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费县绿色大棚番茄种植与管理技术

2021-12-02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侧枝间隔苗床

周 超

(费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 费县 273400)

1 浸种育苗

1.1 浸种消毒

采用绿色大棚种植番茄时需要用药物或热水对种子进行浸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杀灭种子上的病原微生物,还能促进番茄种子生长发芽,提高幼苗成活率。

第一,药物浸泡消毒。一是将种子浸泡在凉水中4h后捞出控水,然后浸泡在1%福尔马林溶液20 min,捞出置于密闭容器内密封2 h,然后用25℃左右清水反复冲洗,该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番茄早疫病。二是将种子浸泡在40℃温水中3 h后捞出控水,然后浸泡在1%高锰酸钾溶液15 min,捞出后控水,然后用25℃左右清水反复冲洗,该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番茄溃疡病[1]。

第二,热水浸泡消毒。将番茄种子浸泡在凉水中10 min,捞出浸泡在50℃温水中,期间不断搅拌种子,让种子携带的泥土、砂砾、杂物或病原菌等脱离种体,然后补充50~52℃热水,让种子在50℃热水中浸泡25 min,捞出后置于凉水中4 h,促进种子恢复至室温。

1.2 种子露白

当种子清理干净后放到无菌纱布上,然后覆盖一层无菌的薄毛巾,喷洒适量水,毛巾湿润即可,室温控制在25~30℃,每天喷水1~2次,让上层毛巾一直保持湿润,当有70%~80%种子露白可进行下一步播种处理。

2 移植定植

2.1 适时播种

大棚种植收获的番茄大多在春节前上市,这样获得的种植效益大。这就需要农户在8月15日—9月10日期间对苗床进行整理、播种,待苗子出来后进行通风,合理控制大棚内温度。

2.2 移植

番茄苗长出七八片叶时可以进行移植,移植对番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在其绿叶长好,享受到充足的光合作用后再移植。若垄高20 cm,番茄的秧苗移植为13 cm即可,这样有利于水浸入到番茄根部,还不会淹苗。若移植太深,土壤温度较高时会烤坏番茄茎基部,容易发生病害。

2.3 定植

第一,施好底肥。由于番茄生长时间长,定植前先对土壤施足底肥,每0.067 hm2地施加腐熟农家肥+氮磷钾复合肥+微生物菌肥,边翻土边施肥。第二,定植位置选择。选择南北畦定植,畦间距离为1.4~1.5 m,每畦种植2行,行间距为50~90 cm,株距在45~50 cm,种植密度为2 000棵/0.067 hm2。

3 田间管理

3.1 水肥管理

定植后需要进行浇水松土工作,由于番茄生长较为特殊,在其第一穗果前无需人工浇水,这样才能促进番茄根系部向下发育,降低番茄倒伏发生。当第三穗果刚开花时,农户需要做好浇水处理,这是番茄浇水的关键和最佳时机[2]。此次浇水10~15 d后再浇水一次即可,浇水同时在土壤内添加硝酸钾复合肥,使用量为10 kg/0.067 hm2,第一次采收后也需要做好水肥处理。

3.2 吊蔓整枝

第一,做好吊蔓。番茄吊蔓时间为其第一穗果开花(或植株生长到30~40 cm)时,吊蔓可以有效控制顶端长势,延长番茄采收期,若吊蔓不及时,当大棚内的湿度较大时,番茄茎秆会腐烂,还容易感染土壤中的致病菌。传统的吊蔓方式为钢丝吊绳,这种吊蔓方式不利于植株养分和水肥输送,费时费力。新型吊蔓方式可借助扶蔓夹或卡口等辅助设施,不仅节约成本,还不会污染环境。第二,做好整枝。可选用单干整理方法,即去掉番茄所有侧枝,当部分番茄结多个穗果枝时也需要打顶,让枝头果实数量小于4个即可。整枝可以减少侧枝对养分的消耗,同时增加透光和通风。第三,循环生长。第一次采摘后,需要确定另一侧枝作为番茄的主干进行培育,将主干及其残叶全部清理掉。一般侧枝长出2个穗果后再打顶,这样就能循环的培养出新的侧枝,切勿过早留出侧枝,会影响番茄膨大[3]。

