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及全聋型突发性聋的血液参数与预后的相关研究
2021-12-02王楚冷辉
王楚,冷辉
(1.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2014级本硕连读学生,辽宁 沈阳110036;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在美国每年约有66 000人患上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1]。我国SSNHL发病率也逐渐提高,发病年龄的中位数为41岁,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患耳左侧略多于右侧。双耳突发性聋发病率较低,约占全部患者的1.7%~4.9%[2]。在SSNHL的患者中,只有32%~65%的患者有自愈的可能,而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3]。
SSNHL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局部内耳因素和全身因素均可引起突聋。感染、耳毒性药物、膜迷路破裂、癌变、循环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脑病变等都是SSNHL的危险因素[4]。内耳微循环障碍是引起SSNHL的重要病因及病理变化,目前SSNHL的很多治疗方案也都是通过改善内耳微循环恢复内耳供氧来改善听力[5]。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除直接参与凝血过程,还可介导血小板聚集,影响血液黏度[6]。纤维蛋白原和白蛋白都是全血黏度的主要成分,被证明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物[7]。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是反映机体营养状况、凝血系统和全身性炎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与细胞的存活、黏附密切相关[8]。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FIB值、FAR值较正常人都有升高[9-10]。SSNHL的另一假说是非特异性全身炎症反应[11-12]。中性粒细胞是炎症反应的核心因素。不仅是感染性炎症,其在无菌性炎症中对于组织和伤口的修复愈合同样重要[13]。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是炎症的调节或保护成分[14]。SSNHL的急性阶段炎症反应可表现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增加,可在突然出现耳聋后48~72 h检测到[15]。本研究拟探讨FAR和NLR是否能作为SSNHL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参数,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平坦及全聋型SSNHL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5岁,中位年龄45.5岁,病程6~22 d;24例患者左侧患病,20例右侧患病,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16例双侧患病。选择同期60例听力健康者(均无感染病史,无听力下降,无其他严重疾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32例,中位年龄为42.5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16]的SSNHL诊断标准者。(2)SSNHL分型为平坦型及全聋型。平坦型是指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平均听阈≤80 dBHL;全聋型指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平均听阈≥81 dBHL。(3)符合72 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HL者。 (4)伴有耳鸣、耳胀闷感、耳周围皮肤感觉异常等症状者。排除标准:(1)患有脑卒中、鼻咽癌等严重疾病者;(2)患有梅尼埃、各种类型的中耳炎、病毒感染、耳部带状疱疹、听神经瘤等内耳疾病者;(3)伪聋、资料收集不全者,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根据听力曲线进行分型,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主要采用0.9%生理盐水250 ml+金纳多注射液(台湾济生医药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C20181022)87.5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文准字H20103047),每次40 mg,隔日1次,5次后停用。0.9%生理水250 ml+巴曲酶(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295)10 U静脉滴注,隔日1次,首次10 U(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之后每次5 U(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每次使用前检查血纤维蛋白原,如果低于100 mg/dl,则暂停1 d后再次查血,14 d一个疗程;高于100 mg/dl方可继续使用巴曲酶,每次输液时长应大于1 h。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的实验室血液检查在入院的第1天进行,然后开始相应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的血常规、凝血五项、肝功,采集血浆纤维蛋白原、白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的计数值。对照组也进行相应的血液检测。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所有入选者均接受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耳内镜等相关检查。收集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纯音听阈值。研究组根据预后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有效组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大于15 dBHL,甚至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无效组受损频率听力提高不足15 dBHL,如双耳听力下降,双耳听力提高,计算双耳平均值。单耳听力提高,计算单侧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多个独立样本资料的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比较FAR、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SSNHL听力恢复情况预后相关的最显著参数,并确定截断值,采用ROC曲线分析测试。
