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在日本的传播
2021-12-02冈野直治著魏淑丽译
冈野直治著,魏淑丽译
(1.日本时事通讯社;2.滨州学院 人文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一、传播概况
《孙子兵法》传到日本,大约是公元630年。遣唐使除《礼记》《汉书》之外也学习了《孙子兵法》《吴子》等兵学,并一并介绍到了日本。据《续日本记》记载,遣唐使的吉备真备介绍了中国的兵书。另外,日本在飞鸟时代(592—710年)后期的律令制时代,《孙子兵法》被作为贵族们应有的学问和教养,在社会上被广泛推崇。
进入武士时代,在这段时期,即“中世纪”最初的战争,基本都是些“一对一”的小规模战争,《孙子兵法》基本没有得到应用。直到进入战国时代以后,因为步兵的出现,而进入组织战,并且能够确认勇猛的战国武将曾经使用过《孙子兵法》。其中非常有名的是武田信玄,将《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的“风林火山”作为行动的指导方针。但是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战国期,总体上中国兵学的《六韬》《三略》备受重视。
近代,特别是进入德川时代,兵学迎来了繁荣期。德川家康时期,利用活字印刷术,在1606年出版了《孙子兵法》。贯穿整个江户时期,《孙子兵法》的研究非常活跃,中国刘寅的《武经七书直解》、赵本学的《孙子书校解引类》为首的50多种关于《孙子兵法》的注释书籍被翻刻出版。日本人的研究有林罗山的《孙子谚解》(1626年)、山鹿素行的《孙子谚解》(1673年)、新井白石的《孙子兵法择》(1722年)、荻生徂来的《孙子国字解》(约1707年)、佐藤一齐的《孙子副注》、吉田松阴的《孙子标注》等。这些注释本的出版,对《孙子兵法》的普及起了很大作用。
明治维新以后,近代兵法学主要是西洋普鲁士流派的兵学。《孙子兵法》成为个人层面上的研究,也作为海陆军的精神支柱来评价,但总体作为战略战术的《孙子兵法》研究减少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孙子兵法》被重新认识。当今,在教养学的研究热潮中,围绕商业、人才育成、组织论等展开广泛的研究。特别是作为商业战略的《孙子兵法》深受欢迎,可以说是日本独有的一种现象。最近,面向儿童的孙子兵法题材漫画书的发行,以及由任天堂公司(主要生产儿童玩具)开发的DS游戏软件引起广泛关注。另外,在日本自卫队正在进行着《孙子兵法》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对比研究,但是具体的验证没能确认。
二、现在的研究情况
那么,现在日本的《孙子兵法》研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笔者对于日本国会图书馆所藏的出版物进行了调查,日本国会图书馆对在日本出版的所有书籍都有收藏。调查发现,截至2017年底,关于《孙子兵法》的书籍有546册,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教养、启蒙、组织管理、商业战略书籍。即使扩展解释关于战争和政治相关的书籍只不过15册。这15册书的内容倾向于对太平洋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武田信玄的战争分析、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的比较分析。没有发现关于军事理论的解说和分析书籍。
中国古典研究家守屋淳氏在《孙子·战略·克劳塞维茨》中提道:“所有的战略都必须有它应有的使用状况:商业、体育、决定人生胜负之时、考试以及融资等,处于此时的我们,在此,真正能够灵活掌握的战略是什么……把东洋战略论的圣经《孙子》与西洋战略论之雄的《战争论》进行对比,将古典的睿智变成能在当今活用的方程式介绍给大家。”[1]这是一本关于从兵学战略到人生战略的教养类书籍,该书被广泛阅读,为现代日本人战略性素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真正兵学意义上的《孙子兵法》研究,要算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大阪大学研究生院的教授汤浅邦弘氏的《军国日本与〈孙子〉》。作者在“扉页”中提道:“时至今日仍深受日本人喜欢阅读的《孙子兵法》。其中隐藏着一个‘中国古典与近代日本关系’的故事。伴随日本军的扩张化,《孙子兵法》曾成了精神和实践的支柱。在各种军令中都有与《孙子兵法》的共通点,连实战的《孙子兵法》解说也出现了。但是实战中的日本,一进入《孙子兵法》中最下策的消耗战,便迎来了战败。