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ACS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医学影像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02吴涛王玉凤
吴涛,王玉凤
(1.沈阳医学院临床教学实验中心,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把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作为改革的战略选择,推进“互联网+医学教育”,用新技术共建共享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广泛开展混合式教学和在线教育,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1]。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的主干课程,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实验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在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PACS系统的基础上构建虚拟化医学影像教学系统(Teaching-PACS,TPACS),是顺应现代影像医学模式变革而出现的一种新颖的临床影像医学教学路径[2]。为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适应临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环境的需求,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3]。结合教学方法的改革,我校于2018年成立T-PACS的数字化影像诊断实验室,并进行教学资料库的建设,本文通过基于T-PACS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在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实践教学中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8级、2019级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4个班共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8级2个班作为对照组,授课时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和观片灯观片讲授法。2019级2个班作为试验组,授课时主要采用基于TPACS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教学。2组学生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影像诊断学》第四版教材。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平台的准备 我校2018年引进的TPACS教学平台,成立了数字化影像诊断实验室,建设了教学资料库。由系统工程师培训授课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具体操作和功能开发利用,然后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培训试验组学生。该系统具有教师机软件和学生机软件,功能有课程课件管理模块、互动教学系统模块、权限管理模块、考试及习题管理模块、影像诊断练习模块、图像处理练习模块、临床操作流程练习模块等,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1.2.2 具体教学过程 对照组:授课时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和观片灯观片讲授法。
试验组: (1)线上教学:由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例如中枢神经系统),设计系统典型病例(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在存储的系统学科片库里挑选具有代表性的X线、CT、MRI正常和异常影像学表现形成教学片库,诊断与鉴别诊断等以课件形式存储在T-PACS教师机的课程课件管理模块,授课教师提前2周发放给学生的课程课件模块。每周六和周日全天开放我校数字化影像诊断实验室,实验教学进度是理论课授课之后,在充分了解和掌握该系统疾病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验室技术人员指导下熟练掌握学生账号权限,学生可以利用该资源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和复习,利用T-PACS平台充分大量调阅存储的系统学科片库里的数据资料进行阅片能力的训练,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对图像进行高清和VR技术处理,更直观地进行疾病的影像学描述,并训练书写诊断报告。学生分成5组学习小组,每组由组长具体负责,并准备好线下实验课需要与老师互动的问题。 (2)线下教学:以中枢神经系统的脑血管疾病为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首先由线上分组的各组组长统一反馈每组在线上自主学习和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与教师课堂上互动的问题,例如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在CT、MRI的影像学表现,在不典型时怎么与胶质瘤、转移瘤等鉴别,授课教师针对问题,采用教师机同步教学,调阅影像片进行高清图像处理,比如最大密度投影(MTP)、多平面重组(MPR)、三维重建及容积等方法,对原始影像图片进行相应教学目的重建,其重点应是突出疾病在影像学上的特有表现,展现不同疾病之间在影像学上的区别等[4-5]。然后学生在学生机互动教学系统模块、影像诊断练习模块、图像处理练习模块、临床操作流程练习模块进行操作,根据系统归类调阅相关病例的影像片进行对比,最后课堂上教师调阅出几个CT、MRI的存储数据,由各组分别讨论写出诊断报告,并反推出具体影像学表现的描述作为课堂考核成绩。
1.2.3 课后 试验组学生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在实验室技术人员指导下,利用T-PACS教学平台的学生机软件,账号权限,反复大量调阅本节课相关病例的影像学数据资料,并进行高清图像处理,3D重建等功能,进行对比,诊断和鉴别诊断,训练影像学表现描述,写出诊断报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与临床接轨,很快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6]。
1.3 应用评价方法 (1)2组学生理论考核和实际阅片能力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满分100分,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简答、病例分析;实际阅片能力考核满分100分,给出5个典型病例的CT、MRI、X线片,要求写出影像学表现描述、诊断报告;批判性思维能力用香港的彭美慈等[7]汉化了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英文版,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其Cronbach′sα系数为0.90,信效度良好。(2)在实习结束后向2组学生发放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由学生自主填写,问卷填写完成当场回收。问卷满分为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60~85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 般)/总例数×100%。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有效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试验组理论成绩、实际阅片能力考核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2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n理论成绩 实际阅片能力考核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对照组59 86.13±2.05 80.89±3.96 21.26±2.54试验组61 92.52±2.56 93.89±3.98 25.32±2.78 t-10.153-2.573-6.423 P 0.000 0.018 0.000
2.2 2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 试验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n(%)]
3 讨论
3.1 基于T-PACS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T-PACS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际阅片能力考核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P<0.05)。基于T-PACS平台,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线上能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来进行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由教师引导对教学内容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线下课堂学生通过T-PACS教学平台进行互动,师生在课堂上不断沟通交流,提升了学生的上课参与度和积极性,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显著加强了影像教学质量,又可以让学生充分熟悉影像设备的操作方法,对于仪器后处理功能也有深刻的理解[8]。
3.2 基于T-PACS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学生反馈通过T-PACS平台共同分析阅读影像数据资料,练习影像学描述,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对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改革形成完整的体系,可以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所借鉴[9]。
3.3 基于T-PACS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对试验组进行基于T-PACS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发现T-PACS教学平台存在病例影像数据不足(尤其是CT、MRI影像资料),不能连续观看和综合阅片,影像描述不规范,系统分类不明确现象,与研究工程师不断沟通,也需要学校加大投入,加强资料库建设,满足教学需求,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综上所述,基于T-PACS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顺应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营造有利于训练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氛围[10],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