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春保护地小西瓜吊蔓栽培技术

2018-02-03尚新江杜晓莉潘秀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保护地栽培技术

尚新江+杜晓莉+潘秀玲

摘要 本文根据近几年开展的小西瓜保护地栽培试验和推广情况,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早春保护地小西瓜吊蔓栽培技术,以期为早春保护地小西瓜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西瓜;保护地;吊蔓;早春;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1-0070-02

开封市西瓜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是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提高栽培效益、满足消费者需求,西瓜种植逐步由大果型露地栽培向小果型保护地栽培发展。小果型西瓜皮薄、糖度高、口感好,特别适宜现代家庭消费,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上好佳品,其生长期短、上市早、种植效益高,越来越受到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1-2]。近幾年,在做小果型西瓜保护地栽培研究和推广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小西瓜吊蔓栽培技术,供种植者参考。

1 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易坐果、适当早采收仍具较好品质的早熟优质品种,如好运来、拿比特、早春红玉、L600、小兰等。

2 播期

早春保护地吊蔓栽培可以使用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在避免风险的前提下,早种植、早上市。河南播期温室栽培12月上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大棚栽培在2月10日左右,苗期35~40 d。播种应选在冷尾暖头的天气状况下进行。

3 选地建棚

选择5年内未种过瓜类、易排能灌、背风向阳、耕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田块种植,冬季深翻冻垡,建好温棚,定植前15 d左右盖上棚膜,闭棚以提高棚内地温。

4 培育壮苗

4.1 苗床准备

育苗用温室在播种前15~20 d覆膜升温,同时整地起畦做苗床。畦南北方向,宽度1.5~1.8 m,畦之间留人行道约50 cm。床面整平铺排电热线,每2畦加盖1个小拱棚。

为了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育苗以“育苗盘+基质”为最好。育苗盘一般采用50孔或70孔穴盘,穴盘规格550 mm×330 mm×48 mm,装盘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蘸所有穴盘。基质选择正规品牌,使用前将基质加水,使含水量保持在50%~60%之间,搅拌均匀后装入穴盘,轻轻按压后用木板刮去盘面上多余的基质。

4.2 催芽播种

播种前晒种1~2 d,然后用55 ℃温水烫种,搅拌到水温降至30 ℃左右时,继续浸种4 h后搓洗,洗去种子表面黏液,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擦干种子表面水分,用湿棉布包裹,种子厚度不超过0.5 cm,在28~31 ℃的范围内保温催芽,一般24~36 h齐芽。

当芽长到0.5 cm时,选晴天早晨播种,播种时先用手指在穴盘孔中间摁一个1 cm深的小孔,种子放入小孔的正中,每穴1粒,芽尖向下,随播随盖,一个穴盘播种完后,在盖土上喷透水,整齐摆放到苗床上。播种结束后贴盘面盖一层地膜,封严小拱棚,盖上草帘。为便于苗床管理,每个拱棚内最好一次完成播种。

4.3 苗期管理

4.3.1 温度管理。出苗前,苗床温度白天30 ℃以上,夜间20~25 ℃,以便尽快出苗,有30%瓜芽顶土时掀掉地膜。在出土90%左右到瓜苗吐心前(第1片真叶展开),白天控制在20~25 ℃之间,夜间15~18 ℃,避免幼苗徒长。吐心后,白天控制在28~30 ℃之间,夜间18~20 ℃,利于壮苗。每天早上露水未干时为带壳出土幼芽脱壳。

4.3.2 肥水管理。齐苗后喷水1次固根,喷水后及时通风降湿。由于基质的保水性差,要注意水分管理,浇水以晴天9:00以后最好,用喷壶浇水。正常情况下,苗期不需要追肥,如果幼苗叶色较淡,可喷施2‰磷酸二氢钾。

5 定植前准备

5.1 定植田整理

地块提前深耕30~40 cm,保持大土块冻晒垡,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菌源。整地前撒施有机肥,一般撒施优质农家肥45~60 m3/hm2、腐熟的饼肥1 500 kg/hm2后进行翻耕整平。按垄宽90 cm、垄间距90 cm划线后,按垄的位置条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600 kg/hm2、磷肥750 kg/hm2,然后做中高(20~40 cm)龟背形小高畦垄,将垄面耙平耙细。提前浇透水,如果使用微滴灌系统,先铺设好滴灌管道,然后用黑地膜将垄面与垄沟全覆盖[3],升高地温,缩短缓苗期。