日本突入世界级规模战争的时代,《孙子兵法》是如何被解读的?昭和天皇是如何对败因进行分析的?日本为什么发动了战争?又是如何失败的?该书是以《孙子兵法》为线索进行的思考”。作者在“扉页”中还这样介绍了这本书:“军国日本与《孙子兵法》的关系,自明治时代中期中国古典复活以来,从明治后半期到大正时代两者维持了比较良好的亲和关系,但是伴随昭和的军国主义、精神主义异常的高扬,两者的关系逐渐变差。从某种意义上,两者关系的好坏,正是军国日本浮沉的一个标志[barometer]。”明治以后,伴随日俄战争的胜利,对于东洋兵学的赞美与过度自信,对日本自古就有的兵法超过了对于《孙子兵法》的赞美。甚至在太平洋战争后,日本自古就有的兵法被作为堂堂正正精神的“大和魂”来评价。相反《孙子兵法》被分析成诡道、谋攻、奇正、拙速等思想。最后,让我们回到本书开始部分预留的问题看一看,即昭和天皇关于战争败因的分析。昭和21年(1946年),昭和天皇对过去的战争进行了回顾,指出日本战败有四个原因。根据此文内容,“其中一条就是兵法研究得不够充分。具体而言没能很好地体会与掌握《孙子兵法》的基本原理。战败至今70年,这种反省,对于日本人来说仍然是必须突出的重大课题”该书是这样结尾的。[2]
1990年,寺崎英成在《文艺春秋》上记载昭和天皇在1946年三四月期间对数名宫内厅干部谈起过战争的败因分析,之后出版了《昭和天皇独白录》[3]。其中指出了战败的四个原因。其一,兵法研究得不够充分,即对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没能深入领会;其二,过于重视精神,轻视了科学的力量;其三,陆海军意见分歧;其四,决策层中的一些要员头脑中缺少一些对于事物常识性的认识。
2014年出版格里菲思的《孙子——战争的技术》[4],该书在英美被认为是最有实力的军事研究家关于世界最高水平的战争论说。作为补遗的《日本军事思想中关于孙子的影响》中提道:“日本人一直非常认真地研究孙子兵学,但是总觉得不够深入。其本质是日本人不了解敌人,甚至连自己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日本军关于作战会议的讨论与研究缺乏客观性。”这与昭和天皇的想法、分析有着重要的关联性。
三、重点研究领域:商业领域研究
在商业战略书籍层面,关于《孙子兵法》的研究一直作为日本商业精英复权的标志。大桥武夫创造性地提出了“兵法经营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是日本陆军中校、东部军参谋,战后在一家东洋钟表公司濒临倒闭之际,毅然接管了其中的小石川工厂,于1952年重组为东洋精密工业。他从1951年起用军事理论指导公司的经营管理,并从1959年开始出版相关论述,最终形成了五十多卷的《兵法经营全书》,形成了“兵法经营学派”。他在企业经营中提出了孙子“上下同欲者胜”的口号,改善工人生产和生活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劳资矛盾,使企业有了转机,由此他还成立了“兵法经营塾”,培训来自日本各地的企业经理、管理人员。[5]另外,他在《兵法经营要点》一书中,运用格言警句的形式对企业经营中的兵法运用提出了自己系统的见解。他认为,企业家在商战中“不能莽撞而进”就是根据孙子的名言“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提出来的。他以孙子战略指导和管理公司,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另外,软银公司总裁孙正义被称为“日本的比尔·盖茨”,2000年在他43岁时成为亚洲首富,这与他从20多岁时就熟读《孙子兵法》不无关系。板桓英宪认为:“孙正义是将《孙子兵法》生动地应用于经营的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企业家之一。”[6]
综上来看,日本目前关于《孙子兵法》的研究更加倾向于商业领域、人生教养层面的研究。有一小部分孙子研究书籍是与战争有关,如从《孙子兵法》角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的反思。当然,日本人关于《孙子兵法》其精髓之处究竟有没有深入的领悟尚不清楚。但是有着很好教养的一些日本人逐渐意识到对于孔子《论语》以及孙子、老子精神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这在日本也是一个事实。守屋淳氏认为,学习《孙子兵法》对人生教养学习的启发可以分年龄分时期进行,如年轻时期学习孔子,用礼教来规范自己的学习生活,当遇到挫折时学习孙子,用孙子智慧战胜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退休进入暮年后要学习道家文化,用融入自然的心态看待人生等。