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哮喘护理研究进展

2021-12-02梁碧琼

今日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气道哮喘发作

梁碧琼

(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广西 岑溪,543200)

哮喘是儿童期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患儿表现出气急、胸闷、反复发作性喘息等,通常在夜间与清晨发作,而多数患儿可自行缓解或是经治疗缓解。有关研究表明[1],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美国其在1岁以内发病率在60%。有关调查研究显示[2],50%小儿有一次以上的哮喘发作。这其中包含一部分暴露于过多吸氧环境中,另一部分是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哮喘发作者。随着近些年临床广泛研究表明,给予患儿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气道舒张性药物,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哮喘发展,且使患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3]。文章现对小儿哮喘病因、护理研究展开综述。

1 儿童哮喘病因

呼吸道感染为小儿哮喘疾病发作主要诱因,分早发型持续喘息、迟发性喘息/哮喘。早期一过性喘息发生在三岁前,无家族哮喘病史,和过敏源的致敏无关,其与早产、父母吸烟等有关。患儿具有典型的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的反复喘息,与家族哮喘史、过敏源致敏无关,多数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与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有关[4]。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六岁哮喘发生率高3~5倍,而迟发性哮喘具有典型过敏症的背景,常伴有湿疹,通常从儿童持续到成人阶段[5]。

2 日常护理措施

2.1 健康教育

让家属和年龄较大的患儿对该病具有一定认知,告知其哮喘临床表现、症状、发病原因以及常规治疗方式等,提高患儿和家属对病情的自我监测,并对患儿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另外,指导家属学会监测呼气峰值的流速,对患儿病情进行判定,将患儿每天的临床症状、药物服用剂量通过日记形式来记录,同时,指导患儿家属了解药物使用过程与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等,并且,让家属了解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法的重要性和优点,从而正常掌握吸入器具的使用方式,由此及时纠正错误吸入方式。

2.2 环境护理

哮喘患者对环境中各种变应原的敏感性为正常人气道的100~1000倍,因炎症介质导致气道黏膜炎性损伤与气道高反应性,此时各种对正常任务影响的刺激均可引起气道强烈收缩,而引发哮喘发作[6]。故在患儿的休息环境为其营造有利于病情控制的病房环境。如,患儿最佳居住环境为高湿度、常温环境,室内安静,空气需清新、干净和卫生。另外,严格对出入病房人员控制,减少陪护人员进入次数,避免影响到患儿休息。此外,营造无烟环境,能够大大降低患儿哮喘发病率,从根本上预防该病。

2.3 心理护理

患儿因不适应医院环境,存在恐惧、烦闷和紧张等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并因为哭闹等行为可使整个治疗延误,甚至降低疗效。对此,依据哮喘患儿基本病情与情绪对其实施有效护理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7]。先和患儿家长做好交流与沟通,获得家长认可和配合。在非治疗期间与患儿进行必要沟通和交流,通过开展有效心理疏导来减少患儿恐惧心理,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拉近与患儿间的距离,有利于儿童配合治疗[8]。同样可促使患儿治疗期间保持愉悦心情,减少哮喘发作,更利于病情的恢复。

2.4 饮食护理

主要嘱患儿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与富含丰富蛋白质类的食物,不可吃辛辣食物[9-11]。对海鲜与牛奶以及鸡蛋等过敏的食物要遵循医嘱进行。同时,尽量少吃产气类食物,其对气机升降存在不利影响,故而不利于哮喘的控制和疾病的恢复。

3 小结

小儿哮喘虽具有病程长、反复反作等特点,但只需依据患儿体质特点选取和制定适宜的方案,使其临床疗效好。另依据哮喘患儿实际情况为其选取最佳护理模式来满足患儿和家长的护理需求,加强对患儿和家属的健康宣教,提升患儿家长对疾病和治疗的全面性认知,从而能够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发挥出有效辅助作用,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气道哮喘发作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