5.2 吊蔓设施准备

在棚内沿定植行2 m左右高处拉铁丝,用于栓吊瓜秧、果实之绳。垄上2根铁丝间距60 cm,垄间2根铁丝距离120 cm。为了使铁丝牢固不变形,每间隔3 m将铁丝与棚架连接固定(16号铁丝)。按计划定植株距绑一下垂尼龙绳备用。

6 定植

于瓜苗3~4片真叶(苗龄30~40 d)定植为宜,一般日光温室于1月上旬至2月上旬定植,选择晴天上午移植。定植时,距垄边15 cm左右开穴,每垄2行,垄上行距60 cm,株距35~40 cm。打孔定植,定植后用细土封好穴口,及时浇定植水,并在当天搭好小拱棚覆上膜。

7 田间管理

7.1 整枝吊蔓

当主蔓长到40 cm左右时,选择晴天下午实施吊蔓,使瓜蔓沿着吊绳方向向上生长,吊蔓绳系在主蔓第二或第三节叶子的基部,绳扣不要系得太紧,吊绳从棚架到瓜秧间也不要拉的太紧。吊蔓后要进行缠蔓,人为地把主蔓缠到吊绳上,以保证瓜蔓向上生长。

吊蔓后到西瓜坐住果期间,每间隔3~5 d进行1次枝蔓整理,把主蔓在吊绳上缠绕1次,并进行双蔓或三蔓整枝,即除主蔓外从基部选留1~2条健壮子蔓,其余子蔓全部摘除。果实坐住后,则停止整枝,使其形成更多的叶面积,促结大瓜。

7.2 授粉留果

授粉可使用蜜蜂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授粉应于晴天8:00—10:00进行,用当天开放的雄花,给主蔓上的第2、3朵雌花授粉并挂牌标注日期。留瓜:当幼瓜长至鸡蛋大时,选留柄及绒毛粗长、瓜色明亮、10~15节位的瓜,其余的全部摘除,每株留1果,当瓜重达0.5 kg左右时,将坐果节上下主蔓和瓜一起固定在架材上,防止瓜下滑,以利于西瓜的膨大。

7.3 温湿度管理

大棚昼、夜温度分别保持在35 ℃左右和18~23 ℃之间,不仅适合西瓜生长,也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浇水和雨后及时通风、排湿,棚内湿度控制在60%以下,可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

7.4 水肥管理

移栽时定根水要浇足浇透;伸蔓前适量浇肥水1次,伸蔓后要注意水分的供给,以利平稳生长,坐果后要保证肥水供应,促使果实迅速正常膨大;果实定型至采收是转熟期,应停止灌水和根际追肥,防止裂果并促进果实中糖分的转化积累,提高品质。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一般在坐果前不需要根部大量追肥,伸蔓时适量浇肥水1次,膨瓜时结合浇水追肥,施入氮磷钾复合肥225~300 kg/hm2,每隔5~7 d追肥灌水1次,保证果实膨大所需的肥水供應。坐果后每7 d叶面喷施0.1%磷酸二氢钾液1次。

8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种子、营养土消毒及种植田选择病原菌少的地块,能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培育壮苗,增强植株的抗性,用百菌清烟剂杀菌防病,可降低发病几率[4]。

苗期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发现病害时及时用绿亨一号(噁霉灵)、多菌灵进行喷雾防治。

定植后易发生的病害有疫病、蔓枯病、炭疽病。疫病可选用乙磷铝、普力克喷施防治,蔓枯病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50倍液涂抹。炭疽病可选用炭特灵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施防治。

在温棚通风口围上纱网,可阻止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进入,从而达到防治目的。虫害发生时可用农药、生物制剂等防治。用敌百虫灌根,可防治地蛆、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万灵对黄守瓜、瓜绢螟有较好的杀灭作用;蚜虫可用黄板诱杀和喷施抗蚜威防治;红蜘蛛可用杀螨剂(如四螨哒等)防治。

9 采收

西瓜9成熟即可采收,根据授粉时间进行采摘。早上采瓜,果实内部温度低,有利于贮运。采收后套上泡沫网套装箱,放在干燥凉爽处等待出售。

10 参考文献

[1] 张凤华.大棚礼品小西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94-95.

[2] 石运博,张桂娟.北京地区早春温室小果型西瓜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5,28(5):58-59.

[3] 贾文红.不同新型肥料对设施小果型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瓜菜,2015,28(6):47-50.

[4] 陈刚明,乌忆涛,周建业.日光温室早春嫁接西瓜吊蔓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8(1):28-29.

猜你喜欢

保护地栽培技术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黄山区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发展刍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启动
蕨菜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