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你了解吗
2021-12-02刘宇
刘宇
(宁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宁南,615400)
麻疹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因感染麻疹病毒引起,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具有较高的传染性,麻疹典型症状多见“高热、咳嗽和广泛的皮肤斑丘疹”。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下麻疹的分类、症状与治疗等知识。
一、麻疹分类
1.轻症麻疹
轻症麻疹也就是毒力减低型麻疹,感染病毒后有一定的潜伏期,主要发生于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也发生在不足8月且体内尚有母亲抗体的婴儿。低度发热、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没有明显的麻疹黏膜斑,病程约在7天,无并发症。
2.无疹型麻疹
主要发生于注射过麻疹减毒活疫苗的人群,部分患者不会出现典型黏膜斑和皮疹,因此临床诊断较难。
3.重症麻疹
患者高热达40℃以上,重度中毒症状,伴惊厥、昏迷,黏膜出血形成紫色皮疹,此类情况患者死亡率高。
4.异型麻疹
异型麻疹又被称之为“非典型麻疹”,由接种灭活疫苗引起,患者以“高热、头痛”为主要症状,无口腔黏膜斑,四肢远端首先出疹,其次是躯干、面部。我国并不用麻疹灭活疫苗,所以异型麻疹临床较为少见。
二、麻疹病因
麻疹由麻疹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高度)。麻疹病毒在人体外的生存力比较弱,同时还会被高温、乙醚、紫外线灭活。但是随飞沫排出的病毒在室内的存活时间大于32小时。
三、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是麻疹传播的主要途径,患者在呼吸、咳嗽时会将分泌物(含麻疹病毒)排出体外,暴露在空气中造成周围人群感染。
四、好发人群
1.不足8月的婴儿:婴儿月份太小且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因此自身的抵抗力低极易被感染。
2.年龄在7岁左右的学龄儿童:学校是公共场所,学龄儿童接触的人多而教室的空气流动性又很差,所以传染性极高。
3.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幼儿和成人:临床研究证实,麻疹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及重要原因之一,而麻疹疫苗的问世和接种,有效降低了麻疹患者的死亡率,但是没有接种疫苗的幼儿以及成人并不能产生麻疹抗体。
五、流行病学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麻疹,但每年的3~5月是发病高峰期。唯一的传染源就是麻疹患者,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没有接种疫苗的幼儿、成人都是易感人群。患者在出疹前后5-6天均有传染性,若合并存在并发症,传染性会延长至出疹后10天。发明麻疹疫苗后,全球麻疹死亡率大幅下降,甚至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消灭麻疹。
六、症状
麻疹患者首先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定阶段后会出现高热,红色皮疹也会出现在脸上,然后是耳后-颈部-面部-躯干。
1.典型症状
持续性发热:潜伏期患者的体温轻度上升直至出现发热,而发热时间长,出疹期患者的体温可升至40℃~40.5℃。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麻疹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例如流鼻涕、咳嗽、畏光,少数患者还会出现眼结膜红肿等症状。
麻疹黏膜斑:一般出现在发疹前1~2天,灰白色且直径1.0mm小点,红色晕圈,颊黏膜、唇部黏膜可见。
2.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下降、腹泻、腹痛等一系列症状,且持续时间也是几天或几周不等。
七、治疗
1.治疗周期:如果是没有并发症的患者,一般在治疗后2~3周就可康复。
2.一般治疗:(1)告知患者家属,日常控制好室内温湿度,定时打扫卫生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的室内环境,可在清晨播放舒缓音乐,进而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休养环境。日常休息时注意闭眼,避免强光刺激。(2)日常清洁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患者的皮肤和口鼻,清洁双眼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分泌物要及时清理,确保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3)此类患者病情特殊,所以给予饮食指导时需要满足机体所需的营养、维生素和热量,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量,可以适量增加新鲜果蔬,适量进食甘蓝、海鱼等碘含量较高的食物,避免进食糕点、咖啡等刺激性较强食物。
3.药物治疗:(1)镇咳剂:剧烈咳嗽出现且咳嗽次数比较频繁时可应用。(2)退热剂:麻疹病毒引起发热症状,可用萘普生、布洛芬等退热剂。(3)维生素A:足量维生素A可预防并发症。(4)抗生素:合并咽喉炎、肺炎时可用抗生素,旨在控制感染并提高治疗效果。
八、预防工作
接种疫苗是目前临床预防麻疹的主要手段,接种疫苗还可提高免疫力。第1次麻疹疫苗接种一般在婴儿出生后8个月,第2次接种要在18~24月完成,同时免疫力低的成人也可接种。一不小心接触麻疹患者,尽快去医院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一旦发现麻疹出现一定要隔离,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在家休养期间做好房间通风,衣物、书籍、玩具的消毒用紫外线照射。
以上就是麻疹的一些常识,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