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关县马铃薯无公害生产技术

2021-12-02高爱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晚疫病薯块病株

高爱生

(偏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 偏关 036400)

1 马铃薯种植区域与环境要求

马铃薯在晋西北地区主要是种植于海拔1 200 m 以上的黄土高原广大冷凉地区以及广大的丘陵、坪地、梁地、坡地。马铃薯前茬以豆类、玉米、禾谷类等作物为好。忌重茬,不连作,实行3 年以上轮作。马铃薯适合在晋西北地区冷凉山区的水地和旱地种植。马铃薯主要适合于中性和微酸性疏松土壤种植,不能种植于黏重板结的黏土地块里。这样,马铃薯长得快,产量高,病害发生也少。

马铃薯无公害生产基地要尽量远离有污染源的工矿企业和城镇,土壤环境质量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品达标无污染。

2 优良品种选择

优质高产品种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基础。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适销对路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马铃薯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优良品种的选用第一要考虑品种的成熟性,第二要考虑品种的专用性和产品的用途。从目前市场来看,以天津、北京、河北等为主的华北大市场主要以薯块大的菜用型和淀粉型品种畅销,晋北地区应选择种植如陇薯13号、晋薯16 号、陇薯8 号、花心等抗旱、抗病、高产、优质脱毒马铃薯品种。

2.1 种薯处理

打破休眠和催芽以及高巧拌种。

准备做种薯的马铃薯,个大的一般要切成立块,确保种子播种后在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利于壮苗形成;较小的种薯采取整薯播种。种薯播前采用高巧拌种处理。

2.2 切块

在种薯切块时,应注意保留带顶芽,顶芽有“顶端优势”,可增产15%以上,种块上要切成三角形,可带有1个或者2个芽眼。

2.3 打破休眠

2.3.1 密闭和变温处理

一种方法是将种薯贮藏在没有光线的密室里,温度控制在18℃~25℃直至种薯发芽;另一种是采取变温处理,即先将种薯在4℃的环境下贮藏15 d,然后保存温度在18℃~25℃下贮藏直至种薯发芽。

2.3.2 熏蒸处理

可以采用混合的化学药剂兰地特熏蒸打破休眠。

2.3.3 高巧包衣

种薯使用高巧拌种处理,高巧30 mL+安泰生50 g,兑水750~1 000 mL,搅拌均匀配成包衣液,种薯切成薯块并晾干后,包衣100 kg。采用分批包衣法:将配好的包衣液分成4份,把25 kg 薯块摊在塑料薄膜上,将分好的包衣液洒在薯块上,迅速搅拌均匀,依此方法将全部薯块包衣,在通风良好处摊晾2~3 d后播种。使用高巧可起到防治病虫害和增产的作用。

3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马铃薯的施肥原则是:以施用有机肥为主,以施用氮、磷、钾化肥为辅;注重基肥的投入,及早追肥。

马铃薯是一种特别喜欢和需要钾肥的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为1∶0.5∶2。每生产1 000 kg马铃薯,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5 kg左右、P2O51.5 kg左右、K2O 9 kg左右。

在马铃薯整个生长阶段,块茎形成期至膨大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需肥最关键时期是苗期,磷钾肥主要作底肥使用,氮肥主要用作追肥使用。

微量元素可以加速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并且延缓病害的发生,有显著的增产增收作用,还能改善马铃薯的品质,可适量用硼、锰微量元素做底肥。

马铃薯最好的肥料是农家肥,农家肥、化肥一起使用能起到调节作用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保证营养平衡供应,采用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晋北地区土壤状况,每0.067 hm2生产马铃薯1 500~2 000 kg 的基肥施用量是:农家肥(腐熟渣肥、圈肥等)2 000~ 3 500 kg、过磷酸钙 40 kg、尿素10~15 kg、硫酸钾10~15 kg。整地时翻埋或播种前施于种穴内。

4 选地、整地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适合在晋西北广大地区种植。马铃薯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保水性能好、凉爽湿润的土壤,应该种植在轻砂壤和砂壤土中。并在播种前将地块整细耙平,达到上虚下实。

5 合理播种

马铃薯播种要采用单垄单行等行距或单垄双行的方式。一般培土厚度不低于10 cm。若播种时覆土厚度不足,出苗后随苗生长进行培土2 次。若覆土薄,遇地温剧烈变化等情况,则匍匐茎很容易长出地面。马铃薯一般留苗3 000~4 000株/0.067 hm2。

6 加强田间管理

马铃薯整个生长期间要注意随时进行清沟排渍,若有干旱发生,则要及时浇水。

6.1 苗期管理

在出苗至植株现蕾前追施尿素15 kg/0.067 hm2,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使行间土壤疏松。同时,注意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6.2 蕾期管理

在马铃薯现蕾至开花时期,植株进入生长旺盛期,要轻追肥,看苗施肥,促进地下薯块进一步形成。现蕾期追尿素10 kg/0.067 hm2。要进行田间除草、中耕,做好培土。除草培土时注意保护植株根系,保护好马铃薯根系不受伤害。

6.3 病害绿色防控

马铃薯生长后期恰逢晋北地区进入高温时期,雨水也增多,此时如遇温高连续阴雨天3 d 时,要及时喷施防晚疫病的保护性药剂,可以有效预防晚疫病的发生。

如果马铃薯地块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就要及时防控,每隔7~10 d 喷施银法利、百菌清等治疗性杀菌剂药剂3 次。及时检查拔除青枯病株、紫顶病株、结有气生薯的病株、其他畸形株、杂株。拔除的马铃薯病株要带出田间烧毁,防止病原物通过土壤或地下水蔓延传播,感染正常生长的植株,造成更多的病株。

6.4 喷施生长调控剂

如果有马铃薯植株徒长发生,就要喷施哆效唑加以控制,浓度为50 mg/L,可根据控制情况,增加喷施的次数。

6.5 虫害防治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应以生物和物理防控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马铃薯苗期害虫主要是地老虎、蝼蛄、28星瓢虫、蚜虫等危害。

绿色防控。首先,采取轮作倒茬,实行3 年以上轮作制度;其次,机械秋深翻土地;再者,及时拔除病株。

化学药剂防治。采取高巧药剂种子包衣或辛硫磷药剂拌细砂随犁施入地里,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包衣后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不能在太阳下暴晒);使用溴氰菊酯、灭扫利、辛硫磷、氯氰菊酯等农药可有效防治蚜虫以及28星瓢虫等虫害危害。

7 提早收获并科学储藏

马铃薯进入成熟期主要表现为田间植株下部约2/3 叶片变黄,此时晋西北地区降温频繁,需要及时收获。如果不能按时收获,遇到阴雨天就容易造成烂薯,还可能造成晚疫病由地上部向薯块传播,造成收获后烂薯严重发生。若收获太晚,温度较低,则马铃薯块原糖含量会上升,影响加工质量。收获应选择在晴朗暖和天气,土壤较干爽时进行。

马铃薯收获后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5~7 d,以使薯块表皮干爽,便于贮藏、运输和销售,减少烂薯。马铃薯储藏的适宜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85%~93%。冬季要充分做好马铃薯储藏的防冻工作。

猜你喜欢

晚疫病薯块病株
柑桔黄龙病株分布边缘效应的量化分析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试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治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山东省近期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介绍三种优良种子/甘薯良种“52-45”
白薯要不要翻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