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置管术后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与护理进展

2021-12-02陆仙秀

今日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肝素进展输液

陆仙秀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广西 南宁,530000)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PICC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层面,如肿瘤化疗、早产儿等。但PICC导管需要长期维护,否则会出现导管堵塞情况,导致PICC导管堵塞的原因较多,在Guo L[1]中提到导致堵塞的因素包括患者、导管等多重因素,且导管堵塞属于PICC并发症之一,出现后需立即护理,避免患者病情恶化[2]。因此,本研究对近几年PICC堵管的护理进展进行如下报道。

1.导管堵塞危险因素分析进展

1.1 患者因素

杨书环等[3]在报道中提到,心理状态会影响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在穿刺时,患者过于紧张会影响血管收缩,导管、血管内膜相互摩擦较为频繁,进而损伤内膜,进而提升血栓发生风险。黄敏[4]认为人体血管因素也是导致PICC堵塞的重要因素,血管收缩痉挛会增加穿刺难度,也增加导管堵塞风险。

1.2 导管因素

侯冬娇等[5]认为导管穿刺技术、置管时间、导管维护规范性均会导致PICC堵管。

2.导管堵塞的护理进展

2.1 基础性护理

阚积香[6]提出导管堵塞需及时护理,其认为导管需随时保持通畅,发生导管弯折、扭曲现象立即处理,并将输液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速度过快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输液后立即封管,防止血凝块的出现。

2.2 非凝血型阻塞护理

郭艳荣[7]在报道中总结非血凝型导管堵塞的护理:置管前冲洗、消毒到位,置管时确保导管完好、无曲折现象。药物配比合理且注意配伍禁忌,输液器需要每天更换。若患者存在高血压、肺癌,需要在肝素封管时,确保PICC充分肝素化。

2.3 导管阻塞感染的护理

PICC导管发生阻塞后,感染风险增加,出现感染后应立即护理。目前有较多学者对PICC感染的护理研究较多[8],认为PICC感染护理最重要的是注意导管卫生,每天对导管敷贴周围皮肤进行充分清洗,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保持床单元整洁。在保持感染部位处理良好的基础上,用生理盐水脉冲导管,或者用肝素冲洗,维持导管通畅,防止堵塞引起二次感染。

2.4 导管阻塞后的心理护理

王英华等[9]调查发现,当PICC导管堵塞发生后,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并在报道中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配合导管疏通措施,帮助患者规避各种不良情绪。季实红[10]详细分析PICC堵管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加强人文关怀,堵管后及时安抚患者并通知医生处理;尊重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通过视频、图片、杂志等分散患者注意力,避免患者滋生不良情绪。在实施心理护理的同时疏通导管,尽快解除患者高热、皮肤发红等症状。

3.小结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在临床治疗领域,PICC导管已经得到了全面普及,并成为了目前静脉输液的主要工具之一。但PICC置管后不注意维护会导致血栓、穿刺部位出血、静脉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实施完善的护理措施非常有必要,但护理技术的实施需要建立在精准分析危险因素基础上的,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护理,才能有效减少PICC导管堵塞情况。

猜你喜欢

肝素进展输液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进展
耳鸣的诊断和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