3.3 温度控制

第一,保温保暖。番茄是一种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农作物,开花期间白天和夜晚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分别为20℃~30℃和15℃~20℃,若大棚温度高于不同时间点的适宜温度,不仅不利于番茄正常授粉,延缓生长和发育,还会诱发落花,且温度的伤害是不可逆的。果实阶段白天和夜晚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分别为25℃~30℃和13℃~17℃,尤其冬季环境温度低,若大棚内没有做好保暖措施,温度低于8℃时,番茄内不能形成足量的番茄红素,就无法保证番茄的着色靓丽。同时温度过低也不利于番茄的微量元素形成,农户需要在大棚门口覆盖薄膜,保障温度不流失。第二,放风管理。大棚种植番茄时间主要为冬季,除了温度控制外,还需要做好放风管理,这样促进大棚内空气流通,减少病虫害发生。农户可以选择晴朗的中午放风,这样环境温度相对较高。

3.4 光照管理

番茄是一种需要光合作用的农作物,光照管理也是番茄种植工作的一项重点。尤其绿色大棚种植时间为冬季,此时光照相对少,农户要保障大棚内的光照,促进番茄光合作用。第一,铺设草苫。农户可以在落日前在大棚上覆盖一层草苫,到清早就解开,不仅能降低大棚内温度流失,还能延长相对光照时间,加速棚内光合反应,保障番茄植株养分吸收。第二,暖棚清扫。定期对大棚顶端的灰尘、碎草、冬雪进行清除,保障大棚良好的透光性,提高番茄产量。

4 追肥管理

绿色大棚种植时最好不追肥,但为保障果实品质和产量,农户可以在每次采摘后进行一次追肥,一般施加硝酸钾+尿素+二铵,每种肥料施洒量为10 kg/0.067 hm2,追肥可以按照番茄种植情况合理开展。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

一是立枯病,主要发生于番茄幼苗期,幼苗白天萎蔫,夜晚正常,最终幼苗枯死但不倒伏。防治:加强苗床管理和消毒,用代森锰锌+甲霜灵喷洒苗床,或发病后用百菌清或枯草芽孢杆菌喷淋茎基部,间隔7~10 d使用一次,连续施用3次。

二是早晚疫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防治:叶面施洒5%百菌清粉剂,使用剂量为1 kg/0.067 hm2,间隔7~10 d使用一次,连续施用3次可防治番茄早疫病。用50%霜霉疫特净800倍液喷雾消毒,间隔8 d使用一次,连续施用2~3次即可防治番茄晚疫病。

三是筋腐病,主要侵害果实,果实颜色不均,类似“花皮果”,果实口感味道差。防治: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在番茄盛果期延长光照时间,促进叶面光合作用,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或氨基酸型肥料,减少青皮和裂果发生;主要控制好大棚内温度,尤其是夜间温度,维持在15℃适宜,且昼夜温差小于15℃。

四是溃疡病,番茄叶、茎、花、果均可感染进而坏死腐烂,防治:种子温水浸泡或1%高锰酸钾浸泡处理;做好苗床消毒,旧苗床用40%甲醛溶液100倍液喷洒,然后覆盖一层薄的塑料薄膜封闭,5 d后打开晾晒,一般半个月后可播种番茄种子;发病初期喷洒2%春雷霉素水500倍液,间隔7 d使用一次,连续施用4次。或20%噻菌铜悬浮剂1 200倍液喷洒消毒,间隔7~10 d使用一次,连续施用3~4次。

5.2 虫害防治

一是蚜虫。由于大棚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此温度有利于蚜虫滋生,因此要做好防治处理,可使用烟雾剂(10%氰戊菊酯烟雾剂),使用剂量为0.5 kg/0.067 hm2,农户覆盖好草苫后,在大棚内点燃,人员离开大棚,关好大棚门,第二天早晨先通风,待烟雾彻底散去后人员方可进入;或使用银灰色的塑料地膜,利用其反光折射远离降低蚜虫侵害;或喷洒50%灭蚜松乳油2 500倍液,间隔7 d使用一次,连续施用2~3次。

二是瓢虫。喷洒2.5%鱼藤酮乳油1 000倍液,间隔7 d使用一次,连续施用2~3次;或利用二十八星瓢虫假死习性,人工捕捉,也可有效防治瓢虫虫害。

猜你喜欢

侧枝间隔苗床
现代苹果园春季幼龄树及改接树管理技术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间隔之谜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栀子花怎样修剪?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
上楼梯的学问
头夹球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