2 结果
2.1 2组研究对象血液检测相关参数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FAR、PLR等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白蛋白、淋巴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NL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研究对象血液检测相关参数比较
2.2 SSNHL患者中有效组和无效组血液检测相关参数比较 2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白蛋白、淋巴细胞、NLR等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血液检测相关参数比较
2.3 对照组与有效组及无效组患者相关参数比较 有效组患者、无效组患者的NL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LR、FA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有效组及无效组患者相关参数比较
2.4 研究组患者通过NLR、PLR、FAR判断预后的ROC曲线图 通过FAR、NLR、PLR判断SSNHL不良预后(治疗平均听力恢复>15 dBHL为预后良好,治疗无效平均听力<15 dBHL为预后不良)。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32(95%CI:0.64~0.83,P<0.01);FAR的AUC:0.558(95%CI:0.45~0.66,P=0.276);PLR的AUC:0.561(95%CI:0.46~0.67,P=0.247),NLR的AUC显著大于FAR、PLR(P<0.05)。NLR的截断值为1.85,敏感性为61.7%,特异性为88.3%。见图1。
图1 研究组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分析图
3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SSNHL机制的假设之一是慢性炎症。慢性炎症可导致微血管损伤和发热,从而直接增加缺血的风险。由于耳蜗的血液供应主要依靠单个末期动脉(迷路动脉),而耳蜗毛细胞的耗氧量高,耐氧能力差,内耳极易发生循环变化,造成内耳细胞的缺氧缺血。在对SSNHL患者进行血清学评估时,有研究评估了各种炎症参数对SSNHL的影响,包括几个单一的炎症指数,如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细胞[17]。研究显示当炎症反应发生在缺血的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值增加,而淋巴细胞值减少[18]。由于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血小板数都是单一度量参数,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故研究其与SSNHL的关系需排除相关影响因素,或者借助复合参数,不能只参考单一数据。近年对于临床常用NLR、PLR来作为研究SSNHL患者预后的指标,还有颇多争议,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在某些炎症标记中,NLR和PLR被证明可以评估受试者的炎症状态[19-20]。本研究显示,对照组听力正常者的NLR值明显小于研究组SSNHL患者(P<0.01)。在对研究组SSNHL患者按治疗后听力恢复水平分组后,对照组听力正常者的NLR值显著低于有效组、无效组(P<0.01)。无效组和有效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提示NLR值可以作为判断SSNHL的听力恢复情况的预后指标,NLR值越大,听力恢复越差。宋少鹏[21]和Kang等[22]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结论。虽然NLR、PLR被多数学者认为可以作为判断SSNHL患者预后的指标,但NLR、PLR的值大于多少才能判断SSNHL预后不良,相关研究证据并不充足。Forget等[23]对NLR的正常范围进行了相关研究,21~66岁健康人群的正常NLR值在0.78~3.53。本研究按治疗平均听力恢复>15 dBHL为预后良好,治疗无效平均听力<15 dBHL为预后不良的标准,通过绘制ROC曲线研究SSNHL患者的FAR、NLR、PLR值判断预后情况。ROC曲线显示,NLR显示了更大的AUC值0.73,显著高于PLR、FAR的AUC值。NLR的截断值为1.85,敏感性为61.7%,特异性为88.3%。提示NLR值大于1.85,患者的平均听力提高水平越差,预后越差。而对于PLR作为判断SSNHL患者听力恢复情况的预后的指标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的结果也倾向于PLR不能作为判断影响SSNHL听力恢复情况的预后指标。Cayir[19]对FAR、NLR与SSNHL的平均听力恢复的预后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FAR、NLR值可能与SSNHL患者预后相关,FAR比NLR更能证明与SSNHL预后的关系,其FAR的ROC曲线下面积0.837,明显大于NLR的ROC曲线下面积0.7。根据ROC曲线显示,FAR对突发性聋预后不良的截断值为76.08,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80%。但国内FAR与SSNHL相关研究报道并不多,本研究发现对照组听力正常者的FAR值明显小于研究组SSNHL患者,有效组SSNHL患者FAR值明显小于无效组SSNHL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R值与突发性聋听力恢复情况的预后不相关,而且NLR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FAR的ROC曲线下面积,所以FAR是否能作为预测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指标还有待更多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结论NLR与突发性聋的听力恢复情况的预后有关,可作为临床医师评估突发性聋听力恢复情况预后的新型可靠指标。NLR值大于1.85的SSNHL患者可能被认为预后不良,平均听力恢复可能较差。FAR、PLR能否作为评价突发性聋听力恢复情况的预后的可靠指标有待证明。本研究的数据显示有效组与无效组NL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与样本量过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