邪在表,浅而纳之”的治则,针刺宜浅针、轻刺。浅针术的特点正为针不刺入皮肤,仅以针尖点按于穴位皮表,操作时通过中指指甲在针柄上行上刮下推的连续动作,使针体产生有规律的柔和而有力的振动,从而刺激经穴,以疏通经脉气血、调和脏腑阴阳而产生治疗作用[14]。应用该法治疗急性期面瘫患者时,不会加重面神经水肿和面瘫症状,其振动产生的轻柔刺激作用于颜面部,由点带面、由点带线沿经络循行感传,可对病灶处十二皮部形成有效的良性刺激[15],从而增强病灶处神经突触的连接,提高肌肉的活动性,增强面神经周围肌纤维和面神经支配的肌肉纤维收缩,兴奋患侧神经肌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消退,加速面神经功能恢复,促进面瘫患者的康复[16-17]。
吴炳煌浅针术已被评为“第6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疗法是吴炳煌教授在学习黄廷翼老先生“浅针疗法”的基础上,经过40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其疗法的理论和针具不断改进和完善而形成的。浅针分为相互连接的5个部分:针尾、针柄、针根、针体、针尖。与毫针相比,各部分均有其特点:针尾较为粗大,由5~6个铜丝圈构成,与针柄结合部位要求牢固不能松动;针柄长而粗(为针具全长的2/3),均以较粗的铜丝线缠绕而成,丝线要求均匀、紧密而十分牢固,不能有任何松动;针柄与针体结合的针根处须牢固不能松动和刺手;针体短(约占针具的1/3),向下延伸时慢慢变细;针尖须光滑,尖而不锋利,如松树针样。操作注意事项有以下几方面:①行针时,拇指指腹抵在针尾,不能随操作加重按下的力度致使针尖刺入皮表而出现疼痛。②中指指甲触及针柄时,应掌握力度,不能太轻或太重,应使上刮下推产生的针感效应保持柔和、均匀。③中指指甲在针柄上行上刮下推时,应始终触及针柄,不能离开后重新触及,以免使针体出现不规则的跳动。
针刺所取穴位中,睛明、阳白、颧髎、牵正、散笑、翳风等为面部局部腧穴,可祛邪活络、调畅气血,以恢复面部脉络正常功能。合谷为循经取穴,亦有上述作用。董氏奇穴三重在足少阳胆经(主风)、足阳明胃经(主痰)之间,可治疗少阳、阳明两经合并之病,善治风痰之证,为治疗面瘫要穴。足三里健脾胃,促运化,生化气血。侧三里、侧下三里在胆经、胃经之间,邻近胆经,治少阳、阳明两经及合经之病甚效,又善治风痰之病,治面瘫效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FNGS 2.0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3个疗程后研究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3个疗程后,研究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综上所述,采用吴炳煌浅针术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能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浅针属无创伤性针刺疗法,是一种无痛、不出血、不出现感染,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素质强弱限制,同时不会产生晕针的较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